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阿爾卑斯山,德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十一日2400km自駕家庭之旅




德國 大使館網頁: https://china.diplo.de/cn-zh/service/visa-einreise
相關所需物品清單


在辦理過程中還有一些小小插曲。 廣州 的 德國 大使館是在天河城的一棟寫字樓之上的其中一層,在我們進入寫字樓後卻被樓下的保安攔住。雖然我們已經在相關的網站上進行了預約,也帶了預約的打印文件,但是保安堅決不放行,並要求我們自行與大使館聯繫。第1次電話過去還是 中國 的服務人員應中文進行服務。大使館說已經給了保安相對應的名單,但是保安並沒有拿到,然後保安強堅持還是要我們自己與大使館溝通,第2次電話是 德國 大使親自接電話,然而語言原因,被對方直接掛掉了電話。弄得整件事情非常不愉快,也讓我們很擔心 德國 大使會不會因為這個事情而不給我們通過簽證。最後還好有驚無險得拿到簽證。每個人的簽證費在450元左右。 自駕有過兩次的國外駕車經驗之後,我們還是選擇自駕模式。一是時間比較靈活,二是方便前往小眾景點,體會當地風土人情。此外,在 歐洲 昂貴的鐵路交通下,四人出行自駕不失為一種便宜的旅行方式。這次自駕一共開了2400公里。最精彩的一段路是翻越 阿爾卑斯山 從 瑞士 進入 意大利 ,連續翻越三個埡口,見到了冰湖和冰川。

車輛進入 瑞士 是要買 瑞士 年票的,而且在 德國 租車是不會給你提供,大概40 瑞士 法郎,摺合300元左右,一年有效,本來計劃還車的時候把標誌拿回國倒賣,結果發現貼上去就拿不下來了。下次再去 瑞士 自駕要拿著靜電貼才行啊。 瑞士 的一高速公路有限速,但也比較合理,而且路標非常清晰,隨時可以知道這條路限速多少。只可惜在 盧加諾 前往 米蘭 的路上,遇到了大塞車,跟著谷歌地圖繞到城市裡,結果城市也塞車,不過也算進入 意大利 語區了。
最混亂的還是 意大利 的交通,首先高速上你看不到太多的限速標誌(後來各種咨詢查找才知道普遍限速130),大部分的本地車因為知道限速攝像頭位置的原因,全部超速。而且在德語區嚴格遵守的左側超車,在 意大利 就不行了,本地人開車隨意。而且最崩潰的是從 米蘭 到 威尼斯 的三個半小時車程,路上的車多到難以想象,一直以為廣深高速已經夠多車了,結果發現是小巫見大巫了,以至於開車的過程中全程緊繃著神經,比德語區開車累很多。 意大利 自駕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老城區都設置有限行區域,例如 米蘭 和 維羅納 的限行區,需要提前查好攻略和停車場,避免進入限行區域。
奧地利 的交通需要買十天的高速公路票,中途高速上也有不定時會有額外收費。



這次選擇的環阿爾卑斯涵蓋了很多城市,但大部分的地區城市密度都不如上次 法國 尼斯 和 馬賽 ,所以停車問題比較容易解決,提前在谷歌地圖上查找好大的停車樓即可。城市停車場都是入門取卡,出停車場時提前交費後再拿車。鄉村停車方式也較為固定,停好車後自己按照停車時間找相對應的機器交費打票,打好票後放在車窗的擋風玻璃下,其實基本全靠自覺。唯一在 瑞士 的村鎮停車需要看停車位編號,然後再找機器輸入編號後交費。各大景點除了 哈爾施塔特 找到了免費的停車之外,其餘全部交費,每小時1-2歐元不等。

雖然當時心裡不太舒服,但是最後事實證明,自動擋的車還是更適合我們的,這款奔馳完美的適應了2400公里各個不同的路況。這款C系旅行版的車非常智能,包括前後左右各個方向的雷達,感應到物體後會自動停車,結果有幾次它錯誤判斷,讓我誤以為我撞車了。
還是不得不吐槽這家租車公司。可以說是烏龍不斷,辦理時的信用卡交押金,劃款多划了一次,交了兩次的押金,手機上的微信已經有所提示。經過溝通後。最後換成visa卡來進行劃款,結果在一天后又返回到了我們的visa卡中。在旅行的過程中,又是電話又是郵件的溝通才處理好這件事情。
第2個吐槽的是租車時的車況信息。經過我們仔細的查驗,在車右後方的一個碰撞中,並沒有被錄入到車輛信息中。我們又把他們的工作人員找到,重新對車進行了查驗。另外就是油量,租車單子上是滿格的,結果啟動後少了兩格,我們按照少兩格油還車,結果又費一番口舌。總之在sixt租車之後,不會再用下一次了。



像 紐倫堡 的schaeufelewaertschaft餐廳,他們的烤豬排是我們吃到最好吃的,比 慕尼黑 著名的烤豬肘好吃很多。






意大利 的pizza都不貴。在 米蘭 附近的pizza店,也可以吃到很正宗的披薩。


威尼斯 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消費,在這裡我們也體驗到了當地非常有特色的超市,超市裡的烤雞隻要40元人民幣左右一隻,而且味道和 廣州 沙灣 的烤雞幾乎一樣好吃。另外 威尼斯 的魚市也不貴,很多當地人都在這裡買水果蔬菜和魚,我們買了三文魚和蝦,回去煮一下蘸著醬油很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