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泰姬陵,北印還能怎麼玩?齋浦爾(粉紅之城)+新德里(首都)雙城記!
這也是當地非常普遍的一種小吃,具體做法是,兩片麵包煎熟,然後打上蛋,在鍋里折成 三明 治盛出來,味道還不錯。 看著 印度 美食還不錯哈,但後幾天真是顛覆了我的認知。
印度 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飯、一種叫“賈巴迪”的烙餅,還有一種油炸的又香又脆的薄餅。
印度 常用的蔬菜有西紅柿、洋蔥、花菜、圓白菜、黃瓜、豆角、土豆、冬瓜等;但成也咖喱、敗也咖喱,增添了豐富多樣的香料味道,但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看不出個數,也全是清一色的咖喱色。
可能有人說,能把什麼都作出粑粑的質感,也說的通~
而且也要適應一點,就是你在吃飯,你旁邊的牛啊羊啊,可能也跟你一個食堂就餐。 旁邊的GB ROAD是德里出名的紅燈區,走當紀錄片考察看看去~ 但是我理解,也很能想象,在男性的目光里:紅燈區,意味著一個能激發人諸多想象的地方。
這個地曖昧、興奮、刺激、發泄著隱秘的快樂,但德里這個地方真的不能用“怡紅院”這麼文雅來表述,可能中文“窯子”更貼切(感謝我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骯髒、廉價,屬於窮人的歡場。 因為商鋪物流,火車站旁集中了很多流動人口,自然滋生出這種行業,市集里每一條逼仄向上的樓梯,都有個或骯髒(牆上污漬斑斑)或絢爛的入口(有的會貼好看的瓷磚圖案),向上延伸同往一個個歡場。而每層登臨(很開眼界,往上3-4層,每層每家都是)都會在兩側,簇擁出五顏六色的紗麗之花。
不過不用想的太美好,不是美女如雲的天上人間;很多時候在貧民窟,看得到低種姓(非歧視,僅代稱)衰弱無神的黝黑身軀,或者久在聲色場所醞釀出的浮浪神情和身軀。
這是一個巨大、擁擠、骯髒、混亂、“危險”的社區。 當地人還是很友好的,完全沒有之前的各種顧慮,(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多或少會關註國際關係,或網絡傳聞),但在這裡,你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人們大多是向善的,友好的。國際領土或意識的紛爭,不太會影響老實過日子的老百姓。 黃瓜好像被理解成了水果,要抹上胡椒和鹽來吃,而且這個黃瓜特別貴,50盧比!吃頓飯才20盧比(2塊錢) 遠的靠突突,近或觀光靠人力,運貨還可以靠牛車。 第二天一早,清晨迷夢,開始記錄市井嘈雜的生活!見識到 印度 傳說的神牛霸街,果然這是個人人敬我為神的國度。雖然不能吃,但是大神們有時還會被請來架套幹活的! 卡車上的裝飾也是一種文化。感覺司機把車就像對待自己的老婆一樣,自然要把車打扮的漂漂亮亮,前臉和兩旁掛滿彩帶,連倒車鏡兩耳,都插著草標的耳環!
其實我們藏地的司機也有這種裝飾風格,都是為貨車祈求平安護佑。 滿滿一車的大香蕉,看起來有點誘人哦~ 泰姬陵的前世,莫卧兒的早期巔峰,胡馬雍陵第一站,胡馬雍陵,位於 印度 首都 新德里 的東南郊。
印度 的建築在莫卧兒帝國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這個帝國的幾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們身後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築。
這是入口左側的小殿,看起來就很富麗堂皇。 裡面也是小陵墓,有點古墓麗影的感覺 周邊的圍牆可以走上去,環繞一周。 路過幾個風格獨特的大廳 陵園的門樓穿過用灰石建造,錶面用 大理 石和紅砂石的碎塊,鑲嵌成一幅幅絢麗的圖案。而最核心的胡馬雍陵,就在前方! 這座陵墓於1569年初建成,是 印度 現存最早的莫卧兒式建築,整體對稱和諧,典雅莊重,陵前流水潺潺。
也許你會覺得它的外形酷似泰姬陵!
——沒錯,它正是泰姬陵設計的靈感來源,這座莫卧兒時期的建築,與生俱來帝國喜好氣派的特點,又充滿伊斯蘭建築的幾何美感,其主體建築採用紅色砂岩,是一座花園式陵寢~ 可以攀登到二層,有一個城堡一樣的大廳。 陵體四周有4座大門,門楣上方呈圓弧形,線條柔和;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
印度 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飯、一種叫“賈巴迪”的烙餅,還有一種油炸的又香又脆的薄餅。
印度 常用的蔬菜有西紅柿、洋蔥、花菜、圓白菜、黃瓜、豆角、土豆、冬瓜等;但成也咖喱、敗也咖喱,增添了豐富多樣的香料味道,但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看不出個數,也全是清一色的咖喱色。
可能有人說,能把什麼都作出粑粑的質感,也說的通~
而且也要適應一點,就是你在吃飯,你旁邊的牛啊羊啊,可能也跟你一個食堂就餐。 旁邊的GB ROAD是德里出名的紅燈區,走當紀錄片考察看看去~ 但是我理解,也很能想象,在男性的目光里:紅燈區,意味著一個能激發人諸多想象的地方。
這個地曖昧、興奮、刺激、發泄著隱秘的快樂,但德里這個地方真的不能用“怡紅院”這麼文雅來表述,可能中文“窯子”更貼切(感謝我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骯髒、廉價,屬於窮人的歡場。 因為商鋪物流,火車站旁集中了很多流動人口,自然滋生出這種行業,市集里每一條逼仄向上的樓梯,都有個或骯髒(牆上污漬斑斑)或絢爛的入口(有的會貼好看的瓷磚圖案),向上延伸同往一個個歡場。而每層登臨(很開眼界,往上3-4層,每層每家都是)都會在兩側,簇擁出五顏六色的紗麗之花。
不過不用想的太美好,不是美女如雲的天上人間;很多時候在貧民窟,看得到低種姓(非歧視,僅代稱)衰弱無神的黝黑身軀,或者久在聲色場所醞釀出的浮浪神情和身軀。
這是一個巨大、擁擠、骯髒、混亂、“危險”的社區。 當地人還是很友好的,完全沒有之前的各種顧慮,(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或多或少會關註國際關係,或網絡傳聞),但在這裡,你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人們大多是向善的,友好的。國際領土或意識的紛爭,不太會影響老實過日子的老百姓。 黃瓜好像被理解成了水果,要抹上胡椒和鹽來吃,而且這個黃瓜特別貴,50盧比!吃頓飯才20盧比(2塊錢) 遠的靠突突,近或觀光靠人力,運貨還可以靠牛車。 第二天一早,清晨迷夢,開始記錄市井嘈雜的生活!見識到 印度 傳說的神牛霸街,果然這是個人人敬我為神的國度。雖然不能吃,但是大神們有時還會被請來架套幹活的! 卡車上的裝飾也是一種文化。感覺司機把車就像對待自己的老婆一樣,自然要把車打扮的漂漂亮亮,前臉和兩旁掛滿彩帶,連倒車鏡兩耳,都插著草標的耳環!
其實我們藏地的司機也有這種裝飾風格,都是為貨車祈求平安護佑。 滿滿一車的大香蕉,看起來有點誘人哦~ 泰姬陵的前世,莫卧兒的早期巔峰,胡馬雍陵第一站,胡馬雍陵,位於 印度 首都 新德里 的東南郊。
印度 的建築在莫卧兒帝國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這個帝國的幾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們身後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築。
這是入口左側的小殿,看起來就很富麗堂皇。 裡面也是小陵墓,有點古墓麗影的感覺 周邊的圍牆可以走上去,環繞一周。 路過幾個風格獨特的大廳 陵園的門樓穿過用灰石建造,錶面用 大理 石和紅砂石的碎塊,鑲嵌成一幅幅絢麗的圖案。而最核心的胡馬雍陵,就在前方! 這座陵墓於1569年初建成,是 印度 現存最早的莫卧兒式建築,整體對稱和諧,典雅莊重,陵前流水潺潺。
也許你會覺得它的外形酷似泰姬陵!
——沒錯,它正是泰姬陵設計的靈感來源,這座莫卧兒時期的建築,與生俱來帝國喜好氣派的特點,又充滿伊斯蘭建築的幾何美感,其主體建築採用紅色砂岩,是一座花園式陵寢~ 可以攀登到二層,有一個城堡一樣的大廳。 陵體四周有4座大門,門楣上方呈圓弧形,線條柔和;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