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南半球,我在南非找到了寶藏



赫曼努斯是一座很英式的小鎮,鎮上大部分都是白人, 歐洲 人也會直奔這裡來享受假期。


還有一個細節,在這兒吃飯,無論是情侶還是朋友,或者家庭,沒有一個人會碰手機,大家都含情脈脈的看著對方。於是我們四個人吃飯刷手機的行為顯得格格不入,最後餐廳的經營者也看不下去了,她走過來親切、禮貌的詢問是不是菜品不夠好,第一次我們沒反應過來,回答一切都好!直到她來提醒了第三次,我們四個恍然 大悟 ,原來人家是在善意的提醒:請你盡情的享受你眼前的此情此景!
本來以為餐廳經營者的氣質已經絕倫了,直到餐廳管家出現。髮型和妝容一絲不苟,身材筆挺修長,跟她交談,眼神里透著 德國 人的嚴謹,肢体語言又富有 英國 紳士傳統,“專業、得體、貴族”這些詞都不能準確的形容,只要她出現,絕對是那個小空間里最耀眼的,這種出眾的氣質一定絕非訓練,而是一種深入血液的素養。
請小黑為我們拍照,他舉起手機開始倒計時:three、two..數到one,他調皮地把鏡頭對向自己,結果就留下了這個抓拍的瞬間,笑到模糊,好可愛!

早上,公寓主人給了我們一個驚喜!得知我們來自遙遠的 中國 後,從來沒瞭解過 中國 食物的她,決定為我們專程學做一道 中國 早餐——打滷麵。聽上去覺得不可思議對吧?人家一個老大姐,騎著自行車到鎮上唯一售賣 中國 食品的超市買到了她覺得接近的食材,憑藉谷歌,端上了四碗誠意滿滿的面,她告訴我們:她儘量去理解打滷麵的含義,然後加上了自己對 中國 美食的理解。儘管跟真正的打滷麵相去甚遠,但是一口下去,只有感動。跨越半個的地球的文化差異、生活差異,並沒有讓人感覺很遙遠,正相反,這種友好讓人的距離無限拉近!




企鵝被我們嚇飛了,哈哈! 第二站:向南,再向南,最南端,我來了!我們讀書時候,教科書里記錄著 非洲 大陸的最南端是著名的好望角,大概是好望角太過於出名,便於記憶,其實真正的最南端是在厄 加勒 斯角,這裡也是整個 非洲 大陸的盡頭, 南極洲 就在我們的對面!神奇的是, 印度 洋和大西洋在這裡匯合,石基上西邊寫著“ 印度 洋”,東邊寫著“大西洋”。




偶遇野生鴕鳥我們就停下車。手高高舉起,它們就會試探,你繼續舉著手,表示友好,它們其中就會有個首領假裝漫不經心,慢慢挪動靠近,其他緊隨其後,不一會兒,這一小坨鴕鳥像吸鐵石一樣,又吸引了更遠地方的鴕鳥,很像人類的看熱鬧行為。有的假裝吃草,有的東張西望,這過程,太令人激動了,簡直感覺自己是萬獸之王。
剛剛駛入莫塞貝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夜色中的莫塞貝像一個工業小鎮,沒有了赫曼努斯的精巧和浪漫,起初我是稍稍有些失望的。好在,夜晚抵達的這個百年貴族公寓沒有讓人失望。
公寓以女主人的名字命名:Betty’s house,房屋的結構和細節處處都留著老牌貴族的在這裡的生活過的痕跡。晚上,只聽得見海的聲音,突然看見地上有唱片機,擺弄了半天,當第一節音符從喇叭里流動出,一個男低音緩緩的唱著:joanna....一個美好而憂傷的愛情故事和 印度 洋的風一樣濕潤了這個夜晚。





臨走的早上,我們把從 中國 帶的禮物送給這家女房東betty,她接過禮物後卻讓我們稍等,轉身進到後院,請出了一位身著花襯衫的時尚老頭,告訴我們:這位才是房子的主人,也是她的父親。只見女房東把剛收到的禮物還回到我們的手上,然後請我們再次將禮物送出,交到父親的手上,父親對我們行禮,再轉交給女兒和女婿,這套流程看得我們傻眼,這才領悟到那種根深蒂固的家族傳統和貴族禮儀。

老父親還熱情地給我們介紹公寓的歷史,還有結婚時的趣事:他和 英國 伊麗莎白女王是好友,結婚時他曾邀請過女王,但是女王不得空,讓秘書代筆給他回了封信,就是下麵這封。



我們回答非常乾脆:“開心!”
他看著我們的花貓臉說“I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