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新來一點舊,一汪藍色一樹粉——濟州、釜山、慶州、鎮海賞櫻觀海吃喝玩樂實用手冊








加波島地勢平緩,馬羅島有山坡起伏;
加波島有青麥和油菜花,馬羅島幾乎沒有農作物;
加波島比馬羅島大風景比馬羅島美,馬羅島的特點是大韓民國最南端。

馬羅島最出名的就是海鮮炸醬麵和海鮮面,下了船一路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多家都自稱元祖,唯獨這家是劉在石推薦的,所以進去看一看。










柱狀節理是指玄武岩熔岩中形似柱子、具有豎直多邊形結構的岩石,它們大都多為四邊形~六邊形,厚厚的熔岩從火山口噴出後立即遇冷降溫,經冷熱收縮過程形成了現有的柱狀節理。
這裡的柱狀節理高30~40米,寬1千米,是 韓國 規模最大的一處,門票2000韓幣。



這家店是金剛部隊火鍋龍潭店,電話064-711-5969,去龍頭岩的話,離得不遠。
張先生把我們送到餐廳門口,結束我們兩天包車的行程,我們和他告別!






比如 五日市場的來歷,每月逢2或7才會開門,為什麼要過5天才開市一次呢?張先生說,你們看啊, 韓國 基本上他們的菜都不用油炒,而是用調料 比如 辣椒醬、鹽、醋來腌制。我們 中國 人用油炒的菜第二天就不新鮮了,但是腌制的菜可以保存好幾天。一般 韓國 人就會去買菜回來腌制,然後每頓飯盛一點兒出來,這樣四五天后也吃得差不多了,開市的時候再去買菜回來新一輪腌制。
所以 韓國 人吃飯,小菜雖然很多,但是都算是配菜,一定要有一個主菜,那就是湯,豆芽湯、海帶湯、泡菜湯、豬肉湯、牛肉湯、海鮮湯……反正最好不要重覆。那四五天過去了,如果小菜還剩下些又要做新的小菜了怎麼辦呢,那就拿個大點兒的碗,把剩下的小菜都放進去,盛飯,加辣醬香油這麼一拌,這就是拌飯了。冬天的話拌飯太冷,就用石鍋加熱,這就是石鍋拌飯了。
我們一聽這太有道理了,真是漲見識啊!
而對於 濟州島 的歷史也很有意思,相傳秦始皇嬴政派徐福帶童男童女到東瀛尋找不老仙丹,他們來到的就是 濟州島 ,但是由於沒有在漢拿山找到仙草,於是徐福便在海邊萌發歸意,這就是“ 西歸浦 ”得名的由來。雖然徐福後來怕秦始皇怪罪西歸途中還是轉去 日本 了,還是有一些人最終留在了 濟州島 ,主要有高、夫、梁三個姓氏(三姓穴也就是這麼來的),至今為止,這三個姓氏的人相互不通婚,以避免近親聯姻造成不良後果。
還有, 濟州島 其實不叫 濟州島 ,而是應該叫濟州道,因為根據 韓國 現行行政區劃, 韓國 有九道:
京畿道 (道府原為漢城,現為 水原 )
江原道 (道府為 春川 )
忠清北道 (道府為清州)
忠清南道 (道府原為 大田 ,現為 洪城郡 )
全羅北道 (道府為 全州 )
全羅南道 (道府原為 光州 ,現為 務安郡 )
慶尚北道 (道府原為 大邱 ,現為 安東 )
慶尚南道 (道府原為 釜山 ,現為昌原)
濟州特別自治道(道府為濟州)
由於濟州本來就是個島,濟州道和 濟州島 發音又類似,所以大家都叫 濟州島 了。 韓國 九道的其他八道,語言都相通,區別僅在於口音和一些習慣用語的小差異。而濟州道方言和其他八道據說有較大差異。
另外,韓語其實很多都是中文演化的,畢竟原本 韓國 人用的也是漢字,只不過為了脫離漢文化 世宗 大王才發明瞭訓民正音,只是再怎麼脫離也脫不乾凈。 比如 說謝謝,我們大家都知道的감사합니다(康桑哈米達,Gam Sa Hap Ni Da),감사的發音其實就是感謝的近音,真正的純韓語感謝應該是고맙습니다(Go Map Seup Ni Da)。
至於韓語中和不同人說話要使用怎麼樣的敬語那就更複雜了。一句吃飯了,和後輩說,和朋友說,和父母輩說,和祖輩說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說錯了用了過於尊敬的還好說,該用尊稱敬語的沒有用,那是要被對方唾棄的,甚至會發生絕交的情況。這真是讓不停在通過看韓劇自學韓語的我受益匪淺啊!
張先生還說了一些 韓國 政壇變換對於 濟州島 人民以及在韓華僑的影響, 韓國 文字有趣的地方、 濟州島 的近代變故等等,這裡不做更多敘述了。 🌸Day 4 第三度釜山行🌸短短的濟州之行並不是結束,這個地方我已經做好了再來深度游的打算。不過畢竟是第一次來,到處都是陌生,現在我要轉去我熟悉的地方—— 釜山 啦!
起飛時間是早上9:10, 送機的車按照約定的時間來了。濟州機場國內航線航班非常多,幾乎每五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飛,我們很順利地就入關了,我註意看了一下, 韓國 國內線安檢比國際線寬鬆不少,有人帶著瓶裝水或者拿著咖啡,也就這麼過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