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上珠簾總不如——揚州



宣石如獅,寒風蕭瑟,霜華似雪。

不同於 揚州 園林大多“前宅後園”的格局,逸圃採用了左右間隔的設計。委婉屈曲,虛實結合,小巧精緻,設計巧妙,由小院轉入隔園,似盡未盡,別有洞天。




清末鹽商汪伯屏所建,分三條軸線設計。
房屋園林縱橫交錯,玲瓏精巧,雋秀精美。雖然和個園、何園相比小了很多,但也是大戶人家的私園,氣度不凡。








故居真的很小很小,大多房間保持了當年的原樣。跟 揚州 眾多的園林相比,可見當年大作家生活的清貧與辛苦。


何園面積較大,匠心獨運,中西合璧,有著深厚的家族歷史和文化底蘊。亭台樓榭不規則地散落在山水之間,新穎雅緻,書卷氣十足。








片石山房內假山結構別具一格,獨峰聳翠,秀映清池,山體抱水,峻峭蒼勁,是園林瑰寶,有著“鏡花水月”的奇景,可見所花心思之多。



路線:瘦西湖—大明寺—唐城遺址—漢廣陵王墓。 瘦西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清·汪沆
揚州 最負盛名的景點必然是有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美譽的瘦西湖了。
康熙六次南巡,乾隆七次南巡,清代這對兒酷愛 江南 的爺孫皇帝都將 揚州 列為南巡途中的重要一站。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迎接皇帝的第四次南巡, 揚州 地方官員、兩淮鹽商特地重新疏浚了瘦西湖的湖水,打造了著名的“瘦西湖二十四景”。

亭台樓閣,軒榭 廊坊 ;長橋卧波,垂柳滿堤;湖光山色,風景旖旎。
瘦西湖有一條經典的游覽路線:
南大門——大虹橋——長堤春柳——徐園—— 小金 山——釣 魚台 ——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石壁流淙——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