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一號公路九天自駕游(舊金山-蒙特雷-丹麥村-洛杉磯-維加斯-洛杉磯)
↑蒙特雷 雖然看著很普通,但也要1059一夜,並不便宜。房間設施齊全,也算乾凈,但真的好冷啊,我和吳超真的是為了禦寒早早鑽進被子里……所以這種酒店帶一個pool有什麼意義呢?除了戰鬥民族誰敢下水啊。 ↑蒙特雷 自駕第二天, 舊金山 機場- 金門 大橋-九曲花街- 斯坦福 \- 硅谷 \- 蒙特雷 ,一共走了200公里,對 美國 的路況、駕駛習慣、交通規則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開車不再最開始的小心翼翼,也敢跟著 美國 司機小小超速下,開始有了自駕的閑適感,初步理解矮大緊老師說的“我最愛在 美國 開車,因為可以專心想事”。而且因為一整天開車,我們 成功 用疲勞打敗了時差,一下從10點睡到了第二天早上七點,倒時差第二天宣告勝利! 7.8 蒙特雷-十七英里-big sur-丹麥村起床後發現外面天氣比較陰,所以加州也不都是陽光明媚的,起碼北加州不是哈哈。
酒店的早餐我覺得很不錯,這好像是我們在 美國 唯一住的含早的酒店。典型的 美國 早餐,各種麵包+麥片,但我發現了一個自助華夫餅機真是太喜歡了,自己接一杯麵糊,倒在機子里,蓋上後轉一下,2分鐘後華夫餅就烤好了,然後自己澆上糖漿,好好吃啊!在國內減肥了2個月來 美國 放飛自我,真是太爽了! ↑蒙特雷 退房後我們很鄭重的去加油站進行第一次加油,來到一個路口,我們懵逼的發現居然有四個不同品牌的加油站,這麼密集的排布真的有生意嗎,我們選了最便宜的711加油。果真國內信用卡用不了,到了輸zip code的地方就卡住了,可以選擇借記卡或現金加油。加油程序很簡單,插入卡,選擇regular,拿下油槍開始加就好了。我們今天因為要跑遠路加滿了,10.4加侖39.51美金。 ↑蒙特雷 等加油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租dvd碟和游戲碟的自助機,我們還研究了一會兒,看看現在租的都是什麼片子,還發現藍光和普通的價格不一樣,我和吳超一直在吐槽這玩意兒怎麼可能人有人用,話音剛落,就過來一個媽媽開車過來還碟片,女兒在車裡等,看她一口氣還了4個碟片,所以 美國 人民還真的是用這個的…… ↑蒙特雷 一號公路 的第一大亮點應該就是十七英里這一段,十七英里其實是環繞著蒙特利半島的一條路,早在1880年就給馬車修了這條道路,終點是德爾蒙特森林。這裡也是 一號公路 唯一的收費路段,入口處有游客 通道 和住戶 通道 ,游客 通道 需要交10.5美金的門票錢。買完票後給一個小冊子,上面標明瞭21個推薦停車觀光點。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宣傳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邊觀光公路”,可惜我們走這段路的時候天氣不太好,很陰暗。十七英里是著名的度假勝地,很多富豪在這置業,所以全程基本是左手邊豪宅+右手邊無敵海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一個老頭帶著兩條狗,汪星人感覺也很能欣賞海景的樣子。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的海岸線是綿長緩和的,很適合跑步,所以海邊都是戴著耳機跑步的人,在這種地方跑步真是享受啊。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隨意停車,下來對著太平洋發會兒獃,但每次下車都需要勇氣,因為冷。其實這樣的海景不是沒見過,但確實很少一個人獨享這麼大片海,前後左右沒有人,只有自己安靜的站著發獃,奢侈。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遠遠看見一棵造型很文藝的樹,本想就近觀賞下,發現這是人家的私人領地,後來仔細觀察意識到這裡的大量豪宅都是帶私人高爾夫球場,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泳池並不是豪宅的標配,高爾夫球場才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有一個點是China rock,因為100年前一群 中國 漁民在這裡扎帳篷抵禦風暴,因為china這個詞我們停車拍了張照。其實並不是每個點都值得下車,我和吳超基本把這些點分為“下車觀賞加拍照”、“停車拍照”和“路過看看不停”三種哈哈哈,因為天氣太冷,加上一直看海,值得我們下車的點其實不多。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大片草地依偎在海邊,是十七英里大海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如果今天再讓我總結十七英里的海景,我會用“靜謐”這個詞,沒有波瀾壯闊,沒有懸崖峭壁,就安安靜靜的展現海本來的模樣。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不知名的小花+岩石+海鳥,可惜無緣見到藍天下的十七英里,但在腦海中給這張照片加個濾鏡,可以想象晴天該多美。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一動不動站著的海鳥,所以它們覺得自己才是這裡的主人吧?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bird rock”,停滿了海鳥的岩石,成百上千隻海鳥圍繞著這個微型島嶼盤旋起降,但沒有一聲鳥鳴,這裡的海景真的是帶著一點高冷的安靜範兒。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坐下來小憩的吳超,出發前我還嘲笑他帶這麼厚的外套,現在只能裹著自己薄薄的牛仔外套暗戳戳羡慕他淡然坐在海邊的氣概,我只敢看一會兒趕緊躲回溫暖的車裡……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隨手拍豪宅,看見很多從豪宅中走出來的人穿著特別朴素,開的車也不是很豪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換個角度看“bird rock”,十七英里一路真的人很少,只有四個 印度 小哥也開著車和我們一路相伴,基本在每個下車的點都能碰上。隨意停車、下來或站或坐看會兒海、回頭上車,真是我人生中最獨特的觀海經歷,經過了最初“這真是太爽了”的震驚,慢慢習慣到好像這等美景就該是我獨享,哈哈哈。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臨近終點,景色變換,進入了森林,高大挺拔的松柏樹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風貌。剛覺得海景有點變枯燥的我們覺得這片森林真是恰到好處的點綴。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蒙特雷 地區最古老最老的一片松柏,也預示著我們即將抵達十七英里的終點德爾蒙特森林。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所以這片海旁邊的樹都是如此肅殺 和靜 寂,和海的氣質融為一體。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吳超再次展現自己虛化的攝影技巧,他一直在慫恿我脫掉外套來一張照片,我用“有刁民想害朕”的語氣反問他“你知道這裡多少度嗎?剛剛車裡顯示車外溫度只有15度”……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我們來到了十七英里最標誌的景點“the lone cypress”,我回來查了下發現中文名叫做“孤柏”,其實就是一棵孤獨的柏樹屹立在礁石上。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這棵樹總讓我想起 黃山 的迎客松,不同的是迎客松下游人如織,這裡同樣作為十七英里甚至整個加州的旅游地標卻無人上去打擾,畢竟遠觀才能看出它孤身面對太平洋風浪250年的勇氣,而且“lone”這種帶點哲學意味的氣質確實不適合剪刀手去合照吧……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有意思的是“孤柏”身後其實就是另外一棵樹,同樣是扎根礁石的艱苦生長環境,只是因為站位後面了一點,就錯失了成為旅游地標的機會,這和登月第二人以及歷史上無數亞軍一樣,同情這棵明明更漂亮的樹……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一齣來就是聞名世界的 卡梅爾 小鎮,一座極具波西米亞風情的小鎮,建於20世紀初,我很喜歡的導演和演員Clint Eastwood曾任過市長。 ↑卡梅爾小鎮 小鎮居民至今也只有4000人,曾經90%以上都是從事藝術的人,現在也滿街都是畫廊和展覽。 ↑卡梅爾小鎮 張大千非常喜歡 卡梅爾 小鎮,說這裡“可以居”,我們走馬觀花的把長度只有幾百米的主街道走了一遍,發現這裡確實沒什麼連鎖快餐店,但看見了很大一個coach。 ↑卡梅爾小鎮 基本每一座建築都是可以好好拍照的,非常養眼,難得的是這麼著名的小鎮也人很少,只有在咖啡館附近能看見人群,其他地方都看不到可以稱之為“群”的人流。 ↑卡梅爾小鎮 如果有時間在這住一晚,應該會拍出很多好照片,但我們今天趕路任務很重,又沒到吃午飯時間,想想還是不多逗留。
酒店的早餐我覺得很不錯,這好像是我們在 美國 唯一住的含早的酒店。典型的 美國 早餐,各種麵包+麥片,但我發現了一個自助華夫餅機真是太喜歡了,自己接一杯麵糊,倒在機子里,蓋上後轉一下,2分鐘後華夫餅就烤好了,然後自己澆上糖漿,好好吃啊!在國內減肥了2個月來 美國 放飛自我,真是太爽了! ↑蒙特雷 退房後我們很鄭重的去加油站進行第一次加油,來到一個路口,我們懵逼的發現居然有四個不同品牌的加油站,這麼密集的排布真的有生意嗎,我們選了最便宜的711加油。果真國內信用卡用不了,到了輸zip code的地方就卡住了,可以選擇借記卡或現金加油。加油程序很簡單,插入卡,選擇regular,拿下油槍開始加就好了。我們今天因為要跑遠路加滿了,10.4加侖39.51美金。 ↑蒙特雷 等加油的時候發現旁邊有一個租dvd碟和游戲碟的自助機,我們還研究了一會兒,看看現在租的都是什麼片子,還發現藍光和普通的價格不一樣,我和吳超一直在吐槽這玩意兒怎麼可能人有人用,話音剛落,就過來一個媽媽開車過來還碟片,女兒在車裡等,看她一口氣還了4個碟片,所以 美國 人民還真的是用這個的…… ↑蒙特雷 一號公路 的第一大亮點應該就是十七英里這一段,十七英里其實是環繞著蒙特利半島的一條路,早在1880年就給馬車修了這條道路,終點是德爾蒙特森林。這裡也是 一號公路 唯一的收費路段,入口處有游客 通道 和住戶 通道 ,游客 通道 需要交10.5美金的門票錢。買完票後給一個小冊子,上面標明瞭21個推薦停車觀光點。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宣傳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邊觀光公路”,可惜我們走這段路的時候天氣不太好,很陰暗。十七英里是著名的度假勝地,很多富豪在這置業,所以全程基本是左手邊豪宅+右手邊無敵海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一個老頭帶著兩條狗,汪星人感覺也很能欣賞海景的樣子。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的海岸線是綿長緩和的,很適合跑步,所以海邊都是戴著耳機跑步的人,在這種地方跑步真是享受啊。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隨意停車,下來對著太平洋發會兒獃,但每次下車都需要勇氣,因為冷。其實這樣的海景不是沒見過,但確實很少一個人獨享這麼大片海,前後左右沒有人,只有自己安靜的站著發獃,奢侈。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遠遠看見一棵造型很文藝的樹,本想就近觀賞下,發現這是人家的私人領地,後來仔細觀察意識到這裡的大量豪宅都是帶私人高爾夫球場,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泳池並不是豪宅的標配,高爾夫球場才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有一個點是China rock,因為100年前一群 中國 漁民在這裡扎帳篷抵禦風暴,因為china這個詞我們停車拍了張照。其實並不是每個點都值得下車,我和吳超基本把這些點分為“下車觀賞加拍照”、“停車拍照”和“路過看看不停”三種哈哈哈,因為天氣太冷,加上一直看海,值得我們下車的點其實不多。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大片草地依偎在海邊,是十七英里大海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如果今天再讓我總結十七英里的海景,我會用“靜謐”這個詞,沒有波瀾壯闊,沒有懸崖峭壁,就安安靜靜的展現海本來的模樣。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不知名的小花+岩石+海鳥,可惜無緣見到藍天下的十七英里,但在腦海中給這張照片加個濾鏡,可以想象晴天該多美。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一動不動站著的海鳥,所以它們覺得自己才是這裡的主人吧?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bird rock”,停滿了海鳥的岩石,成百上千隻海鳥圍繞著這個微型島嶼盤旋起降,但沒有一聲鳥鳴,這裡的海景真的是帶著一點高冷的安靜範兒。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坐下來小憩的吳超,出發前我還嘲笑他帶這麼厚的外套,現在只能裹著自己薄薄的牛仔外套暗戳戳羡慕他淡然坐在海邊的氣概,我只敢看一會兒趕緊躲回溫暖的車裡……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隨手拍豪宅,看見很多從豪宅中走出來的人穿著特別朴素,開的車也不是很豪華。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換個角度看“bird rock”,十七英里一路真的人很少,只有四個 印度 小哥也開著車和我們一路相伴,基本在每個下車的點都能碰上。隨意停車、下來或站或坐看會兒海、回頭上車,真是我人生中最獨特的觀海經歷,經過了最初“這真是太爽了”的震驚,慢慢習慣到好像這等美景就該是我獨享,哈哈哈。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臨近終點,景色變換,進入了森林,高大挺拔的松柏樹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風貌。剛覺得海景有點變枯燥的我們覺得這片森林真是恰到好處的點綴。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蒙特雷 地區最古老最老的一片松柏,也預示著我們即將抵達十七英里的終點德爾蒙特森林。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所以這片海旁邊的樹都是如此肅殺 和靜 寂,和海的氣質融為一體。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吳超再次展現自己虛化的攝影技巧,他一直在慫恿我脫掉外套來一張照片,我用“有刁民想害朕”的語氣反問他“你知道這裡多少度嗎?剛剛車裡顯示車外溫度只有15度”……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我們來到了十七英里最標誌的景點“the lone cypress”,我回來查了下發現中文名叫做“孤柏”,其實就是一棵孤獨的柏樹屹立在礁石上。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這棵樹總讓我想起 黃山 的迎客松,不同的是迎客松下游人如織,這裡同樣作為十七英里甚至整個加州的旅游地標卻無人上去打擾,畢竟遠觀才能看出它孤身面對太平洋風浪250年的勇氣,而且“lone”這種帶點哲學意味的氣質確實不適合剪刀手去合照吧……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有意思的是“孤柏”身後其實就是另外一棵樹,同樣是扎根礁石的艱苦生長環境,只是因為站位後面了一點,就錯失了成為旅游地標的機會,這和登月第二人以及歷史上無數亞軍一樣,同情這棵明明更漂亮的樹…… ↑17-Mile Drive Scenic Tour 十七英里一齣來就是聞名世界的 卡梅爾 小鎮,一座極具波西米亞風情的小鎮,建於20世紀初,我很喜歡的導演和演員Clint Eastwood曾任過市長。 ↑卡梅爾小鎮 小鎮居民至今也只有4000人,曾經90%以上都是從事藝術的人,現在也滿街都是畫廊和展覽。 ↑卡梅爾小鎮 張大千非常喜歡 卡梅爾 小鎮,說這裡“可以居”,我們走馬觀花的把長度只有幾百米的主街道走了一遍,發現這裡確實沒什麼連鎖快餐店,但看見了很大一個coach。 ↑卡梅爾小鎮 基本每一座建築都是可以好好拍照的,非常養眼,難得的是這麼著名的小鎮也人很少,只有在咖啡館附近能看見人群,其他地方都看不到可以稱之為“群”的人流。 ↑卡梅爾小鎮 如果有時間在這住一晚,應該會拍出很多好照片,但我們今天趕路任務很重,又沒到吃午飯時間,想想還是不多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