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寫給藍色的情書——二月希腊蜜月之旅
想標題從來都不是我的長項,但這個題目卻格外順利地自動浮現在腦海裡。
兒時的夢想是做一條在大海裡遊蕩的魚,這個夢想自始至終也沒有變過。對藍色的喜愛隨著年紀不斷滋長,仿佛從生命里就帶來一樣。正是這股喜愛,促成了這趟旅行,總有個聲音催促著我,對我說,去看看那些藍色吧。
儘管所有的游記都在提醒 希腊 二月的多雨和寒冷,但是憑著心裡一絲不滅的執念,我還是定下了行程,不管是陰晴雨雪,總是要去看看 愛琴海 的。
很喜歡的一張照片,雲彩的形狀像一尾小魚,歡呼雀躍地扎進大海中。
就從這張照片開始吧,寫下這一封給藍色的,長長的情書。 DAY 1 搭乘漢莎航空- 慕尼黑 轉機-到達 雅典
要見到美景,總要經歷辛苦,對於近14個小時的飛行,我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的是,要歷的第一劫竟然是漢莎的美食劫。14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里,提供了3頓正餐,一頓加餐,期間不停地送各種甜酒飲品。面對誘人的菜單,實在不忍心放棄。建仁與我覺得,飛機沒到 雅典 之前,我們就已經吃成兩隻肥豬了。 因飽腹感實在太強烈,便沒有睡太久,看了《你的名字》《但丁密碼》和《火車上的女孩》,也終於看完了傅雷翻譯的《 希腊 的雕塑》。讀這本書的感覺很像《鄉土 中國 》,沒有居高臨下地向讀者扔下一個“千年文明古國”的沉重包袱,而是像一位老者,捻著鬍子扶著眼鏡,緩緩地將自己鑽研一生的厚重知識,化成寥寥數語,講給小輩兒們聽。這本書可愛的地方就在於,在思想的閃光點下,一定有著重符號,仿佛是老師在敲著黑板劃重點一般,生怕你不明白。感謝推薦這本書的螞蜂窩蜂友,比個心。 飛機降落的時候已是 雅典 的半夜,忍著強烈的耳痛,硬撐著上了去賓館的大巴,呼吸著濕潤溫暖的空氣, 希腊 ,我們終於來了。 圖中是我們在 雅典 的酒店 Metropolitan Hotel—大都會酒店。酒店的環境很不錯,會提供一頓非常豐富的早餐,能夠品嘗到正宗的 希腊 酸奶配蜂蜜。據導游姐姐介紹,某慕希雖然號稱是 希腊 酸奶,但真的處於 希腊 酸奶鄙視鏈的底端。不知道門口是什麼樹種,被修剪成了可愛的柱狀。
DAY 2 雅典 ——德爾菲——卡蘭 巴卡
定下行程的時候,我會覺得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 聖托里尼 島才是值得的,所以對德爾菲和卡蘭 巴卡 的行程安排沒有太重視。但是看過《 希腊 的雕塑》以後才覺得,這趟旅行中如果缺少了這兩個地方,才是真正的遺憾。
建仁和我都認為好風景固然重要,但是少了歷史的沉澱便會有些輕飄飄,所以當導游姐姐像講歷史課一樣講起 希腊 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享受。驅車五個小時的行程也不再無聊。
古 希腊 人是幸運的,上帝賜予他們溫和濕潤的氣候,普照大地的燦爛陽光 和美 麗絕倫的景緻,油橄欖肆意生長,海魚取之不盡。“在這樣的氣候中成長的民族,一定比別的民族發展更快更和諧。沒有酷熱使人意志消沉或者懶惰,也沒有嚴寒使人遲鈍。”“他既不會像做夢一般的麻痹,也不必連續不斷地勞動,既不沉溺於神秘的默想,也不墮入粗暴的蠻性。”偏偏古 希腊 人在秉性上是不貪戀物質的,一個魚頭,幾個橄欖,足以果腹就好。他們生存的意義在於感受、思考、創造、經營,古老的文明由此生髮,璀璨的歷史也由此展開。
天空逐漸被灰色的雲籠罩,細雨綿綿地灑下來,雖有些寒冷,但倒也靜謐。建仁同學修煉的攝影技術像是開了光一樣,望君保持啊。 德爾菲最著名的景點是阿波羅的神殿。不知是否因為我們的虔誠,陰沉的天空竟突然雲開霧散,想來是太陽神顯靈了吧。阿波羅神殿的原址已經被戰火摧毀殆盡,只能夠在博物館中通過文物遙思千年前的盛況。 圖中是著名的斯芬克斯雕像,站在斯芬克斯的雕像下,仍能感覺到居高臨下的壓迫感。
文明的發展可能帶來光明,但也會帶來奴役和壓迫。精神在制度前進的車輪中被攪碎,心靈也易在發展的步伐中被踐踏殆盡。但古 希腊 的文明是未受過奴役的,所以它更接近於人的本色。
古 希腊 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中有三個顯著的特征,首先是感覺的精細,其次是力求明白,討厭渺茫與抽象,最後是對現實生活的愛好與重視。古 希腊 人不崇尚繁複奢華,也不沉溺於未知的神秘力量和死後的世界,他們追求自然,健康和愉快。故而, 希腊 的建築中帶有一種理智的色彩,恢宏卻不過分華麗;藝術品手工精湛但並沒有奢華堆砌之感。 阿波羅沒有許給我們更多的陽光,從博物館出來後,雨勢漸沉,我們只能給這座千年神殿留下幾張不太像樣的照片。幸而在躲雨之際碰上了前來討食的貓咪,鎮守神殿的貓咪果然氣度非凡,即便是討食也不肯放低姿態,一副蔑視的樣子。 第一天的行程伴著瓢潑而來的大雨畫上了句號,胖胖的司機師傅淡定地在能見度不過幾米的情況下將我們的大巴車翻山越嶺地開到了卡蘭 巴卡 ,明早一定要跟他好好地說一句,咖喱賣啦( 希腊 語的早安)。
DAY 2 卡蘭 巴卡 -邁代奧拉修道院-返回 雅典
第二天的行程是參觀天空之城-邁泰奧拉修道院( Metéora)。走出可愛的阿 瑪利亞 賓館,迎接我們的是清新冷冽的空氣和遠處的雪山。 邁泰奧拉是六座東正教教堂的總稱,據導游姐姐介紹,虔誠的東正教教徒是不下山的,他們生活所需的一應物品都要通過弔籃提到山上。對於東正教我並不瞭解,只是車行到山下,突然覺得像見到了長髮公主的高塔一般。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修道院中專供教徒唱詩祈禱的教堂。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我拼命開動所有的感官去體驗和記憶。教堂中的壁畫全都是用各色花朵製作的塗料繪製而成,金飾低垂在半空中,穹頂處的耶穌畫像悲憫地俯瞰著人們。日光透過彩繪玻璃投下神聖的金紅色光芒,能夠看到懸浮在空氣中反射光芒的細微灰塵。時間在這裡變得緩慢,精神在這裡沒有來由地放鬆,像是受到感召般,我輕輕哼起了《Lark in the clear air》,這首有些像唱詩的歌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虔誠,片刻永恆。
走出教堂,時間的流轉又恢復了原來的轉速。原這份安寧和虔誠能一直滋養我們吧。 DAY 3 & Day 4 雅典 \- 聖托里尼 \- 雅典
當飛機降落在 聖托里尼 島上,我終於能夠到達這藍色的天堂時,卻一句話也無,匱乏得讓自己沮喪,只能和建仁面朝著大海,撫摸著黑沙灘上的火山碎岩,聽著自己胸腔中擂鼓陣陣的澎湃聲音。
黑沙灘寧靜,紅沙灘熱情,團里的伙伴們看到紅沙灘層層疊疊的地貌痕跡和酷似沉船灣的海水都興奮地發瘋。我和建仁自然也特別的開心,不顧荊棘滿地,爬上了很高的山坡,只為了站在高處那一刻回望的激動心情。 藍色對於我而言是極端奢侈的,然而在 聖托里尼 ,藍色卻是隨處可見。語言已不足以描述,只能眼眶微濕地去看,去體會,將自己浸潤在藍色里。我不禁開始嫉妒 希腊 人民,嫉妒他們能夠隨意地揮霍藍色,嫉妒他們能夠看到 愛琴海 不同表情。 二月的 聖托里尼 並不並不擁擠,可以靜下來慢慢閑逛。
比如 偶遇一直探出頭來的小貓 比如 在酒店里獃獃地曬太陽,喝上一杯紅酒 比如 探訪著名的島上書店Atlantis,買一本小王子,蓋上書店的印章
兒時的夢想是做一條在大海裡遊蕩的魚,這個夢想自始至終也沒有變過。對藍色的喜愛隨著年紀不斷滋長,仿佛從生命里就帶來一樣。正是這股喜愛,促成了這趟旅行,總有個聲音催促著我,對我說,去看看那些藍色吧。
儘管所有的游記都在提醒 希腊 二月的多雨和寒冷,但是憑著心裡一絲不滅的執念,我還是定下了行程,不管是陰晴雨雪,總是要去看看 愛琴海 的。
很喜歡的一張照片,雲彩的形狀像一尾小魚,歡呼雀躍地扎進大海中。
就從這張照片開始吧,寫下這一封給藍色的,長長的情書。 DAY 1 搭乘漢莎航空- 慕尼黑 轉機-到達 雅典
要見到美景,總要經歷辛苦,對於近14個小時的飛行,我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沒有想到的是,要歷的第一劫竟然是漢莎的美食劫。14個小時的飛行時間里,提供了3頓正餐,一頓加餐,期間不停地送各種甜酒飲品。面對誘人的菜單,實在不忍心放棄。建仁與我覺得,飛機沒到 雅典 之前,我們就已經吃成兩隻肥豬了。 因飽腹感實在太強烈,便沒有睡太久,看了《你的名字》《但丁密碼》和《火車上的女孩》,也終於看完了傅雷翻譯的《 希腊 的雕塑》。讀這本書的感覺很像《鄉土 中國 》,沒有居高臨下地向讀者扔下一個“千年文明古國”的沉重包袱,而是像一位老者,捻著鬍子扶著眼鏡,緩緩地將自己鑽研一生的厚重知識,化成寥寥數語,講給小輩兒們聽。這本書可愛的地方就在於,在思想的閃光點下,一定有著重符號,仿佛是老師在敲著黑板劃重點一般,生怕你不明白。感謝推薦這本書的螞蜂窩蜂友,比個心。 飛機降落的時候已是 雅典 的半夜,忍著強烈的耳痛,硬撐著上了去賓館的大巴,呼吸著濕潤溫暖的空氣, 希腊 ,我們終於來了。 圖中是我們在 雅典 的酒店 Metropolitan Hotel—大都會酒店。酒店的環境很不錯,會提供一頓非常豐富的早餐,能夠品嘗到正宗的 希腊 酸奶配蜂蜜。據導游姐姐介紹,某慕希雖然號稱是 希腊 酸奶,但真的處於 希腊 酸奶鄙視鏈的底端。不知道門口是什麼樹種,被修剪成了可愛的柱狀。
DAY 2 雅典 ——德爾菲——卡蘭 巴卡
定下行程的時候,我會覺得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 聖托里尼 島才是值得的,所以對德爾菲和卡蘭 巴卡 的行程安排沒有太重視。但是看過《 希腊 的雕塑》以後才覺得,這趟旅行中如果缺少了這兩個地方,才是真正的遺憾。
建仁和我都認為好風景固然重要,但是少了歷史的沉澱便會有些輕飄飄,所以當導游姐姐像講歷史課一樣講起 希腊 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享受。驅車五個小時的行程也不再無聊。
古 希腊 人是幸運的,上帝賜予他們溫和濕潤的氣候,普照大地的燦爛陽光 和美 麗絕倫的景緻,油橄欖肆意生長,海魚取之不盡。“在這樣的氣候中成長的民族,一定比別的民族發展更快更和諧。沒有酷熱使人意志消沉或者懶惰,也沒有嚴寒使人遲鈍。”“他既不會像做夢一般的麻痹,也不必連續不斷地勞動,既不沉溺於神秘的默想,也不墮入粗暴的蠻性。”偏偏古 希腊 人在秉性上是不貪戀物質的,一個魚頭,幾個橄欖,足以果腹就好。他們生存的意義在於感受、思考、創造、經營,古老的文明由此生髮,璀璨的歷史也由此展開。
天空逐漸被灰色的雲籠罩,細雨綿綿地灑下來,雖有些寒冷,但倒也靜謐。建仁同學修煉的攝影技術像是開了光一樣,望君保持啊。 德爾菲最著名的景點是阿波羅的神殿。不知是否因為我們的虔誠,陰沉的天空竟突然雲開霧散,想來是太陽神顯靈了吧。阿波羅神殿的原址已經被戰火摧毀殆盡,只能夠在博物館中通過文物遙思千年前的盛況。 圖中是著名的斯芬克斯雕像,站在斯芬克斯的雕像下,仍能感覺到居高臨下的壓迫感。
文明的發展可能帶來光明,但也會帶來奴役和壓迫。精神在制度前進的車輪中被攪碎,心靈也易在發展的步伐中被踐踏殆盡。但古 希腊 的文明是未受過奴役的,所以它更接近於人的本色。
古 希腊 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中有三個顯著的特征,首先是感覺的精細,其次是力求明白,討厭渺茫與抽象,最後是對現實生活的愛好與重視。古 希腊 人不崇尚繁複奢華,也不沉溺於未知的神秘力量和死後的世界,他們追求自然,健康和愉快。故而, 希腊 的建築中帶有一種理智的色彩,恢宏卻不過分華麗;藝術品手工精湛但並沒有奢華堆砌之感。 阿波羅沒有許給我們更多的陽光,從博物館出來後,雨勢漸沉,我們只能給這座千年神殿留下幾張不太像樣的照片。幸而在躲雨之際碰上了前來討食的貓咪,鎮守神殿的貓咪果然氣度非凡,即便是討食也不肯放低姿態,一副蔑視的樣子。 第一天的行程伴著瓢潑而來的大雨畫上了句號,胖胖的司機師傅淡定地在能見度不過幾米的情況下將我們的大巴車翻山越嶺地開到了卡蘭 巴卡 ,明早一定要跟他好好地說一句,咖喱賣啦( 希腊 語的早安)。
DAY 2 卡蘭 巴卡 -邁代奧拉修道院-返回 雅典
第二天的行程是參觀天空之城-邁泰奧拉修道院( Metéora)。走出可愛的阿 瑪利亞 賓館,迎接我們的是清新冷冽的空氣和遠處的雪山。 邁泰奧拉是六座東正教教堂的總稱,據導游姐姐介紹,虔誠的東正教教徒是不下山的,他們生活所需的一應物品都要通過弔籃提到山上。對於東正教我並不瞭解,只是車行到山下,突然覺得像見到了長髮公主的高塔一般。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修道院中專供教徒唱詩祈禱的教堂。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我拼命開動所有的感官去體驗和記憶。教堂中的壁畫全都是用各色花朵製作的塗料繪製而成,金飾低垂在半空中,穹頂處的耶穌畫像悲憫地俯瞰著人們。日光透過彩繪玻璃投下神聖的金紅色光芒,能夠看到懸浮在空氣中反射光芒的細微灰塵。時間在這裡變得緩慢,精神在這裡沒有來由地放鬆,像是受到感召般,我輕輕哼起了《Lark in the clear air》,這首有些像唱詩的歌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虔誠,片刻永恆。
走出教堂,時間的流轉又恢復了原來的轉速。原這份安寧和虔誠能一直滋養我們吧。 DAY 3 & Day 4 雅典 \- 聖托里尼 \- 雅典
當飛機降落在 聖托里尼 島上,我終於能夠到達這藍色的天堂時,卻一句話也無,匱乏得讓自己沮喪,只能和建仁面朝著大海,撫摸著黑沙灘上的火山碎岩,聽著自己胸腔中擂鼓陣陣的澎湃聲音。
黑沙灘寧靜,紅沙灘熱情,團里的伙伴們看到紅沙灘層層疊疊的地貌痕跡和酷似沉船灣的海水都興奮地發瘋。我和建仁自然也特別的開心,不顧荊棘滿地,爬上了很高的山坡,只為了站在高處那一刻回望的激動心情。 藍色對於我而言是極端奢侈的,然而在 聖托里尼 ,藍色卻是隨處可見。語言已不足以描述,只能眼眶微濕地去看,去體會,將自己浸潤在藍色里。我不禁開始嫉妒 希腊 人民,嫉妒他們能夠隨意地揮霍藍色,嫉妒他們能夠看到 愛琴海 不同表情。 二月的 聖托里尼 並不並不擁擠,可以靜下來慢慢閑逛。
比如 偶遇一直探出頭來的小貓 比如 在酒店里獃獃地曬太陽,喝上一杯紅酒 比如 探訪著名的島上書店Atlantis,買一本小王子,蓋上書店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