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游德國,享受自由行的快樂,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來一次最真實的體驗



我們去的時候,沒在中間景點靠岸上去,一直坐船到終點(考慮早點游玩,害怕後面人多)。下船後繼續往裡面走,就是上湖,這裡被譽為 德國 的 九寨溝 ,湖面非常漂亮,早上的陽光下,水面是綠色的,今天早上天氣還是很涼爽,不過沿著上湖湖邊的徒步道一直往裡走需要走40~50分鐘可以到牧場的牛奶小木屋,開始以為牛奶屋可以免費喝牛奶,其實不是,牛奶、奶酪2歐/杯,都是冷的, 德國 不喝熱牛奶,奶酪我們喝不慣,牛奶還不錯。徒步道下過雨有點滑,最好是穿好走路的鞋,走到後面,我們也是很熱,網上說秋天來的話,這裡會比較冷。風景確實很美,我們早上進去也是比較正確,因為中午往回走的時候,太陽已經很曬,湖面已經沒有綠色的清涼感覺,只感覺到很熱。




通往直升電梯的長廊




我們坐最後一班車下山,開車出去附近找餐館吃飯,今天比較辛苦,中餐、晚餐一起吃,點點好吃的。剛來 德國 時,我們點餐都是在大眾點評上找評價好的,把圖片給服務員看,可是大眾點評推的最多的還是豬蹄,我們今天研究了一下菜譜,自己點,居然也吃的不錯。
第一個菜兩個大大的白色的湯圓,其實是肉圓子,外皮是用牛奶和的面,說不清的味道;第二個菜看見的白色的顆粒,是面疙瘩,不知道是什麼材料,沒有鹹味。





早起把超市買的披薩用烤箱烤熱,味道跟在披薩店里吃的沒啥區別,但還是國內必勝客的披薩好吃。喝牛奶泡玉米片(烘焙好的玉米片,放在冰牛奶里泡著吃,很美味)。開車途中想找個加油站買 奧地利 的高速公路票,碰到第一個加油站,我們停車(已經9點多了),敲門發現沒人,還沒上班(這裡上班都這麼悠哉的嗎)。看到有個小車在加油,不過人家是自助刷卡加油,就上去問問,車內坐著四個老頭,有個很熱心說了一堆德語,我們聽不懂,有一個懂英語,告訴我們要到“因彩”可以買高速票,我們查了下谷歌地圖,這個地方方向與我們走的相反,就沒走。在 德國 經常看到老頭們幾個一起開車兜風,還有些穿著酷酷的一身黑衣(像是黑手黨)彪摩托車(都是好酷的摩托車,我看到一次寶馬摩托車),超帥的大叔。我們繼續前行40分鐘,到了 奧地利 與 德國 的邊境過去一點距離就看到了一個加油站(油價1.2歐,在 德國 是1.46歐)。不過我們還不用加油,進去買高速票,在 奧地利 高速公路開車需要另外買票,今天我們走國道不要緊,但明天要走高速公路,買好了就放心,高速票最少選擇是7天(沒有更少天的)9.2歐,其實我們只用3天。
薩爾茨堡 被譽為全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地,還被聯合國列為人類文明保護區;它是排在 維也納 、 格拉茨 、 林茨 之後的 奧地利 第四 大城 ,莫扎特是它榮耀的“城市之子”,指揮家 卡拉 揚是它的驕傲,奧斯卡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在這裡取經拍攝,巴洛伐建築是這裡的特色。
路上看到的洗馬池











D17:奧地利聖沃爾夫岡一日游今天整理行李,移動去 奧地利 ,在路途中去聖沃爾夫剛小鎮游玩。之前查了下網上攻略,小鎮有湖區、沙夫山,而且小鎮也非常有特色。驅車先到沙夫山景區售票處,附近有停車場。停好車,到售票處買登山小火車的票,顯示牌上會有(上去、下來)時間顯示,並且還可以看見餘多少張票。我們10:40到售票處,最近的一趟車已經沒票,只能買11:30的小火車上去(上去需要半小時),售票員直接告訴我們買13:05的火車下來,開始我們覺得這中間時間有點短,只有1小時,在山上玩的時間不夠,還想買晚點的票,可是售票員沒理我們,也就算了,後來發現天氣是多麼重要,靠天看風景絕對是真的。登山小火車可以到海拔1783米的沙夫山山頂,這個齒輪火車號稱是時 奧地利 境內最陡峭的鐵路系統,全程5.85公里,於1893年開始運營,迄今已快120年。不過火車票超貴,36歐/人,這是我們這次所有景區最貴的票。在山下天氣不錯,太陽很大,我們覺得運氣挺好哦。
聖沃爾夫剛湖,湖對面的教堂鐘塔是地標性建築。



小火車準點開車,一路上行,路上也能看見湖光山色,上山最好坐前行的左手邊靠窗,我們沒坐到靠窗,路上看看風景就好。半小時後到沙夫山上,真真體會到什麼是山下晴空萬里,山上陰雲密佈。下了火車,爬到山頂,有座瞭望台,網上說一側是山巒起伏的群山秀水,另一側是垂直的陡壁。電影《音樂之聲》就是沙夫山上拍攝外景,電影開場那壯麗的 秀山 明水 令人神往。可是我們看見的是,一側山巒起伏的群山秀水中,只見天空中的雲移動速度非常快,從山上向湖面快速擴散,開始還可以看見三個湖,一會兒工夫就只能看見一個湖了,而另一側全是雲霧,白矇矇的,什麼也看不見。不過我們慶幸還看見了湖,有些人說上來還碰見下冰雹(山下卻是萬里晴空),如果天氣晴朗,在山上可鳥瞰薩爾茨卡莫古特14個湖的全景,不過網友說,看見7個湖都算中大獎哦。
沙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