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為了忘卻的紀念--波蘭游
城堡廣場開闊、大氣,周圍被皇家城堡等色彩艷麗的房子圍繞著。 華沙 城堡廣場可以說是明信片里出境最多的地方,也算是 華沙 地標景點之一,婚紗照的熱門場地。 廣場上四周各種餐廳 舊城區以札姆克約廣場為界,外圍有城牆作為區分。這裡可以乘馬車游覽老城。 華沙 聖約翰 教堂,是天主教 華沙 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 華沙 的三座主教座堂之一,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教堂始建於14世紀,在歷史上曾經多次重建。在 華沙 起義時,教堂被德軍摧毀 。戰後教堂按14世紀時外觀重建。 許多 波蘭 國王加冕的地方,被稱為 波蘭 的國家萬神殿。整個建築呈紅色,規模宏大。 精緻的玻璃窗,每一片都是一個故事。 緊鄰 聖約翰 教堂的是格雷斯聖殿教堂,也稱耶穌會教堂。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它始建於1609年,也是由 波蘭 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下令興建的。教堂大門比較特別,被人們稱為“天使之門”。據網上介紹:教堂中最具價值的是一個早期巴 洛克 風格的祭壇和供奉的格雷斯聖像。還有門口左側的石熊也是看點之一,傳說這隻石熊是在等待愛情解咒的王子。(被行李箱搞的一頭亂,忘記拍門口左側的石熊了) 門把手也非常有特色,一隻手托著半張臉的造型,和大門上半部分的浮雕結合的恰到好處。規模不大,卻勝在精緻。 傳說當時有一名叫華爾的男青年和一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結伴,順流乘舟來 華沙 開拓家園,當時河中的美人魚是他們的見證人和庇護者;後來這裡逐漸發展成一座城市,後人為了紀念他們,便把他倆人的名字合稱“ 華沙 ”作為該城的名稱。 華沙 有2個美人魚雕像,一個在老城廣場,另一個在 維斯 瓦河邊,乘地鐵到哥白尼科學中心站下,出來就會看到美人魚。 美人魚青銅塑像,是 華沙 的城徽,也是 華沙 的驕做。雕像高4米,上身是裸體的妙齡女郎,下身是美麗的鯉魚尾。美人魚右手持劍,左手執盾牌,騰躍在洶涌的波濤之上。美人魚面目清秀端莊並略帶威嚴。 華沙 老城北端就是巴比肯城牆。 巴比肯是一個半圓形的防禦工事,位於 華沙 老城和 新城 之間。 二戰期間,城體建築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戰爭結束後,1952-1954年政府出資重建了這裡,現成為著名的旅游景區。 街頭很多工藝品。 瑪麗·居裡是著名的 波蘭 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的故居坐落在Freta大街16號,故居原本在路的右側,現在為保護建築,只能看看建築外觀。而博物館則在路的左側,內部空間不是太大。由於手機系統刷機,很多相片都丟失了,導致博物館的照片有空缺。 往回走,一家很復古的店 又回到城堡廣場,廣場的中心建築是 波蘭 國王齊格蒙特·瓦薩三世紀念柱,它是 華沙 最古老的非宗教性紀念像。22米高,位於花崗石圓柱頂端的齊格蒙特三世手托十字架,極目遠眺。1596年,正是由於齊格蒙特三世的決定, 波蘭 首都從 克拉科夫 遷往 華沙 ,定都至今。1644年由瓦迪斯瓦夫四世王為紀念其父而立,右手持著代表勇氣的佩劍,左手扶著十字架,表明他一向願意打南邪惡。 華沙 因此成為 波蘭 的政治文化中心,18世紀末 華沙 更是成為 歐洲 最大的城市。 每次旅程,登頂是必要活動之一。城堡廣場邊的聖安妮教堂是 華沙 歷史中心的教堂,是 波蘭 最著名的新古典主義外觀教堂之一,也是 華沙 歷史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重建,不過自1788年以來,教堂的外觀基本未變。教堂是免費參觀,旁邊的鐘樓,登頂6茲羅堤。 在王宮博物館里最吸引游客的是人參勃朗和貝爾納多。貝羅多的作品真跡。 加納 萊托寫真的油畫對二戰後重建 華沙 的工程起了至高無價的幫助。 城內城外 聖安妮教堂前,就有肖邦之椅。這種看起來普普通通供人休息用的椅子,輕按旁邊的PLAY按鈕,椅子發出肖邦的樂曲,故名肖邦之椅。 酒店一樓的進門右側是咖啡廳,也是家百年老店。 裝修很古樸,牆上貼著好多黑白老照片,感覺應該是曾光顧過這裡的名人。 芝士蛋糕,很醇厚 草莓塔,草莓很新鮮,帶有草莓的酸味,塔座很酥脆 拿破侖,很贊,當中的奶油有韌性,一點也不膩。 薄荷巧克力,顏值很不錯,薄荷味超級濃郁,有點甜,只是期望過高,沒有預期的驚艷。原本想嘗試有VODKA的咖啡,但考慮到晚上睡眠,明天一早還要開車,最終還是選擇了紅茶。 咖啡廳旁邊,沿街的一邊是紅酒吧。 吃完消化消化,步行前往購物店。一路走走拍拍。 華沙 的大街,綠茵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