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我們的印度🇮🇳旅游筆記--德里、邁索爾、亨比、帕納吉、孟買、奧蘭加巴德16天自由行
此次游覽的寺廟石窟位置和年代回顧此次在三個地方參觀的寺廟和石窟,它們的造型和材質不同,建造年代也不同。 D15、16 德里 胡馬雍陵這座1569年初建成的 印度 現存最早的莫卧兒式建築,坐落在德里東部朱木拿河畔,是1565年由皇后哈克·貝克姆主持修建、米拉克·朱爾扎·吉亞斯設計的。
這位皇后 一個波斯學者的女兒是在1542年初與流亡的胡馬雍結婚的。說起胡馬雍的流亡,那得完全歸咎於他自身的軟弱與優柔寡斷。在他的身上,我們看不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他的父親巴布爾(1482~1530年)是莫卧兒帝國的奠基者,這位突厥人的後裔,是 亞洲 歷史上最富傳奇性的人物之一,而胡馬雍雖然像其他莫卧兒帝王一樣知書達禮而且喜愛文化,甚至在流亡波斯期間仍在研究 中國 和波斯的藝術,卻缺乏他父親所具有的智慧、謹慎以及堅強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一切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極端需要的。一生忙於流亡和征戰的巴布爾雖然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兒王朝,但他無暇制訂新的法律和整頓行政,因而他留給 長子 胡馬雍的是一個既不完善又不穩固的政權。23歲的胡馬雍登基時局勢很不平靜,由於種種矛盾和衝突,他不能指望得到他的親屬、朝臣和軍隊的可靠支持,而被征服者的意圖反叛和外部敵對勢力的日益增長都是對這位不稱職的皇帝的威脅。開始他的運氣不錯(他名字的意思是幸運者),曾一年內迅速征服了兩個大省馬爾瓦和 古吉拉特 ,然而由於他的顯而易見的弱點,翌年卻又失之一旦。
與 阿富汗 復興的鬥士舍爾沙的衝突是胡馬雍不幸的開始。1539年和1540年他兩度被舍爾沙打敗,軍隊喪失殆盡,從而毀滅了巴布爾在 印度 的事業,使 印度 斯坦的統治又再次轉入 阿富汗 人之手,胡馬雍也不得不開始他約15年的流亡生活,後來他時來運轉,得到波斯薩法維王朝的幫助,趁舍爾沙建立的蘇爾王朝內亂之機,卷土重來,輓回了以往的失敗,巴布爾開創的帝國總算失而復得。
這樣的一波三折,一方面是由於胡馬雍的無能造成的,另一方面卻也同巴布爾的早逝使他無法鞏固自己對於北印的征服有關。說起胡馬雍父親的去世,還有一則比較荒誕的軼事。據說胡馬雍生過一次大病,巴布爾曾為此熱切地向真主祈禱,要真主把他兒子的病轉移到他自己的身上,因此在兒子開始好轉的時候,父親的健康就漸漸垮了下來,到胡馬雍康復後兩三個月,他就去世了。
1556年1月24日,恢復了莫卧兒統治的胡馬雍,還未盡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勝利,就意外地從德里的藏書樓的樓梯上跌了下來,並因此而喪命。當時他遠未確保對 印度 斯坦的霸權,不過,他的兒子要比他強得多,這個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擴大並鞏固了乃祖父開創的莫卧兒帝國,成為這座輝煌的帝國大廈的建築師。
胡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時代莫卧兒建築風格發展中一個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蘭建築和 印度 教建築的風格,開創了伊斯蘭建築史上的一代新風。這組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完整。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環繞著長約2千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內景色優美,棕櫚、絲柏縱橫成行,芳草如茵,噴泉四濺,實際上是一個佈局講究的大花園。
陵園門樓用灰石建造,是一個八角形的樓閣式建築,錶面用 大理 石和紅砂石的碎塊,鑲嵌成一幅幅絢麗的圖案。
陵園正中是其主體建築高約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聳立在47.5米見方的高大 石台 上。陵體四周有4座大門,門楣上方呈圓弧形,線條柔和;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這種圓頂的設計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別引人入勝,在 印度 建築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雙層圓頂的顯著優點初次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在西亞相當長時期以來所施行的圓頂建築形式,它在胡馬雍陵墓中的應用,證明這座陵墓的建築者曾參與波斯的建築實踐。這種圓頂是由兩個單獨的拱頂組成的,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上下之間留有間隙;外層拱頂支撐著白色 大理 石外殼,內層則形成覆蓋下麵墓室的穹窿。外層拱頂中央豎立著一座黃色的金屬小尖塔,光芒四射。寢宮內部呈放射狀,通向兩側高22米的八角形宮室,宮室上面各有兩個圓頂八角形的涼亭,為中央的大圓頂作陪襯,宮室兩面是翼房和游廊。
胡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寢宮正中,兩側宮室有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墓冢。
從紅砂石精細的鏤花、花園式的內景到四周牆壁上的拱型大門,這一切構成典型的莫卧兒風格。據說 阿格拉 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馬雍墓建造的。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屬實,人們確實很容易看出二者風格上的師承關係。 洛迪花園是洛迪王朝的遺產。其中有陵寢、清真寺和古堡, 英國 殖民時期遷都德里後,模仿 紐約 的中央花園將其改造成中心花園。
洛迪王朝是統治北 印度 德里 蘇丹 國的最後一個王朝,共75年,最終被 蒙古 打敗。之後是卧莫爾王朝。 這是 新德里 的洛迪公園。非常整潔乾凈! 印度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距 印度 門很近,裡面展示有 印度 古代、中世紀和現代歷史文物,包括寺院雕刻、神像、佛像、民族服飾、武器、織品、銀器、繪畫、古董等。
下圖中的下中和下右是黑天,是 印度 教的主要神明之一,往往是一個舞蹈的小孩子形象。他的英語全名:Divine Child Krishna(神賜的孩子,克利須那神)。 下圖應該是個柱頭,粉紅沙岩雕成 下圖似座椅以及人物的設計非常獨特。 濕婆 舞女相
濕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天舞。他的頭髮隨著舞蹈而紛亂地飄散開來,隨著他右側上手所持沙漏裝小鼓的節奏而飄蕩。與這創造的瞬間產生互補的,是同時發生的宇宙之毀滅,由那輪環四周的火焰和濕婆左手中的獨朵火焰來象徵。這朵單獨的火焰使一切化為虛無:恰恰與他右手中的創造之鼓保持平衡。下邊的右手錶示要撫慰他的信徒,作出令人放心的無畏勢以賜福。進一步賜福的是下邊左手的象手(gaja hasta)。這種旗子手勢由手指下垂撫摸象鼻構成,在此指向從無知的侏儒背上翹起的左腳。這一象徵手勢能使信徒解脫摩耶的苦難。
通常濕婆的形象是一面三眼四臂,能夠很方便地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與衣著華貴的其他諸神相比,濕婆的打扮顯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嚴英俊,膚色極淺,留著苦行者紛亂的藍黑色長髮,頭頂裝飾著 恆河 與彎月,脖頸上掛一串骷髏項鏈;上身半裸,下身圍一條虎皮,身纏眼鏡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遊蕩在鬼靈墳墓之間。當他露出恐怖之相時,宇宙諸生無不為之戰慄。故被稱鬼靈之主。
此外,濕婆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形象林伽。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徵著再生。相傳濕婆當初沒有把與梵天一起創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獨自去海底修煉,結果出海時發現世上的一切 都安 排妥當。氣惱之下遂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間,從此就有了 印度 人對林伽的崇拜。
雖然毀滅神的名號聽起來比較恐怖,但濕婆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神他是 印度 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稱為舞神。濕婆會跳一百零八種舞蹈,分為女性式的柔軟舞和男性式的剛健舞兩大類型。他在歡樂與悲哀時都喜歡跳舞,或獨自,或與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濕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頭髮向上飛揚,一隻腳踩著代表無知的侏儒,另一條腿和手在空中扭擺,舞姿曼妙絢麗。其右手執鼓,象徵生命;左掌托著火焰,象徵毀滅。故此在濕婆手中掌握了創造與毀滅兩種元素。舞蹈既象徵著濕婆的榮耀也象徵著宇宙的永恆運動,運動是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 個舊 時代結束時,他還會通過跳坦達瓦之舞來完成世界的毀滅,並使之回歸到宇宙精神中。
身為毀滅和破壞之神,濕婆在眾神中自然擁有最強的戰鬥力。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煉瑜伽,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智慧。同時,他還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所有士兵全部由形體駭人的魔鬼組成。而他長在前額上的第三隻眼更是一件比核彈還可怕的武器。這隻眼平時總是緊閉著,一旦睜開就會噴出毀天滅地的憤怒之火,摧毀所看到的一切,就連神也不能幸免。曾經引誘濕婆的愛神,就是被這隻眼燒成了灰燼。
濕婆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 恆河 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他親自以頭接水,讓 恆河 在他的發綹間流轉千年,經緩衝後再流到人間。
另外,濕婆胯下坐騎為白色公牛,手中常持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可以驅策風暴;身背的黑色弓箭,能夠傳播瘟疫。身纏的眼鏡蛇,更能飛快地沖向敵人喂毒。憑藉這些神兵利器,濕婆征戰八方,誅殺了數不盡的魔鬼,並摧毀過阿修羅的三 連城 。
濕婆是最能體現 印度 教諸神複雜和雙面性的神祇。他有著善惡雙重性格,性情既暴躁易怒,又溫和慈祥;既作為凶殘可怕的惡魔之主接受活人祭,也作為慈愛熱情的萬眾之主接受膜拜;既是智慧的象徵也是愚昧者的偶像,既是復仇者也是庇護者,既是精力旺盛的理想男子,又是清心寡欲的苦行者。發起飈來逮誰滅誰,他的狂怒就會地震;溫柔起來,又感情色彩濃厚,對人給予慷慨的恩惠。
除了以上的身份,濕婆還具有許多功能與分身,他主宰風暴與閃電,賜予醫葯與健康;他是畜生與野獸之神,代表著生殖力;他還是明智與慷慨之神、歌詠與祭祀之主。作為 印度 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 印度 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俯瞰遍天諸生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濕婆那種奇異的矛盾魅力,沒有邪惡的邪惡、離經叛道的哲學、高傲孤僻的個性、背棄一切的瘋狂,使他成為眾多文藝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徵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單純任性同時深不可測的性格,令無數信徒迷醉。 印度 教的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 印度 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各種 印度 教派,都離不開“創造-維持-毀滅-再創造”的輪迴, 印度 教的三個主神如下,他們都有很多化身:
1\. 創造主神=梵天(Brahma) =Creator
2\. 維持主神=毗濕奴(Vishnu)=Sustainer
3\. 毀滅主神=濕婆(Shiva) =Destroyer
如何“創造-維持-毀滅”,如何“輪迴”或輪迴多少次,則是各個教派的爭論議題並因而形成很多流派。其中,毀滅也蘊含著創造。按照 印度 教的說法,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也是毗濕奴(Vishnu)的化身之一。
印度 的各個王朝,王國或土邦,分別崇拜三大主神的不同形象或化身。
美國 電影《阿凡達》(Avatar),阿凡達(Avatar of Vishnu,毗濕奴的阿凡達=毗濕奴的化身)。 Avatar=化身或轉世的意思。
這個毗濕奴的阿凡達,梵語:Narasimha(意思是Man-lion,人形 獅子 )。 畫中的濕婆(來自 孟買 的博物館)
有白牛、虎皮和蛇纏身、頭上有第三支眼,手裡還有法器 林伽,也是濕婆的化身。趕上孫悟空了,有72變。 巨大的象牙雕塑 德里小商販和廣場德里路邊的小食灘,用突突車的前臉作門,很有創意。 這是德里的小廣場,在巨大的國旗之下,休閑的人們。 一路上我們遇見的印度人一路上我們見到的 印度 人民,他們生活各異內心都有信仰,滿足而平靜。 結語10餘天的行程很快過去,一年後的今天我們一起追憶此次旅行, 印度 有太多神靈和好"色"者、太多令人驚艷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曾經走過的路我們還想再走!
對於我對 印度 最難忘的是:
1\. “ 印度 紅”。有區別於 中國 紅,是帶著異域風情的紅。
2\. 印度 的雕刻。他們雕山,在山上雕出巨大的大雄雕像,雕出完整的帶柱子和佛像的一體的寺廟。
3\. 印度 景點的精緻和妖嬈。
4\. 印度 故事的想象力。
5\. 印度 人的棕黑色的膚色, 說話的滔滔不絕和能言善辯。
此次旅游的遺憾:
1. 亨比 只有2.5天,有的地方沒看到。
2. 奧蘭加巴德 只有1.5天,只去了兩個石窟,時間非常緊。得挑重點。
3. 印度 交通太差,路上花時間太多。
4.兩個地方不讓拍照-- 邁索爾 王宮和德里阿克薩達姆神廟。
5.紅堡由於活動沒開放。
6.蓮花寺由於去的太早沒進去。
註意:
1\. 帶厚襪子,很多地方得脫鞋
2\. 帶涼衣繩,有的旅館沒有掛衣服的地方
3\. 坐火車註意有的城市有兩個火車站,需問清楚
4\. 去飛機場需提前出發,當地交通很差
感謝:
此次旅行多謝我們的朋友王XX,為我們設計行程,併在出發前買好了 印度 境內的飛機票和火車票。
這位皇后 一個波斯學者的女兒是在1542年初與流亡的胡馬雍結婚的。說起胡馬雍的流亡,那得完全歸咎於他自身的軟弱與優柔寡斷。在他的身上,我們看不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他的父親巴布爾(1482~1530年)是莫卧兒帝國的奠基者,這位突厥人的後裔,是 亞洲 歷史上最富傳奇性的人物之一,而胡馬雍雖然像其他莫卧兒帝王一樣知書達禮而且喜愛文化,甚至在流亡波斯期間仍在研究 中國 和波斯的藝術,卻缺乏他父親所具有的智慧、謹慎以及堅強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一切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極端需要的。一生忙於流亡和征戰的巴布爾雖然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兒王朝,但他無暇制訂新的法律和整頓行政,因而他留給 長子 胡馬雍的是一個既不完善又不穩固的政權。23歲的胡馬雍登基時局勢很不平靜,由於種種矛盾和衝突,他不能指望得到他的親屬、朝臣和軍隊的可靠支持,而被征服者的意圖反叛和外部敵對勢力的日益增長都是對這位不稱職的皇帝的威脅。開始他的運氣不錯(他名字的意思是幸運者),曾一年內迅速征服了兩個大省馬爾瓦和 古吉拉特 ,然而由於他的顯而易見的弱點,翌年卻又失之一旦。
與 阿富汗 復興的鬥士舍爾沙的衝突是胡馬雍不幸的開始。1539年和1540年他兩度被舍爾沙打敗,軍隊喪失殆盡,從而毀滅了巴布爾在 印度 的事業,使 印度 斯坦的統治又再次轉入 阿富汗 人之手,胡馬雍也不得不開始他約15年的流亡生活,後來他時來運轉,得到波斯薩法維王朝的幫助,趁舍爾沙建立的蘇爾王朝內亂之機,卷土重來,輓回了以往的失敗,巴布爾開創的帝國總算失而復得。
這樣的一波三折,一方面是由於胡馬雍的無能造成的,另一方面卻也同巴布爾的早逝使他無法鞏固自己對於北印的征服有關。說起胡馬雍父親的去世,還有一則比較荒誕的軼事。據說胡馬雍生過一次大病,巴布爾曾為此熱切地向真主祈禱,要真主把他兒子的病轉移到他自己的身上,因此在兒子開始好轉的時候,父親的健康就漸漸垮了下來,到胡馬雍康復後兩三個月,他就去世了。
1556年1月24日,恢復了莫卧兒統治的胡馬雍,還未盡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勝利,就意外地從德里的藏書樓的樓梯上跌了下來,並因此而喪命。當時他遠未確保對 印度 斯坦的霸權,不過,他的兒子要比他強得多,這個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擴大並鞏固了乃祖父開創的莫卧兒帝國,成為這座輝煌的帝國大廈的建築師。
胡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時代莫卧兒建築風格發展中一個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蘭建築和 印度 教建築的風格,開創了伊斯蘭建築史上的一代新風。這組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完整。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環繞著長約2千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內景色優美,棕櫚、絲柏縱橫成行,芳草如茵,噴泉四濺,實際上是一個佈局講究的大花園。
陵園門樓用灰石建造,是一個八角形的樓閣式建築,錶面用 大理 石和紅砂石的碎塊,鑲嵌成一幅幅絢麗的圖案。
陵園正中是其主體建築高約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聳立在47.5米見方的高大 石台 上。陵體四周有4座大門,門楣上方呈圓弧形,線條柔和;四壁是分上下兩層排列整齊的小拱門,陵墓頂部中央有優雅的半球形白色 大理 石圓頂。這種圓頂的設計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別引人入勝,在 印度 建築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雙層圓頂的顯著優點初次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在西亞相當長時期以來所施行的圓頂建築形式,它在胡馬雍陵墓中的應用,證明這座陵墓的建築者曾參與波斯的建築實踐。這種圓頂是由兩個單獨的拱頂組成的,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上下之間留有間隙;外層拱頂支撐著白色 大理 石外殼,內層則形成覆蓋下麵墓室的穹窿。外層拱頂中央豎立著一座黃色的金屬小尖塔,光芒四射。寢宮內部呈放射狀,通向兩側高22米的八角形宮室,宮室上面各有兩個圓頂八角形的涼亭,為中央的大圓頂作陪襯,宮室兩面是翼房和游廊。
胡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寢宮正中,兩側宮室有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墓冢。
從紅砂石精細的鏤花、花園式的內景到四周牆壁上的拱型大門,這一切構成典型的莫卧兒風格。據說 阿格拉 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馬雍墓建造的。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屬實,人們確實很容易看出二者風格上的師承關係。 洛迪花園是洛迪王朝的遺產。其中有陵寢、清真寺和古堡, 英國 殖民時期遷都德里後,模仿 紐約 的中央花園將其改造成中心花園。
洛迪王朝是統治北 印度 德里 蘇丹 國的最後一個王朝,共75年,最終被 蒙古 打敗。之後是卧莫爾王朝。 這是 新德里 的洛迪公園。非常整潔乾凈! 印度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距 印度 門很近,裡面展示有 印度 古代、中世紀和現代歷史文物,包括寺院雕刻、神像、佛像、民族服飾、武器、織品、銀器、繪畫、古董等。
下圖中的下中和下右是黑天,是 印度 教的主要神明之一,往往是一個舞蹈的小孩子形象。他的英語全名:Divine Child Krishna(神賜的孩子,克利須那神)。 下圖應該是個柱頭,粉紅沙岩雕成 下圖似座椅以及人物的設計非常獨特。 濕婆 舞女相
濕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天舞。他的頭髮隨著舞蹈而紛亂地飄散開來,隨著他右側上手所持沙漏裝小鼓的節奏而飄蕩。與這創造的瞬間產生互補的,是同時發生的宇宙之毀滅,由那輪環四周的火焰和濕婆左手中的獨朵火焰來象徵。這朵單獨的火焰使一切化為虛無:恰恰與他右手中的創造之鼓保持平衡。下邊的右手錶示要撫慰他的信徒,作出令人放心的無畏勢以賜福。進一步賜福的是下邊左手的象手(gaja hasta)。這種旗子手勢由手指下垂撫摸象鼻構成,在此指向從無知的侏儒背上翹起的左腳。這一象徵手勢能使信徒解脫摩耶的苦難。
通常濕婆的形象是一面三眼四臂,能夠很方便地觀照世界的每一部分。與衣著華貴的其他諸神相比,濕婆的打扮顯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嚴英俊,膚色極淺,留著苦行者紛亂的藍黑色長髮,頭頂裝飾著 恆河 與彎月,脖頸上掛一串骷髏項鏈;上身半裸,下身圍一條虎皮,身纏眼鏡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遊蕩在鬼靈墳墓之間。當他露出恐怖之相時,宇宙諸生無不為之戰慄。故被稱鬼靈之主。
此外,濕婆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形象林伽。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徵著再生。相傳濕婆當初沒有把與梵天一起創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獨自去海底修煉,結果出海時發現世上的一切 都安 排妥當。氣惱之下遂割掉生殖器扔向人間,從此就有了 印度 人對林伽的崇拜。
雖然毀滅神的名號聽起來比較恐怖,但濕婆卻是個多才多藝的神他是 印度 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稱為舞神。濕婆會跳一百零八種舞蹈,分為女性式的柔軟舞和男性式的剛健舞兩大類型。他在歡樂與悲哀時都喜歡跳舞,或獨自,或與他的妻子一起跳。通常濕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頭髮向上飛揚,一隻腳踩著代表無知的侏儒,另一條腿和手在空中扭擺,舞姿曼妙絢麗。其右手執鼓,象徵生命;左掌托著火焰,象徵毀滅。故此在濕婆手中掌握了創造與毀滅兩種元素。舞蹈既象徵著濕婆的榮耀也象徵著宇宙的永恆運動,運動是為了使宇宙不朽。在一 個舊 時代結束時,他還會通過跳坦達瓦之舞來完成世界的毀滅,並使之回歸到宇宙精神中。
身為毀滅和破壞之神,濕婆在眾神中自然擁有最強的戰鬥力。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峰刻苦修煉瑜伽,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智慧。同時,他還擁有一支強悍的軍隊,所有士兵全部由形體駭人的魔鬼組成。而他長在前額上的第三隻眼更是一件比核彈還可怕的武器。這隻眼平時總是緊閉著,一旦睜開就會噴出毀天滅地的憤怒之火,摧毀所看到的一切,就連神也不能幸免。曾經引誘濕婆的愛神,就是被這隻眼燒成了灰燼。
濕婆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 恆河 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他親自以頭接水,讓 恆河 在他的發綹間流轉千年,經緩衝後再流到人間。
另外,濕婆胯下坐騎為白色公牛,手中常持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可以驅策風暴;身背的黑色弓箭,能夠傳播瘟疫。身纏的眼鏡蛇,更能飛快地沖向敵人喂毒。憑藉這些神兵利器,濕婆征戰八方,誅殺了數不盡的魔鬼,並摧毀過阿修羅的三 連城 。
濕婆是最能體現 印度 教諸神複雜和雙面性的神祇。他有著善惡雙重性格,性情既暴躁易怒,又溫和慈祥;既作為凶殘可怕的惡魔之主接受活人祭,也作為慈愛熱情的萬眾之主接受膜拜;既是智慧的象徵也是愚昧者的偶像,既是復仇者也是庇護者,既是精力旺盛的理想男子,又是清心寡欲的苦行者。發起飈來逮誰滅誰,他的狂怒就會地震;溫柔起來,又感情色彩濃厚,對人給予慷慨的恩惠。
除了以上的身份,濕婆還具有許多功能與分身,他主宰風暴與閃電,賜予醫葯與健康;他是畜生與野獸之神,代表著生殖力;他還是明智與慷慨之神、歌詠與祭祀之主。作為 印度 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 印度 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俯瞰遍天諸生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濕婆那種奇異的矛盾魅力,沒有邪惡的邪惡、離經叛道的哲學、高傲孤僻的個性、背棄一切的瘋狂,使他成為眾多文藝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徵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單純任性同時深不可測的性格,令無數信徒迷醉。 印度 教的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 印度 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
各種 印度 教派,都離不開“創造-維持-毀滅-再創造”的輪迴, 印度 教的三個主神如下,他們都有很多化身:
1\. 創造主神=梵天(Brahma) =Creator
2\. 維持主神=毗濕奴(Vishnu)=Sustainer
3\. 毀滅主神=濕婆(Shiva) =Destroyer
如何“創造-維持-毀滅”,如何“輪迴”或輪迴多少次,則是各個教派的爭論議題並因而形成很多流派。其中,毀滅也蘊含著創造。按照 印度 教的說法,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也是毗濕奴(Vishnu)的化身之一。
印度 的各個王朝,王國或土邦,分別崇拜三大主神的不同形象或化身。
美國 電影《阿凡達》(Avatar),阿凡達(Avatar of Vishnu,毗濕奴的阿凡達=毗濕奴的化身)。 Avatar=化身或轉世的意思。
這個毗濕奴的阿凡達,梵語:Narasimha(意思是Man-lion,人形 獅子 )。 畫中的濕婆(來自 孟買 的博物館)
有白牛、虎皮和蛇纏身、頭上有第三支眼,手裡還有法器 林伽,也是濕婆的化身。趕上孫悟空了,有72變。 巨大的象牙雕塑 德里小商販和廣場德里路邊的小食灘,用突突車的前臉作門,很有創意。 這是德里的小廣場,在巨大的國旗之下,休閑的人們。 一路上我們遇見的印度人一路上我們見到的 印度 人民,他們生活各異內心都有信仰,滿足而平靜。 結語10餘天的行程很快過去,一年後的今天我們一起追憶此次旅行, 印度 有太多神靈和好"色"者、太多令人驚艷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曾經走過的路我們還想再走!
對於我對 印度 最難忘的是:
1\. “ 印度 紅”。有區別於 中國 紅,是帶著異域風情的紅。
2\. 印度 的雕刻。他們雕山,在山上雕出巨大的大雄雕像,雕出完整的帶柱子和佛像的一體的寺廟。
3\. 印度 景點的精緻和妖嬈。
4\. 印度 故事的想象力。
5\. 印度 人的棕黑色的膚色, 說話的滔滔不絕和能言善辯。
此次旅游的遺憾:
1. 亨比 只有2.5天,有的地方沒看到。
2. 奧蘭加巴德 只有1.5天,只去了兩個石窟,時間非常緊。得挑重點。
3. 印度 交通太差,路上花時間太多。
4.兩個地方不讓拍照-- 邁索爾 王宮和德里阿克薩達姆神廟。
5.紅堡由於活動沒開放。
6.蓮花寺由於去的太早沒進去。
註意:
1\. 帶厚襪子,很多地方得脫鞋
2\. 帶涼衣繩,有的旅館沒有掛衣服的地方
3\. 坐火車註意有的城市有兩個火車站,需問清楚
4\. 去飛機場需提前出發,當地交通很差
感謝:
此次旅行多謝我們的朋友王XX,為我們設計行程,併在出發前買好了 印度 境內的飛機票和火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