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季節遇見你—伊比利亞時光之旅(十)巴塞羅那篇之二



海洋聖母教堂和桑樹坑廣場儘管不如聖家堂出名,但這座哥特式教堂絕對稱得上是 巴塞羅那 最美的教堂之一,即便與 巴塞羅那 主教堂(La Catedral)相比也毫不遜色。這座教堂始建於1329年,直到1383年才竣工,風格始終保持一致,是唯一一座純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風格的教堂。與差不多在同時期由皇室、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出 資興 建的主教堂比起來,這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建造是整個拉里維拉區居民共同勞動的結果,尤其是碼頭工人從蒙錐 克山 的採石場以及海灘運來大量石料,為興建教堂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們的形象也出現在了教堂的大門上。教堂內部最為特別的是地磚上的各類奇特雕刻,甚至能見到中世紀 巴塞羅那 一些教友會和行會的標誌。主業為律師的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在2006年出版的《海上大教堂》講述的正是以這一教堂的建造過程為背景的動人故事,而這一建築物也同樣出現在薩豐(Carlos Ruiz Zafon)那本暢銷全球的《風之影》以及之後的《天使的游戲》之中。
據說關於這座聖殿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998年,人們為祈求遠航者的平安而在此集 資興 建了一座教堂。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329年開始重建的,首席設計師為Berenguer de Montagut和Ramón Despuig,當時地區內的所有公會團體都貢獻了力量。1329年3月25日, 阿拉貢 的阿方索四世主持了奠基典禮。1350年主體結構完成,但在1379年遭遇一場大火毀壞了部分已建成的建築使得工期延遲,最後的工程建設完成於1383年,教堂於次年得到祝聖。這是一座典型的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教堂,正門毫不例外地採用了那種層層推進的樣式,門上方是巨大的玫瑰花窗,兩側是高大的鐘樓。鐘樓實際上是後建的,左邊的完成於1496年,右邊的直到1902年才建好。








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的小說《海上大教堂》(La Cathedral del Mar)就描述了一個叫亞諾的大力士與這座教堂的故事。如今教堂的門上還雕刻著兩個大力士的形象,說明這 里永 遠不會忘記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