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兩鴨的浪漫幻想曲,記伊比里亞半島自駕之旅#辭職去旅行

和昨天的蝦仁 Risotto不一樣,這次可是地地道道的海鮮Paella。
每一粒大米都吸足了海鮮的味道,飽滿而多汁,即便沒有搭配上鮮蝦或者青口,在嘴中依舊能感受到來自大海鮮活的力量。另外還點了一道西冷牛排,作為配菜的薯條實在是讓牛排本身有了些許廉價感,可味道依舊上乘,可圈可點。

搭配甜品的不是茶或咖啡,而是利口酒,由店家定製的小杯子裝好,和國內的小酒盅相似,約莫有個四錢左右,配合著可可粉的奶酪或者巧克力,味道不能說非常驚艷,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絕對是真的。
吃完晚飯,趁著酒勁沒有上頭,去旁邊的超市補給了下明天路上的零食和能量飲料,回到酒店洗漱一下便休息結束這一天的行程。 ———薩拉曼卡,血染的大學城次日,又是天還沒亮,我們便早早的離開了路網複雜的 馬德里 。
開始一路向西,今天的路程有接近600 Km的車程要開,也是全程當中車程最多的一天,這也是在制定行程的時候其實在猶豫要不要 馬德里 少住一晚,昨天晚上就開車來到 薩拉曼卡 ,不過後來在 薩拉曼卡 沒有選到鞠桑心儀的酒店,便放棄這一計劃。

離開 馬德里 發現對面的高速路上車流之密,以為是 洛杉磯 的郊外。
才不到早上八點,這麼早就有人開始進城上班了嗎,跟我想象中慵懶的 西班牙 完全不一樣
早上十點前難道不都是喝咖啡的時間麽?

到了 葡萄牙 才發現, 西班牙 的高速公路收費除了不說英語這一點以外,剩下的不要太友好。

兩個半小時的駕車,正好抵達 薩拉曼卡 ,和去 托萊多 一樣,第一件事情果然是停好車趕緊去找吃的。
沒能在 托萊多 吃到的吉事果(CHURROS)加巧克力終於在這邊終於嘗到。傳統的熱巧比平時在咖啡廳里喝到的熱巧要濃郁很多,完全就是巧克力融化的感覺。如果放著不喝,要不了多久怕就會凝固起來。

吉事果有著油條的外形,但是從味道上來說更接近於麻花和油條之間。本身的味道並不像油條那樣油膩,但搭配上粘糊糊的熱巧就有些難以接受了,吃了三根吉事果,熱巧也沒能喝完一杯,反倒是小伙伴鞠桑點的卡普奇諾稍稍有一點苦味,比我更多吃了兩根。

在路上,我們只是匆匆走過。回到家中,才發現這裡遠比想象的重要。
只是把 薩拉曼卡 當作前往 葡萄牙 波爾圖 路上一個落腳點,但在後期查閱資料的時候,才知道 薩拉曼卡 是整個 西班牙 最重要的文化之都,因為這裡竟然是全世界第二大通用語—— 西班牙 語的誕生地。 安東 尼奧·德雷布里哈在1492年,跟 薩拉曼卡 出版了第一本 卡斯 得亞諾(現代標準 西班牙 語)語法書


這種老派制服使得 薩拉曼卡 的每一條街道都變成了大學的一部分,每一家咖啡廳都好像校園食堂。

在貓途鷹上看到 薩拉曼卡 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星象館,天花板上有中世紀時占星術士雕刻的星象圖,可繞著 薩拉曼卡 大學走了兩圈,也沒能找到其他用戶說的小花園和星象館...掃興而歸,求而未果最為遺憾。
圖片中的扇貝之家,也是 薩拉曼卡 極有特色的一個建築,在四周的牆上都用許多貝殼的雕刻來作裝飾。

從 薩拉曼卡 出來又行駛了100公里,就抵達了兩鴨交界的地方。界橋後面就能看到藍色的歐盟星標牌。
和 西班牙 短暫的說一聲再見,再過幾天回來見。 ———波爾圖,自顧自美麗進入 葡萄牙 以後,第一個令人折磨的事情就是高速公路的付費問題。
在高速公路行駛沒有多久,就看到有一個牌子上用英語以及多種語言寫著“Foreigner”,然後一個大大箭頭指往旁邊的服務區。把車停在岔路口前的應急車道上陷入思考。在琢磨這個外國人指得是非歐盟車輛還是非 葡萄牙 車輛。高速路前面不遠處一排排的 龍門 架上面明顯裝滿了探頭和相機,萬一罰了款,怕不是所有的精打細算都打了水漂,還是老老實實的拐進服務區里探個究竟吧。


正對著自由廣場上策馬揚鞭的佩德羅四世雕像。朴素的外表感覺更像是以前貴族官邸或者政府大樓改造而成。同樣,還是將車甩給門童以後,由他們將車停泊在穩妥的地方,而我們則進去辦理入住。


這位偉大的 巴西 第一任皇帝,如今仍在環視著自己的領土,他座下良駒所在的地方,便是以前 波爾圖 權力的最中心。如今除了照片右側的雙子教堂和照片最遠端的市政廳仍保留了以前的用途,大多建築已經入駐了各式各樣的商戶,在這個繁華地段做起了生意。

從自由廣場向西出發,爬過一段大上坡就能看到 波爾圖 老城內最顯眼的地標建築牧師塔了。
無論從那個方向看過來,這座高達76米的巴 洛克 式鐘樓肯定會第一時間幫你找準自己的方向,即便在以前的航海時代也是如此,當水手們在大海上看到這座建築的時候,就知道距離 波爾圖 不遠了。

天主教堂內部總是如此輝煌,見慣了哥特式的天主堂,偶爾看下巴 洛克 式天主堂,還覺得蠻有意思。
只不過時間多少有限,通往頂樓的240個臺階還在後面等著呢,休息多久也不會減少一個。

左邊工整的建築是 波爾圖 大學,公園右邊三棟房子中最高的就是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萊羅書店』。
Tips:牧師塔登頂還需要再檢查一次門票,所以門票不要進了教堂就弄丟了。


穿過公園來到馬路對面就能看到『萊羅書店』,但朴素的黑色木門遠沒有周圍熱鬧非凡的咖啡廳有吸引力,稍不註意就會錯過,在書店門口有一個身著黑色斗篷的檢票員,如果沒有提前預定需要往西走幾步路在街拐角的一家商鋪內買票並且存包。

位於中軸線上的哥特式雙螺旋樓梯是整個書店當中最為精彩的設計,也成為『哈利波特』一書當中霍格沃茲魔法學院臺階的設計原型。想要拍一張完全沒人的照片除了早上十點書店剛開時衝進來,其他時間需要超好運才可以。最後只好把視角稍微抬起來,把所有的人都排除在鏡頭下麵,只是也同樣可惜了下麵碼放錯落有致的書籍。

二樓的設計如同一個『日』字,在樓梯兩側並沒有將地板封上,這也是因為修建於19世紀末的年代當中還沒有電燈,只能通過天花板透下的陽光為一樓提供照明。

一個樓梯,兩個世界,也難怪有人把這座鮮紅圓弧樓梯稱為『通往天堂的階梯』。
在這裡如果用慢門拍照,人走動的線條會讓書店變得更加夢幻,只可惜店家並不允許帶腳架進來。

隨著『哈利波特』系列火爆全球,來這裡巡禮的粉絲也日漸增多。在一層左面的書櫃當中,有整整一豎排擺滿了 葡萄牙 語或英語版本的『哈利波特』以及羅琳阿姨的其他書籍。

瞧瞧我最後還發現了什麼?有生之年系列!今年美劇四月就要開播最後一季,即將展開異鬼與人類的最終決戰。權謀城府極深的三傻,千面殺手二丫,三眼烏鴉布蘭,以及繼承真龍之血而且什麼都不知道的斯諾,這些一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史塔克家族成員終於要打起反擊戰了!
希望老馬丁給力,能健康的完成此部作品,切勿成為史詩爛尾...

如果說這個書店什麼位置人比較少的話,就是收銀台了,儘管5歐元的門票可以沖抵書費,但昂貴的價格依舊令很多游客望而卻步。但是每日大量的客流依舊給這裡帶來了不菲的門票收入,也難怪被稱為『靠門票養活的書店』。

波爾圖 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這些裝潢在各種建築內外的青花瓷牆壁。不光是教堂,火車站,餐廳,大量的公共建築都有著這種傳世美麗的彩繪牆壁。也使得 波爾圖 在橘紅色這一主色調外,多了一抹溫潤的藍色。不過咱們的青花是水墨清雅,瀟灑寫意。 波爾圖 的青花更多則是油畫重彩,濃墨寫實。兩者各有千秋,唯獨 日本 的青花,是燉煮用來吃的)


很多游人都會在這裡拍照,甚至爬到字母上面,擺出各式各樣搞怪的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