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西班牙-----2017聖誕+跨年(巴塞羅那篇)


在海灘漫步的人多極了,晚上有燈光,不會孤獨和危險。但不方便的是一直沒找到衛生間。最後在賭場旁沿著筆直的Marina大道走回了家,這段不短,但寬敞的大道像極了國內,有了家的味道,這是 維也納 一直不能給予的。這也是為什麼來了就立刻愛上了,還沒走就期待再來。




看來每個國家在塑神的時候,都參照的是自己本國人民的形象。


Rest in peace.



天氣還是蠻冷的,所以想喝些熱湯熱水的暖暖胃,走著走著見到一家 山東 小館,主打餃子。不錯!進去試試吧!
是一家很小的小店,老闆娘在包餃子,裡面有位當地的老太太坐在吧台喝酒,和一位當地的老先生獨自坐在窗旁的小桌上一邊看報紙一邊喝著啤酒。一看我們是 中國 人,老闆娘就喊來了老闆,老闆是一位來自 青島 的60出頭的老先生,急匆匆地從外面鑽進來,問我們吃什麼。看了下菜單,都是手寫的,很多老式的字(50's特有的一種寫法,拿今天專業的規範來說都是錯別字,但我更願意把它當做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點了韭菜豬肉水餃,一碗紅燒牛肉麵和一份炒魷魚。在老闆的勸說下,點了一瓶湯力水,其實我在家都是用湯力水調酒的。
不一會兒的功夫,菜就上齊了,應該是老闆烹飪的。還給我們端了一小碟他們自己做的辣醬,從 青島 帶過來的辣椒,真的很辣。牛肉麵的湯很暖胃,韭菜餡的餃子也很鮮美,當然,說起餃子,還是我倆的手藝更勝一籌。跟老闆聊了挺長時間,聊得也很開心,買單才17.5,果斷給了20不用找了。老闆很開心!只要開心,我從不介意給小費,乃至在國內也經常給小費。
愉快的一天就這麼結束了,回到酒店泡在溫暖的浴缸里,一天的疲憊都消失了。要非說有點兒缺憾,那就是沒在Lush買個泡泡浴的浴鹽。然後上床看電視,電視是最快的瞭解當地文化的一個窗口,語言聽不懂但有畫面,有廣告的時候最喜歡看廣告,一個民族是幽默的,嚴肅的,文藝的等等都可以通過廣告看出來。 Day4 聖家堂+拉普蘭大街+加泰羅尼亞廣場




PS:剛剛發現,百度的聖家堂詞條里有高迪數字博物館,剛看了,裡面的圖片超級清晰。大家可以去試一下
https://baike.baidu.com/item/ %E5%9C%A3%E5%AE%B6%E6%97%8F%E5%A4%A7%E6%95%99%E5%A0%82/225891?fromtitle=%E5%9C%A3%E5%AE%B6%E5%A0%82&fromid=6598936&fr=aladdin

正中間的就是愛之門,而愛之門上方是象徵著生命的柏樹,柏樹上是白鴿在飛舞







在神壇的右側,有幾個帶著顯示器的小講解處,正常是屏幕會滾動播放,但我們在那裡等了十幾分鐘也沒有,所以找到工作人員,才知道出了故障,她很愉快地幫我們解決了問題。選擇了英文,小片子展示了很多講解儀沒有的細節,看完後可以更深入的瞭解。如果大家來了,請不要錯過。如果跟我們遇到了一樣的問題,請不要不好意思,主動聯繫工作人員,他們都很樂意幫忙。
另外,特別提示,在正廳的中間有攔起來的區域,可以選擇安靜的進入並參觀,但一定要找到位置坐下,可以抬頭拍照,但不可以吃東西或是聊天兒。請大家一定要尊重相關規定,畢竟這座看起來比較特別的建築依然是上帝的房子。

而每個季節每個時間段都是不同的感受。所以,我認為,聖家堂無論你來幾次,感受都是不同的,而且想要多來幾次,看看究竟有何不同。




我必須承認,當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不免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當你仔細從誕生到正廳,再到受難立面,甚至參觀完博物館以後,重新審視,你會發現,雖然不一定是高迪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作者非常完美的闡釋了自己的理解。
而且,其實在接手這座龐大工程的時候,高迪自己就清楚,以他一個人的能力和生命是無法完成的。
用這樣的冷線條去處理耶穌的受難,我覺得再好不過,讓人們在一座建築的兩面就能找到生與死的區別,是天堂和地獄般的落差。這無疑是莊嚴的,是肅穆的,是痛苦的。
最可敬的是,騎士左邊的人物用了高迪的頭像,是設計師和後繼的所有工作人員向聖家堂之父深深的致敬。

連一座小小的學徒公寓都建成了波浪形,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意思嗎

現在社會怎麼可能有任何一個人不想看到自己的成果在有生之年完工,並受到世界的贊譽。他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根本不計較名利(當然,身後一直有古埃爾這位神之朋友,堅定的信念支持者和超級錢袋)。可能每一位天賦異稟的藝術家身後都有一位鼎力支持的金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