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武威,金張掖——張帝國之臂腋,揚武功之軍威









其實 張掖 是在 武威 前面去的,“金 張掖 ,銀 武威 ”,一直偏好 西北 ,偏好 西北 的 張掖 ,因為有 祁連山 、焉支山、軍馬場,“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古稱“甘州”,即 甘肅 省名“甘”字由來地,自古就有塞上 江南 和金 張掖 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 祁連山 頂雪,錯把 張掖 當 江南 。
張掖 兩邊是山,中間是平原,南面的山灰褐色,北面的山還是白雪皚皚,一路的飛馳,司機和我說那就是長城了,外地游客都以為長城都是和 北京 的一樣,其實 西北 都是土長城。 西北 的土長城都廢棄或殘垣斷壁,有的拿來做羊圈。







第二次來 張掖 ,只為騎馬而來, 祁連山 下的軍馬場,就因為 祁連山 ,草原疾馳,無拘無束,戰馬狂歌,長驅直入,好像我穿越到了大漢帝國。去軍馬場的路上路過焉支山,心情無比激動。一路的顛簸和困意,在此間勁消於無。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焉支山還是世博會的起源地哦喲。先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年輕將領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進,過焉支山,擊敗匈奴,奪得河西地區,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交往的 通道 ,自此,焉支山成為勝利的象徵而載入史冊。後有公元609年,隋煬帝駕幸焉支山,舉辦“萬國博覽會”,召會27國使臣,寫下了著名長詩《飲馬長城窟》,使焉支山成為世界博覽會最早的發源地而聞名天下。





山丹 軍馬場的場房,有些年代了,很多寫著“拆”字, 張掖 武威 的物價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張掖 的名吃——卷子,可以燜雞、燜排骨等,分量足。中午在一家小餐廳吃完就去騎馬了,淡季50元一小時,同行的青旅小伙伴也是好玩之人,老闆牽了一匹溫順的,一匹烈馬,結果溫順的死都不跑,烈馬興奮的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