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冒險——記2019印度行
有序還是混亂?印度 式過馬路
早就聽說 印度 的小汽車有些是沒有後視鏡的,後視鏡非但用處不大反而容易被碰擦。 印度 的交通混亂程度由此便知一二。三車道被開成四車道五車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馬路上除了四個輪子的汽車和兩條腿的人外,還有牛、馬、羊、大象等各種生物。就算是在 新德里 這樣的首都城市,紅綠燈都是不太常見的。司機們大多不會 禮讓 ,見縫插針都來不及了,這可苦了行人過馬路。我們只好瞅準機會跟著 印度 人過,讓他們站在來車的一邊。如果連著要過兩條相反車道的馬路,就會看到我們過了一條馬路後又迅速地移動到他們的另一邊去。
必打卡項目之一——坐火車
印度 火車進站無需檢票,安檢也是走走過場。列車的車門有時是開著的,不但車門是開放式的,站台是開放式的,連軌道也是開放式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車站、站台甚至上下車。雖然理論上無票也能坐車,但制度上仍要求持票上車。
走進車站,售票廳、走廊過道、站台,每一處都橫七豎八躺著許多人,他們看起來不急不躁。我們路經的幾個車站,幾乎都是如此。只有 普傑 火車站一個例外,這裡的站台乾凈整潔,白天幾乎看不見人。這正好讓我體驗了一把穿越軌道的刺激。
印度 火車非常任性,沒有到站提醒,準不准時全看心情,在谷歌地圖問世前真不知人們是如何定位的。 眾神眷顧之地
這不愧是個眾神眷顧的地方,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生命。在 阿格拉 的清晨是被猴子叫醒的,在 孟買 的清晨是被烏鴉叫醒的。都說 印度 的生態環境差,也不知是如何吸引到烏鴉、松鼠這些生物的。雖然也不乏老鼠和蒼蠅蚊蟲這類四害。即便是在 阿格拉 堡錯過了跟松鼠玩耍的機會,在 焦特布爾 的湖畔莊園、在 艾哈邁達巴德 的清真寺依然可以如願完成。在Mandvi,你還可以看到在 印度 洋海灘邊行走的駱駝。不過從小到大腦海中的弄蛇人,此行卻不見蹤影。
平等還是歧視?關於這個 印度 的種姓制度,其不公和危害恐怕罄竹難書。而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之大,也是舉世聞名的。至於性別平等? 新德里 地鐵的女性專用車廂,達拉維貧民窟中男女分時的健身房,男女單獨的安檢 通道 ,等等。這些有形的制度似乎總在提醒著人們它背後無形的邏輯。它們雖然是出於對女性的保護,卻依然是這個社會的糟粕所結成的果實。既然這樣,它的法律體系又能好到哪去呢。
人聲鼎沸的 孟買 高等法院
進入高等法院內部,是此前從未想到的。到法庭中觀看庭審,更是無法想象的。期初,我們走近它,只是被它歐式風格的建築外觀所吸引。之後我們走進它,也是看到門口很多人在排隊不知乾什麼。後來才知道,它的歐式風格是因為它是殖民時代的產物,而那些門口排隊的人是在付費請律師。
簡單的安檢過後,便進入了 孟買 高等法院。時值中午,法院內依然人頭攢動。除了身著白襯衫黑袍子的人,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人。幾乎每一個白襯衫黑袍子都會一隻手抱一疊資料,另一隻手拿著手機,他們大多行色匆匆,或成群結隊,或獨自一人。我們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好奇,迫切地想尋求解答。正好看到一旁站著一個穿黑袍子的姑娘,便向她請教。這些身穿制服的人都是法律從業者,包括法官、律師、書記員等等。 孟買 高等法院負責審理其管轄的初級法院上訴至此的案件,主要是民事訴訟和經濟糾紛。所有公民都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並且自由出入法院和法庭。當時我們就隨便進了一個房間,兩名律師正就案件進行辯論。
現代還是傳統?廁所,選indian style還是western style?
電影《廁所英雄》又一次讓我們大跌眼鏡。 印度 人居然不允許在家裡建廁所,上廁所只能在露天解決,在農村,女性更是只能在天黑後日出前外出如廁。這部電影也推動了全國上下的廁所運動。
不過對於游客來說,今天到 印度 旅游,上廁所並不算大問題。酒店、景點、火車或公路沿途都有公共廁所。像火車上的還會有indian和western style兩種選擇。通俗來說,indian style類似於蹲坑,旁邊會放個塑料小桶用於沖水,western style則是普通坐便器。 印度 人似乎還是習慣用他們傳統的廁所,即使是身材肥胖、行動有些遲緩的女性也不例外。
寶萊塢特效和村民們的手工藝
提起寶萊塢電影,一般大家想到的都是俊男美女和情節中無處不在的即興歌舞。隨著世界電影工業的發展, 印度 電影也加入了更多高科技的元素,呈現出美輪美奐生動逼真的視覺效果。除了保留原本的搞笑情節和歌舞形式外,特效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可以說,沒有特效,就沒有《巴霍巴利王》的浴火重生,沒有特效,就沒有《少年派》的奇幻旅途。如今,寶萊塢的各個影視基地和電影工作室讓我們看到了 印度 電影的更多可能。
另一方面,在 印度西部 偏遠的喀奇縣(kutch)村莊,還保存著傳統的手工刺繡hand embroidered和木板印刷block painting工藝。當地婦女用彩色絲線在白布上勾勒出精美的圖案,她們沒有草稿,圖畫就在自己的腦海中,一針一線全憑一雙巧手。而木板印刷則是將刻有花紋的木板沾上染料後印在布上,再將布浸入染缸,最後晾乾。在高度發達的機器時代,這些農村的人們仍然堅持用自己的雙手守衛古老的傳統,承繼著祖先的文明。
早就聽說 印度 的小汽車有些是沒有後視鏡的,後視鏡非但用處不大反而容易被碰擦。 印度 的交通混亂程度由此便知一二。三車道被開成四車道五車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馬路上除了四個輪子的汽車和兩條腿的人外,還有牛、馬、羊、大象等各種生物。就算是在 新德里 這樣的首都城市,紅綠燈都是不太常見的。司機們大多不會 禮讓 ,見縫插針都來不及了,這可苦了行人過馬路。我們只好瞅準機會跟著 印度 人過,讓他們站在來車的一邊。如果連著要過兩條相反車道的馬路,就會看到我們過了一條馬路後又迅速地移動到他們的另一邊去。
必打卡項目之一——坐火車
印度 火車進站無需檢票,安檢也是走走過場。列車的車門有時是開著的,不但車門是開放式的,站台是開放式的,連軌道也是開放式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車站、站台甚至上下車。雖然理論上無票也能坐車,但制度上仍要求持票上車。
走進車站,售票廳、走廊過道、站台,每一處都橫七豎八躺著許多人,他們看起來不急不躁。我們路經的幾個車站,幾乎都是如此。只有 普傑 火車站一個例外,這裡的站台乾凈整潔,白天幾乎看不見人。這正好讓我體驗了一把穿越軌道的刺激。
印度 火車非常任性,沒有到站提醒,準不准時全看心情,在谷歌地圖問世前真不知人們是如何定位的。 眾神眷顧之地
這不愧是個眾神眷顧的地方,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生命。在 阿格拉 的清晨是被猴子叫醒的,在 孟買 的清晨是被烏鴉叫醒的。都說 印度 的生態環境差,也不知是如何吸引到烏鴉、松鼠這些生物的。雖然也不乏老鼠和蒼蠅蚊蟲這類四害。即便是在 阿格拉 堡錯過了跟松鼠玩耍的機會,在 焦特布爾 的湖畔莊園、在 艾哈邁達巴德 的清真寺依然可以如願完成。在Mandvi,你還可以看到在 印度 洋海灘邊行走的駱駝。不過從小到大腦海中的弄蛇人,此行卻不見蹤影。
平等還是歧視?關於這個 印度 的種姓制度,其不公和危害恐怕罄竹難書。而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之大,也是舉世聞名的。至於性別平等? 新德里 地鐵的女性專用車廂,達拉維貧民窟中男女分時的健身房,男女單獨的安檢 通道 ,等等。這些有形的制度似乎總在提醒著人們它背後無形的邏輯。它們雖然是出於對女性的保護,卻依然是這個社會的糟粕所結成的果實。既然這樣,它的法律體系又能好到哪去呢。
人聲鼎沸的 孟買 高等法院
進入高等法院內部,是此前從未想到的。到法庭中觀看庭審,更是無法想象的。期初,我們走近它,只是被它歐式風格的建築外觀所吸引。之後我們走進它,也是看到門口很多人在排隊不知乾什麼。後來才知道,它的歐式風格是因為它是殖民時代的產物,而那些門口排隊的人是在付費請律師。
簡單的安檢過後,便進入了 孟買 高等法院。時值中午,法院內依然人頭攢動。除了身著白襯衫黑袍子的人,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人。幾乎每一個白襯衫黑袍子都會一隻手抱一疊資料,另一隻手拿著手機,他們大多行色匆匆,或成群結隊,或獨自一人。我們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好奇,迫切地想尋求解答。正好看到一旁站著一個穿黑袍子的姑娘,便向她請教。這些身穿制服的人都是法律從業者,包括法官、律師、書記員等等。 孟買 高等法院負責審理其管轄的初級法院上訴至此的案件,主要是民事訴訟和經濟糾紛。所有公民都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並且自由出入法院和法庭。當時我們就隨便進了一個房間,兩名律師正就案件進行辯論。
現代還是傳統?廁所,選indian style還是western style?
電影《廁所英雄》又一次讓我們大跌眼鏡。 印度 人居然不允許在家裡建廁所,上廁所只能在露天解決,在農村,女性更是只能在天黑後日出前外出如廁。這部電影也推動了全國上下的廁所運動。
不過對於游客來說,今天到 印度 旅游,上廁所並不算大問題。酒店、景點、火車或公路沿途都有公共廁所。像火車上的還會有indian和western style兩種選擇。通俗來說,indian style類似於蹲坑,旁邊會放個塑料小桶用於沖水,western style則是普通坐便器。 印度 人似乎還是習慣用他們傳統的廁所,即使是身材肥胖、行動有些遲緩的女性也不例外。
寶萊塢特效和村民們的手工藝
提起寶萊塢電影,一般大家想到的都是俊男美女和情節中無處不在的即興歌舞。隨著世界電影工業的發展, 印度 電影也加入了更多高科技的元素,呈現出美輪美奐生動逼真的視覺效果。除了保留原本的搞笑情節和歌舞形式外,特效技術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可以說,沒有特效,就沒有《巴霍巴利王》的浴火重生,沒有特效,就沒有《少年派》的奇幻旅途。如今,寶萊塢的各個影視基地和電影工作室讓我們看到了 印度 電影的更多可能。
另一方面,在 印度西部 偏遠的喀奇縣(kutch)村莊,還保存著傳統的手工刺繡hand embroidered和木板印刷block painting工藝。當地婦女用彩色絲線在白布上勾勒出精美的圖案,她們沒有草稿,圖畫就在自己的腦海中,一針一線全憑一雙巧手。而木板印刷則是將刻有花紋的木板沾上染料後印在布上,再將布浸入染缸,最後晾乾。在高度發達的機器時代,這些農村的人們仍然堅持用自己的雙手守衛古老的傳統,承繼著祖先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