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恰在南昌丨吃貨的福音,扶牆推薦二日美食游攻略,附市區景點信息

恰在南昌丨吃貨的福音,扶牆推薦二日美食游攻略,附市區景點信息


說到 南昌 ,總是多少有些遺憾的,每一次看到 南昌 的牌子,基本都是坐在高鐵里,然後匆匆路過,聽 南昌 的朋友講, 南昌 人好辣口兒,吃多了川辣與湘辣,這 南昌 的辣也一定要體驗一回,於是買了高鐵票,就出發了。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行程規劃D1 上海 到 南昌 ,味福記午餐,下午前往歷史悠久的 南昌 旅游必須打卡的滕王閣,晚餐前往譚十三享用蝦蟹大餐。
D2 睡到自然醒,前往老房子享用午餐,下午前往贛江一岸紅谷灘,晚餐選擇了 南昌 燒烤排名第一的又一家燒烤店吃燒烤。飽睡一晚便從 南昌 返回 上海 。
往返交通坐著高鐵去旅行已然成為當下多數人的旅行方式,從 上海 到 南昌 ,自然我們就選擇了高鐵出行。 上海 虹橋往返 南昌 西,全程4個小時左右,單程票價334-336.5元每人。
當地美食很多朋友跟我說,出去旅行就是為了吃,吃的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這次旅行的質量。當然,作為一個吃貨,與其說這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還不如說這是一次說去吃就去吃的旅行,自然對餐廳的選擇也頗是費了一些時間,最終選擇了四家餐廳: 南昌 小吃的聚集地——味福記; 南昌 最TOP吃小龍蝦和大閘蟹的譚十三;弄堂里的民國美味——老房子;晚上當然少不了燒烤了,這家把食材烤出了新花樣的又一家燒烤,著實過足了嘴癮和眼癮。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D1 開啟一場說去吃就去吃的旅行四個小時的高鐵,抵達 南昌 時已近中午,我們去酒店放了行李便迅速趕往此次美食之旅的第一家店味福記。去旅行,風光體驗很重要,品味當地的小吃更加重要,聽說匯聚了 南昌 地道小吃的味福記曾經上過央視,何等的榮耀啊,毫不猶豫第一站便在這裡。其實在前往 南昌 的高鐵上就已經開始搜索 南昌 的小吃,最出名的當然是白糖糕、粉蒸肉、手撕童子雞、醬油拌飯、瓦罐肉坨湯,綠豆湯……這些在味福記統統可以品嘗到。味福記作為一家專業製作 南昌 小食的餐飲店,本著“手工制售 堅承傳統”的理念,從父輩而來,用心傳承,我想這便是這家店可以如此深受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來到位於 南昌 北京 東路味福記百盛優客店,青磚、木器、竹椅、霓虹燈,老 南昌 的感覺撲面而來,復古清新的裝修風格讓我眼前一亮,來這裡拍拍美照也是極好的。走進店里,放佛置身於八九十年代之中,一旁的玻璃展板里,擺放著各種製作 南昌 小吃的人偶,光從顏值來看,這裡不僅僅只是一家餐廳,更是一家講述 南昌 小吃文化的學堂。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點好單,看見桌子上擺放著一個福袋,打開一看恍然 大悟 ,裡面除了餐具和餐巾以外,還贈送了一份小零食,這不就是小時候才能吃到的跳跳糖嗎?驚喜萬分!最為意外的是福袋里還會隨機贈送一份警句,打開一看赫然寫著孔子的一段名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細細品味一番,就像味福記身體力行成為 南昌 小吃及小吃文化的表率一樣。跳跳糖還在嘴裡跳躍共舞的時候,一道道小吃已經端上桌面。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白糖糕是這家店的金字招牌,一口下去酥軟綿密,滿口餘香。
南昌自助遊攻略
據說這裡的麻辣藕片和腸結,甜辣爽脆,較勁十足,就是地道的 南昌 味道。
南昌自助遊攻略
拌粉的拌料十足,爽口香辣,配上溏心蛋,豐滿。
南昌自助遊攻略
醬油拌飯裝在老舊飯盒裡,仿佛回到了童年,米飯、豬油渣、蘿蔔乾、醬油,絕美。
南昌自助遊攻略
粉蒸肉和 獅子 頭這兩個硬菜,當然要大口吃才過癮,最後抹去嘴角的殘油,香嫩。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味福記門店地址: 北京 東路428號百盛優客購物中心5F層01室
南昌自助遊攻略

滿足了口腹之欲,就去滕王閣暴走一圈吧。滕王閣, 江南 三 大名 樓之一,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南昌自助遊攻略
走進佇立在贛江一畔的滕王閣,抬頭仰望這舉世名樓,怎一個恢弘了得。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一柱擎天的57.5米高樓閣,是隨著歷史的車輪幾番改造之後的樣子,一共有六層,因為頂層在裝修,我們只參觀了五層。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南昌自助遊攻略
翻開滕王閣的歷史,自那次高朋滿座、勝友如雲的偉餞之後,在長達一千三百餘年的時間里,它飽嘗了人間風雨滄桑。因為兵燹戰亂和自然災害損壞,多災多難的滕王閣經歷了二十八次的滅頂之災,也經歷了二十九次的浴火重生!如今這座四重檐、 歇山式大屋頂的主體建築, 坐西朝東, 南北對稱, 聳立於 高臺 之上, 平面呈十字形, 從正面看, 南北兩亭均有游廊與主體相連, 對主體起烘托作用, 組成一個倚天聳立的“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