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天涯 彩虹之國------南非掠影
刺眼的太陽照射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的。海浪拍打著礁石,掀起了巨大的浪花。海邊有許多大小各異的石頭,山上有許多高大的熱帶植物,我們來啦,來感受著大西洋與 印度 洋在此的交匯,感覺真的是很美妙啊。 上了很長一段坡和臺階,終於看見古老的 燈塔 在藍天下聖潔耀眼, 天水 亦相連。老 燈塔 建於1857年,因地勢太高,經常被濃霧遮擋,所以政府在半山腰另外建了一座新 燈塔 。老 燈塔 前立有一根告示柱,上面的牌子上分別寫著世界上十個著名城市距離 燈塔 的距離, 比如 北京 是12933千米。 我們登上238米高的開普角角頂 燈塔 ,看微曲的地平線,水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我們站在了 燈塔 下。向下俯視,好望角像一把利劍插入海底。遠處海天一色,浩淼無際;腳下浪花飛濺,景色壯麗,真可謂氣象萬千。
在 燈塔 觀景台朝另一個方向看,就會看到下麵這個開普角。遺憾不是全景。 開普角 葡萄牙 語為“羅盤磁針”,此名源於一個有趣的現象:航船每到 非洲 大陸最南端這個海角時,羅盤的磁針總是沒有一點偏角地指向正北方向。因為這個地區磁 北極 與地理 北極 的方向正好一致。
這裡可以遠眺 印度 洋,大西洋交匯的分界線了哇,老 燈塔 四周建有半人高的圍牆,上面釘有一塊銅牌,標註著方向。兩洋交匯處實際上是一個人為劃分的地理概念,兩個大洋的區分不是靠眼睛而是水溫, 印度 洋的水溫比大西洋高6℃左右,隨著洋流的變化,真正的分界線在好望角和開普角之間不斷移動,只有通過水溫測量才能找到當天的確切位置。 觀景臺上,雖然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情抒發,卻依然有盪氣迴腸、美景盡收眼底的感慨。居高臨下俯瞰四周的風景,環視著壯闊的大西洋, 印度 洋心胸寬廣。。。。觀景台很小,在上面觀景二十分鐘足夠。這時已是太 陽西 斜,遠山如黛,我們也下山踏上了返程。 豐富而精彩的一天結束了。落日餘暉中,周邊景色格外漂亮!我們也格外開心! 法國小鎮
開普敦 是歐裔白人在 南非 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時至今日也充滿著許多 歐洲 殖民文化的色彩。我們經歷了壯美瑰麗的好望角景緻洗禮後,車子開進了 南非 最浪漫、最著名的 法國 小鎮。 法國 小鎮是座落於 南非 西開普 省,是一個優 雅安 靜 法國 風格的小鎮,有“ 非洲 普羅旺斯 ”之稱,為 南非 古老的小鎮之一。這裡帶有濃重的 法國 色彩和浪漫氣質。。。 路上幾乎沒有人,就像美劇里演的那樣,所有的生活和故事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格外安靜的小鎮。不遠處海浪有節奏的吞吐著沙灘。一些別墅錯落有致的散落在花叢之中,偶見幾棵參天 大樹 聳立在街道兩旁。 法國 小鎮距 開普敦 50多公里,是 西開普 省唯一一座由 法國 人興建的古老小鎮。在十七、十八世紀 荷蘭 統治 南非 時期,怎麼會有 法國 小鎮出現呢?這是 荷蘭 在 南非 的第三任總督斯泰倫伯斯的一個“政績”。當時,原來斯泰倫伯斯想在 南非 釀製出與 法國 有同樣口感的葡萄酒,就讓最早的 法國 移民胡格諾派教徒,帶來了葡萄種植及釀酒技術。日後這座小城風光秀麗,美酒飄香,被譽為“ 非洲 的 普羅旺斯 ”
我們到達 法國 小鎮時,街上行人很少。只見白色為主的建築精緻優雅,沿街商店都如是小巧整潔。 伴隨著鳥語花香,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著清新空氣,我們悠閑在 法國 小鎮漫步。。。 這是售票處。在 法國 小鎮可以換乘觀光車、小火車、拖拉機三種交通工具去觀賞他們的酒莊,紅衣地陪買票,讓我們繼續沿街漫步,也是十分的愜意,人生有時候還是需要這樣享受一下生活的吧。 十七世紀,正值 歐洲 宗教革命“如火如荼”之際,基督教在 法國 有一個分支教派,叫“胡格諾教”。當時,胡格諾教的大量教徒遭到迫害,紛紛逃離 法國 ,前往 歐洲 其他國家,而胡格諾教的絕大多數教徒都是以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為生的。1688年,斯泰倫伯斯在 荷蘭 找到了176名胡格諾教徒,並把他們送到了 南非 。也就是這176名 法國 人,把先進的葡萄種植技術和優良的釀酒工藝帶到了 南非 。 鎮上有一座小巧的教堂,趁著周末,旁邊樹林里開設了二手貨交易市場,攤主們正在擺放自己的物品作交易,我們也去逛逛。。。。 這是 南非 的媽媽和她漂亮的小姑娘。 乾凈整潔的街道、各種膚色的人群、各具特色的工藝品... ... 不需要任何修飾,每一張照片都是明信片,每一個鏡頭都挺經典。據說鎮上人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九點上班,三點下班,如此愜意與閑適,真可謂是世外 桃源 一般。
主街的盡頭是一個紀念廣場,背後群山連綿,黑色的大山與秀麗的山谷相輔相成。 酒莊
300多年過去,這裡逐漸成了風光秀麗並帶有 法國 風情的 法國 小鎮。濃郁的田園風光隨處可見,山谷里有大片的葡萄種植園,以及大大小小的酒莊,靜謐而美麗。如今, 法國 小鎮周邊的葡萄酒不僅譽滿全球,而且成為被 南非 人津津樂道的“南半球的 普羅旺斯 ”。
參觀完小鎮,我們乘坐一輛只有一節車廂的小火車參觀葡萄園,並去酒莊品酒。坐著這個很有特色的雙層小火車去葡萄酒莊園品 南非 紅酒,上車每人一杯酒,邊欣賞美景,邊品嘗美酒!最後再換乘一輛拖拉機,大家興奮啊!歡笑啊!
在 燈塔 觀景台朝另一個方向看,就會看到下麵這個開普角。遺憾不是全景。 開普角 葡萄牙 語為“羅盤磁針”,此名源於一個有趣的現象:航船每到 非洲 大陸最南端這個海角時,羅盤的磁針總是沒有一點偏角地指向正北方向。因為這個地區磁 北極 與地理 北極 的方向正好一致。
這裡可以遠眺 印度 洋,大西洋交匯的分界線了哇,老 燈塔 四周建有半人高的圍牆,上面釘有一塊銅牌,標註著方向。兩洋交匯處實際上是一個人為劃分的地理概念,兩個大洋的區分不是靠眼睛而是水溫, 印度 洋的水溫比大西洋高6℃左右,隨著洋流的變化,真正的分界線在好望角和開普角之間不斷移動,只有通過水溫測量才能找到當天的確切位置。 觀景臺上,雖然沒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情抒發,卻依然有盪氣迴腸、美景盡收眼底的感慨。居高臨下俯瞰四周的風景,環視著壯闊的大西洋, 印度 洋心胸寬廣。。。。觀景台很小,在上面觀景二十分鐘足夠。這時已是太 陽西 斜,遠山如黛,我們也下山踏上了返程。 豐富而精彩的一天結束了。落日餘暉中,周邊景色格外漂亮!我們也格外開心! 法國小鎮
開普敦 是歐裔白人在 南非 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時至今日也充滿著許多 歐洲 殖民文化的色彩。我們經歷了壯美瑰麗的好望角景緻洗禮後,車子開進了 南非 最浪漫、最著名的 法國 小鎮。 法國 小鎮是座落於 南非 西開普 省,是一個優 雅安 靜 法國 風格的小鎮,有“ 非洲 普羅旺斯 ”之稱,為 南非 古老的小鎮之一。這裡帶有濃重的 法國 色彩和浪漫氣質。。。 路上幾乎沒有人,就像美劇里演的那樣,所有的生活和故事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格外安靜的小鎮。不遠處海浪有節奏的吞吐著沙灘。一些別墅錯落有致的散落在花叢之中,偶見幾棵參天 大樹 聳立在街道兩旁。 法國 小鎮距 開普敦 50多公里,是 西開普 省唯一一座由 法國 人興建的古老小鎮。在十七、十八世紀 荷蘭 統治 南非 時期,怎麼會有 法國 小鎮出現呢?這是 荷蘭 在 南非 的第三任總督斯泰倫伯斯的一個“政績”。當時,原來斯泰倫伯斯想在 南非 釀製出與 法國 有同樣口感的葡萄酒,就讓最早的 法國 移民胡格諾派教徒,帶來了葡萄種植及釀酒技術。日後這座小城風光秀麗,美酒飄香,被譽為“ 非洲 的 普羅旺斯 ”
我們到達 法國 小鎮時,街上行人很少。只見白色為主的建築精緻優雅,沿街商店都如是小巧整潔。 伴隨著鳥語花香,沐浴著明媚陽光,呼吸著清新空氣,我們悠閑在 法國 小鎮漫步。。。 這是售票處。在 法國 小鎮可以換乘觀光車、小火車、拖拉機三種交通工具去觀賞他們的酒莊,紅衣地陪買票,讓我們繼續沿街漫步,也是十分的愜意,人生有時候還是需要這樣享受一下生活的吧。 十七世紀,正值 歐洲 宗教革命“如火如荼”之際,基督教在 法國 有一個分支教派,叫“胡格諾教”。當時,胡格諾教的大量教徒遭到迫害,紛紛逃離 法國 ,前往 歐洲 其他國家,而胡格諾教的絕大多數教徒都是以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為生的。1688年,斯泰倫伯斯在 荷蘭 找到了176名胡格諾教徒,並把他們送到了 南非 。也就是這176名 法國 人,把先進的葡萄種植技術和優良的釀酒工藝帶到了 南非 。 鎮上有一座小巧的教堂,趁著周末,旁邊樹林里開設了二手貨交易市場,攤主們正在擺放自己的物品作交易,我們也去逛逛。。。。 這是 南非 的媽媽和她漂亮的小姑娘。 乾凈整潔的街道、各種膚色的人群、各具特色的工藝品... ... 不需要任何修飾,每一張照片都是明信片,每一個鏡頭都挺經典。據說鎮上人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九點上班,三點下班,如此愜意與閑適,真可謂是世外 桃源 一般。
主街的盡頭是一個紀念廣場,背後群山連綿,黑色的大山與秀麗的山谷相輔相成。 酒莊
300多年過去,這裡逐漸成了風光秀麗並帶有 法國 風情的 法國 小鎮。濃郁的田園風光隨處可見,山谷里有大片的葡萄種植園,以及大大小小的酒莊,靜謐而美麗。如今, 法國 小鎮周邊的葡萄酒不僅譽滿全球,而且成為被 南非 人津津樂道的“南半球的 普羅旺斯 ”。
參觀完小鎮,我們乘坐一輛只有一節車廂的小火車參觀葡萄園,並去酒莊品酒。坐著這個很有特色的雙層小火車去葡萄酒莊園品 南非 紅酒,上車每人一杯酒,邊欣賞美景,邊品嘗美酒!最後再換乘一輛拖拉機,大家興奮啊!歡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