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五國自駕游意大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篇——若干小鎮游覽經歷有圖有攻略
↑韋吉斯 石頭雕刻的一隻鷹,感覺是一隻幼鳥,憨態可掬,雕塑家的手法好巧妙,一塊石頭成了活靈活現的幼鳥。 ↑韋吉斯 這就是福音山教堂Evangelisch-reformierte Bergkirche。教堂下半部是普通的建築材料製成,上半部則是木質的。教堂的外貌不知為何感覺像一個音符,充滿律動。教堂周邊鮮花環繞。 ↑韋吉斯 我們小心翼翼的走進去,不知裡面有沒有人,或者平時有人在這裡嗎?這裡離村子的中心以及有一段距離了。 ↑韋吉斯 一走進去,是一個窄窄的向下的螺旋 通道 ,扶手臺上擺放著一副宗教畫,乾凈得很,我們聽到有女士說話的聲音,但直到我們離開也沒有看見人在那裡。 ↑韋吉斯 教堂依山而建,二樓設置著管風琴,從這裡可以看見下麵教堂的中廳。 ↑韋吉斯 這就是教堂的中廳,擺放著蠟燭和鮮花, 台山 是一本打開的《聖經》。我們試圖找到說話的人,尋聲而去,確被一扇門擋在外面,進不去了。好吧,我們退出教堂,原路返回。 ↑韋吉斯 隔著纜車玻璃照的照片泛著一層藍色的霧氣, 盧塞恩 湖的顏色也有些失真。纜車下方就是韋吉斯小鎮,我們又回來了。 ↑韋吉斯 小鎮的教堂仍然是韋吉斯的城市亮點,這個鏡頭轉瞬即逝,我們又回到了下麵的停車場,在車上吃了早上在 蘇黎世 準備的煲仔飯,然後前往 盧塞恩 位於老城的阿爾法酒店入住。 盧塞恩的靈秀與自然打動了我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前, 盧塞恩 開埠,為了給 盧塞恩 湖中的過往船隻導航,修建了一個 燈塔 , 盧塞恩 的拉丁文便是“燈”的意思, 盧塞恩 的歷史夠源遠流長。1332年 盧塞恩 加入 瑞士 聯邦。像 歐洲 的很多城市一樣, 盧塞恩 與 瑞士 聯邦也經歷了分分合合的歷史過程,1848年 盧塞恩 重新加入 瑞士 聯邦。這裡曾經是天主教與新教( 達爾文 主義)鬥爭的大本營,有慘烈的宗教故事和遺跡。有許多歷史名人在此生活並創作出不朽名作,如 德國 著名作曲家瓦格納的《西格弗里德》,馬克·吐溫,《浪跡海外》,列夫·托爾斯泰的《琉森游記》,朱自清的《 歐洲 印象》等等都在此誕生。影星奧黛麗·赫本在此舉行婚禮並定居於此。這座城市 平和 與高貴並存,而 盧塞恩 打動我的是它的物質高度文明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靈秀,清新與自然,一切如行雲流水那麼流暢, 富裕 美麗而不造作。
從韋吉斯開車到 盧塞恩 老城阿爾法酒店用了40分鐘時間,20多公里,今天開車很輕鬆,趕路和觀景是兩種心情,而今天有心情觀看窗外風景。下山不久就看見一對年齡有80歲以上的老夫妻開著一輛藍色的敞篷老爺車,十分拉風,敞篷車保養的很好,外表如新。他們的時速一直保持在80公里,不疾不徐。我跟隨其後,奶奶扎著花頭巾,露肩背心,黑面太陽鏡,爺爺全身牛仔打扮,帶著牛仔帽。看見擋住了後面的車子,爺爺把車移到了最右邊的慢車道上,我們也移到慢車道上,一路看見的游客多,這兩位老人讓我們見識了一下 瑞士 人的另外一種風貌,那就是從他們全身上下散髮出的貴氣、精緻和你能感受到的彬彬有禮的行車風範。使我這種著急起來開車像野路子的人深受教育。 ↑蘇黎世老城區 阿爾法酒店就在這條街上,左邊這棟建築就是,我們把車停在路邊,一晚收費15CHF。一對生活在 臺灣 的 廣東 夫婦與我們一起辦理了入住手續,他們也是在 瑞士 自駕旅行的。
開始我們的步行游覽:
阿爾法酒店Zähringerstrasse——方濟各會教堂 Franziskanerplatz Lucerne ——耶穌會教堂 瑞士 Luzern, Bahnhofstrasse-水塔花橋Kapellbrück-市政廳——聖萊奧德伽爾教堂 St. Leodegarstrasse—— 獅子 像Kreuzmattweg 7——穆塞格城牆——斯普洛耶橋——巧克力店Bachmann——Zähringerstrasse 24(酒店) ↑盧塞恩 全程大約5公里,這點距離對我們而言很輕鬆,本來打算到一個著名的巧克力店Bachmann的 最後時刻發現沒有這樣的需求,就放棄了,喜歡甜食的朋友們可以到這裡去看看。 ↑盧塞恩 站在我們房間的窗口拍攝對面的這棟樓,很養眼的哈。開始啟動我們的暴走行程。 ↑盧塞恩 我們出發往 盧塞恩 耶穌會教堂走去,街拍 盧塞恩 ,這位小姐姐飛起來的長髮、旁若無人大步流星的走路氣度在大街上很顯眼。仔細看,貌似闖紅燈了。 ↑盧塞恩老城 這棟建築典型的 歐洲 範兒。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位於 盧塞恩 老城的方濟各會教堂( Franziskanerplatz), 有一個紅色和綠色的尖塔,這是一座天主教堂,供奉聖母(St. Maria in der Au)。教堂由方濟各會興建,13世紀至1838年方濟各會在 盧塞恩 設有修道院。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大致是16世紀時候的建築。
科普一下方濟各會:1209年 意大利 阿西西 城富家子弟方濟各(Franciso Javier 1182-1226)得教皇英諾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該會,1223年教皇洪諾留三世批准其會規。方濟各會提倡過清貧生活,衣麻跣足,托缽行乞,會士間互稱“”小兄弟“,他們穿灰色教袍,效忠教皇,反對異端。(來自網絡)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教堂廣場前的一尊中世紀的塑像,頂上修士的頭上有像光芒四射一樣的裝飾。 ↑聖方濟各教堂 教堂的佈局看不出明顯的功能劃分,一部分為過去修道院的房屋。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教堂的入口,彩繪顏色很鮮艷,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只是所有人物頭上都有金色光環,這是典型的中世紀繪畫特點,《聖經》故事里的聖人都會畫有這樣的光環,就像這座教堂小廣場上那尊塑像,頭上光芒四射的頭飾一樣,昭示著他們的出處。 ↑聖方濟各教堂 教堂不大,裡面的裝飾還是很華麗的。教堂的平頂已經看不到哥特建築的典型風格了,牆上的壁畫依稀可見。 ↑聖方濟各教堂 我們進去的時候有人在教堂里彈奏管風琴。這個1988年改造的管風琴,使用了部分1653年留下的管風琴部件,新老結合好像是教堂建設過程中的常見現象。 ↑聖方濟各教堂 1386年7月9日的森帕赫之戰(Battle of Sempach), 瑞士 聯邦1600多士兵大勝 奧地利 公爵利奧波德三世率領的哈布斯堡軍6000人的入侵,這次戰爭 奧地利 公爵利奧波德三世戰死,是 瑞士 鞏固獨立的決定性戰役。繳獲的大量軍旗就一直陳列在這個教堂內長達四百來年,直至軍旗腐爛無法保存。 ↑聖方濟各教堂 裡面的裝飾看上去維護得很好,有些東西就像新的一樣,事實上,木雕的佈道台也是18世紀的傑作。 ↑盧塞恩老城 從教堂出來,剛好看見一輛藍色的觀光車開過來, 盧塞恩 的觀光車頭有點像老式的火車。 ↑盧塞恩老城 一個帥帥的小伙子突然從我們面前大踏步的走過,全身裝飾講究,尤其是那個斜跨的咖啡色包包鋥光瓦亮的,走路很快,追了幾步才拍到。 ↑盧塞恩 我們來到羅伊斯河邊,第一眼看見的就在這座人行橋(Rathaussteg),站在橋上可以非常好的拍攝卡佩爾廊橋(花橋)。橋的右側是 盧塞恩 的老市政廳,咖啡色的屋頂在陽光下很漂亮,窗戶上插著的兩面旗幟告訴人們它的功能, 歐洲 的市政廳總是插上國旗的。舊市政廳建於1602-1606年,是一座 意大利 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古補典雅,頂層是阿爾卑斯傳統建築樣式。 ↑卡佩爾廊橋 卡佩爾廊橋是 盧塞恩 的標誌,橋的北岸有一座聖彼德教堂(St. Peters-Kirche),卡佩爾廊橋也叫“教堂橋”。始建於1333年,是 歐洲 最古老的有頂木橋。廊橋在1993年曾經毀於一場大火,燒到只剩下橋中間的八角形水塔。看資料介紹,說八角形水塔原是與城牆連在一起的,建於1300左右,就是說這座水塔是遷移到這裡來的。歷史上水塔的功能幾經變換,做過檔案館、金庫、監獄和刑訊室,使用功能跨度很大呢。 ↑卡佩爾廊橋 看一下水塔的全貌,因為逆光,鮮 花都 隱藏在暗影中了。 ↑卡佩爾廊橋 橋的兩側天竺葵開得很茂盛,幾種顏色的鮮花把大橋裝點的千嬌百媚。我在橋上走了好長一段仔細檢查過,每一朵 花都 嬌艷欲滴,是花了大力氣認真培育和維護的結果。站在碧綠碧綠的河水邊,伴著嬌嫩的花,心裡那個美啊! ↑聖方濟各教堂 卡佩爾橋的橫眉上有17世紀繪製的120幅關於宗教歷史油畫的油畫,其中命名為“死亡之舞蹈”(Dance of Death)的67幅系列畫,描述的是發生於1626-1635年間黑死病流行景象的油畫,畫家梅林格(Kaspar Meglinger)在畫中表達了無論男女老幼、貴賤貧富,終將難逃死亡的召喚的思想,令人震撼。一路走過去可欣賞到。可惜木橋在1993年8月17日為一場火所毀,只剩下水塔未被破壞,重建後橋的橫眉上這些畫其欣賞價值會低一些,看上去歷史感不強。 ↑耶穌會教堂 在廊橋上欣賞耶穌會教堂很美,頂上的兩個洋蔥頭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來自於東方的東正教堂。耶穌會教堂隔著羅伊斯河與舊市政廳相對,建於1666年,是 瑞士 第一座大型巴 洛克 式神殿,教堂里仍然保留著“ 瑞士 守護神”克 勞斯 兄弟(Brother Klaus)的僧袍,克 勞斯 兄弟是15世紀的一位聖徒,50歲時離開家庭進入山谷過上隱士生活,在 瑞士 和南德備受人們敬仰,他在 瑞士 聯邦過程中對敦促 和平 做出傑出貢獻。奇怪的是,我們來看花橋居然沒有進教堂參觀,這是很罕見的,可見花橋的魅力! ↑盧塞恩湖 從羅伊斯河岸走到湖邊,一個小女孩坐在這裡,她身上的紋飾很特別,引起我的註意,脊椎上紋了一行字,不好意思湊近去看就拍了下來,遠處一隻天鵝游了過來, 盧塞恩 湖清亮的水質佩白天鵝真是完美無缺的絕配。
從韋吉斯開車到 盧塞恩 老城阿爾法酒店用了40分鐘時間,20多公里,今天開車很輕鬆,趕路和觀景是兩種心情,而今天有心情觀看窗外風景。下山不久就看見一對年齡有80歲以上的老夫妻開著一輛藍色的敞篷老爺車,十分拉風,敞篷車保養的很好,外表如新。他們的時速一直保持在80公里,不疾不徐。我跟隨其後,奶奶扎著花頭巾,露肩背心,黑面太陽鏡,爺爺全身牛仔打扮,帶著牛仔帽。看見擋住了後面的車子,爺爺把車移到了最右邊的慢車道上,我們也移到慢車道上,一路看見的游客多,這兩位老人讓我們見識了一下 瑞士 人的另外一種風貌,那就是從他們全身上下散髮出的貴氣、精緻和你能感受到的彬彬有禮的行車風範。使我這種著急起來開車像野路子的人深受教育。 ↑蘇黎世老城區 阿爾法酒店就在這條街上,左邊這棟建築就是,我們把車停在路邊,一晚收費15CHF。一對生活在 臺灣 的 廣東 夫婦與我們一起辦理了入住手續,他們也是在 瑞士 自駕旅行的。
開始我們的步行游覽:
阿爾法酒店Zähringerstrasse——方濟各會教堂 Franziskanerplatz Lucerne ——耶穌會教堂 瑞士 Luzern, Bahnhofstrasse-水塔花橋Kapellbrück-市政廳——聖萊奧德伽爾教堂 St. Leodegarstrasse—— 獅子 像Kreuzmattweg 7——穆塞格城牆——斯普洛耶橋——巧克力店Bachmann——Zähringerstrasse 24(酒店) ↑盧塞恩 全程大約5公里,這點距離對我們而言很輕鬆,本來打算到一個著名的巧克力店Bachmann的 最後時刻發現沒有這樣的需求,就放棄了,喜歡甜食的朋友們可以到這裡去看看。 ↑盧塞恩 站在我們房間的窗口拍攝對面的這棟樓,很養眼的哈。開始啟動我們的暴走行程。 ↑盧塞恩 我們出發往 盧塞恩 耶穌會教堂走去,街拍 盧塞恩 ,這位小姐姐飛起來的長髮、旁若無人大步流星的走路氣度在大街上很顯眼。仔細看,貌似闖紅燈了。 ↑盧塞恩老城 這棟建築典型的 歐洲 範兒。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位於 盧塞恩 老城的方濟各會教堂( Franziskanerplatz), 有一個紅色和綠色的尖塔,這是一座天主教堂,供奉聖母(St. Maria in der Au)。教堂由方濟各會興建,13世紀至1838年方濟各會在 盧塞恩 設有修道院。我們現在所見的樣子大致是16世紀時候的建築。
科普一下方濟各會:1209年 意大利 阿西西 城富家子弟方濟各(Franciso Javier 1182-1226)得教皇英諾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該會,1223年教皇洪諾留三世批准其會規。方濟各會提倡過清貧生活,衣麻跣足,托缽行乞,會士間互稱“”小兄弟“,他們穿灰色教袍,效忠教皇,反對異端。(來自網絡)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教堂廣場前的一尊中世紀的塑像,頂上修士的頭上有像光芒四射一樣的裝飾。 ↑聖方濟各教堂 教堂的佈局看不出明顯的功能劃分,一部分為過去修道院的房屋。
↑聖方濟各教堂 這是教堂的入口,彩繪顏色很鮮艷,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只是所有人物頭上都有金色光環,這是典型的中世紀繪畫特點,《聖經》故事里的聖人都會畫有這樣的光環,就像這座教堂小廣場上那尊塑像,頭上光芒四射的頭飾一樣,昭示著他們的出處。 ↑聖方濟各教堂 教堂不大,裡面的裝飾還是很華麗的。教堂的平頂已經看不到哥特建築的典型風格了,牆上的壁畫依稀可見。 ↑聖方濟各教堂 我們進去的時候有人在教堂里彈奏管風琴。這個1988年改造的管風琴,使用了部分1653年留下的管風琴部件,新老結合好像是教堂建設過程中的常見現象。 ↑聖方濟各教堂 1386年7月9日的森帕赫之戰(Battle of Sempach), 瑞士 聯邦1600多士兵大勝 奧地利 公爵利奧波德三世率領的哈布斯堡軍6000人的入侵,這次戰爭 奧地利 公爵利奧波德三世戰死,是 瑞士 鞏固獨立的決定性戰役。繳獲的大量軍旗就一直陳列在這個教堂內長達四百來年,直至軍旗腐爛無法保存。 ↑聖方濟各教堂 裡面的裝飾看上去維護得很好,有些東西就像新的一樣,事實上,木雕的佈道台也是18世紀的傑作。 ↑盧塞恩老城 從教堂出來,剛好看見一輛藍色的觀光車開過來, 盧塞恩 的觀光車頭有點像老式的火車。 ↑盧塞恩老城 一個帥帥的小伙子突然從我們面前大踏步的走過,全身裝飾講究,尤其是那個斜跨的咖啡色包包鋥光瓦亮的,走路很快,追了幾步才拍到。 ↑盧塞恩 我們來到羅伊斯河邊,第一眼看見的就在這座人行橋(Rathaussteg),站在橋上可以非常好的拍攝卡佩爾廊橋(花橋)。橋的右側是 盧塞恩 的老市政廳,咖啡色的屋頂在陽光下很漂亮,窗戶上插著的兩面旗幟告訴人們它的功能, 歐洲 的市政廳總是插上國旗的。舊市政廳建於1602-1606年,是一座 意大利 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古補典雅,頂層是阿爾卑斯傳統建築樣式。 ↑卡佩爾廊橋 卡佩爾廊橋是 盧塞恩 的標誌,橋的北岸有一座聖彼德教堂(St. Peters-Kirche),卡佩爾廊橋也叫“教堂橋”。始建於1333年,是 歐洲 最古老的有頂木橋。廊橋在1993年曾經毀於一場大火,燒到只剩下橋中間的八角形水塔。看資料介紹,說八角形水塔原是與城牆連在一起的,建於1300左右,就是說這座水塔是遷移到這裡來的。歷史上水塔的功能幾經變換,做過檔案館、金庫、監獄和刑訊室,使用功能跨度很大呢。 ↑卡佩爾廊橋 看一下水塔的全貌,因為逆光,鮮 花都 隱藏在暗影中了。 ↑卡佩爾廊橋 橋的兩側天竺葵開得很茂盛,幾種顏色的鮮花把大橋裝點的千嬌百媚。我在橋上走了好長一段仔細檢查過,每一朵 花都 嬌艷欲滴,是花了大力氣認真培育和維護的結果。站在碧綠碧綠的河水邊,伴著嬌嫩的花,心裡那個美啊! ↑聖方濟各教堂 卡佩爾橋的橫眉上有17世紀繪製的120幅關於宗教歷史油畫的油畫,其中命名為“死亡之舞蹈”(Dance of Death)的67幅系列畫,描述的是發生於1626-1635年間黑死病流行景象的油畫,畫家梅林格(Kaspar Meglinger)在畫中表達了無論男女老幼、貴賤貧富,終將難逃死亡的召喚的思想,令人震撼。一路走過去可欣賞到。可惜木橋在1993年8月17日為一場火所毀,只剩下水塔未被破壞,重建後橋的橫眉上這些畫其欣賞價值會低一些,看上去歷史感不強。 ↑耶穌會教堂 在廊橋上欣賞耶穌會教堂很美,頂上的兩個洋蔥頭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來自於東方的東正教堂。耶穌會教堂隔著羅伊斯河與舊市政廳相對,建於1666年,是 瑞士 第一座大型巴 洛克 式神殿,教堂里仍然保留著“ 瑞士 守護神”克 勞斯 兄弟(Brother Klaus)的僧袍,克 勞斯 兄弟是15世紀的一位聖徒,50歲時離開家庭進入山谷過上隱士生活,在 瑞士 和南德備受人們敬仰,他在 瑞士 聯邦過程中對敦促 和平 做出傑出貢獻。奇怪的是,我們來看花橋居然沒有進教堂參觀,這是很罕見的,可見花橋的魅力! ↑盧塞恩湖 從羅伊斯河岸走到湖邊,一個小女孩坐在這裡,她身上的紋飾很特別,引起我的註意,脊椎上紋了一行字,不好意思湊近去看就拍了下來,遠處一隻天鵝游了過來, 盧塞恩 湖清亮的水質佩白天鵝真是完美無缺的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