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給你一個浪漫童話——你不知道的童話南意
↑阿馬爾菲海岸 在預留好的座位落座,服務生拿出一個圓形小盒子,建議我們把手機和手錶都放進去,忘記時間悠然享受美味。其實周圍的老外一直都拿著手機在拍照啊😂 ↑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海岸 最後,很喜歡的莊園的大木門。第二天早上降溫了,山上風大得快把人吹飛。 ↑阿馬爾菲海岸 阿瑪爾菲第二天一早繼續出發,第一站是山下的 阿馬爾菲 。
現在的 阿馬爾菲 是個很小的小鎮,只有一條主路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從一頭走到另外一頭。很難想象這麼袖珍、歷史建築屈指可數的 阿馬爾菲 曾,從9世紀起就是僅次於 威尼斯 的海上貿易強國,也是 意大利 半島上中世紀後期的四大海軍強國之一(另外三個是 比薩 、 熱那亞 和 威尼斯 )。12世紀隨著 比薩 的崛起, 阿馬爾菲 的地位被 比薩 取代,逐漸陷入衰落。1434年的一場地震引發海嘯,讓大半個 阿馬爾菲 沉入海底,只有大教堂附近的一小片區域幸免於難。 ↑阿馬爾菲 風超級大,不得不一邊走一邊壓著裙子,不讓它被風吹得掀起來😓
↑阿馬爾菲 馬路邊一幅大大的海洋地圖,左上角 意大利 半島上寫著大大的“AMALFI”,記錄著 阿馬爾菲 曾經是海上強國的歷史。穿過地圖旁邊的拱門就進入了 阿馬爾菲 的老城。 ↑阿馬爾菲 老城的小廣場被咖啡館、冰激淋店圍了一圈,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坐著慢悠悠喝咖啡的游客,聒噪的美式英語在風中飄蕩。 ↑阿馬爾菲 進入廣場一眼就看到 阿馬爾菲 的條紋教堂,無論從宗教、歷史還是文化,它都是 阿馬爾菲 的中心。始建於公元9到10世紀,11世紀完工,幾乎是 阿馬爾菲 這個11世紀的海上超級大國碩果僅存的遺跡。因為建在很陡的樓梯上面,讓本來就很高大的教堂看起來更震撼。
緊挨著鐘樓的三角屋頂是更早的9世紀教堂Basilica del Crocifisso di Amalfi,耶穌受難像大教堂,11世紀曾經成為大教堂的一部分,在後來的翻修中又被分開,現在是教區博物館Museo diocesano di Amalfi。 ↑阿馬爾菲 越過教堂屋頂看 阿馬爾菲 背後山上的堡壘遺跡,這樣的堡壘被稱為Torre Saraceno撒拉森塔。撒拉森人是指居住在 北非 的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從公元6、7世紀開始 意大利 半島沿海就不斷受到撒拉森海盜的騷擾,沿海的居民沒有更好的辦法抵抗這些襲擊,只能修建高塔,儘早發現海盜,為躲避敵人襲擊爭取時間。這樣的防禦塔沿著 意大利 半島的海岸像串珠一樣修建了幾千個。 ↑阿馬爾菲 10個世紀里的幾次重建,把大教堂變成了混搭風格,但條紋拼貼和13世紀的鐘樓都有明顯的 西西里 阿拉伯諾曼風格。這個混搭了拜占庭風格的立面是19世紀最近一次重建的時候仿照原版設計的。在 西西里 之前,先邂逅了阿拉伯諾曼風格。 ↑阿馬爾菲 大門上方拜占庭畫風 馬賽 克拼貼的人物是 阿馬爾菲 的守護者St. Andrea, 聖彼得 的兄弟,他的遺體據說是卡普亞的紅衣大主教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從君士坦丁堡帶回,就安葬在大教堂的地下室里。下麵那扇青銅大門由一個在君士坦丁堡經商的 阿馬爾菲 富商的捐贈,11世紀由 敘利亞 的工匠鑄造,據說是 意大利 第一扇這樣的大門。 ↑阿馬爾菲 教堂左邊的“天堂迴廊”Chiostro del Paradiso建於13世紀,最初的用途是 阿馬爾菲 貴族的墓園,120根 石柱 支撐著一整圈 北非 穆斯林風格的拱門。海上實力強大的 阿馬爾菲 幾個世紀里和 北非 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受到的文化影響不言而喻。迴廊中間的花園,充滿熱鬧的熱帶風情。 ↑阿馬爾菲 透過拱門看到大教堂的鐘樓,1180年開工,用了100多年才建完。除了作為鐘樓,在戰爭中它也會被用做防禦塔。四個小塔環繞在中間大塔周圍,塔頂用漂亮的瓷磚裝飾,據說它是 意大利 南部最美的中世紀鐘樓。 ↑阿馬爾菲 透過其中的一個拱門, 阿馬爾菲 大教堂的標準照角度之一。 ↑阿馬爾菲 9世紀教堂的前身是一個6世紀教堂,而6世紀教堂的前身是古代的神殿。迴廊的一側展示著一些考古發現,在南意這樣的陳列幾乎是每個大教堂的必備。 ↑阿馬爾菲 迴廊的另一側和與迴廊連接的Crocifisso教堂里保留了很多14世紀的壁畫,清晰的線條和曾經鮮明的配色有明顯的拜占庭風格。
喜歡這些壁畫,雖然有一些很明顯受到過人為破壞。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從側面的小門進入Crocifisso教堂里,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教堂,在11世紀新教堂建成之前Crocifisso教堂都是 阿馬爾菲 的主座教堂。現在作為教區博物館,陳列著一些重要的雕塑和宗教物品。和Crocifisso連接的地下室,祭壇里安放著St. Andrea的遺體。18世紀的裝飾超級華麗,不過不喜歡拍墓室所以沒有照片可看。
最後是 阿馬爾菲 大教堂的內部,18世紀巴 洛克 風格的裝飾,比起那些更古老的遺跡其實有一點點普通。金碧輝煌的屋頂畫著St. Andrea的生平,祭壇旁邊兩根花崗岩立柱是從南部幾十公里的 帕埃斯圖姆 Paestum古希神殿臘遺跡搬回來的。 ↑阿馬爾菲 離開寧靜的大教堂,忽然有點不適應街上人流的密度。 阿馬爾菲 小鎮的另一頭有《孤獨星球》推薦的另一個重要景點——造紙博物館,展示 阿馬爾菲 早期的手工造紙工藝,作為 中國 人自然傲嬌地不想看。沒有心情繼續逛,於是回停車場拿車繼續行程。 波西塔諾繼續沿著懸崖堵了很久很久,總算看到了遠處海灣對面的 波西塔諾 ,離小鎮還有好幾公里,路邊已經出現了綿延不絕的違章停車, 阿馬爾菲 最繁忙的小鎮果然很忙。
在之前從Google Map上看好的停車場停好車,工作人員正忙著像玩 華容 道一樣把車挪來挪去,幫一個取車的大叔把被堵在最裡面的車救出來。交掉鑰匙拿到一張入場時間的小紙條,有了在 威尼斯 上當的經驗,仔細核對了的時間,其實和 威尼斯 比起來,南意的民風還是很淳樸了。
波西塔諾 的名字據說取自海參波塞冬(Poseidon), 希腊 人向西擴張他們領土的時候, 波西塔諾 曾經是 希腊 人重要的登陸點。 羅馬 貴族迷戀 坎帕尼亞 的海岸風景,沿海修起大大小小的別墅, 波西塔諾 老城的位置就曾經是一個規模很大的 羅馬 貴族別墅。不過公元79年,大別野和 龐貝 一起因為維蘇威火山的那次大噴髮長眠地下,一直到2004年才重新被髮現。
沿著彎彎曲曲的馬路往鎮里走,小房子門前掛著可愛的拼貼畫。 ↑阿馬爾菲海岸 路邊的檸黃色小車車,和南意最搭的,除了五顏六色的小摩托,一定就是菲亞特500的老爺車了。 ↑阿馬爾菲海岸 波西塔諾 沿著兩個相鄰的小海灣而建,海的顏色很美好。 ↑阿馬爾菲海岸 轉過街角,第二個小海灣,初見那個網紅的陶瓷屋頂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Assunta。 ↑阿馬爾菲海岸 靠近教堂,店鋪和人流都密集起來。跟著人群走,很快到了海灘。 波西塔諾 的海灘是 歐洲 常見的那種卵石沙灘,光腳踩上去會被硌哭的那種。可是 歐洲 人好像一點都不介意,本來也不大的海灘被攔成一塊一塊的,等著你掏錢進去曬太陽。 ↑阿馬爾菲海岸 接近不了海邊,只能在路上隨便拍拍。 ↑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 那個網紅的角度在教堂後面的酒店里,酒店有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提前一個多月竟然已經訂不上。沿著臺階往高處走,總算找到一個教堂可以和層層疊疊的小房子同框的角度。
現在的 阿馬爾菲 是個很小的小鎮,只有一條主路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從一頭走到另外一頭。很難想象這麼袖珍、歷史建築屈指可數的 阿馬爾菲 曾,從9世紀起就是僅次於 威尼斯 的海上貿易強國,也是 意大利 半島上中世紀後期的四大海軍強國之一(另外三個是 比薩 、 熱那亞 和 威尼斯 )。12世紀隨著 比薩 的崛起, 阿馬爾菲 的地位被 比薩 取代,逐漸陷入衰落。1434年的一場地震引發海嘯,讓大半個 阿馬爾菲 沉入海底,只有大教堂附近的一小片區域幸免於難。 ↑阿馬爾菲 風超級大,不得不一邊走一邊壓著裙子,不讓它被風吹得掀起來😓
↑阿馬爾菲 馬路邊一幅大大的海洋地圖,左上角 意大利 半島上寫著大大的“AMALFI”,記錄著 阿馬爾菲 曾經是海上強國的歷史。穿過地圖旁邊的拱門就進入了 阿馬爾菲 的老城。 ↑阿馬爾菲 老城的小廣場被咖啡館、冰激淋店圍了一圈,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坐著慢悠悠喝咖啡的游客,聒噪的美式英語在風中飄蕩。 ↑阿馬爾菲 進入廣場一眼就看到 阿馬爾菲 的條紋教堂,無論從宗教、歷史還是文化,它都是 阿馬爾菲 的中心。始建於公元9到10世紀,11世紀完工,幾乎是 阿馬爾菲 這個11世紀的海上超級大國碩果僅存的遺跡。因為建在很陡的樓梯上面,讓本來就很高大的教堂看起來更震撼。
緊挨著鐘樓的三角屋頂是更早的9世紀教堂Basilica del Crocifisso di Amalfi,耶穌受難像大教堂,11世紀曾經成為大教堂的一部分,在後來的翻修中又被分開,現在是教區博物館Museo diocesano di Amalfi。 ↑阿馬爾菲 越過教堂屋頂看 阿馬爾菲 背後山上的堡壘遺跡,這樣的堡壘被稱為Torre Saraceno撒拉森塔。撒拉森人是指居住在 北非 的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從公元6、7世紀開始 意大利 半島沿海就不斷受到撒拉森海盜的騷擾,沿海的居民沒有更好的辦法抵抗這些襲擊,只能修建高塔,儘早發現海盜,為躲避敵人襲擊爭取時間。這樣的防禦塔沿著 意大利 半島的海岸像串珠一樣修建了幾千個。 ↑阿馬爾菲 10個世紀里的幾次重建,把大教堂變成了混搭風格,但條紋拼貼和13世紀的鐘樓都有明顯的 西西里 阿拉伯諾曼風格。這個混搭了拜占庭風格的立面是19世紀最近一次重建的時候仿照原版設計的。在 西西里 之前,先邂逅了阿拉伯諾曼風格。 ↑阿馬爾菲 大門上方拜占庭畫風 馬賽 克拼貼的人物是 阿馬爾菲 的守護者St. Andrea, 聖彼得 的兄弟,他的遺體據說是卡普亞的紅衣大主教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從君士坦丁堡帶回,就安葬在大教堂的地下室里。下麵那扇青銅大門由一個在君士坦丁堡經商的 阿馬爾菲 富商的捐贈,11世紀由 敘利亞 的工匠鑄造,據說是 意大利 第一扇這樣的大門。 ↑阿馬爾菲 教堂左邊的“天堂迴廊”Chiostro del Paradiso建於13世紀,最初的用途是 阿馬爾菲 貴族的墓園,120根 石柱 支撐著一整圈 北非 穆斯林風格的拱門。海上實力強大的 阿馬爾菲 幾個世紀里和 北非 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受到的文化影響不言而喻。迴廊中間的花園,充滿熱鬧的熱帶風情。 ↑阿馬爾菲 透過拱門看到大教堂的鐘樓,1180年開工,用了100多年才建完。除了作為鐘樓,在戰爭中它也會被用做防禦塔。四個小塔環繞在中間大塔周圍,塔頂用漂亮的瓷磚裝飾,據說它是 意大利 南部最美的中世紀鐘樓。 ↑阿馬爾菲 透過其中的一個拱門, 阿馬爾菲 大教堂的標準照角度之一。 ↑阿馬爾菲 9世紀教堂的前身是一個6世紀教堂,而6世紀教堂的前身是古代的神殿。迴廊的一側展示著一些考古發現,在南意這樣的陳列幾乎是每個大教堂的必備。 ↑阿馬爾菲 迴廊的另一側和與迴廊連接的Crocifisso教堂里保留了很多14世紀的壁畫,清晰的線條和曾經鮮明的配色有明顯的拜占庭風格。
喜歡這些壁畫,雖然有一些很明顯受到過人為破壞。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阿馬爾菲 從側面的小門進入Crocifisso教堂里,這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紀教堂,在11世紀新教堂建成之前Crocifisso教堂都是 阿馬爾菲 的主座教堂。現在作為教區博物館,陳列著一些重要的雕塑和宗教物品。和Crocifisso連接的地下室,祭壇里安放著St. Andrea的遺體。18世紀的裝飾超級華麗,不過不喜歡拍墓室所以沒有照片可看。
最後是 阿馬爾菲 大教堂的內部,18世紀巴 洛克 風格的裝飾,比起那些更古老的遺跡其實有一點點普通。金碧輝煌的屋頂畫著St. Andrea的生平,祭壇旁邊兩根花崗岩立柱是從南部幾十公里的 帕埃斯圖姆 Paestum古希神殿臘遺跡搬回來的。 ↑阿馬爾菲 離開寧靜的大教堂,忽然有點不適應街上人流的密度。 阿馬爾菲 小鎮的另一頭有《孤獨星球》推薦的另一個重要景點——造紙博物館,展示 阿馬爾菲 早期的手工造紙工藝,作為 中國 人自然傲嬌地不想看。沒有心情繼續逛,於是回停車場拿車繼續行程。 波西塔諾繼續沿著懸崖堵了很久很久,總算看到了遠處海灣對面的 波西塔諾 ,離小鎮還有好幾公里,路邊已經出現了綿延不絕的違章停車, 阿馬爾菲 最繁忙的小鎮果然很忙。
在之前從Google Map上看好的停車場停好車,工作人員正忙著像玩 華容 道一樣把車挪來挪去,幫一個取車的大叔把被堵在最裡面的車救出來。交掉鑰匙拿到一張入場時間的小紙條,有了在 威尼斯 上當的經驗,仔細核對了的時間,其實和 威尼斯 比起來,南意的民風還是很淳樸了。
波西塔諾 的名字據說取自海參波塞冬(Poseidon), 希腊 人向西擴張他們領土的時候, 波西塔諾 曾經是 希腊 人重要的登陸點。 羅馬 貴族迷戀 坎帕尼亞 的海岸風景,沿海修起大大小小的別墅, 波西塔諾 老城的位置就曾經是一個規模很大的 羅馬 貴族別墅。不過公元79年,大別野和 龐貝 一起因為維蘇威火山的那次大噴髮長眠地下,一直到2004年才重新被髮現。
沿著彎彎曲曲的馬路往鎮里走,小房子門前掛著可愛的拼貼畫。 ↑阿馬爾菲海岸 路邊的檸黃色小車車,和南意最搭的,除了五顏六色的小摩托,一定就是菲亞特500的老爺車了。 ↑阿馬爾菲海岸 波西塔諾 沿著兩個相鄰的小海灣而建,海的顏色很美好。 ↑阿馬爾菲海岸 轉過街角,第二個小海灣,初見那個網紅的陶瓷屋頂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Assunta。 ↑阿馬爾菲海岸 靠近教堂,店鋪和人流都密集起來。跟著人群走,很快到了海灘。 波西塔諾 的海灘是 歐洲 常見的那種卵石沙灘,光腳踩上去會被硌哭的那種。可是 歐洲 人好像一點都不介意,本來也不大的海灘被攔成一塊一塊的,等著你掏錢進去曬太陽。 ↑阿馬爾菲海岸 接近不了海邊,只能在路上隨便拍拍。 ↑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海岸 阿馬爾菲 那個網紅的角度在教堂後面的酒店里,酒店有一家米其林二星餐廳,提前一個多月竟然已經訂不上。沿著臺階往高處走,總算找到一個教堂可以和層層疊疊的小房子同框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