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哈努克到金邊、暹粒——海島風情VS遠古文明,一場跨越千年的柬埔寨精華游。
↑暹粒 ↑暹粒 中午入住酒店,吃了午餐,在附近的超市購買食材打算晚餐自己烹飪。酒店提供全套的烹飪設備,我當時懶沒有給房間拍照,特別寬敞的套房,簡直可以用空曠來形容,雙卧雙衛,廚房與客廳、餐廳都夠大。之後的幾天經常自己下廚。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雖然酒店可以提供用車從突突車到bus、van都有,但價位偏高,詢問來過的朋友的建議,我們就在離酒店有一定距離的馬路旁尋找突突車,預約用車。儘管他們來回酒店接送還是需要交給“地頭蛇”一定費用,但總體價錢會低一些。
事實上,在這一刻落筆寫 吳哥窟 之前,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停滯。我幾乎無從下筆,似乎無論怎樣寫都不會比看上去精彩,可算作寫游記的最大一次難題。於是,我只能竭盡所能是它顯得不枯燥,但對於 吳哥窟 最高的禮遇莫過於親自去“觸碰”這段幾千年的歷史文明。
廣義上的 吳哥窟 是對吳哥建築群的統稱,坐落於 暹粒 市區北部約6公里處,曾是古高棉王國的首都。在吳哥王朝(公元802-1432年)期間,高棉人 大興 土木,興建了大量的宮殿與寺廟,後來 泰國 人入侵,高棉人被迫遺棄吳哥遷都 金邊 ,此後吳哥的輝煌逐漸被野蠻生長的樹叢掩埋……
直到19世紀60年代 法國 人意外發現了吳哥,偉大的歷史古跡才重見天日。此後, 吳哥窟 的清理、修複便一直在進行,經歷了叢林侵蝕、坍塌、盜取文物以及紅色高棉時期的中斷,但保護工作始終沒有停止,直至現在仍遠未完成。
從紀錄片中,我事先瞭解到,建造這座龐大的宮殿群,採用的是“他山之石”,工匠們開山鑿石,將石塊打磨成長方形,穿入木桿以便運輸。在觸摸這些石頭時,你便會發現,相當一部分石塊的密度都比咱們長城的石頭密度低的多,這樣雖減輕重量,但抗腐蝕性也就低了不少。
對吳哥做過簡單的介紹後,就要開始正式的旅行嘍。開篇已經對吳哥的門票做過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如果忘記可以回看(爬樓密碼,點擊目錄:避開這些坑,你可以在 柬埔寨 愉快的玩耍)
通常三日游線路分成:小圈、大圈、外圍。具體怎麼走合適,你也可以與租車的司機商量。我按照我們相對輕鬆的行程進行介紹吧,其實這些寺廟你只要去了吳哥基本都會去到,但如果不想走馬觀花似的游玩還是要有所取捨的。 我的吳哥窟三日行程第一天:吳哥寺(小吳哥)、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戰象臺階)
第二天:塔布籠寺、聖劍寺(寶劍寺)、龍蟠水池、塔薩寺
第三天:吳哥寺觀日出
我相信對於各種寺廟而言,過多的文字介紹並不會引發閱讀的興趣,所以打算精煉一些,只提取關鍵信息。
吳哥寺(小吳哥)它就是通常所說的 吳哥窟 本窟了,是吳哥古跡中保存最完成的一座。宏大且完美對稱看來與我國的審美體系一致。
吳哥窟 外圍的護城河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蓮花,日出時尤其美妙。剪過門票,穿過護城河上的橋梁,越發的人頭涌動。
接下來便是一步一景了,雕滿浮雕的石壁,每一幀都講述著歷史故事,值得停下來細細品讀,從葫蘆窗欞中偶爾露出當地老人的臉龐,淡然地微笑沾滿信仰;頑皮的猴子你最好別招惹,即便路過也要小心手中的食物。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整個 吳哥窟 有 四平 八穩的建築外觀,與台基、迴廊、蹬道、寶塔交錯構成的複雜內部結構。陽光透過葫蘆窗欞照進迴廊,時常給人時空交錯的幻覺。
正殿面積巨大,錯通繁複,通風較差,走在其中時常聞到騷臭氣味,不知是動物還是人類所為。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旅途的素質。由西塔門通寺廟西山門的大路,南、北各有一座名為藏經閣的建築物,納涼的好地方。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宮殿中隨處可見正在進行的修葺工作,有些地方限制開放。不管怎麼說,想要走遍小吳哥至少需要花費3-4個小時,這在酷熱的天氣狀況下顯然難以完成。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ps.小吳哥是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而巴肯山是看日落的好去處。這兩個地方在對應時間中的人山人海也是會讓人傻眼懵圈的。第三天清晨發生的事情,讓我就此闡述了吧。那天天氣並不好,等了很久,踩了滿腳泥巴,也沒把日出盼來。往外走著,一個回頭,太陽特別含蓄地在雲後若隱若現,此時距離我們到來已經2個小時有餘……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通王城(大吳哥)通王城是個統稱,城中坐落著吳哥歷代國王所建造的眾多宮殿、寺廟、祭台和石塔。通王城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幾經戰火摧殘重建,如今屹立在世人眼前的是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吳哥最偉大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所建。
通往通王城大門的這條路是必須要拍照的一處風景。
↑吳哥通王城 ↑吳哥通王城 ↑吳哥通王城 下麵所提到的巴戎寺、巴方寺、戰象平臺便是出於通王城最中央位置的建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巴戎寺Bayon又名巴揚寺,港真,中文翻譯的不統一性很容易造成誤解,但幾乎也沒有好辦法解決,以英文為準更好。
巴戎寺正式門票上的著名景點。
這裡分為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有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整個寺廟是由49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組成,中間一座高約40多米,其餘48座如眾星捧月般全部簇擁在它的周圍。這49座佛塔頂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
↑巴戎寺 ↑巴戎寺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雖然酒店可以提供用車從突突車到bus、van都有,但價位偏高,詢問來過的朋友的建議,我們就在離酒店有一定距離的馬路旁尋找突突車,預約用車。儘管他們來回酒店接送還是需要交給“地頭蛇”一定費用,但總體價錢會低一些。
事實上,在這一刻落筆寫 吳哥窟 之前,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停滯。我幾乎無從下筆,似乎無論怎樣寫都不會比看上去精彩,可算作寫游記的最大一次難題。於是,我只能竭盡所能是它顯得不枯燥,但對於 吳哥窟 最高的禮遇莫過於親自去“觸碰”這段幾千年的歷史文明。
廣義上的 吳哥窟 是對吳哥建築群的統稱,坐落於 暹粒 市區北部約6公里處,曾是古高棉王國的首都。在吳哥王朝(公元802-1432年)期間,高棉人 大興 土木,興建了大量的宮殿與寺廟,後來 泰國 人入侵,高棉人被迫遺棄吳哥遷都 金邊 ,此後吳哥的輝煌逐漸被野蠻生長的樹叢掩埋……
直到19世紀60年代 法國 人意外發現了吳哥,偉大的歷史古跡才重見天日。此後, 吳哥窟 的清理、修複便一直在進行,經歷了叢林侵蝕、坍塌、盜取文物以及紅色高棉時期的中斷,但保護工作始終沒有停止,直至現在仍遠未完成。
從紀錄片中,我事先瞭解到,建造這座龐大的宮殿群,採用的是“他山之石”,工匠們開山鑿石,將石塊打磨成長方形,穿入木桿以便運輸。在觸摸這些石頭時,你便會發現,相當一部分石塊的密度都比咱們長城的石頭密度低的多,這樣雖減輕重量,但抗腐蝕性也就低了不少。
對吳哥做過簡單的介紹後,就要開始正式的旅行嘍。開篇已經對吳哥的門票做過詳細介紹,這裡不再贅述,如果忘記可以回看(爬樓密碼,點擊目錄:避開這些坑,你可以在 柬埔寨 愉快的玩耍)
通常三日游線路分成:小圈、大圈、外圍。具體怎麼走合適,你也可以與租車的司機商量。我按照我們相對輕鬆的行程進行介紹吧,其實這些寺廟你只要去了吳哥基本都會去到,但如果不想走馬觀花似的游玩還是要有所取捨的。 我的吳哥窟三日行程第一天:吳哥寺(小吳哥)、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戰象臺階)
第二天:塔布籠寺、聖劍寺(寶劍寺)、龍蟠水池、塔薩寺
第三天:吳哥寺觀日出
我相信對於各種寺廟而言,過多的文字介紹並不會引發閱讀的興趣,所以打算精煉一些,只提取關鍵信息。
吳哥寺(小吳哥)它就是通常所說的 吳哥窟 本窟了,是吳哥古跡中保存最完成的一座。宏大且完美對稱看來與我國的審美體系一致。
吳哥窟 外圍的護城河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蓮花,日出時尤其美妙。剪過門票,穿過護城河上的橋梁,越發的人頭涌動。
接下來便是一步一景了,雕滿浮雕的石壁,每一幀都講述著歷史故事,值得停下來細細品讀,從葫蘆窗欞中偶爾露出當地老人的臉龐,淡然地微笑沾滿信仰;頑皮的猴子你最好別招惹,即便路過也要小心手中的食物。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整個 吳哥窟 有 四平 八穩的建築外觀,與台基、迴廊、蹬道、寶塔交錯構成的複雜內部結構。陽光透過葫蘆窗欞照進迴廊,時常給人時空交錯的幻覺。
正殿面積巨大,錯通繁複,通風較差,走在其中時常聞到騷臭氣味,不知是動物還是人類所為。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旅途的素質。由西塔門通寺廟西山門的大路,南、北各有一座名為藏經閣的建築物,納涼的好地方。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宮殿中隨處可見正在進行的修葺工作,有些地方限制開放。不管怎麼說,想要走遍小吳哥至少需要花費3-4個小時,這在酷熱的天氣狀況下顯然難以完成。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ps.小吳哥是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而巴肯山是看日落的好去處。這兩個地方在對應時間中的人山人海也是會讓人傻眼懵圈的。第三天清晨發生的事情,讓我就此闡述了吧。那天天氣並不好,等了很久,踩了滿腳泥巴,也沒把日出盼來。往外走著,一個回頭,太陽特別含蓄地在雲後若隱若現,此時距離我們到來已經2個小時有餘……
↑吳哥寺 ↑吳哥寺 ↑吳哥寺 通王城(大吳哥)通王城是個統稱,城中坐落著吳哥歷代國王所建造的眾多宮殿、寺廟、祭台和石塔。通王城是吳哥王朝的首都,幾經戰火摧殘重建,如今屹立在世人眼前的是12世紀末-13世紀初由吳哥最偉大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所建。
通往通王城大門的這條路是必須要拍照的一處風景。
↑吳哥通王城 ↑吳哥通王城 ↑吳哥通王城 下麵所提到的巴戎寺、巴方寺、戰象平臺便是出於通王城最中央位置的建築,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巴戎寺Bayon又名巴揚寺,港真,中文翻譯的不統一性很容易造成誤解,但幾乎也沒有好辦法解決,以英文為準更好。
巴戎寺正式門票上的著名景點。
這裡分為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有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整個寺廟是由49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組成,中間一座高約40多米,其餘48座如眾星捧月般全部簇擁在它的周圍。這49座佛塔頂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
↑巴戎寺 ↑巴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