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藹先賢~拉雪茲公墓-人骨墓穴-先賢祠,名人詳解
↑人骨墓穴 出來後是反方向,整整在地下走了一公里左右,還得返回去 走到地鐵站後繼續往上走,步行20多分鐘下一站《先賢祠》 路邊的民居,處處顯示著滄桑和古典 即使稍微新一些的樓,裝飾風格也是那種歐式古典範兒 ↑Port-Royal ↑巴黎 他們特別喜歡這種街邊小咖啡廳,即使外面下著雪,也願意在門口的小椅子上邊喝邊聊 ↑左岸 先賢祠前面就是先賢祠了
【先賢祠】最初是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偉人的安息地,至今共安葬了72位對 法國 歷史有卓著貢獻的先賢,包括伏爾泰、盧梭、雨果、大仲馬、左拉、居裡夫婦等。 ↑先賢祠 ↑先賢祠 工作時間:夏天4.1-9.30 10:00-18:30
冬天10.1-3.31 10:00-18:00
票價9歐,中文講解器3歐
網址
http://pantheon.monuments-nationaux.fr/ ↑先賢祠 我租了一個,基本沒用,就介紹牆上幾幅畫,其他沒法沒看到講解編號,還不如app管用呢 ↑先賢祠 進入正殿後,可看到兩邊側道上成排聳立著考林辛式風格的圓柱,這些圓柱更凸現出大殿中央的寬廣開闊,中央十字型秀廊交匯處的正方四角,建有厚重的 石柱 ,以支撐穹頂,正面四壁的窗戶在1792到1793年間被全部堵住,自1874年起,牆壁被貼上貼布畫,美術學院院長史維耶侯爵,聘請當時最知名的畫家,以聖女節那維耶夫的故事和關於 法國 基督教及君主教起源的歷史傳說為主題作畫 ↑先賢祠 由西卡創作的【國民公會】展現了在1793年被議員和士兵們圍住的瑪麗皇后,國民公會是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最高立法機構,在法 蘭西 第一 共和 國的初期,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1792年8月10日 巴黎 起義軍占領杜伊樂麗宮,立法議會宣佈廢黜 法國 國王路易十六 在普選基礎上成立國民公會。1792年9月20日國民公會開幕,當選議員749名,其中 吉倫特 派為右翼約160人,山嶽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高位置而得名,為左翼,約140人,而人數最多的為中間派,也稱 平遠 派或沼澤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低位置而得名 ↑先賢祠 ↑先賢祠 這一組雕塑來自於 法國 雕塑藝術家“亨利•布沙爾”,站在上方的是榮譽女神和記憶女神,她們共同揮起榮譽和記憶的光芒,照耀在躺在下方歸入塵土的戰士身上,以此來紀念一戰中法 蘭西 的陣亡將士們,亨利•布沙爾的父親是一位木匠,他從1895年開始在 巴黎 美術學院學習,師從著名的雕塑家 巴裡 亞斯,他在1901年獲得 羅馬 大獎,在雕塑藝術上的非凡成就,使他成為法 蘭西 藝術院士 ↑先賢祠 ↑先賢祠 ↑先賢祠 為了證明地球在自轉, 法國 物理學家傅科於1851年,做了一次 成功 的擺動實驗,【傅科擺】由此而得。 ↑先賢祠 名實驗在 法國 巴黎 先賢祠最高的圓頂下方進行,擺長67米,擺錘重28公斤,懸掛點經過特殊設計,使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這種擺慣性和動量大,因兒基本不受地球自轉影響而自行擺動,並且擺動時間很長。 ↑先賢祠 在傅科擺實驗中人們看到,擺動過程中擺動平面沿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擺動方向不斷變化,分析這種現象擺在擺動平面方向上並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慣性定律擺動的空間方向不會改變,因此可知,這種擺動方向的變化是由於觀察者所在的地球,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結果,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相對運動現象,從而有力地證明瞭地球是在自轉, ↑先賢祠 現在先賢祠中的球星擺錘是1995年裝上的 ↑先賢祠 先賢祠的地下墓室安放著很多名人賢士、科學家、作家還有 法國 的革命志士,在 法國 很多的天主教堂,都建有地下室,多數在該教堂為天主獻身終生的神父,臨終都會留下遺願,願死後仍在這裡伴隨他的主,繼續服侍他,所以這些天主教堂的地下部分,常是這些虔誠的信仰者的最後安息之地,既然先賢祠的前身是一個先賢祠內部主教堂,那他自然也免不了會有這麼一個地下室。先賢祠的地下室 ,占據了同地面部分相同大小的面積,從其他的教堂地下室不同的是,先賢祠的地下室不是像地窖一樣被完全埋在地下,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向外開啟的地下室的最上方的窗戶那兒看出。著名演說家米拉波是先賢祠的第一個住戶,到目前為止,這裡面已經安葬了73位對 法國 和世界的文化科技做出非凡貢獻的偉人們,偉人的遺體安放在先賢祠的底層,底層的地下墓室分為四個側翼,每個側翼都呈十字形。這裡安葬的有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但更多的是 法國 文學的奠基者。這些墓室就像宿舍一樣,有多人一個的墓室,也有兩人一個的墓室,那些傑出偉人就一個人一間墓室,就像伏爾 泰和 盧梭,兩位為世界的文學史作出傑出貢獻的偉人,就葬在墓室最顯要的位置,並且每人一個墓室 ↑先賢祠 找了半天很費勁,後來自己拍了張指示圖的圖片,然後打上字,自己做了一張指示圖,方便大家 ↑先賢祠 伏爾泰的棺木上寫著:詩人、歷史學家、哲學家,他拓展了人類的精神,它使人類懂得精神應該是自由的。伏爾泰,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 法國 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史學家。伏爾泰是18世紀 法國 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 蘭西 思想之王,法 蘭西 最優秀的詩人, 歐洲 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 和平 等。代表作《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先賢祠 1778年2月10日,當84歲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 巴黎 時,他受到了人民熱烈的歡迎,這時是伏爾泰人生髮展的最輝煌的頂點,不久,他便病倒了,於同年與世長辭,伏爾加的靈柩被 巴黎 人民永久地擺放在先賢祠中,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為精神王子 ↑先賢祠 進入地下墓室,右手邊就是“讓•雅克•盧梭”的靈柩,盧梭的棺木上寫著自然與真理之人。盧梭, 法國 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 法國 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爾》《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1778年7月2日,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盧梭,在 巴黎 東北 面的阿蒙農維拉去世,死時窮困潦倒,死前被馬車撞翻,又被狗撲傷踐踏,他與伏爾泰在同一年去世 ↑先賢祠 【瑪麗•居裡】, 法國 著名 波蘭 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867年11月7日生於 華沙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次獲諾貝爾獎的人。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皮埃爾居裡是 法國 著名的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的丈夫,也是居裡定律的發現者,1903年和居裡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裡在一場馬車車禍中喪命,夫婦二人同葬與先賢祠中 ↑先賢祠 【費利克斯•埃布埃】是 法國 殖民地官員,第一個黑人總督,原籍 法屬圭亞那 ,畢業於 法國 殖民學校,自1908年起即在法屬殖民地供職,先後任瓜德羅普總督, 乍得 總督, 法國 敗降後即致函夏爾•戴高樂表示願意繼續抗戰,1940年8月26日正式宣佈 乍得 加入自由 法國 ,並促成法屬赤道 非洲 及 喀麥隆 接受戴高樂的領導,同年11月被認為法屬赤道 非洲 總督,領地包括今剛果、 加蓬 、 中非 和 乍得 ,首府設在 布拉柴維爾 ,曾進行一定的社會改革,病故後1949年其骨灰被移入先賢祠 ↑先賢祠 亞歷山大 •仲馬,稱大仲馬。1802年7月24日出生於 法國 維勒克特萊,是19世紀 法國 浪漫主義作家,著有《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雙雄記》等作品。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捲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 法國 大革命爆發後, 亞歷山大 仲馬屢建奇功。當上 共和 政府將軍,大仲馬信守 共和 政見,反對君主專制,大仲馬是第72位進入先賢祠的,對法 蘭西 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也是繼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和馬爾羅之後第六位進入先賢祠的 法國 作家 ↑先賢祠 在第二十四墓穴中安葬著兩位 法國 大文豪他們分別是 維克 多•雨果和愛彌爾•左拉, 維克 多雨果是十九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 法國 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 蘭西 的莎士比亞。其主要代表作有《 巴黎 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 法國 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1885年雨果逝世, 法國 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政治家、思想家,舉行了與國王同等待遇國葬,之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先賢祠
【先賢祠】最初是路易十五興建的聖日內維耶大教堂,歷經數次變遷以後現在成為偉人的安息地,至今共安葬了72位對 法國 歷史有卓著貢獻的先賢,包括伏爾泰、盧梭、雨果、大仲馬、左拉、居裡夫婦等。 ↑先賢祠 ↑先賢祠 工作時間:夏天4.1-9.30 10:00-18:30
冬天10.1-3.31 10:00-18:00
票價9歐,中文講解器3歐
網址
http://pantheon.monuments-nationaux.fr/ ↑先賢祠 我租了一個,基本沒用,就介紹牆上幾幅畫,其他沒法沒看到講解編號,還不如app管用呢 ↑先賢祠 進入正殿後,可看到兩邊側道上成排聳立著考林辛式風格的圓柱,這些圓柱更凸現出大殿中央的寬廣開闊,中央十字型秀廊交匯處的正方四角,建有厚重的 石柱 ,以支撐穹頂,正面四壁的窗戶在1792到1793年間被全部堵住,自1874年起,牆壁被貼上貼布畫,美術學院院長史維耶侯爵,聘請當時最知名的畫家,以聖女節那維耶夫的故事和關於 法國 基督教及君主教起源的歷史傳說為主題作畫 ↑先賢祠 由西卡創作的【國民公會】展現了在1793年被議員和士兵們圍住的瑪麗皇后,國民公會是 法國 大革命時期的最高立法機構,在法 蘭西 第一 共和 國的初期,擁有行政權和立法權,1792年8月10日 巴黎 起義軍占領杜伊樂麗宮,立法議會宣佈廢黜 法國 國王路易十六 在普選基礎上成立國民公會。1792年9月20日國民公會開幕,當選議員749名,其中 吉倫特 派為右翼約160人,山嶽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高位置而得名,為左翼,約140人,而人數最多的為中間派,也稱 平遠 派或沼澤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低位置而得名 ↑先賢祠 ↑先賢祠 這一組雕塑來自於 法國 雕塑藝術家“亨利•布沙爾”,站在上方的是榮譽女神和記憶女神,她們共同揮起榮譽和記憶的光芒,照耀在躺在下方歸入塵土的戰士身上,以此來紀念一戰中法 蘭西 的陣亡將士們,亨利•布沙爾的父親是一位木匠,他從1895年開始在 巴黎 美術學院學習,師從著名的雕塑家 巴裡 亞斯,他在1901年獲得 羅馬 大獎,在雕塑藝術上的非凡成就,使他成為法 蘭西 藝術院士 ↑先賢祠 ↑先賢祠 ↑先賢祠 為了證明地球在自轉, 法國 物理學家傅科於1851年,做了一次 成功 的擺動實驗,【傅科擺】由此而得。 ↑先賢祠 名實驗在 法國 巴黎 先賢祠最高的圓頂下方進行,擺長67米,擺錘重28公斤,懸掛點經過特殊設計,使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這種擺慣性和動量大,因兒基本不受地球自轉影響而自行擺動,並且擺動時間很長。 ↑先賢祠 在傅科擺實驗中人們看到,擺動過程中擺動平面沿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擺動方向不斷變化,分析這種現象擺在擺動平面方向上並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按照慣性定律擺動的空間方向不會改變,因此可知,這種擺動方向的變化是由於觀察者所在的地球,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動的結果,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相對運動現象,從而有力地證明瞭地球是在自轉, ↑先賢祠 現在先賢祠中的球星擺錘是1995年裝上的 ↑先賢祠 先賢祠的地下墓室安放著很多名人賢士、科學家、作家還有 法國 的革命志士,在 法國 很多的天主教堂,都建有地下室,多數在該教堂為天主獻身終生的神父,臨終都會留下遺願,願死後仍在這裡伴隨他的主,繼續服侍他,所以這些天主教堂的地下部分,常是這些虔誠的信仰者的最後安息之地,既然先賢祠的前身是一個先賢祠內部主教堂,那他自然也免不了會有這麼一個地下室。先賢祠的地下室 ,占據了同地面部分相同大小的面積,從其他的教堂地下室不同的是,先賢祠的地下室不是像地窖一樣被完全埋在地下,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向外開啟的地下室的最上方的窗戶那兒看出。著名演說家米拉波是先賢祠的第一個住戶,到目前為止,這裡面已經安葬了73位對 法國 和世界的文化科技做出非凡貢獻的偉人們,偉人的遺體安放在先賢祠的底層,底層的地下墓室分為四個側翼,每個側翼都呈十字形。這裡安葬的有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但更多的是 法國 文學的奠基者。這些墓室就像宿舍一樣,有多人一個的墓室,也有兩人一個的墓室,那些傑出偉人就一個人一間墓室,就像伏爾 泰和 盧梭,兩位為世界的文學史作出傑出貢獻的偉人,就葬在墓室最顯要的位置,並且每人一個墓室 ↑先賢祠 找了半天很費勁,後來自己拍了張指示圖的圖片,然後打上字,自己做了一張指示圖,方便大家 ↑先賢祠 伏爾泰的棺木上寫著:詩人、歷史學家、哲學家,他拓展了人類的精神,它使人類懂得精神應該是自由的。伏爾泰,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 法國 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史學家。伏爾泰是18世紀 法國 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法 蘭西 思想之王,法 蘭西 最優秀的詩人, 歐洲 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 和平 等。代表作《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先賢祠 1778年2月10日,當84歲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 巴黎 時,他受到了人民熱烈的歡迎,這時是伏爾泰人生髮展的最輝煌的頂點,不久,他便病倒了,於同年與世長辭,伏爾加的靈柩被 巴黎 人民永久地擺放在先賢祠中,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為精神王子 ↑先賢祠 進入地下墓室,右手邊就是“讓•雅克•盧梭”的靈柩,盧梭的棺木上寫著自然與真理之人。盧梭, 法國 18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18世紀 法國 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傑出的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爾》《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1778年7月2日,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盧梭,在 巴黎 東北 面的阿蒙農維拉去世,死時窮困潦倒,死前被馬車撞翻,又被狗撲傷踐踏,他與伏爾泰在同一年去世 ↑先賢祠 【瑪麗•居裡】, 法國 著名 波蘭 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867年11月7日生於 華沙 。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次獲諾貝爾獎的人。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皮埃爾居裡是 法國 著名的物理學家,居裡夫人的丈夫,也是居裡定律的發現者,1903年和居裡夫人還有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4月19日,皮埃爾居裡在一場馬車車禍中喪命,夫婦二人同葬與先賢祠中 ↑先賢祠 【費利克斯•埃布埃】是 法國 殖民地官員,第一個黑人總督,原籍 法屬圭亞那 ,畢業於 法國 殖民學校,自1908年起即在法屬殖民地供職,先後任瓜德羅普總督, 乍得 總督, 法國 敗降後即致函夏爾•戴高樂表示願意繼續抗戰,1940年8月26日正式宣佈 乍得 加入自由 法國 ,並促成法屬赤道 非洲 及 喀麥隆 接受戴高樂的領導,同年11月被認為法屬赤道 非洲 總督,領地包括今剛果、 加蓬 、 中非 和 乍得 ,首府設在 布拉柴維爾 ,曾進行一定的社會改革,病故後1949年其骨灰被移入先賢祠 ↑先賢祠 亞歷山大 •仲馬,稱大仲馬。1802年7月24日出生於 法國 維勒克特萊,是19世紀 法國 浪漫主義作家,著有《基督山伯爵》、《三個火槍手》、《雙雄記》等作品。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著作達300捲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 法國 大革命爆發後, 亞歷山大 仲馬屢建奇功。當上 共和 政府將軍,大仲馬信守 共和 政見,反對君主專制,大仲馬是第72位進入先賢祠的,對法 蘭西 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也是繼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和馬爾羅之後第六位進入先賢祠的 法國 作家 ↑先賢祠 在第二十四墓穴中安葬著兩位 法國 大文豪他們分別是 維克 多•雨果和愛彌爾•左拉, 維克 多雨果是十九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 法國 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 蘭西 的莎士比亞。其主要代表作有《 巴黎 聖母院》、《悲慘世界》等,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 法國 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1885年雨果逝世, 法國 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政治家、思想家,舉行了與國王同等待遇國葬,之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先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