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中的古都——一個人溜達在洛陽和開封(暴走&暴飲暴食的5日)




只是樹幹上纏的緊繃綳的麻繩 不知道是何用途 也許是為了防止凍害?不清楚

也不知這些過多的人為干涉 是否有益處
萬物生死皆有規律 如果此地真的不適宜這樹生長 也許弔瓶這種東西也並無太大功效

寺廟出口正對的 則是讓我覺得炯炯有神的 泰國 和 印度 寺

於是沒怎麼停留 徑直往前走



到了這些建築里 簡直就是形單影隻的節奏
匆匆轉過 沿著路又繞回白馬寺正門

我循著她的方向 一路走去
路邊是放生池 石頭上趴著的小烏龜們倒是非常幸福的樣子


中間凌空有這麼一個建築倒也有趣
齊雲塔院現在是一所尼眾道場

“齊雲塔又稱釋迦舍利塔,相傳,即白馬寺建寺的第二年。
據傳說,初建時塔九層,為木塔。“珠宮幽邃,遙瞻丈六之光;窣堵 凌雲 ,依稀尺五之上。”發岩丘峙,號曰齊雲。”寺成之後,多有毀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木塔再遭劫火,寺與浮圖俱廢,唯留遺址。
1175年,彥公大士重建磚塔十三層,高一百六十餘尺。今之齊雲塔,即為此次所修。塔為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磚塔。塔身上下十三層,通高53米,塔內中空,有踏窩可攀登而上。塔的第十層向南有門,俗稱“南 天門 ”。出南 天門 ,由塔外再向上三層,可直達塔頂。”


白馬寺一站的公交車如下圖所示

於是按照之前查好的線路 換乘公交去 洛陽 城的西邊喝一碗胡辣湯
從正東到正西 為了一碗胡辣湯也是不遠千里

公交車快到胡辣湯所在的 上海 市場附近時,駛上了 洛陽 的西苑路
我站在公交車師傅的旁邊 看著路兩邊高大筆挺的梧桐樹分分鐘都覺得自己像是穿越了:
頭一天晚上曾在青旅牆上的明信片中看到這條路的手繪 當時以為也許是回憶誇張
親眼看到才覺得比畫上還獨特~~
西苑路始建於1956年,因經過隋唐西苑故址而得名。西苑路西起 武漢 路,東經 太原 路,北道與 延安 路相接,南道與 南昌 路相接,全長約3600米。兩車道之間以 天津 路為界,以西的街道中央有綠化帶,綠化帶內有雕塑,兩邊是可供人行的道板路;以 東至 延安 路一段,路中央有 牡丹 廣場,可供行人小憩。
如介紹所言,雙向車道之間是綠化帶 兩邊的梧桐樹冠相連,路面上全是陰涼 總讓我想起小時候 雖然那時的記憶是模糊不清的 但說不上,這條路就是有一種古老又安靜的感覺
司機師傅看我東張西望也覺得好奇,我說,這路很神奇,我在別的地方從沒見過
也許 對本地人而言 這是難以理解的吧

真切的覺得胡辣湯可要比真不同的水席好吃太多,最起碼放在嘴裡不是混沌一坨,你知道自己吃的是個鹹味兒和胡椒的辣味兒。水席嘛,真的像在喝麵糊湯。劉國芳胡辣湯在 上海 市場,位置在 洛陽 的西苑路。如果你從老集市裡坐車到這邊來,路過西苑路真的可以驚嘆一番,路兩邊的梧桐絕對是一景。






還可以在天未黑之際 看一看這條神奇的西苑路

在這樣的 大樹 對比下 兩邊的樓房都顯得矮小了

正是下班的時候 洛河的非機動車道上 有不少賣菜的 一片生活景象

城市的變遷發展 真是出乎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