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老街 ↑洛陽老街 走到鼓樓就是這個老街的盡頭了,游歷了古街,體會到了老 洛陽 城百年的風霜與市井文化,收穫還是不錯的。然後乘車回到青旅,和一些有趣的靈魂聊了聊天,早早的休息了。 兩山一闕——龍門石窟龍門石窟 是 中國 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多個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為了不看人頭看佛頭”,第二天一大早就從青旅出發,乘81路公交車20分鐘就來到了 龍門石窟 。門票100元,包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可以關註官方微信號,裡面有“語音畫冊”,所有的經典都有講解。
西山石窟主要佛洞有古陽洞、 賓陽 中洞,蓮花洞、火燒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奉先寺、等為唐代代表洞窟。 ↑西山石窟 走紅網絡的 “剪刀手” 佛像位於 “ 賓陽 三洞” 中的 賓陽 北洞,“ 賓陽 ”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 始鑿於北魏時期,唐朝初年完成,主尊為阿彌陀佛,火焰紋背光繁雜而生動。雙手平分指天地,即天地之間為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後坐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西山石窟 賓陽 南洞,北魏開鑿,隋代完成。主佛阿彌陀佛面部 豐潤 ,唇厚,衣紋自然,流暢。 ↑西山石窟 賓陽 中洞,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營造,是 龍門石窟 中僅有的“三世佛”窟。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 菩薩 。佛、 菩薩 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可惜的是東壁所刻的國寶《帝後禮佛圖》被盜賣至 美國 。 ↑西山石窟 路邊遇到的兩個唐朝小胖妞 ↑西山石窟 萬佛洞因洞內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高約4釐米的小佛而得名。主尊名阿彌陀佛,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這種手勢說明阿彌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說法,故稱“說法印”。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萬佛洞為方形平頂,頂雕有一蓮花藻井,蓮花藻井周圍刊刻楷書大字:“大唐 永隆 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智運禪師,一萬五千尊佛龕”。 ↑西山石窟 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 菩薩 像,它是 龍門石窟 唐代眾多 菩薩 像的精美範例。 菩薩 通高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右手執塵尾輕依肩頭,左手提凈瓶嬌不勝力,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在這裡,人們不能不想到曹植在《洛神賦》中描寫洛神的句子:“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據說一代藝術大師梅蘭芳,編演京劇《洛神》時,對飾演的洛神總覺不盡如人意,後來梅蘭芳游覽 龍門石窟 ,看到了這尊觀世音 菩薩 ,那極富美感的體態令他眼光驟然一亮,頓然得到啟悟,演出大獲 成功 。 ↑西山石窟 蓮花洞,開鑿於北魏晚期,因窟頂浮雕有一朵美麗的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中最著名的當屬奉先寺。此窟開鑿於唐高宗初,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共有九軀大像,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二力士。中間主佛為 盧舍那大佛 ,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相傳是以武則天面容為原型所造。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 中國 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 中國 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西山石窟 兩旁侍立的弟子迦葉嚴謹老成,阿難虔誠順服, 菩薩 端麗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雄健,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 弟子阿難文靜溫順,外表朴素。 ↑西山石窟 菩薩 和善開朗。 ↑西山石窟 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西山石窟 力士像則更加生動,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西山石窟 眼神交流的瞬間完成了神與佛情感的震顫!
盧舍那大佛 眼睛是琉璃做的,最神秘的是,無論從任何角度看,盧舍那的眼睛都好像在看著你,據說這樣可以引發朝聖者感情上的震顫!這點與 樂山 大佛截然相反, 樂山 大佛從任何角度看,眼睛都不看你,真是相當霸氣啊! 高冷大氣的 樂山 大佛,唯我獨尊。
古陽洞,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是 龍門石窟 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洞內大小龕內的造像,都是北魏後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時代特征的造像。洞內的題記書法質朴古拙,是研究書法史的珍品,著名的《 龍門 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 ↑西山石窟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1973年,敬愛的周總理陪同 加拿大 總理特魯多來參觀 龍門石窟 ,期間他被一套《 龍門 二十品》的拓片深深吸引,意欲購買,卻因當時帶錢不多而抱憾離去。 ↑西山石窟 可愛的小 獅子 。 ↑西山石窟 逛完西山石窟,走過一個橋,就到了東山石窟。古時曾有“西山一山,不 如東 山一灣”的說法,說明東山石窟曾經的規模比西山石窟要大得多。只是由於人為的破壞,往日的繁華早已消逝,現時的東山已殘破不堪,令人唏噓不已。 ↑西山石窟 看經寺, 龍門石窟 “特窟”之一,是唐武則天至玄宗時期開鑿的一座皇家洞窟,為東山最大的洞窟。洞內東、南、北三壁上有29尊唐代石刻羅漢雕像,神態刻劃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是 龍門 石雕羅漢群像中的傑作。 ↑東山石窟 ↑東山石窟 洞頂雕有蓮花藻井,周圍環繞著四個體態 豐潤 、形象優美的飛天。 ↑東山石窟 香山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 龍門 凡十寺,第一數香山”。 ↑香山寺 ↑香山寺 ↑香山寺 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後,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而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被稱為“蔣宋別墅”,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在此避暑。
“為了不看人頭看佛頭”,第二天一大早就從青旅出發,乘81路公交車20分鐘就來到了 龍門石窟 。門票100元,包含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可以關註官方微信號,裡面有“語音畫冊”,所有的經典都有講解。
西山石窟主要佛洞有古陽洞、 賓陽 中洞,蓮花洞、火燒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奉先寺、等為唐代代表洞窟。 ↑西山石窟 走紅網絡的 “剪刀手” 佛像位於 “ 賓陽 三洞” 中的 賓陽 北洞,“ 賓陽 ”意為迎接出生的太陽。 始鑿於北魏時期,唐朝初年完成,主尊為阿彌陀佛,火焰紋背光繁雜而生動。雙手平分指天地,即天地之間為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後坐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西山石窟 賓陽 南洞,北魏開鑿,隋代完成。主佛阿彌陀佛面部 豐潤 ,唇厚,衣紋自然,流暢。 ↑西山石窟 賓陽 中洞,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營造,是 龍門石窟 中僅有的“三世佛”窟。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 菩薩 。佛、 菩薩 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可惜的是東壁所刻的國寶《帝後禮佛圖》被盜賣至 美國 。 ↑西山石窟 路邊遇到的兩個唐朝小胖妞 ↑西山石窟 萬佛洞因洞內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高約4釐米的小佛而得名。主尊名阿彌陀佛,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這種手勢說明阿彌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說法,故稱“說法印”。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萬佛洞為方形平頂,頂雕有一蓮花藻井,蓮花藻井周圍刊刻楷書大字:“大唐 永隆 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智運禪師,一萬五千尊佛龕”。 ↑西山石窟 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 菩薩 像,它是 龍門石窟 唐代眾多 菩薩 像的精美範例。 菩薩 通高85釐米,頭部向右傾斜,右手執塵尾輕依肩頭,左手提凈瓶嬌不勝力,整個姿態顯得非常優美端莊。在這裡,人們不能不想到曹植在《洛神賦》中描寫洛神的句子:“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據說一代藝術大師梅蘭芳,編演京劇《洛神》時,對飾演的洛神總覺不盡如人意,後來梅蘭芳游覽 龍門石窟 ,看到了這尊觀世音 菩薩 ,那極富美感的體態令他眼光驟然一亮,頓然得到啟悟,演出大獲 成功 。 ↑西山石窟 蓮花洞,開鑿於北魏晚期,因窟頂浮雕有一朵美麗的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徵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中最著名的當屬奉先寺。此窟開鑿於唐高宗初,皇后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共有九軀大像,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二力士。中間主佛為 盧舍那大佛 ,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相傳是以武則天面容為原型所造。奉先寺大型藝術群雕以其宏大的規模、精湛的雕刻高踞於 中國 石刻藝術的巔峰,成為 中國 石刻藝術的典範之作,也成為唐朝這一偉大時代的象徵。 ↑西山石窟 兩旁侍立的弟子迦葉嚴謹老成,阿難虔誠順服, 菩薩 端麗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雄健,與主佛盧舍那一起構成了一組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 弟子阿難文靜溫順,外表朴素。 ↑西山石窟 菩薩 和善開朗。 ↑西山石窟 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 ↑西山石窟 力士像則更加生動,只見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壯。 ↑西山石窟 眼神交流的瞬間完成了神與佛情感的震顫!
盧舍那大佛 眼睛是琉璃做的,最神秘的是,無論從任何角度看,盧舍那的眼睛都好像在看著你,據說這樣可以引發朝聖者感情上的震顫!這點與 樂山 大佛截然相反, 樂山 大佛從任何角度看,眼睛都不看你,真是相當霸氣啊! 高冷大氣的 樂山 大佛,唯我獨尊。
古陽洞,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年曆史,是 龍門石窟 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洞內大小龕內的造像,都是北魏後期流行的瘦削形的秀骨清像,是具有時代特征的造像。洞內的題記書法質朴古拙,是研究書法史的珍品,著名的《 龍門 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 ↑西山石窟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1973年,敬愛的周總理陪同 加拿大 總理特魯多來參觀 龍門石窟 ,期間他被一套《 龍門 二十品》的拓片深深吸引,意欲購買,卻因當時帶錢不多而抱憾離去。 ↑西山石窟 可愛的小 獅子 。 ↑西山石窟 逛完西山石窟,走過一個橋,就到了東山石窟。古時曾有“西山一山,不 如東 山一灣”的說法,說明東山石窟曾經的規模比西山石窟要大得多。只是由於人為的破壞,往日的繁華早已消逝,現時的東山已殘破不堪,令人唏噓不已。 ↑西山石窟 看經寺, 龍門石窟 “特窟”之一,是唐武則天至玄宗時期開鑿的一座皇家洞窟,為東山最大的洞窟。洞內東、南、北三壁上有29尊唐代石刻羅漢雕像,神態刻劃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是 龍門 石雕羅漢群像中的傑作。 ↑東山石窟 ↑東山石窟 洞頂雕有蓮花藻井,周圍環繞著四個體態 豐潤 、形象優美的飛天。 ↑東山石窟 香山寺,始建於北魏熙平元年。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稱頌“ 龍門 凡十寺,第一數香山”。 ↑香山寺 ↑香山寺 ↑香山寺 1936年香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後,為蔣介石慶祝五十壽辰而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被稱為“蔣宋別墅”,蔣介石和宋美齡多次在此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