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珠峰大本營跋涉 —— 徒步菜鳥由荒唐成夢想變經歷為回憶




日照 金山
















為什麼是荒唐的呢?先介紹一下自己吧。本人是一個標準的土生土長 江南 女子,已介中年。喜歡各種有趣的書籍,美食,美顏,影視及體育節目。可能是這十幾年在 新西蘭 的生活經歷讓我見識到了普通生活的多樣可能性,似乎比之前更加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其它方面沒有任何與眾不同之處。日常就是上班,休息,做飯,刷手機,發點小感想在朋友圈,偶與親朋小聚,每年長途旅行一次。四年前因為要控制體重的原因開始在家附近的林子里,坡道上,海岸線走走路,美其名曰:徒步。
知道EBC TREKKING, ( 尼泊爾 珠峰南坡大本營徒步,本文簡稱 EBCT )是在2015年。一日,洋人同事(25歲左右)說正準備和男友去EBCT。什麼?不登珠峰也能去大本營?這對我來說象發現新大陸一樣。於是上網一搜竟然真有這一步道。標準的EBCT是為期10-12天的“小環線”從 盧卡拉 機場到珠峰大本營然後幾乎原路返回到 盧卡拉 ;“大環線”是回程時向西邊繞行到Gokyo,最後在Khumjung附近回到小環線路上,然後返回 盧卡拉 ,一般要14-16天左右。此步道號稱是全球步道之首,是可以按照徒步級別最大可能的走近珠峰的殿堂級步道。
不僅如此,徒步珠峰地區可以看到或是途經全世界14座8000米雪山中的 4座: 珠穆朗瑪峰 Everest(8848m,世界第一),洛子峰 Lhotse(8516m,世界第四),馬卡魯峰 Makalu (8463m,世界第五),卓奧友峰 Cho Oyo(8201m, 世界第六),還擁有 努子峰 Nuptse (7879m,世界19),昆比拉峰 Khumbila (5761m),聖山阿瑪達布拉姆峰 Ama Dablam(6856m)等。(資料來自於網絡)更可以瞭解 尼泊爾 的風土人情,一舉多得啊。 但當時的我還是覺得這個想法太荒謬了。我一個循規導矩的 中國 普通中年女性,兩千米高的地方都沒去過,走路沒超過兩小時的,爬樓都喘,怎麼可能去那五千多米海拔的高原呢?還是只用雙腳,一走十多天。而且看起來風餐露宿的,好像都是那類不著邊界的冒險人士參與的活動,與我那外強中乾的體力與附庸風雅的氣質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
可惜2015年 尼泊爾 發生8.1級地震,我那同事遺憾未能成行,所以得不到任何一手資訊。但我那時正是徒步癮大水平低的階段,心中不斷告訴自己“我不想,不要想”,可菜鳥吞象的欲望之草卻還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沒事總會上網去看相關游記,直到在天涯社區讀了樓主yyf_67寫的“八千米山 雲和 月,朝拜雪山諸神-- 尼泊爾 珠峰大本營EBC徒步全紀錄”,看到樓主與妻子以普通人的背景完成全程的故事後,荒唐的想法一發可收拾了。這裡附上這篇游記的鏈接,好文一起分享。 http://bbs.tianya.cn/m/post-travel-636249-1.shtml
於是有意無意地我在2016年初安排了全家 新西蘭 湯加 里羅一日橫越的徒步。那是一個全程20公里,歷時7-8小時的一日徒步。儘管過程狼狽,但畢竟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的長途徒步。後又借回國旅行的機會去登了 華山 。我那剛走到半路就祈求能開啟飛行模式的言論至今還是先生的笑料。
給 新西蘭 的 湯加 里羅步道宣傳一下。除了不在高原,不是冬季,我個人認為這真是EBCT的微縮版了。(下幾圖是 新西蘭 的 湯加 里羅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