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雀花王朝到溫莎王朝】🇬🇧去大不列顛拍個“寫真”訴說一段過往





也許可能沒人會註意,也許註意了也不會特別好奇,第一次發現不一樣是我們從住處belsize park坐北線去市區。之後我和圓先森在 倫敦 的6天,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個地鐵站,每次也都會被這個獨特的聲音吸引,圓先森還天天學這句話的語氣 ,我們以為可能是系統忘記改了,亂入了。回國之後我們覺得特別好奇。就去查了一下。
話說這個北線真的 倫敦 最悶熱的地鐵了......

一個著裝精緻的老太太,總是一個人來到 倫敦 的Embankment地鐵站,列車來了,她也不上去,只是安安靜得坐在長椅上,靜靜得等待著什麼…列車呼嘯而去,她依然停留在原地...直到下一輛列車駛入,站台響起:“Mind the Gap”
老太太的臉上才會浮現出一抹微笑…







她心中充滿了感動...這是她丈夫留給她最後的聲音了。
這句提示音,是她守候了一輩子的愛情
我和圓先森知道了這個故事之後,非常感動,當時就對 倫敦 人的印象大好,我們倆都屬於那種情感很細膩的人,旅途中特別喜歡聽這樣唯美的愛情故事,當最愛的人離開了你,去了別的世界,每一件屬於TA最後的東西,都是你最珍貴的寶物,就像瑪格麗特一樣,當她聽到丈夫的報站聲音,就好像他一直在她身邊從未離去。
倫敦 的地鐵,讓我更加相信真情。 -牛津《等你下課》很多人去 英國 會選擇知名學府 牛津 或者 劍橋 中的一個。
當初做攻略的時候,我更傾向於 牛津 ,並且她是坐火車去 科茨沃爾德 地區中轉地。
從小看到學校就頭疼的我有朝一日竟然來到了學霸聚集地。
牛津 大學由45個學院組成幾乎遍佈了整個 牛津 ,整個小鎮有一種小清新與古典歷史感的結合,步行即可去到所有想去的地方, 比如 牛津 嘆息橋, 牛津 大學圖書館,基督學院...
我們當天去正好基督學院的大禮堂不開放,並且很多地方的特定時間都是只有本學院的學生才能進去,無奈之下,只能隨便逛逛。

靈感來源於 中國 民國時期的學院風,本來是想搭英倫的校服的, 英國 校服的歷史是非常早的,在亨利八世時期就出現了,當時的校服一律是藍色的,到了19世紀, 維多利亞 女王將海軍制服改製成小王子與小公主們可以穿的樣式, 最後演變成現在的西服領帶襯衫,但在 牛津 比較有歷史感的地方,英倫學院風我感覺不太搭配。就尋找了 中國 民國後期的學院風洋裝,搭配上同一色系的羊毛貝雷帽,整體色系和 牛津 這座城市還是比較搭的




因為我們來的比較早的關係,嘆息橋附近還沒有什麼行人與游客,不過這次的運氣也不是很好,很多學院都不接待游客。












學校旁的廣場,我在這等鐘聲響
等你一起下課走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