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美的季節遇見你—伊比利亞時光之旅(十)巴塞羅那篇之二
教堂牆上和屋頂上裝飾著各種怪獸,據說是這個建築的特色 哥特區最大的景點就是這個教堂,因為有聖家堂,它的名氣顯得太低微了,個人覺得其實這裡很值得花半天時間慢慢游玩,有很多東西值得停留
海洋聖母教堂和桑樹坑廣場儘管不如聖家堂出名,但這座哥特式教堂絕對稱得上是 巴塞羅那 最美的教堂之一,即便與 巴塞羅那 主教堂(La Catedral)相比也毫不遜色。這座教堂始建於1329年,直到1383年才竣工,風格始終保持一致,是唯一一座純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風格的教堂。與差不多在同時期由皇室、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出 資興 建的主教堂比起來,這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建造是整個拉里維拉區居民共同勞動的結果,尤其是碼頭工人從蒙錐 克山 的採石場以及海灘運來大量石料,為興建教堂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們的形象也出現在了教堂的大門上。教堂內部最為特別的是地磚上的各類奇特雕刻,甚至能見到中世紀 巴塞羅那 一些教友會和行會的標誌。主業為律師的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在2006年出版的《海上大教堂》講述的正是以這一教堂的建造過程為背景的動人故事,而這一建築物也同樣出現在薩豐(Carlos Ruiz Zafon)那本暢銷全球的《風之影》以及之後的《天使的游戲》之中。
據說關於這座聖殿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998年,人們為祈求遠航者的平安而在此集 資興 建了一座教堂。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329年開始重建的,首席設計師為Berenguer de Montagut和Ramón Despuig,當時地區內的所有公會團體都貢獻了力量。1329年3月25日, 阿拉貢 的阿方索四世主持了奠基典禮。1350年主體結構完成,但在1379年遭遇一場大火毀壞了部分已建成的建築使得工期延遲,最後的工程建設完成於1383年,教堂於次年得到祝聖。這是一座典型的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教堂,正門毫不例外地採用了那種層層推進的樣式,門上方是巨大的玫瑰花窗,兩側是高大的鐘樓。鐘樓實際上是後建的,左邊的完成於1496年,右邊的直到1902年才建好。 向內層層推進的尖拱大門是哥特式建築的典型 門楣上方端坐的是救世主基督,兩側跪著的分別為聖母 瑪利亞 (左)和施洗者 聖約翰大門兩側矗立著 聖彼得 、 聖保羅 的雕像,二者的面部表情非常傳神,可惜 聖彼得 手中的鑰匙和 聖保羅 手中的寶劍都被歲月侵蝕掉了 教堂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石塊搬運工,他們在當時被稱為“大力士”。 西班牙 國民作家
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的小說《海上大教堂》(La Cathedral del Mar)就描述了一個叫亞諾的大力士與這座教堂的故事。如今教堂的門上還雕刻著兩個大力士的形象,說明這 里永 遠不會忘記他們 教堂內部高大空曠 聖瑪麗海洋教堂旁有個小小的空地,是桑樹坑廣場 Plaça del Fossar de les Moreres,這裡原本是教堂的墓地,現在是 加泰羅尼亞 人永遠的傷痛,因為這裡埋葬著 西班牙 王位繼承戰的死難者,如今這裡常年點著火焰,紀念當年戰敗的一天和死難的人民,而每年的9月11日的紀念活動也在此舉行。 松樹聖母聖殿這個教堂是我們在哥特區的窄巷裡左拐右拐,無意中發現的,而且我們發現的不是正門,當時已經看了大教堂和有點累了,本來不想進去的,到門口看看也沒人管,我們就進去坐著歇了一會,坐下來搜了一下,發現是松樹聖母教堂。教堂建於1319-1391年,被稱為14世紀 巴塞羅那 人民繁榮、剛毅和藝術感受力的象徵。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元987年,據考證那時這裡就建有一座獻給松樹聖母的 羅馬 式教堂。有考古學家甚至宣稱這裡的教堂最早建於公元413年。 聖哈烏美廣場這個廣場也有人叫聖若梅廣場,是 加泰羅尼亞 政治活動中心,廣場北側是 加泰羅尼亞 自治區政府大樓,與之相對的是 巴塞羅那 市政廳。從樓頂的旗幟很容易區分二者, 加泰羅尼亞 區政府大樓上懸掛的是 西班牙 國旗和 加泰羅尼亞 區旗, 巴塞羅那 市政廳上飄揚著三面旗幟,中間一面帶 西班牙 國徽的是 西班牙 國旗、左邊的紅黃條是 加泰羅尼亞 區旗、右邊的紅黃條加白底紅十字是 巴塞羅那 市旗。 政府門前廣場上有幾個年長者在靜默的舉著紙牌,可能是抗議什麼 市政廳旁邊的律政總署大樓樓角裝飾著精美的聖喬治雕像 周圍的街巷裡有很多賣紀念品的商店,很有意思
海洋聖母教堂和桑樹坑廣場儘管不如聖家堂出名,但這座哥特式教堂絕對稱得上是 巴塞羅那 最美的教堂之一,即便與 巴塞羅那 主教堂(La Catedral)相比也毫不遜色。這座教堂始建於1329年,直到1383年才竣工,風格始終保持一致,是唯一一座純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風格的教堂。與差不多在同時期由皇室、貴族和高級神職人員出 資興 建的主教堂比起來,這座教堂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建造是整個拉里維拉區居民共同勞動的結果,尤其是碼頭工人從蒙錐 克山 的採石場以及海灘運來大量石料,為興建教堂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他們的形象也出現在了教堂的大門上。教堂內部最為特別的是地磚上的各類奇特雕刻,甚至能見到中世紀 巴塞羅那 一些教友會和行會的標誌。主業為律師的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在2006年出版的《海上大教堂》講述的正是以這一教堂的建造過程為背景的動人故事,而這一建築物也同樣出現在薩豐(Carlos Ruiz Zafon)那本暢銷全球的《風之影》以及之後的《天使的游戲》之中。
據說關於這座聖殿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998年,人們為祈求遠航者的平安而在此集 資興 建了一座教堂。現在看到的建築是1329年開始重建的,首席設計師為Berenguer de Montagut和Ramón Despuig,當時地區內的所有公會團體都貢獻了力量。1329年3月25日, 阿拉貢 的阿方索四世主持了奠基典禮。1350年主體結構完成,但在1379年遭遇一場大火毀壞了部分已建成的建築使得工期延遲,最後的工程建設完成於1383年,教堂於次年得到祝聖。這是一座典型的 加泰羅尼亞 哥特式教堂,正門毫不例外地採用了那種層層推進的樣式,門上方是巨大的玫瑰花窗,兩側是高大的鐘樓。鐘樓實際上是後建的,左邊的完成於1496年,右邊的直到1902年才建好。 向內層層推進的尖拱大門是哥特式建築的典型 門楣上方端坐的是救世主基督,兩側跪著的分別為聖母 瑪利亞 (左)和施洗者 聖約翰大門兩側矗立著 聖彼得 、 聖保羅 的雕像,二者的面部表情非常傳神,可惜 聖彼得 手中的鑰匙和 聖保羅 手中的寶劍都被歲月侵蝕掉了 教堂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石塊搬運工,他們在當時被稱為“大力士”。 西班牙 國民作家
伊德方索·法孔內斯(Ildefonso Falcones)的小說《海上大教堂》(La Cathedral del Mar)就描述了一個叫亞諾的大力士與這座教堂的故事。如今教堂的門上還雕刻著兩個大力士的形象,說明這 里永 遠不會忘記他們 教堂內部高大空曠 聖瑪麗海洋教堂旁有個小小的空地,是桑樹坑廣場 Plaça del Fossar de les Moreres,這裡原本是教堂的墓地,現在是 加泰羅尼亞 人永遠的傷痛,因為這裡埋葬著 西班牙 王位繼承戰的死難者,如今這裡常年點著火焰,紀念當年戰敗的一天和死難的人民,而每年的9月11日的紀念活動也在此舉行。 松樹聖母聖殿這個教堂是我們在哥特區的窄巷裡左拐右拐,無意中發現的,而且我們發現的不是正門,當時已經看了大教堂和有點累了,本來不想進去的,到門口看看也沒人管,我們就進去坐著歇了一會,坐下來搜了一下,發現是松樹聖母教堂。教堂建於1319-1391年,被稱為14世紀 巴塞羅那 人民繁榮、剛毅和藝術感受力的象徵。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元987年,據考證那時這裡就建有一座獻給松樹聖母的 羅馬 式教堂。有考古學家甚至宣稱這裡的教堂最早建於公元413年。 聖哈烏美廣場這個廣場也有人叫聖若梅廣場,是 加泰羅尼亞 政治活動中心,廣場北側是 加泰羅尼亞 自治區政府大樓,與之相對的是 巴塞羅那 市政廳。從樓頂的旗幟很容易區分二者, 加泰羅尼亞 區政府大樓上懸掛的是 西班牙 國旗和 加泰羅尼亞 區旗, 巴塞羅那 市政廳上飄揚著三面旗幟,中間一面帶 西班牙 國徽的是 西班牙 國旗、左邊的紅黃條是 加泰羅尼亞 區旗、右邊的紅黃條加白底紅十字是 巴塞羅那 市旗。 政府門前廣場上有幾個年長者在靜默的舉著紙牌,可能是抗議什麼 市政廳旁邊的律政總署大樓樓角裝飾著精美的聖喬治雕像 周圍的街巷裡有很多賣紀念品的商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