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波蘭
波蘭 ,這個看上去非常平凡的國家,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它孕育了哥白尼和肖邦,建立了 中歐 的第一所大學,創造了 歐洲 第一部民主憲法。 波蘭 曾三次滅國,卻又能三次浴火重生。它堅韌不拔的性格,也讓他們在沒落時永不滅亡。 奧德河畔的這座明珠般的小城——弗羅茨瓦夫提起 波蘭 ,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首都 華沙 ,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克拉科夫 。而我卻鐘情於奧德河畔的這座明珠般的小城—— 弗羅茨瓦夫 (Wroclaw)。這座位於 波蘭 西南部毗鄰 捷克 的城市,被蜿蜒的奧得河依稀穿過,數不盡的小島遍佈於河流之上,奧得河河谷肥沃的地域讓這裡富足而寧靜。 那是一個周日的傍晚,之前看天氣預報是中雨,很準,抵達弗市迎接我的就是雨雨雨各種雨,那時還是3月份,日落後氣溫還是很低的。隨便找了一家快餐店匆匆吃了幾口,打著雨傘就出來逛街了。或許是下雨天冷的緣故,路上的人很少,即使到了本應該是最繁華的中心區,也沒見多少人。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是 波蘭 下西里西亞 省的省會,人口約63.5萬,列 波蘭 第四 大城 市(次於 華沙 、 羅茲 和 克拉科夫 ),同時也是僅次於 華沙 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經濟、文化、交通等諸多方面都在 波蘭 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行走於 弗羅茨瓦夫 的街道,隨處可見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 洛克 式、古典主義等風格迥異的精美建築,華麗而高貴。 ↑弗羅茨瓦夫 穿過小巷來到古城的正中心——集市廣場(Rynek),它是僅次於 克拉科夫 廣場的 波蘭 第二大廣場,和很多 歐洲 的廣場一樣,是典型彩色房子的聚集地。古城區的大部分景點都在附近,從這裡步行都可很快到達。 歷時100多年的市政廳是 弗羅茨瓦夫 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內部和外觀均十分華美。現在裡面已經沒有市政當局辦公了,目前用作市民藝術博物館,陳列品包括黃金藝術品和著名的 弗羅茨瓦夫 民間傳說,兩層樓的大部分區域是免費開放的。老市政廳正面牆上有一個天文鐘錶,建於1580年,鐘錶的正中是一個金色的太陽,時針的一頭是月亮,另一頭是一隻手。 ↑弗羅茨瓦夫 老市政廳的旁邊是 波蘭 著名詩人、編劇、作家 亞歷山大 弗雷德羅(Alexander Fredro)的雕像。 ↑弗羅茨瓦夫 在集市廣場 西北 有座建於14世紀的哥特式的聖伊麗莎白教堂(Kościół Św. Elżbiety),它有一個83米高的塔樓,原塔樓有100米,但16世紀被冰雹毀損。登頂可以欣賞整個城市的全景(想想登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塔樓的事情,還是放棄了)。倒是教堂旁邊有點像服裝模特式樣的十字架很是特別。 ↑弗羅茨瓦夫 下著大雨,懶得換廣角鏡頭去拍攝聖伊麗莎白教堂的全景了,就拍拍這個銅製的模型吧。 ↑弗羅茨瓦夫 瞭解 弗羅茨瓦夫 的話,一定知道這座城市裡著名的“小矮人”,這個城市中一共擁有250多個銅製小矮人。它出現於2001年,是為了紀念上世紀80年代當地青年反抗暴政的“橙色運動”。當年,有一批青年學生打扮成小矮人的模樣,在城市游走,反抗暴政,最後被鎮壓。第一批小矮人出現後,當地居民立刻愛上了他們,有些商家和個人也開始自發地鑄造小矮人,放在自家門前,形色各異,走在城市中,不經意間就會發現它們的身影。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羅馬 帝國利奧波德一世於1702年在 弗羅茨瓦夫 創建了一所普通院校,1811年發展成為現在的 弗羅茨瓦夫 大學(上圖)。 弗羅茨瓦夫 大學下設10個學院,有43000名學生,至今已經培養出了9個諾貝爾獲獎者。據說大學的禮堂是 波蘭 最大、最華麗、保存最完整的的世俗巴 洛克 內裝飾風格的禮拜堂,無奈去時已入夜,不便進去打擾。 ↑弗羅茨瓦夫 雨越下越大,只得回去休息。
時差的緣故,翌日天還沒亮就起來了。去探訪比古城區更吸引我的著名的座堂島,座堂島是 弗羅茨瓦夫 最古老的街區,它又叫大教堂島,後來圍繞此島在奧得河兩岸形成了現在的城市,主教座堂就建於此島上。 ↑弗羅茨瓦夫 這是情人橋,戀人們把鎖鎖在橋欄桿上,然後把鑰匙扔進河裡,寓意可以鎖住永恆的愛。 ↑弗羅茨瓦夫 游覽此地最好的方法是穿過Tumski橋(連心鎖橋,也叫情人橋),來參觀整個大教堂島。在這裡還能看到不遠處修建於14世紀的聖十字大學。 弗羅茨瓦夫 主教座堂歷盡數次火災,但仍擁有著令人驚嘆的建築以及 波蘭 最大的教堂管風琴。攀登至教堂頂還可以觀賞河流美景。 ↑弗羅茨瓦夫 施洗 聖約翰 大教堂位於大教堂島(Ostrów Tumski),是 弗羅茨瓦夫 的主教堂,兩座尖塔十分有特點,基本從城市的任意角度都能看到它。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塔樓可以登頂,只要5茲羅提,從上面可以俯瞰全城。施洗 聖約翰 大教堂是獻給聖母 瑪利亞 的,創始人是Pogarell主教普熱茨瓦夫。更大的驚喜是教堂兩側均為巴 洛克 式的風格。其特點是頂部裝飾華麗的壁畫和精緻的雕塑覆蓋整個高穹頂。 ↑弗羅茨瓦夫 白天和夜晚來看這座教堂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說來挺幸運的,清晨我剛剛拍完這幾張照片,景觀燈就熄滅了。 ↑弗羅茨瓦夫 位於大教堂島西側的河中小島沙島上,哥特式拱尖和耶穌聖誕圖是其看點。教堂在外面看起來好像不是一個教堂,但是進到教堂里,立刻就會被那種氣勢所震撼。雖然沙上聖母教堂並不大,但是在當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宗教場所。當然在教堂周圍的草地躺著曬曬太陽看看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弗羅茨瓦夫 沙上聖母教堂外面有一尊神父的雕像,在雕像的腳下有一串文字,大概意思是:我們希望世界 和平 ,也希望世界不給我們帶來戰爭。 ↑弗羅茨瓦夫 在窄窄的街道中,有軌電車從古樸的街巷中穿過,在華美神秘的教堂門前停靠,有一種時空的穿越感。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依河而建,據不完全統計,城裡有超過100座各式各樣的橋,因此 弗羅茨瓦夫 又被稱為“百橋之城”。像 威尼斯 、像 聖彼得堡 都是我的愛,有河有水的地方總是充滿靈性的。沿著河邊走走停停,沒有旅游景點的人山人海,悠閑而愜意。 ↑弗羅茨瓦夫 不想探究 弗羅茨瓦夫 的過去,只管沉寂在無憂無慮的當下,沿著奧得河,走走停停,細細的品味這座小城的致美,肆意的感受那單純寧靜的氣息。 ↑弗羅茨瓦夫 華沙,廢墟上重新盛開的鮮花很早就知道, 波蘭 首都 華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遭受過嚴重破壞,幾乎被夷為平地,大部分建築都被炸毀,那些富麗堂皇的古建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焦土。誰知在幾十年後,在這片戰爭的廢墟中, 華沙 人民又將曾經的那座美麗的城市重新展現給世人。 ↑華沙 到了 華沙 以後,若是不瞭解這些,我很難相信這座城市曾被摧毀過。一座座教堂,一幢幢古老的建築,孰能想到這些都是後來按照之前 華沙 大學師生們曾經測繪保存的圖紙複原建造的呢。 ↑華沙 不僅如此, 華沙 還被譽為“綠色首都”,成為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全市面積512平方公里,卻擁有65個公園,條條大街綠茵蔥蔥,花壇草坪星羅棋佈,整個城市掩映在綠蔭花海之中,人均占有77平方米的綠地面積,這個水平始終遙居世界各 大城 市之首。 ↑華沙 初到 華沙 ,不可錯過的地方基本都位於市中心的城堡廣場周邊,以最顯眼的奇格蒙特三世紀念柱為中心,沿著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往南是總統府、 華沙 大學和聖十字教堂,往北是 華沙 老城。 ↑華沙 城堡廣場前這22米高的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是 華沙 最古老的非宗教性紀念像,花崗石圓柱頂端的齊格蒙特三世右手持著代表勇氣的佩劍,左手扶著十字架,極目遠眺。1596年,正是由於他的決定, 波蘭 首都從 克拉科夫 遷往 華沙 ,定都至今。 ↑華沙 說到這條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其實這條街就在 華沙 市中心,並不在什麼郊區。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從這條街一直往南,就可以通往 波蘭 原來的舊都 克拉科夫 了。這條大街建於15世紀,是 華沙 最古老的街道,在這條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上有很多歷史人物的雕像出現。 ↑華沙 亞當·密茨凱維支, 波蘭 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他的一生是被監禁、放逐、流亡和戰鬥的一生。他從不屈服,他是 波蘭 民族的驕傲,也是民族苦難的象徵。他為 波蘭 爭取自由解放的精神一直激勵著 波蘭 人民,為自己祖國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而奮鬥了終身。 ↑華沙 ↑華沙 拉茲維夫宮,始建於1643年,最初是貴族拉茲維夫家庭的私人宅邸,到十八世紀下半葉它的一部分作為劇院對外開放,從十九世紀開始則成了政府建築,現在是 波蘭 總統的官邸。騎馬雕像是約澤夫· 安東 尼·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1763-1813),他是19世紀初 波蘭 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時的一位著名的軍事指揮官。
時差的緣故,翌日天還沒亮就起來了。去探訪比古城區更吸引我的著名的座堂島,座堂島是 弗羅茨瓦夫 最古老的街區,它又叫大教堂島,後來圍繞此島在奧得河兩岸形成了現在的城市,主教座堂就建於此島上。 ↑弗羅茨瓦夫 這是情人橋,戀人們把鎖鎖在橋欄桿上,然後把鑰匙扔進河裡,寓意可以鎖住永恆的愛。 ↑弗羅茨瓦夫 游覽此地最好的方法是穿過Tumski橋(連心鎖橋,也叫情人橋),來參觀整個大教堂島。在這裡還能看到不遠處修建於14世紀的聖十字大學。 弗羅茨瓦夫 主教座堂歷盡數次火災,但仍擁有著令人驚嘆的建築以及 波蘭 最大的教堂管風琴。攀登至教堂頂還可以觀賞河流美景。 ↑弗羅茨瓦夫 施洗 聖約翰 大教堂位於大教堂島(Ostrów Tumski),是 弗羅茨瓦夫 的主教堂,兩座尖塔十分有特點,基本從城市的任意角度都能看到它。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塔樓可以登頂,只要5茲羅提,從上面可以俯瞰全城。施洗 聖約翰 大教堂是獻給聖母 瑪利亞 的,創始人是Pogarell主教普熱茨瓦夫。更大的驚喜是教堂兩側均為巴 洛克 式的風格。其特點是頂部裝飾華麗的壁畫和精緻的雕塑覆蓋整個高穹頂。 ↑弗羅茨瓦夫 白天和夜晚來看這座教堂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說來挺幸運的,清晨我剛剛拍完這幾張照片,景觀燈就熄滅了。 ↑弗羅茨瓦夫 位於大教堂島西側的河中小島沙島上,哥特式拱尖和耶穌聖誕圖是其看點。教堂在外面看起來好像不是一個教堂,但是進到教堂里,立刻就會被那種氣勢所震撼。雖然沙上聖母教堂並不大,但是在當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宗教場所。當然在教堂周圍的草地躺著曬曬太陽看看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弗羅茨瓦夫 沙上聖母教堂外面有一尊神父的雕像,在雕像的腳下有一串文字,大概意思是:我們希望世界 和平 ,也希望世界不給我們帶來戰爭。 ↑弗羅茨瓦夫 在窄窄的街道中,有軌電車從古樸的街巷中穿過,在華美神秘的教堂門前停靠,有一種時空的穿越感。 ↑弗羅茨瓦夫 弗羅茨瓦夫 依河而建,據不完全統計,城裡有超過100座各式各樣的橋,因此 弗羅茨瓦夫 又被稱為“百橋之城”。像 威尼斯 、像 聖彼得堡 都是我的愛,有河有水的地方總是充滿靈性的。沿著河邊走走停停,沒有旅游景點的人山人海,悠閑而愜意。 ↑弗羅茨瓦夫 不想探究 弗羅茨瓦夫 的過去,只管沉寂在無憂無慮的當下,沿著奧得河,走走停停,細細的品味這座小城的致美,肆意的感受那單純寧靜的氣息。 ↑弗羅茨瓦夫 華沙,廢墟上重新盛開的鮮花很早就知道, 波蘭 首都 華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遭受過嚴重破壞,幾乎被夷為平地,大部分建築都被炸毀,那些富麗堂皇的古建幾乎蕩然無存,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焦土。誰知在幾十年後,在這片戰爭的廢墟中, 華沙 人民又將曾經的那座美麗的城市重新展現給世人。 ↑華沙 到了 華沙 以後,若是不瞭解這些,我很難相信這座城市曾被摧毀過。一座座教堂,一幢幢古老的建築,孰能想到這些都是後來按照之前 華沙 大學師生們曾經測繪保存的圖紙複原建造的呢。 ↑華沙 不僅如此, 華沙 還被譽為“綠色首都”,成為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全市面積512平方公里,卻擁有65個公園,條條大街綠茵蔥蔥,花壇草坪星羅棋佈,整個城市掩映在綠蔭花海之中,人均占有77平方米的綠地面積,這個水平始終遙居世界各 大城 市之首。 ↑華沙 初到 華沙 ,不可錯過的地方基本都位於市中心的城堡廣場周邊,以最顯眼的奇格蒙特三世紀念柱為中心,沿著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往南是總統府、 華沙 大學和聖十字教堂,往北是 華沙 老城。 ↑華沙 城堡廣場前這22米高的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是 華沙 最古老的非宗教性紀念像,花崗石圓柱頂端的齊格蒙特三世右手持著代表勇氣的佩劍,左手扶著十字架,極目遠眺。1596年,正是由於他的決定, 波蘭 首都從 克拉科夫 遷往 華沙 ,定都至今。 ↑華沙 說到這條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其實這條街就在 華沙 市中心,並不在什麼郊區。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從這條街一直往南,就可以通往 波蘭 原來的舊都 克拉科夫 了。這條大街建於15世紀,是 華沙 最古老的街道,在這條 克拉科夫 郊區大街上有很多歷史人物的雕像出現。 ↑華沙 亞當·密茨凱維支, 波蘭 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他的一生是被監禁、放逐、流亡和戰鬥的一生。他從不屈服,他是 波蘭 民族的驕傲,也是民族苦難的象徵。他為 波蘭 爭取自由解放的精神一直激勵著 波蘭 人民,為自己祖國的獨立和人民的自由而奮鬥了終身。 ↑華沙 ↑華沙 拉茲維夫宮,始建於1643年,最初是貴族拉茲維夫家庭的私人宅邸,到十八世紀下半葉它的一部分作為劇院對外開放,從十九世紀開始則成了政府建築,現在是 波蘭 總統的官邸。騎馬雕像是約澤夫· 安東 尼·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1763-1813),他是19世紀初 波蘭 人民爭取國家獨立時的一位著名的軍事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