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G'day OZ!野味遍地的澳大利亞之悉尼、黃金海岸、凱恩斯大堡礁、墨爾本、自駕大洋路

















加利福尼亞紅木杉The Redwoods(可去可不去)-奧特威樹頂漫步Otway Treetop Walk-奧特威角C157桉樹林看考拉-奧特威角 燈塔 Cape Otway Lightstation-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十二使徒12 Apostles -沉船谷Loch Ard Gorge-坎貝爾Port Campbell
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950米/1分鐘---十二使徒12 Apostles---3.7公里/3分鐘---沉船谷Loch Ard Gorge---7.3公里/6分鐘---坎貝爾Port Campbell
阿波羅貝Apollo Bay到 普林斯頓 Princesstown,從阿波羅貝,就開始離開海岸,進入奧特威森林公園The Great Otway National Park,也就是綠色雨林段。
加利福尼亞紅木杉The Redwoods 森林控可以來。紅杉木是世界最高的樹種之一。奧特威這批紅杉木,種植於1936年。位於Aire Valley Plantation,離樹頂漫步不遠。
奧特威樹頂漫步Otway Treetop Walk 停留點 世界上最長和最高的高空步道:600米長,離地平面25米高。通過盤旋樓梯可升到45米高的觀景台。樹頂漫步用時1小時左右。成人25澳元;兒童10澳元
奧特威角C157桉樹林看考拉 就在 大洋路 (B100)轉到去奧特威角 燈塔 的C157這條路上。考拉觀看集中點之二。
奧特威角 燈塔 Cape Otway Lightstation 停留點 也依然在工作的 燈塔 ,比小紅帽更久。是澳洲現存最古老的 燈塔 。進入要收費,設施相應很完善。成人19.50澳元,兒童在校生7.5澳元。
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停留點 在70米高的海岸懸崖上被鑿出的86個臺階,下到海灘。下午人流高峰,此處的停車場比較小,若是下午抵達,不如將車停在十二使徒的超大停車場,步行過來也就1公里的樣子。
十二使徒12 Apostles停留點 大洋路 最有名的就是它了。建議把這天自駕最美最黃金的時光留給十二使徒,拍照最美時分,那必是日出和日落的時候
沉船谷Loch Ard Gorge停留點 又名 洛克 阿德峽灣。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景區,“有著 澳大利亞 最壯觀的海灘美譽。也是 澳大利亞 一次著名海難事故的發生地。”預知詳情,請維基百科。景點包括:沉船谷海灘 ( 洛克 阿德號沉船遺跡)、刀鋒崖 (Razorback)、短尾鸌島 (Muttonbird Island) 和相鄰的回音洞 (Blowhole)。用時:全部景點看完2-3個小時,單獨一個1小時左右。
坎貝爾Port Campbell [住宿點]離十二使徒最近的小鎮,也是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中最大的城鎮,其實不大。位置是王道。重要住宿休整點。
十二門徒往前開13公里叫PETER BOROUGH的地方可以下到大海邊看十二門徒。


奧特維角 燈塔 高21米,高於海平面約91米,目前依然可以使用,並且對外開放,游客可購買參觀門票進入參觀,也可以爬上 燈塔 觀看壯觀的沿海風光,並且還可同塔內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當登至塔頂, 維多利亞 海景盡收眼底,可盡情的俯瞰和擁抱 維多利亞 海岸,觀賞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大海。塔內還保留了歷史悠久的通信設備、 燈塔 守護人用過的各種燈、歷史非常的悠久纜繩等,特別具有紀念意義,記錄了 燈塔 的過去和現在。
奧特維角 燈塔 是 澳大利亞 最古老的仍保存完好的 燈塔 ,早期的 澳大利亞 移民在經曆數月的航行,只要看到這座 燈塔 ,就看到登陸的希望。登上 澳大利亞 大陸最古老的 燈塔 最高層,站在90米高的塔頂部,俯瞰狂野的南大洋,你才會明白為什麼如此之多的悲慘沉船事件發生在這一與世隔離而崎嶇的海岸線上。博物館內設有早期的電報塔和雷達站,當然在此也可以領略 巴斯 海峽的壯觀景象。在6月至10月期間還可以有機會看到鯨魚在附近海域嬉戲。
從阿波羅貝前往 燈塔 的路上,有著大片的桉樹林,會有很大機會見到野生考拉,經常可以看到把車停在路邊大呼小叫看考拉的游客,十分的有趣。這裡的瀑布 和美 妙的日落也會讓你感慨大自然的美妙。另外 燈塔 還提供住宿服務,傳統的海角 燈塔 看守人(Head Lighthouse Keeper)小屋設有四間卧室、兩個衛生間、壁爐、設備齊全的廚房和洗衣設施;管理員小屋(The Manager's House)設施齊全,翻修一新,也為旅行者提供舒適住宿體驗。 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吉布森臺階(Gibson Steps)位於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上的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 Park),距離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約16公里車程,距離十二門徒(Twelve Apostles)約1公里。
吉布森臺階是一處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的86級階梯,位於被海水沖蝕的懸崖底部和澎湃的海浪之間,可以從懸崖頂部一直通向底下的吉布森海灘(Gibson Beach)。相傳這座險峻的階梯最初由當地的Kirrae Whurrong土著部落開鑿,是他們下海捕獵的路線,後來經一位叫休·吉布森(Hugh Gibson)的早期移民修葺完善,才成為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樣子。
吉布森臺階是 大洋路 中唯一一個可以下到沙灘看海中巨石的地方,沙灘上巨石嶙峋,海浪滾滾,濤聲陣陣,空氣里也帶著海浪翻捲的水汽,非常有氣勢。旁邊有個觀景台,可以俯瞰吉布森臺階。在吉布森臺階的海灘上能看到兩個巨大的 石柱 ,分別叫做Gog和Magog,在不遠處的十二門徒(Twelve Apostles)景區的城堡岩上向東也能看到這兩個 石柱 ,但是它們並不屬於十二門徒 石柱 的一部分,組成十二門徒景觀的石灰岩 石柱 全部位於十二門徒棧道和觀景台的西面。
吉布森臺階是游客在十二門徒區域能夠下到海灘上、親密接觸大海的兩處景點之一,另一處位於5公裡外的 洛克 阿德峽谷(Loch Ard Gorge)。
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岩")位於 澳大利亞 墨爾本 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它(們)實際上是突出在南太平洋海面上的12塊砂岩石,經過千年的海浪和海風的洗禮,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雕鑿成酷似人面,而且表情迥異的12塊岩石,看似悲哀,恰似溫柔,巧奪天工。
十二門徒石是 墨爾本 西南部約220公裡外,是 澳大利亞 大洋路 的著名地標。 大洋路 被稱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緊靠著 維多利亞 南部海岸而行,長約320公里,是 澳大利亞 政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建。 在 大洋路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內的海岸線上,坐落著有千萬年曆史的石灰石、沙岩和化石經海水風化而逐漸形成的12個斷壁岩石。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 沉船谷(Loch Ard Gorge)洛克 阿德峽谷(Loch Ard Gorge,亦稱沉船峽谷)位於 維多利亞州 著名的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上的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 Park)內,距離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約12公里車程,距離十二門徒(Twelve Apostles)約4公里。
洛克 阿德峽谷是一片險峻結構的海岸,範圍很大,其中有一處可以下到海灘,海水從兩側高大懸崖所形成的閘門涌入,匯成一汪深藍碧透的翡翠池。 洛克 阿德峽谷氣勢磅礴,屬於 大洋路 最美的地方之一。
在十九世紀,這裡是 英國 運送罪犯或移民到 維多利亞州 和 新南威爾士 州殖民地的一個主要航道,可當年的海岸線不是像現在這般風景秀麗的旅游點,海上經常濃霧瀰漫,風大浪高,缺少 燈塔 ,使得航行極為困難,一共發生了大大小小600多起沉船事故。最有名的沉船 洛克 阿德號(Loch Ard)整條船最後只有一名15歲的少年和一名17歲的少女生還,Lorch Ard Gorge的名字也取自於此。
不要把 洛克 阿德峽谷當作一個景點,事實上,它是一個景區,共有5公里長的步游道、3個停車場和11處觀景台(Lookout),中間區域是主景區,停車場旁邊就是 洛克 阿德峽谷觀景台(Loch Ard Gorge Lookout),深邃的峽谷筆削如鬼神的懸崖。觀景台邊上,有臺階一直通到下麵的海灘;
左側區域,可以看到蛇形巨石Island Archway,尤其是中間偏左頂端的觀景台,可以看到兩邊不同的峽谷和岩石風光,走到這裡大概十來分鐘;
右側,短線游客忽略掉Broken Head以及更右側的路線的話,從停車場走不遠可以到Mirttonbird Island Lookout,這個海鳥島嶼也是真正的沉船點。
如果有時間,把左右兩邊的徒步路線都走走,也就兩三個小時,風景絕世,徒步輕鬆,何樂不為?日出日落時分,比起十二門徒,這裡又是另一番風景。 美景觀景台(Scenic Lookout)美景觀景台(Scenic Lookout)位於 維多利亞州 著名的 大洋路 上(Great Ocean Road)的小鎮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
從 坎貝爾港 鎮沿著 大洋路 往西約2公里左右,很快就能到達美景觀景台,觀景台位於懸崖頂端的制高點,由此可以俯瞰整個 坎貝爾港 鎮、海灘以及碼頭,是全景拍攝的絕佳位置。
美景觀景台右手邊的 通道 是探索步道的入口,單程2公里長的徒步登山路線可以直達 坎貝爾港 海灘,沿途飽覽本地的植被和動物。 拱門(The Arch)石拱門 (The Arch)位於 維多利亞州 著名的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上,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內,地處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和彼得堡(Peterborough)兩個小鎮之間。
從 坎貝爾港 沿著 大洋路 往西約行駛約5公里即可到達 石拱門 。和不遠處的 倫敦 拱門(London Bridge)和穴岩(The Grotto)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石拱門 同樣也是歷經千年海水沖刷侵蝕而成,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將原本完好的一整塊大石頭掏空了一個半圓,形似一個巨大的 石拱門 ,直到今日,海浪依然以雷霆萬鈞之勢,一遍又一遍勇敢地向上沖,永不停歇。
石拱門 設有兩處觀景台,一處可以清晰的拍到 石拱門 的全景,沿著步行棧道可以到達另一側的觀景點欣賞壯麗的海岸線,站在陡峭的山巔上,俯瞰眼底海峽,巨浪滔天,波濤洶涌,蔚為壯觀。 倫敦橋(London Arch/Bridge)倫敦 拱門(London Bridge)位於 維多利亞州 著名的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上,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內,地處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和彼得堡(Peterborough)兩個小鎮之間。
倫敦 拱門是 大洋路 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現在矗立在大洋之中巨大的拱門狀石塊以前是和大陸相連的,其形狀與 倫敦 橋有些相似,故以此命名。
倫敦 拱門是自然之力作用形成的漂亮海岸景觀,從前這個岩石是突出海面與陸地連接的岬,由於海浪的侵蝕沖刷形成2個圓洞,正好成雙拱形,所以起名為“ 倫敦 橋”。由於海蝕和風蝕作用的不斷蠶食,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時分,與陸地連接的圓洞轟然塌落,與大陸脫離,形成現在看到的樣子,而更為驚險的是,當時橋上居然還有兩個游客,所幸他們 都安 然無恙,由此得出的教訓是:不要攀爬 大洋路 上的這些自然雕塑,外表看著很壯觀結實,其實內部很可能已經成為空殼一具了。這裡瑰麗的海岸和夜晚浪聲濤濤的海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游客。 穴岩(The Grotto)穴岩(The Grotto,又譯作石窟露天大教堂)位於 維多利亞州 著名的 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上,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內,地處 坎貝爾港 (Port Campbell)和彼得堡(Peterborough)兩個小鎮之間。
穴岩是海邊的一個拱橋,此處的石灰石岩在千萬年的狂風巨浪作用下,形成了連通著大海的洞穴,很是壯觀,游客可以順著棧道一路往下走到這個別有洞天的景點。天氣晴朗時,洞穴里的海水可以倒影出非常美麗的倒影。
彼得伯勒沙灘(Peterborough beach)彼得伯勒 海岸保護區peterborough coastal reserve,這裡有非常平緩的沙灘,也有非常眾多的礁石,整個海岸非常美。這裡也被稱為沉船海岸,海岸礁石密佈。 坎貝爾港(Port Campbel)坎貝爾港 坐落在 大洋洲 澳大利亞 維多利亞州 的 大洋路 西端的坎貝爾小灣入口處的天然峽谷上。 澳大利亞 於在1964年建立 坎貝爾港 國家公園 坎貝爾港 以 亞歷山大 ·坎貝爾船長的名字命名。
坎貝爾港 最知名的體驗莫過於在伸向海灣、飽經風霜的防波堤上漫步。聞一聞空氣中清新的海水的味道,看一看腳下洶涌的海浪。有興趣的話您還可以在碼頭上垂釣哦!
坎貝爾港 海灘是您在 大洋路 上拍攝標代表性照片的理想地點,也是家庭野餐的不二選擇。左邊的 諾福克 松提供了夏日里的一片清涼;眼前的海 水裡 是身形姣好的男男女女在嬉戲;右邊的高大懸崖仿佛能擋住北半球的所有喧囂和浮躁,在這裡稍作休整便讓您精力充沛,準備好後面更精彩的行程。 十二使徒岩↑↑↑↑↑十二門徒喂海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