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那些難忘的站台



藏傳佛教在大型法會及特殊節慶之時,用歌舞的方式表達佛 菩薩 神變幻化度眾生的方式,金剛舞可分為上師舞、本尊舞、空行舞、護法舞。
金剛舞是甚深大法,藏傳行者都相信它具有「見即解脫」的功德,只要有緣親見,即代表福德具足、障礙垢輕,既能增益本尊法「生起次第」的修持,更能在未來種下解脫的善種子;
不是很懂,但確深深被吸引!






宗內共有三進庭院。首先是行政中心,庭院中有棵壯碩參天的菩提樹。第二進則是僧人的“大殿”和寮房。此處共六層。設有多扇雕工精美的門窗,並彩繪各種細膩的吉祥紋飾,華麗異常。普納卡宗的第三進高塔就是傑堪布大法王的冬宮所在。也是現任國王舉行婚禮的三個地方的其中之一。
此處至今還用香料完好的保存著 不丹 開國皇帝沙布隆的遺體,這個保存遺體的高塔房間,除了國王和法王之外任何人也不能進去。因此他是不丹最為神聖的廟宗之一,也吸引很多不丹人前來朝聖。




學校收養的都是孤兒或者窮人家的小孩子,在這裡學習歷史,英語,最後服務於 不丹 的大小寺廟。我們一行訪問了這裡,感念之下表達了我們的愛心,非官方,純屬民間友好行為。孩子們對我們的到訪非常興奮,我們到教室短暫地共習了“This ,That,These,Those”。
等到孩子下課後,在操場小聚合影,孩子們高興地大聲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但從他們比划著我們都懂的愛心手勢,感受著他們的熱烈而歡樂的心意,傳遞給我們這些陌生的異國人……我們離開時,他們恢復他們原有的修行學習生活,洗手,去食堂就餐……
願天下不分國界,人人喜樂!













虎穴寺建於1692年,一場大火之後寺廟損壞嚴重,於1998年重建。據古代經書記載,公元8世紀時蓮花生大師曾在這裡修行三個月,並鎮服了那時在 不丹 占據山頭的山神鬼怪。


我是背著攝影器材走上虎穴寺的,全程往返6個多小時(包括拍照時間和進廟參觀時間),單單上山下山,往返大概需要4個小時左右。

對於建造虎穴寺的僧侶來說,更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了,足以考驗他們信仰的虔誠和無師可承的建築智慧。
人們為何要選擇這樣一處險境來建築廟宇呢?這一切都與一位偉大的宗教人物緊密相聯——蓮花生大師。
在 不丹 浩繁的佛教典籍和無數的傳說中,在古雀寺建立大約一個世紀後,這位化生於湖中蓮花,曾長期在 西藏 傳教的佛陀來到了不丹。這是一次偉大的游歷,如步生蓮花般,他不僅將佛教的種子真正遍撒不丹大地,還開枝散葉,神跡遍佈山河,在不丹歷史、宗教和傳說中留下了無數的記載和演繹,虎穴寺便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傳說中,蓮花生大師曾騎著一隻飛虎到這片高山,鎮服了山中的妖魔鬼怪,併在高高的崖壁上結廬靜修了3個月,給人們帶來了幸 福安 定的生活。後來,為了表達心中的虔誠與崇敬,信徒們便不畏艱辛,在絕壁上修築了虎穴寺—它依據山勢,不規則地修建起來,大小殿堂層層疊加,樓梯節節盤旋,別有洞天。雖受地域所限,殿堂狹窄,然而壁畫細膩,佛像莊嚴。據說不丹歷史上的多位高僧大德,都曾在這座寺廟靜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