嘮嘮叨叨日本自由行
按照導航,準備溜達往回走去清水五條,在路口發現了這家抹茶店,售貨員小姐姐熱情推薦我們品嘗各種抹茶產品,最後下手買的這個。結賬時候發現有抹茶冰激凌,也直接加了一個邊走邊吃。由於沒有去 宇治 ,不太瞭解抹茶之鄉的抹茶味道,但是 京都 的抹茶,確實比在國內吃到的抹茶味道更濃郁一些,推薦來 京都 的小伙伴一定要嘗試一下。
回到 大阪 ,特意倒騰到難波站,準備為第二天的 大阪 市內自由行購買 大阪 一日周游券。難波站算是一個 大阪 地鐵樞紐,多條線路從這裡經過,需確定好要乘坐的線路。 大阪 商業區的地鐵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顧及到 中國 游客的,主要站點自動售票機旁邊的服務人員,基本上都可以講中文。在地鐵服務人員指引下,找到了銷售 大阪 一日周游券的小小的屋子,在這裡認識了一位 臺灣 來 日本 的姐姐,特別細心的給我介紹了周游券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範圍,給我推薦最合適的線路。還特意提醒我第二天要早早的出發,可以給周游券使用到最 大化 。
買了周游券,溜達回心齋橋隨便買了些小吃吃吃喝喝的,回酒店研究第五天行程去了。
1970年, 大阪 世博會“時間倉”推委會在討論問題。1970年1月20日上午10點,在 日本 大阪 城公園,一個總重量60噸、被混凝土嚴密包裹的不鏽鋼容器,被起重機高高弔離地面。人們把它叫做“時間艙1號”,在其不鏽鋼質地的錶面上,印著其截面圖和“TIME CAPSULEEXPO'70 NO1”字樣。8天后,另一個與“時間艙1號”長得一模一樣的“時間倉2號”,也被埋設在這裡。
兩個“時間艙”,均由特別堅固的不鏽鋼材料製成,由 日本 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公司共同製作。“艙”里分別用29個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這些被收藏的物品,作為20世紀現代文明的標誌性作品,來自社會、文化、藝術、自然、科技等領域,不僅有植物種子和布匹材料,甚至還有一些製造商生產出的能夠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產品,松下公司的電視機和鐵鍋就在其中。
人們在地面上為“時間艙”建起一座銀光閃閃的“金屬墓”。“金屬墓”分為上下兩層,“時間艙1號”被放在最底層,它要等候6970年的人類來開啟。而“時間艙2號”,將在2000年時進行第一次 開封 ,此後每隔100年將 開封 一次,方便人們查驗被埋入物品的狀態,同時也是為下一個世紀的人們提供試驗參照。
2000年3月15日,“時間艙2號”從“金屬墓”下的上層處被取出。同年4月,“時間艙2號”被 開封 ,並開始清點“艙”中收納的2098件物品的狀況。
2000年10月26日,“時間艙2號”再次被封存,恢復了真空狀態。11月23日,“時間艙2號”重回“時間寶庫”。

步行繞到游船乘船處,需要先拿著一日游的周游券到對面這個窗口換船票。大概10分鐘一趟。每船20人左右。開船後, 日本 當地的船員開始各種介紹,一會拿照片指給你看,一會停船安排你拍照等等。但是由於語言不通,確實聽不懂他到底說的是啥。稀里糊塗的轉了二十分鐘,下船。如果沒有周游券的話,這一趟要花1500日元,不是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