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深入神秘的金三角,看看那些曾經長滿罌粟花的地方







金三角 的來歷:
1949年的解放戰爭後期,駐守 雲南 的國軍戰敗後越境退守泰北山區,以國界躲避解放軍的追擊,以圖反擊。最終蔣介石轉進 臺灣 ,這支3000多人的部隊回國不行,經 泰國 飛 臺灣 更無可能。於是就在泰北邊境附近的山區駐留下來。對於這些“入侵者” 泰國 是十分忌憚的,雖說是敗軍之將,但也是武器精良久經沙場的正規軍啊,其戰鬥力可以單挑整個 泰國 軍隊了。趕不走但也不可能讓他們留下。後來 泰國 和 緬甸 發生戰爭, 泰國 敗退,求助這支部隊,許諾打敗 緬甸 就允許他們留下。打共軍不行,打緬軍,國軍還是手到擒來的。最終, 泰國 允許他們留在泰北山區,但條件是沒有 泰國 國籍,不能離開山區,不能到城市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自生自滅了。這些國軍後來和當地人結婚生子,慢慢散落在泰北各地的山區。但他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只好選擇種罌粟賣鴉片為生。 這就是 金三角 的由來。現在這些村民已經是國軍第三代人了。
不過後來泰王為了消除這些不穩定因素,開始為他們發放特殊的身份證,允許他們在 清萊 附近工作。這幾年 中國 游客急劇上升, 泰國 急需大量懂中文的導游,也開始招聘一些人到泰南工作,所以參團來 泰國 , 如果地陪是 泰國 人懂中文,你可以問一下他是否來自泰北,如果是,那多數就是 金三角 的後人了。
言歸正傳, 南路不是主幹道,有點破和窄,但不危險,慢慢開一個小時就到山頂了。這裡有個觀景台和幾個露營地,



山上有個小盆地,這裡有一條小村,也是山上最大的村了。村裡除了一家度假村,其餘都是民宿小客棧。

不過周末人多,我們只能找到森林里一個營地住宿,雖然室內條件一般,但周圍景色不錯啊。




小村旁邊就是一個很大的皇家種植基地,在 泰國 邊遠山區有很多這樣的基地,是泰王為了改變當地落後經濟,特別是種植罌粟的習慣而設立的培育基地,教授當地人改種經濟作物,而這些基地同時也是很好的生態公園,吸引游客。






來到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這張照片。

當年我對 金三角 還很模糊,只在港產片里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根本不知道我們現在就在 金三角 ! 面對這個會說純正普通話的當地人,我們張口結舌。他指點我們前行幾公里就到一個小鎮,那裡有午飯吃。我們驚魂未定地上車前行,來到 美斯樂 。(後來回到酒店到有網絡的地方查看資料,才知道我們來到了 金三角 !如果我早知行程會經過 金三角 ,打死我都不會來的 。不過錯有錯著,也讓我打開這扇歷史大門!)
美斯樂 簡直就是一個 雲南 小鎮,賣的是茶葉,吃的是 雲南 菜。







吃過地道的 雲南 菜,離開 美斯樂 ,會經過當地人建的一個紀念館,裡面說的就是敗退國軍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