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西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自駕筆記



位於普特穆爾沙灘邊上的普特穆爾 燈塔 也算是 傑拉爾頓 的一個標誌性的建築,塔高34米,它的光束在26公里遠的海面都可以看到。 燈塔 1878年開始運作,是西 澳大利亞 現存最古老的 燈塔 ,也是 澳大利亞 的第一座鋼塔,由預製鑄鐵製造,它是 澳大利亞 最高的金屬 燈塔 。

都說來 傑拉爾頓 旅游有三樣事一定要做:1、去有“西澳最後的秘境”之稱的阿布洛 霍斯 群島;2、空中觀看粉紅湖——赫特瀉湖 (Hutt Lagoon);3、欣賞或購買阿布洛 霍斯 群島產的黑珍珠。購買珍珠就算了,但阿布洛 霍斯 群島和赫特瀉湖是一定要去的。由於我們下午還要趕往400公里以外的德納姆,因此計劃是花半天時間乘飛機游覽粉湖+阿布群島。
行程是在 澳大利亞 傑拉爾頓 飛機租憑公司預定的,春節期間生意火爆,我們都提前一個月,但已經沒有半日游的名額了,如果改成一日游的行程,那就只能開夜車趕往德納姆,想想西澳晚上公路上動物亂竄,開夜車不是很安全,我們一直很猶豫,好在到了西澳以後, 傑拉爾頓 飛機租憑公司來電話,他們專門為我們安排了一架小型飛機,使我們的計劃得以圓滿執行。 我們預定了阿布洛 霍斯 群島+粉紅湖赫特瀉湖半日游行程,早上9:00出發,下午1點結束,費用是480澳元/人。我們8點半就趕到 傑拉爾頓 飛機租憑公司,公司就在 傑拉爾頓 機場,接待我們的地勤人員是個華人,專門提醒我們由於很久沒下雨,現在粉紅湖的景色可能會與我們期待的有差距,前幾天還有游客投訴,我們也知道這個季節不是看粉紅湖的最好季節,但既然來了,也不能錯個這個機會啊。

這就是我們乘坐的賽斯納公司(Cessna)的C-172 單發四座活塞式小型通用飛機,最多只能乘3名客人。這飛機看上去好簡陋啊,安不安全啊。放心!安全就不用當心了,Cessna C-172在1956年就投入生產,直到今天仍在投產中,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供私人使用的飛機。



大概飛行半個小時,我們飛臨了阿布洛 霍斯 群島。
阿布洛 霍斯 群島被稱為“西澳最後的秘境”,因神秘、壯觀與純凈而著稱。群島位於 傑拉爾頓 市海岸線以西70公里,屬於A級自然保護區,但是與其他觀光地不同的是,群島是由漁業部門進行專門管理,這裡是西澳龍蝦漁業的中心,為了保證海水的純凈,減少對漁業的影響,一直嚴格控制游客的數量,而且游客是不允許在島上過夜的,必須當天離開。
如果你時間比較充裕,可以考慮在 傑拉爾頓 乘坐游輪前往,這是深度體驗阿布洛 霍斯 群島的最佳方式,但像我們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客基本都是選擇飛機前往。
阿布洛 霍斯 群島一共有122個島嶼,多以珊瑚礁圍繞,由南往北被分成三個島群,每組約40個島嶼,分別為佩撒特島群(Pelsaert Group)、 複活節島 群(Easter Group)、華勒比島群(Wallabi Group)。空中觀光的路線是先從最南端的佩撒特島群開始,接著穿過 複活節島 群,最後是最北的華勒比島群,中間我們將會在華勒比島群的東華勒比島登陸,大約待一個半小時後將再度起飛,前往粉紅湖——赫特瀉湖。

除了龍蝦,阿布洛 霍斯 群島還盛產珍珠,頂級黑珍珠就產於群島中8個不同的地點,因此黑珍珠也是 傑拉爾頓 市的名特產之一。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位於群島最南端的佩撒特島群(Pelsaert Group),該島群包括:中間島(Middle Island)、方形島(Square Island)、 巴西 萊島(Basile Island)、紅樹林島群( Mangrove Group)以及佩撒特島(Pelsaert Island)等。
▼最引人註目的是長達11.5公里的細長的佩撒特島(Pelsaert Island),它是佩撒特島群中最大的島嶼,陸地面積約1.56平方公里,它與半月礁一道,組成了三角形的兩個邊,向外如同是兩道防波提,抵擋著巨浪,裡面則守護著大片的珊瑚礁。從飛機上看,一邊是層層的海浪不斷的衝擊島嶼,另一邊則如平靜的港灣,確實是發展漁業的好地方。




在佩撒特島群的西南面是一條長長的礁石——半月礁(Half Moon Reef),與佩撒特島一道抵擋著海水的衝擊,使這裡成為大量珊瑚礁的聚集地。
佩撒特島群礁石聚集,許多船舶都在這觸礁沉沒,包括在半月礁附近失事的澤 維克 號(Zeewijk)(1727年)、 溫莎 號(Windsor)(1908年),而1879年沉沒的本萊迪號(Ben Ledi)失事的水域則位於佩撒特島附近。


飛機繼續往北飛,穿過澤 維克 海峽(Zeewijk Channel),就來到了 複活節島 群。 複活節島 群包括老鼠島(Rat Island)、伍迪島(Wooded Island)、莫利島(Morley Island)、 芬蘭 島(Suomi Island)和 亞歷山大 島(Alexander Island)。這些島嶼環形分佈形成了 複活節島 群海域,同樣聚集了大量的珊瑚礁群。
▼ 複活節島 群最大的島嶼是老鼠島,長不足1.6公里,寬600米,面積約0.65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5米,在每年的捕龍蝦季節(3月15日至6月30日),漁 民和 他們的家屬會來這裡居住,居住點位於島嶼的 東海 岸。島的西南有個簡易機場,跑道長600米,這個機場只是給漁民使用,游客不能使用這個機場登島。

再往北穿過一條9公里寬的中間海峽(Middle Island)就到達了華勒比島群。華勒比島群主要包括北島(North Island) 、 西華 勒比島(West Wallabi Island)、東華勒比島(East Wallabi Island)、 長島 (Long Island)、鴿子島(Pigeon Island)、 燈塔 島(Beacon Island)、海豹島(Seal Island)、大金島(Dakin Island)和霍爾島(Hall Island)等島嶼。
在三個島群中華勒比島群最為著名,這還有賴於發生在華勒比島群海域的“巴塔維亞(Batavia)”沉船事件。“巴塔維亞”號是 荷蘭 東 印度 公司艦隊的旗艦,在她的第一次航行中就遭受了海難,於1629年6月4日號在 燈塔 島附近的清晨礁(Morning Reef)觸礁沉沒。隨後,圍繞著“巴塔維亞”發生的船員叛變、反擊營救、處決叛軍事件,成為 澳大利亞 最著名的歷史事件之一。現在沉船的殘骸存放在 弗里曼特 爾的西 澳大利亞 海事博物館。
▼位於西面的 西華 勒比島是島群最大的島嶼,長4.9公里,寬2公里,面積6.2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4.93公里,最高點海拔9米,在捕龍蝦季節島上會有漁 民和 及其家屬居住。
這裡也是群島里唯一有 淡水 的地方,在“巴塔維亞(Batavia)”沉船事件中韋博海斯帶領一隻隊伍在這裡找到了水源,為了確保水源不被兵變的士兵奪走,韋博海斯帶領大家修建了一個小型掩體,該掩體是 澳大利亞 現存的最古老的 歐洲 建築結構,被稱為韋博海斯堡。飛機穿過 西華 勒比島時凱倫特意提醒我們,只是建築實在是很小,很容易錯過。



位於 西華 勒比島與東華勒比島之間的鴿子島是捕龍蝦的漁民營地,在面積440畝的島上蓋滿了木屋,這裡是附近島嶼中配套最完善的地方,島上約有20個碼頭,有一所學校和一個酒吧。

好了,我們要在東華勒比島著陸了。東華勒比島是阿布群島唯一一個允許游客上島游覽的無人島嶼,島嶼面積約4800畝,在島的東部有一條650米長的飛機跑道。





一條小路通向特塔灣,這裡是我們專屬沙灘,還好今天雲層比較厚,避免了被暴曬之苦。只是這麼漂亮的海灣就兩個人也是很鬱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