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平凡的動物王國之旅——肯尼亞、埃塞俄比亞11日旅行




當乘飛機跨越浩瀚的 印度 洋進入 東非 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比的"刀痕"呈現在眼前,頓時讓人產生一種驚異而神奇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 東非 大裂谷",亦稱" 東非 大峽谷",“ 東非 大地溝”。 這條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古往今來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東非 大裂谷的整個形狀可畫成不規則三角形,最深達2000米,寬30-100千米,全長6000千米,是世界最長的不連續谷,由探險家約翰·華特·古格裡所命名。 東非 大裂谷的詳細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個點來描述的話,南點在 莫桑比克 入 海口 , 西北 點則遠到 蘇丹 約旦 河,北點則可進入 死海 。中間有相當多個湖泊、火山群。
在 肯尼亞 境內,裂谷的輪廓非常清晰,它縱貫南北,將這個國家劈為兩半,恰好與橫穿全國的赤道相交叉,因此, 肯尼亞 獲得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稱號:“ 東非 十字架”。裂谷兩側,斷壁懸崖,山巒起伏,猶如高聳的兩垛牆,首都 內羅畢 就坐落在裂谷南端的東“牆”上方。登上懸崖,放眼望去,只見裂谷底部松柏疊翠、深不可測,那一座座死火山就像拋擲在溝壑中的彈丸,串串湖泊宛如閃閃發光的寶石。裂谷東側的 肯尼亞 山,海拔5199米,是 非洲 第二高峰。
東非 裂谷帶兩側的高原上分佈有眾多的火山,如 乞力馬扎羅 山、 肯尼亞 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 湖南 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於 北亞 的 貝加爾湖 ,為世界第二深湖。




在赤道附近有人做這個模擬實驗。
納瓦 沙湖 國家自然保護區。毫無疑問這裡是 東非 裂谷里的一棵明珠。也是我們看到的一個以湖景為主的自然景觀。
納瓦 沙湖 (Lake Naivasha),是中部五湖裡最出色的一個,這裡湖、光、山、色無一不自在隨意,納瓦 沙湖 是鳥類學家的夢想,該處有400多種各類鳥,以該湖為家的所有鳥類品種比起全大不列顛群島還多。該湖是裂谷中最高湖,湖內河馬成群,湖中島的各類動物加之秀麗湖景吸引了不少游客。也是 肯尼亞 景點中 中國 領導人來的最多之處。
游覽納瓦 沙湖 ,旅行社為我們安排的是乘船游覽。



從愛鳥網搜到最接近的資料:藍磯鶇(學名:Monticola solitarius)是中等體型的青石灰色磯鶇,雄鳥上體幾乎純藍色,兩翅和尾近黑色;下體前藍後慄紅色。雌鳥上體藍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體棕白,各羽綴以黑色波狀斑。分佈廣泛,為留鳥及候鳥,見於歐亞大陸、 中國 、 菲律賓 、 東南亞 、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 及 婆羅洲 。是 馬耳他 的國鳥。
















非洲 海雕(學名:Haliaeetus vocifer)為隼形目鷹科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雌性比雄性大。雄性的翼展一般長約2米,而雌性的翼展一般長逾2.4米。它們的外型獨特全身大多呈棕色,強有力的翅膀則呈黑色。它們的頭部、胸部和尾部呈雪白色,喙呈黃色,尖端有一黑斑駁。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
在 淡水 湖、蓄水池和河流附近,有時亦會出現在河口附近。主要的食物是魚。分佈於 撒哈拉沙漠 以南的大部分 非洲 大陸。

>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鵜形目->->->鵜鶘科->->鵜鶘屬-
分佈於 非洲 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 撒哈拉沙漠 (北迴歸線)以南的整個 非洲 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