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北非——小魚看世界之摩洛哥篇



人類總覺得人間最好總是得不到和已失去,所以我對這兩樣風景的奇怪執念也變得很好理解。 撒哈拉沙漠 本來也是一個光名字都能讓人無限遐想的聖地,騎著駱駝走在其間的那種奇妙體驗感絕對可以列入人生永不磨滅的記憶清單。三毛讓撒哈拉更傳奇,好像很容易被文字修飾過的愛情迷惑忽略了沙漠本身的浪漫。每個沙漠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沙,撒哈拉的沙細膩偏紅,無怪乎總有人用它描繪想念和纏綿。沙也是海,一望無垠,端坐其間靜賞落日,生活和自己都很容易被遺忘,彷佛化成了胡楊佇立於此萬年長久。駝隊安靜的在不遠處卧倒陪伴,對我這種初來乍到者的大驚小怪見怪不怪,睿智淡定一如長者,依偎襯托著牽駝人匆匆追趕生活的背影。他們互為風景,我不過是路過的飛鳥,只管欣賞即可。
這微妙的感覺在 地中海 邊再次重現。去過那麼多大海見過不同級別的海藍,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獨特,像這種凝結成藍寶石的靜謐之美還是第一次感受。海浪、海風、人群其實一樣不缺,越喧嘩越寧靜的反差才最讓我欲罷不能。景點什麼的對我來說也不過就是名稱符號罷了,一山一石,一灘一水,像什麼都隨看者主觀,一千個人眼裡的哈姆雷特又有什麼可對比標準呢。不若吹著海風喝著咖啡放空,只記住藍才能化身魚徹底擁抱大海,一如沙漠住宿夜晚那漫天的星光永恆在回憶里璀璨。
來過,感受過,想記住的都能記住,不用面朝大海也能春暖花開。















然而人生從來不簡單,大多數人還得為柴米油鹽努力著吃苦。翻譯出發前反覆告誡我們,莫要隨便拍路人,當地居民很反感外來者,急了真的會翻臉,再加上一路也沒少看過原住民警惕迴避的眼神,空氣中瀰漫的大麻味、街角聚集的三兩青年等種種當地日常都讓不瞭解的外來者戰戰兢兢,就算 舍夫沙萬 等地感受到的友好氛圍也不能完全打消疑慮。事實證明情感真的是雙方面的事,有偏見難怪看什麼都杯弓蛇影,戴有色眼鏡又怎能期望對方對你一見如故,真能化身成這兒的貓看當地肯定不同。擔心暈車不舒服的我一直追著關心問候的民宿老闆,因我的一次鼓掌就歡樂的把演出內容換成 中國 歌曲專場的酒吧鋼琴彈奏者,為吃不慣西餐的我偷偷拿私藏飛機中餐的美麗卡航小姐姐……走到哪兒總能感受到關懷的溫暖才是貓眼看世間里本善的人性吧!








信仰是一種特別的浪漫,可以讓人為之生與死,最低程度可以讓餓著的肚子再撐一撐,所以總說幸福其實和擁有多少沒有太大的關係。泥巴地上歡樂追逐破皮球的孩子,街頭頭髮花白卻衣冠整齊堅持工作的當地導游,衣不蔽體卻把乞討來的食物溫柔分給同伴的流浪漢,無一不是精神層面的富有者。反倒是菲斯街頭追著我們翻譯詢問如何才能得到一份像她這樣工作的小姑娘,在得到“你應該首先去學習”的答覆時眼神里的不耐煩和不滿足讓我心驚。欲望從來不是壞事情,沒有能承載它的實力才是悲劇。瞬間開始自省,期望能得到教訓。所謂旅行讓人成長,大約就是指這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收穫的人生進益吧,知識之重要,讓我們能夠做游學者而不是挑夫。
走著走著開始想家,放鬆娛 樂都 不過是為了以更好的面貌回歸現實繼續打拼。安排的行程里珍藏每個不期而遇的小驚喜才更有韻味, 比如 一直計划著的日出在睡得懵懵懂懂的我無意間醒來打開機窗時驚艷眾人, 比如 吃了無數頓麵包後用無意間發現的當地小餅摒棄傳統蜂蜜改搭辣椒醬吃出的家鄉味道。
就這樣走走停停到處旅行,捕獲 大同 小異行程里的不同風景,記錄那些年獨一無二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