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時候,路過大倫敦
↑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 City Cruises全程有三個碼頭站點( 倫敦 眼、 倫敦 塔、 格林尼治 ),兌換船票當天任意站點上下無限次,不過我覺得可能坐一趟全程的就夠了。作為London Pass中包含的免費交通線,建議大家游覽完 格林尼治 地區之後從 格林尼治 碼頭上船往西區方向走。因為在 格林尼治 上船的人不多,可以坐到靠前排玻璃的座位,觀景效果比較好。
游船的三個站點把游覽的 泰晤士 河分成兩段:A段是 倫敦 眼到 倫敦 塔;B段是 倫敦 塔到 格林尼治 。從 格林尼治 碼頭上船先游覽的是B段,因為這一段沒有太有名的景點,只能遠遠的看到碎片大廈、”腌黃瓜“兩棟遠處的大樓。
過了 倫敦 塔站點之後,兩岸經過的景點比較多,因此這時船上的講解員才開始講解兩岸風光。慶幸的是,當時我們遇到一個很出色的講解員,一邊爆笑料,一邊講解兩岸風光。最記得的是他說 倫敦 眼是 英國 的求婚聖地,很多人都在摩天輪升到最高點的時候求婚,但是一定要確保女朋友一定會答應你的才好把她領上去,不然求婚時失敗後,對著女朋友以及摩天輪車廂里的其他20多號人在同一密閉空間里待10多分鐘,真的很尷尬......
一路上可以看到塔橋、 倫敦 塔、市政廳、莎士比亞環球劇場、泰特現代藝術館、國會大廈、 倫敦 塔等景點,遠處的還有南岸的碎片大廈以及金融城的 聖保羅 大教堂和”腌黃瓜“。最後在 倫敦 眼下船的時候可以看到講解員的” 廬山 真面目“,也可以和他握手致意。
2、旅游巴士線路(Golden Tour & Big Bus) 滑鐵盧 車站
在市區能常常看到一些敞半篷的雙層巴士就是 倫敦 市區的旅游專線。Golden Tour & Big Bus是兩個旅游巴士運營商,London Pass雖然包括一天的旅游專線隨上隨下的費用,但是只能允許在同一個運營商的巴士線路中隨時上下。一般來講,比較多人選擇的是Big Bus,因為它涵蓋的線路比較廣,經過的景點較多。但因為最後一天我媽不小心牡蠣卡弄丟了,而我們最後一天要從 倫敦 塔到國王十字車站附近,因此才選擇了Golden Tour運營商的橙線旅游巴士。
雖然Golden Tour人氣沒有Big Bus高,但不意味著它不好。上車可以領到免費地圖以及一副耳機,耳機插到每個座位前面的語音導覽器,一路上雖然經過的景點沒有Big Bus多,但是一些比較神奇的地點也會有很優秀的講解。
比如 說這趟專線經過了我在 倫敦 前三天住宿的酒店門口,我的酒店附近有一個叫聖瑪麗的醫院。我住在這裡三天,都覺得它平平無奇,但是通過語音導覽才知道,聖瑪麗醫院是凱特王妃三個孩子出生的醫院,因為它的婦產科全世界有名。而且它也是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醫院,直到現在它除了具有醫院最基本的功能外,當年發現青黴素的負一層實驗室現在也是對外開放的展覽館。
除此之外這個旅游專線經過金融城的時候,還為我們介紹了1666年 倫敦 大火初始起火的街區,波及的範圍等。這些講解除了讓我對各個景點影響更深刻外,還連帶著讓我對 倫敦 的發展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倫敦 市區建築 大英 圖書館
以上就是 倫敦 市區(周邊)一些景點的介紹。其實 倫敦 還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我沒有去, 比如 說軌道塔,還有在考文特花園花園裡尋找《權游》的HighGarden的路牌等。每個人都有愛好偏重,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四、關於飲食英國 以English Breakfast而聞名世界,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現在Brunch也是很流行。因為我在旅游的過程中屬於早出晚歸的,所以很多時候來不及體驗一下英式”趣味”。
大多時候,我的早餐、午餐都以一種快速、方便的形式解決。所以我常常會光顧當地超市,買一些麵包、水果等解決基本溫飽問題。 至於一些快餐,其實我並不推薦麥、肯、漢快餐店,反倒是我會比較喜歡光顧同樣滿大街都是的壽司快餐店。畢竟在 歐洲 吃到油炸類食物的機會很多,如果常常吃西式快餐店的話,估計喉嚨會比較爆炸。
因此,我主推在晚餐時吃點有特色的餐廳。以下就是我去過的一些“網紅”餐廳的介紹。
1.Flat Iron(Denmark Street)
連鎖網紅店,我去的是Denmark Street的分店,比較靠近Soho和 中國 城,所以晚餐時間段會比較多人。暫時沒有空位的情況下,可以在門口直接預定,門口的咨客會告訴你等候時間,確定預約之後會短信通知。 ↑Flat Iron ↑Flat Iron 這家店其實沒有太高級,屬於比較低檔大眾餐廳,讓我覺得有點像“高級薩莉亞”的錯覺。菜單相對比較豐富(對比其他 倫敦 吃過的餐廳來講,不要和中餐比),在美團上各種類的菜品都人推薦,所以我選擇了大眾推薦度最高的幾個菜品來品嘗:牛肩、肉眼、烤菠菜、烤茄子以及玫瑰檸檬汽水。
Flat Iron之所以成為網紅店,除了菜品外,重要的一點來自於一般餐廳切割肉類用餐刀,它用的是一把“小菜刀”,因此吃起來挺帶感的,感覺自己吃了一頭牛......肉類我只品嘗了牛肩和肉眼,肉眼整塊上,比起牛肩稍微帶肥(其實不肥的),牛肩肉上菜前已經切好,基本上為瘦肉。一般餐廳不選擇用牛肩來做主菜類,可能牛肩本身比較瘦,所以不容易烹調得好吃,因此其實這家餐廳採取了很簡單的烹飪方法:直接原汁烤,然後撒點 海鹽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法讓我覺得原味的牛肩還是挺好吃的,只是口感來講我其實更喜歡肉眼,肉中帶點筋,而且我更喜歡自己慢慢切的感覺。 ↑Flat Iron ↑Flat Iron ↑Flat Iron ↑Flat Iron 至於烤菠菜以及烤茄子,可能廚師當天手有點抖鹽放多了,個人感覺都比較偏咸。飲料方面因為好像在 英國 能經常喝道啤酒,所以當天我並沒有點,選擇了一個推薦熱度比較高的玫瑰檸檬汽水。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我不太喜歡鮮花類味道的東西(類似鮮花餅),但作為一個嘗試來講,這個汽水中的玫瑰味一點都不突兀,所以體驗度還是蠻高的,而且從顏值來講,粉紅色的汽水本來就很加分。
不得不說,這家餐廳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加上不錯的餐廳環境以及到處都可以找到分店,Flat Iron還是很值得推薦的。
Burger & Lobster(Bank)
這應該是一家在 中國 知名度最高的 英國 網紅餐廳了,在各個平臺搜索 倫敦 美食,美食博主們基本上都在推薦這家工業風餐廳。但從體驗度和性價比來講,我還是覺得Flat Iron“珠玉在前”,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Bank 來到這家餐廳的顧客都是衝著龍蝦去的,基本上吃飯時間一進餐廳就能看到所有人都在不顧形象的“啃著”龍蝦,畫面有點喜感,可以自行腦補一下。這家餐廳所有菜品都是單點的,因此不要希望點個主菜還能看到綠色的蔬菜。龍蝦可以選擇蒸或者烤兩種烹飪方式,龍蝦也有兩種大小Size可以選擇。除了比較多人吃的龍蝦類主食外,我留意到掛在牆上還有一些其他的海鮮,但 和龍 蝦不同的是龍蝦是一份(一隻)定價,其他海鮮是按重量定價,附近也沒有看到其他顧客有點其他海鮮的,可能還是相對來講比較貴吧...... ↑Bank ↑Bank ↑Bank 總體來講,我覺得這家我只能給他三顆星的推薦度,因為我覺得它的菜品並沒有達到網紅店應有水平,龍蝦無論是蒸還是烤,味道只能說無功無過,畢竟這麼一隻龍蝦,本身能讓它好吃也是有難度的。至於 漢堡 ,我覺得和我酒店附近的一家平價餐廳的 漢堡 差不多......大家慎重考慮吧。
Barrafina(Soho)
如果說Flat Iron在價格上像薩莉亞的話,那麼這家Barrafina和薩莉亞神似的地方就是用餐環境。薩莉亞基本上沒有幾家是通風環境很好的,在薩莉亞內用餐就是悶熱。因為Barrafina採用的是開放式廚房,而且選址在地下室,即使廚房和用餐區分開,但整個環境還會很悶熱的。 我知道Barrafina是通過Lonely Planet的公眾號,這家餐廳本身主打 西班牙 海鮮以及開放式廚房兩個特色主題。不是通過導航的話,根本找不到入口,或者說就算經過門口也會以為它是一間酒吧而忽略它。 在門口我們看到了它擺出來的套餐水牌,因此我們就點了一份青口套餐。作為一個青口愛好者,我也曾經在家裡自己煮過青口,但可能是因為品種的問題,國內買的青口常常會連著一大條海草,每次清洗剪斷它都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是在 英國 吃的青口就很乾凈。口感來說其實這家的青口和 博羅 市場吃的差不多,價格當然比市場里吃貴很多,但作為一種體驗來講還是值得試一下的,畢竟坐在地下室里喝著啤酒聊著天,吃著青口的機會不多。
Macellaio RC
這家也是我在Feekr的公眾號上發現的推薦小店。其實作為一種新鮮的體驗,我十分推薦大家去品嘗這家“餐廳”的。 為什麼“餐廳”要打引號呢?因為在街道上看這家餐廳的櫥窗,真的一點都不像是一家餐廳,更多的像是一家肉店。“Macellaio”在 意大利 語中應該是“屠夫”的意思,因此櫥窗中吊著一堆巨型牛肉一點都不奇怪。進到店里,放牛肉的保鮮冰櫃也是就在餐桌不到兩三米的距離旁。因此我和我媽打趣說, 中國 一定不會存在這種餐廳,單是店里生熟分離空間就很難做到。顧名思義,這家 意大利 餐廳名字叫“屠夫”,整家店的特色就是十分“彪悍”,主打冷盤牛肉(低溫烹調),因此我也看到很多用餐的顧客點韃靼牛肉(吃貨應該不用我介紹這是個啥),但因為我之前有試過這個菜,但並沒有很喜歡,所以我就沒有在這裡品嘗。
我點了一個牛舌、主廚推薦的西冷以及一個手工意麵。 牛舌雖然分量不多,但是作為一個前菜絕對是值得推薦的。我們在國內吃鐵板燒牛舌很多都是切成一片片的。而這家店的牛舌是十分厚的一整塊,自己慢慢切基本上可以切成9-12粒冰塊大小。配合著 海鹽 以及一坨青綠色的菜醬(慢慢品嘗的過程中我和我媽覺得這個有點像韭菜花醬),真的很好吃。
接下來要說的當然是主菜。說這家餐廳彪悍的原因在於,因為我是按重量點的西冷,點完之後櫥窗後的“屠夫”才會按照訂單的重量把牛肉從一整塊肉上沿著橫截面一刀切下。但無論“屠夫”的經驗有多豐富,還是會和訂單上的重量有出入。於是Waiter會把切下來的一
整塊肉拿到餐桌上給你看一下它的“遺容”,確認大小重量可以接受後才會拿去後廚烹調。 接下來比較驚到我的是,和之前Flat Iron一樣點的是五成熟,然而我忽視了高溫鐵板和低溫烹調的不同,端上來的樣子,放在 中國 的話估計應該算是兩成熟不到的水準。整塊肉除了四周是有微微變色的痕跡外,內部基本上全生。作為一個吃過韃靼牛肉的人當然不會嫌棄它,其實這樣吃真的很嫩,且一點奇怪的味道都沒有(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感冒嘗不出味道)。我邊吃邊在想,如果我在國內吃到這樣的牛肉,估計晚上回家得“開花”吧......這裡我很推薦大家去嘗一下這家店的主廚推薦,但是可以選擇吃更熟一點的肉。
最後要說的是我媽最喜歡吃的意麵。作為一個 意大利 餐廳不得不嘗試的就是它的手工意麵。因為之前曾在餐廳工作,所以意麵常常能吃到,但是都是市面上買的硬條煮開的意麵,因此口感做得很好真的很難。但是這家的手工意麵真的能吃到它手工的部分,也許是
游船的三個站點把游覽的 泰晤士 河分成兩段:A段是 倫敦 眼到 倫敦 塔;B段是 倫敦 塔到 格林尼治 。從 格林尼治 碼頭上船先游覽的是B段,因為這一段沒有太有名的景點,只能遠遠的看到碎片大廈、”腌黃瓜“兩棟遠處的大樓。
過了 倫敦 塔站點之後,兩岸經過的景點比較多,因此這時船上的講解員才開始講解兩岸風光。慶幸的是,當時我們遇到一個很出色的講解員,一邊爆笑料,一邊講解兩岸風光。最記得的是他說 倫敦 眼是 英國 的求婚聖地,很多人都在摩天輪升到最高點的時候求婚,但是一定要確保女朋友一定會答應你的才好把她領上去,不然求婚時失敗後,對著女朋友以及摩天輪車廂里的其他20多號人在同一密閉空間里待10多分鐘,真的很尷尬......
一路上可以看到塔橋、 倫敦 塔、市政廳、莎士比亞環球劇場、泰特現代藝術館、國會大廈、 倫敦 塔等景點,遠處的還有南岸的碎片大廈以及金融城的 聖保羅 大教堂和”腌黃瓜“。最後在 倫敦 眼下船的時候可以看到講解員的” 廬山 真面目“,也可以和他握手致意。
2、旅游巴士線路(Golden Tour & Big Bus) 滑鐵盧 車站
在市區能常常看到一些敞半篷的雙層巴士就是 倫敦 市區的旅游專線。Golden Tour & Big Bus是兩個旅游巴士運營商,London Pass雖然包括一天的旅游專線隨上隨下的費用,但是只能允許在同一個運營商的巴士線路中隨時上下。一般來講,比較多人選擇的是Big Bus,因為它涵蓋的線路比較廣,經過的景點較多。但因為最後一天我媽不小心牡蠣卡弄丟了,而我們最後一天要從 倫敦 塔到國王十字車站附近,因此才選擇了Golden Tour運營商的橙線旅游巴士。
雖然Golden Tour人氣沒有Big Bus高,但不意味著它不好。上車可以領到免費地圖以及一副耳機,耳機插到每個座位前面的語音導覽器,一路上雖然經過的景點沒有Big Bus多,但是一些比較神奇的地點也會有很優秀的講解。
比如 說這趟專線經過了我在 倫敦 前三天住宿的酒店門口,我的酒店附近有一個叫聖瑪麗的醫院。我住在這裡三天,都覺得它平平無奇,但是通過語音導覽才知道,聖瑪麗醫院是凱特王妃三個孩子出生的醫院,因為它的婦產科全世界有名。而且它也是弗萊明發現青黴素的醫院,直到現在它除了具有醫院最基本的功能外,當年發現青黴素的負一層實驗室現在也是對外開放的展覽館。
除此之外這個旅游專線經過金融城的時候,還為我們介紹了1666年 倫敦 大火初始起火的街區,波及的範圍等。這些講解除了讓我對各個景點影響更深刻外,還連帶著讓我對 倫敦 的發展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倫敦 市區建築 大英 圖書館
以上就是 倫敦 市區(周邊)一些景點的介紹。其實 倫敦 還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我沒有去, 比如 說軌道塔,還有在考文特花園花園裡尋找《權游》的HighGarden的路牌等。每個人都有愛好偏重,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四、關於飲食英國 以English Breakfast而聞名世界,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現在Brunch也是很流行。因為我在旅游的過程中屬於早出晚歸的,所以很多時候來不及體驗一下英式”趣味”。
大多時候,我的早餐、午餐都以一種快速、方便的形式解決。所以我常常會光顧當地超市,買一些麵包、水果等解決基本溫飽問題。 至於一些快餐,其實我並不推薦麥、肯、漢快餐店,反倒是我會比較喜歡光顧同樣滿大街都是的壽司快餐店。畢竟在 歐洲 吃到油炸類食物的機會很多,如果常常吃西式快餐店的話,估計喉嚨會比較爆炸。
因此,我主推在晚餐時吃點有特色的餐廳。以下就是我去過的一些“網紅”餐廳的介紹。
1.Flat Iron(Denmark Street)
連鎖網紅店,我去的是Denmark Street的分店,比較靠近Soho和 中國 城,所以晚餐時間段會比較多人。暫時沒有空位的情況下,可以在門口直接預定,門口的咨客會告訴你等候時間,確定預約之後會短信通知。 ↑Flat Iron ↑Flat Iron 這家店其實沒有太高級,屬於比較低檔大眾餐廳,讓我覺得有點像“高級薩莉亞”的錯覺。菜單相對比較豐富(對比其他 倫敦 吃過的餐廳來講,不要和中餐比),在美團上各種類的菜品都人推薦,所以我選擇了大眾推薦度最高的幾個菜品來品嘗:牛肩、肉眼、烤菠菜、烤茄子以及玫瑰檸檬汽水。
Flat Iron之所以成為網紅店,除了菜品外,重要的一點來自於一般餐廳切割肉類用餐刀,它用的是一把“小菜刀”,因此吃起來挺帶感的,感覺自己吃了一頭牛......肉類我只品嘗了牛肩和肉眼,肉眼整塊上,比起牛肩稍微帶肥(其實不肥的),牛肩肉上菜前已經切好,基本上為瘦肉。一般餐廳不選擇用牛肩來做主菜類,可能牛肩本身比較瘦,所以不容易烹調得好吃,因此其實這家餐廳採取了很簡單的烹飪方法:直接原汁烤,然後撒點 海鹽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法讓我覺得原味的牛肩還是挺好吃的,只是口感來講我其實更喜歡肉眼,肉中帶點筋,而且我更喜歡自己慢慢切的感覺。 ↑Flat Iron ↑Flat Iron ↑Flat Iron ↑Flat Iron 至於烤菠菜以及烤茄子,可能廚師當天手有點抖鹽放多了,個人感覺都比較偏咸。飲料方面因為好像在 英國 能經常喝道啤酒,所以當天我並沒有點,選擇了一個推薦熱度比較高的玫瑰檸檬汽水。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我不太喜歡鮮花類味道的東西(類似鮮花餅),但作為一個嘗試來講,這個汽水中的玫瑰味一點都不突兀,所以體驗度還是蠻高的,而且從顏值來講,粉紅色的汽水本來就很加分。
不得不說,這家餐廳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加上不錯的餐廳環境以及到處都可以找到分店,Flat Iron還是很值得推薦的。
Burger & Lobster(Bank)
這應該是一家在 中國 知名度最高的 英國 網紅餐廳了,在各個平臺搜索 倫敦 美食,美食博主們基本上都在推薦這家工業風餐廳。但從體驗度和性價比來講,我還是覺得Flat Iron“珠玉在前”,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 ↑Bank 來到這家餐廳的顧客都是衝著龍蝦去的,基本上吃飯時間一進餐廳就能看到所有人都在不顧形象的“啃著”龍蝦,畫面有點喜感,可以自行腦補一下。這家餐廳所有菜品都是單點的,因此不要希望點個主菜還能看到綠色的蔬菜。龍蝦可以選擇蒸或者烤兩種烹飪方式,龍蝦也有兩種大小Size可以選擇。除了比較多人吃的龍蝦類主食外,我留意到掛在牆上還有一些其他的海鮮,但 和龍 蝦不同的是龍蝦是一份(一隻)定價,其他海鮮是按重量定價,附近也沒有看到其他顧客有點其他海鮮的,可能還是相對來講比較貴吧...... ↑Bank ↑Bank ↑Bank 總體來講,我覺得這家我只能給他三顆星的推薦度,因為我覺得它的菜品並沒有達到網紅店應有水平,龍蝦無論是蒸還是烤,味道只能說無功無過,畢竟這麼一隻龍蝦,本身能讓它好吃也是有難度的。至於 漢堡 ,我覺得和我酒店附近的一家平價餐廳的 漢堡 差不多......大家慎重考慮吧。
Barrafina(Soho)
如果說Flat Iron在價格上像薩莉亞的話,那麼這家Barrafina和薩莉亞神似的地方就是用餐環境。薩莉亞基本上沒有幾家是通風環境很好的,在薩莉亞內用餐就是悶熱。因為Barrafina採用的是開放式廚房,而且選址在地下室,即使廚房和用餐區分開,但整個環境還會很悶熱的。 我知道Barrafina是通過Lonely Planet的公眾號,這家餐廳本身主打 西班牙 海鮮以及開放式廚房兩個特色主題。不是通過導航的話,根本找不到入口,或者說就算經過門口也會以為它是一間酒吧而忽略它。 在門口我們看到了它擺出來的套餐水牌,因此我們就點了一份青口套餐。作為一個青口愛好者,我也曾經在家裡自己煮過青口,但可能是因為品種的問題,國內買的青口常常會連著一大條海草,每次清洗剪斷它都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但是在 英國 吃的青口就很乾凈。口感來說其實這家的青口和 博羅 市場吃的差不多,價格當然比市場里吃貴很多,但作為一種體驗來講還是值得試一下的,畢竟坐在地下室里喝著啤酒聊著天,吃著青口的機會不多。
Macellaio RC
這家也是我在Feekr的公眾號上發現的推薦小店。其實作為一種新鮮的體驗,我十分推薦大家去品嘗這家“餐廳”的。 為什麼“餐廳”要打引號呢?因為在街道上看這家餐廳的櫥窗,真的一點都不像是一家餐廳,更多的像是一家肉店。“Macellaio”在 意大利 語中應該是“屠夫”的意思,因此櫥窗中吊著一堆巨型牛肉一點都不奇怪。進到店里,放牛肉的保鮮冰櫃也是就在餐桌不到兩三米的距離旁。因此我和我媽打趣說, 中國 一定不會存在這種餐廳,單是店里生熟分離空間就很難做到。顧名思義,這家 意大利 餐廳名字叫“屠夫”,整家店的特色就是十分“彪悍”,主打冷盤牛肉(低溫烹調),因此我也看到很多用餐的顧客點韃靼牛肉(吃貨應該不用我介紹這是個啥),但因為我之前有試過這個菜,但並沒有很喜歡,所以我就沒有在這裡品嘗。
我點了一個牛舌、主廚推薦的西冷以及一個手工意麵。 牛舌雖然分量不多,但是作為一個前菜絕對是值得推薦的。我們在國內吃鐵板燒牛舌很多都是切成一片片的。而這家店的牛舌是十分厚的一整塊,自己慢慢切基本上可以切成9-12粒冰塊大小。配合著 海鹽 以及一坨青綠色的菜醬(慢慢品嘗的過程中我和我媽覺得這個有點像韭菜花醬),真的很好吃。
接下來要說的當然是主菜。說這家餐廳彪悍的原因在於,因為我是按重量點的西冷,點完之後櫥窗後的“屠夫”才會按照訂單的重量把牛肉從一整塊肉上沿著橫截面一刀切下。但無論“屠夫”的經驗有多豐富,還是會和訂單上的重量有出入。於是Waiter會把切下來的一
整塊肉拿到餐桌上給你看一下它的“遺容”,確認大小重量可以接受後才會拿去後廚烹調。 接下來比較驚到我的是,和之前Flat Iron一樣點的是五成熟,然而我忽視了高溫鐵板和低溫烹調的不同,端上來的樣子,放在 中國 的話估計應該算是兩成熟不到的水準。整塊肉除了四周是有微微變色的痕跡外,內部基本上全生。作為一個吃過韃靼牛肉的人當然不會嫌棄它,其實這樣吃真的很嫩,且一點奇怪的味道都沒有(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感冒嘗不出味道)。我邊吃邊在想,如果我在國內吃到這樣的牛肉,估計晚上回家得“開花”吧......這裡我很推薦大家去嘗一下這家店的主廚推薦,但是可以選擇吃更熟一點的肉。
最後要說的是我媽最喜歡吃的意麵。作為一個 意大利 餐廳不得不嘗試的就是它的手工意麵。因為之前曾在餐廳工作,所以意麵常常能吃到,但是都是市面上買的硬條煮開的意麵,因此口感做得很好真的很難。但是這家的手工意麵真的能吃到它手工的部分,也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