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歐洲之行—維也納、法蘭克福、羅馬(第二部分)
三、 法蘭克福美因河畔的 法蘭克福 被查理大帝認定其為行宮開始,一直是 德國 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人怕出名,豬怕壯。二戰時期,33次盟軍轟炸。毀掉了80%的建築。經過半個世紀的恢復, 法蘭克福 再次成為 歐洲 重要的交通和金融中心。 歐洲 央行就坐落於此。18年9月29日, 法蘭克福 老城區修複完畢,正式對公眾開放。小伙伴們的打卡地點又多了一個喲。
出城後不就,可以到達 德國 重要的葡萄酒產區—— 萊茵河谷 。河谷中很多小鎮以制酒出名。誕生了很多葡萄酒品鑒之旅,例如Rüdesheim am Rhein。由於河谷地帶被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沿途都沒有架設橋梁,全程靠擺渡船。
河谷隨處可見各種城堡遺跡。大部分已經沒有人維護,破舊不堪。有幾處城堡被改造成酒店。據說是 德國 頂級休閑酒店。
感謝老友本次出人出車出房子,帶著我們在萊因河流域探究 德國 人認為有意思的地方。既有遙遠歷史的積澱,也有近代歲月的滄桑,更有二戰後,德意志人民不斷重建家園的喜悅。一路上,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老友和他兒子是 德國 人,兒媳婦是 哥斯達黎加 人,我們兩個是 中國 人。於是乎,五個人兩兩聊天的時候會出現漢語、英語、德語和 西班牙 語的連續切換。
1\. 法蘭克福老城區第一天對外開放。第一次在 德國 見到這麼多的人。加上晚上的無人機表演,擁擠的人群一直持續聚集到深夜。
由於對 法蘭克福 歷史沒有深入瞭解,只能聽老友的講解。一個建築是 德國 以前的國會,另一個的建築是神聖 羅馬 帝國加冕的地點。這才知道,這裡除了發行歐元,在 歐洲 中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歌劇院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美因河夜景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2\. Eiserner Steg (Iron Bridge)在 法蘭克福 壓馬路的過程中,反覆穿越這座Iron Bridge。橋建於1868年,在二戰期間被 德國 黨衛軍炸毀。
橋只允許步行穿過,所以很適合在上面漫步和拍照。兩側有很多情侶鎖。 ↑鐵橋 ↑鐵橋 ↑鐵橋 ↑鐵橋 ↑鐵橋 3\. BacharachBacharach是一個 萊茵河谷 的小鎮,建於公元7世紀。沿著老街漫步,可以找到10世紀-16世紀不同時期的古宅。當地生產片狀石材。建築上大量可以找到片狀石材的痕跡。小鎮子氛圍安詳寧靜。
查了一下資料,從1815年到2016年,小鎮人口只增加了102人。怪不得這麼淡定。
↑巴哈拉赫 記錄了當年漲水的水位。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11世紀建立的市政廳。 ↑巴哈拉赫
出城後不就,可以到達 德國 重要的葡萄酒產區—— 萊茵河谷 。河谷中很多小鎮以制酒出名。誕生了很多葡萄酒品鑒之旅,例如Rüdesheim am Rhein。由於河谷地帶被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沿途都沒有架設橋梁,全程靠擺渡船。
河谷隨處可見各種城堡遺跡。大部分已經沒有人維護,破舊不堪。有幾處城堡被改造成酒店。據說是 德國 頂級休閑酒店。
感謝老友本次出人出車出房子,帶著我們在萊因河流域探究 德國 人認為有意思的地方。既有遙遠歷史的積澱,也有近代歲月的滄桑,更有二戰後,德意志人民不斷重建家園的喜悅。一路上,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老友和他兒子是 德國 人,兒媳婦是 哥斯達黎加 人,我們兩個是 中國 人。於是乎,五個人兩兩聊天的時候會出現漢語、英語、德語和 西班牙 語的連續切換。
1\. 法蘭克福老城區第一天對外開放。第一次在 德國 見到這麼多的人。加上晚上的無人機表演,擁擠的人群一直持續聚集到深夜。
由於對 法蘭克福 歷史沒有深入瞭解,只能聽老友的講解。一個建築是 德國 以前的國會,另一個的建築是神聖 羅馬 帝國加冕的地點。這才知道,這裡除了發行歐元,在 歐洲 中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歌劇院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美因河夜景 ↑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 2\. Eiserner Steg (Iron Bridge)在 法蘭克福 壓馬路的過程中,反覆穿越這座Iron Bridge。橋建於1868年,在二戰期間被 德國 黨衛軍炸毀。
橋只允許步行穿過,所以很適合在上面漫步和拍照。兩側有很多情侶鎖。 ↑鐵橋 ↑鐵橋 ↑鐵橋 ↑鐵橋 ↑鐵橋 3\. BacharachBacharach是一個 萊茵河谷 的小鎮,建於公元7世紀。沿著老街漫步,可以找到10世紀-16世紀不同時期的古宅。當地生產片狀石材。建築上大量可以找到片狀石材的痕跡。小鎮子氛圍安詳寧靜。
查了一下資料,從1815年到2016年,小鎮人口只增加了102人。怪不得這麼淡定。
↑巴哈拉赫 記錄了當年漲水的水位。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巴哈拉赫 11世紀建立的市政廳。 ↑巴哈拉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