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輾轉五年,我終於來到了揚州








已是下午,個園還是人山人海。
在擁擠的人流中,被推著前進。
中國 有四 大名 園。
北京 熙和園、 承德 避暑山莊、 蘇州 拙政園。
另外一個,一說為 揚州 個園,一說為 蘇州 留園。

可惜游客實在太多,天氣濕悶,極大地影響了觀賞的心情,並沒有體會到 江南 園林的秀麗和巧妙。




在這裡游覽的順序是從後門進,經過後花園,居住區,接客區,從前門出。



喜歡那個年代的簡單與美好。



大概每個旅游城市都會有這樣的一條街道。
它曾是城市繁華的經濟區,現在售賣的大多是當地特產和批發自 義烏 小商品市場的雷同商品。
謝馥春,鼻煙,勛,茶葉,糕點,絲綢,漆器等……
似曾相識。
但每到一個新的地方,不來又會覺得遺憾。
東關街是古 揚州 的水陸交通要道,街頭就是古運河碼頭所在。
揚州 鹽商,是 中國 歷史上一個特有的現象。尤其清代 揚州 的鹽商,是一個顯赫的政治經濟集團,兩淮鹽稅直接關係到清朝廷的經濟命脈。因當時 揚州 鹽運發達,鹽商分佈古運河沿線,很多鹽商宅邸的門都直接開在東關街上。
東關街上有很多一定要打卡的名店。 粗茶淡飯的藕粉湯圓。
聚香齋的燒餅和豆腐腦。
大麒麟閣的糕點。
謝馥春的香粉,以鴨蛋粉最為特色。雖然全國遍地都有謝馥春的店,但是有幾人知道這個中華老字號的化妝品品牌其實是源自 揚州 的呢。 還有四美醬園的“鹹菜”,好吃又便宜,幾塊錢一斤,滿滿一大包。


有一排有紋路的扇子,粗看票價兩千多,覺得奇貌不揚還有點小貴。
再仔細一看,後面還有兩個零!!豈止是小貴!
後來店員介紹,扇骨上的紋路都是竹子天然生長的,現在這種竹子已經越來越少了,因此奇貨可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