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機獨闖巴西,小心翼翼卻滿心歡意


巴西 人如此的熱愛著沙灘,不僅僅是因為在這裡可以享受陽光,還因為走在 巴西 的海灘上,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這裡沒有貧富之分,沒有職業之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都“穿很少的衣服”在一起。為了避免海灘成為私人領地, 巴西 1988年還在憲法中專門規定:海灘是公共用地。
而自由奔放,對於這個桑巴民族來說,可是相當的重要呢。



科帕卡巴納 海灘的海濱大道上的人行道,用白色與黑色的小石頭拼鑲成各種波浪形的圖案,用 馬賽 克塊作為鋪裝材料,顏色來自於本地天然的白、黑和可可棕。尤其是從高空看,是一系列連續的抽象的圖案,自然流暢並且沒有重覆,也是這裡的一個標誌。



巴西 之行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也期望,有一個愉快的過程,和完美的結局。


8:00-11:00 基督山 基督救世主像
12:00-15:00 糖麵包山
16:00-19:00 Pedra do Telegrafo 網紅聖地
這三個地方在影視作品中,或者網絡上,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可以說是到了 里約熱內盧 必去打卡的幾個地方,標誌性的景點。



所以,來到了這個城市,怎麼都得去瞻仰一番它的宏偉。

當然,這些所有的特點,在救世主石像修建之後,都被它的耀眼光芒所掩蓋,提到耶穌山,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只會是山巔宏偉的耶穌聖像:他張開兩臂,雙目微閉,似在默默為世人祈福。





這座巨大的救世主像,高38米,張開的雙臂寬28米,全重1200噸,僅雕像的頭部就高達3.7米,重35.6噸,每隻手重9.1噸。屹立於基督山山巔,在里約城市的每個角落的人們,都能夠看到他張開雙臂,註視著城市中的自己,像是在為自己祈福,歡迎自己的到來。
耶穌像面向著碧波蕩漾的大西洋,張開著的雙臂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耶穌基督的身影與群山融為一體,一些雲團不時飄浮在山峰之間,使耶穌像若隱若現,使他顯得更加神秘聖潔。
近距離觀看這尊高大的耶穌像還是蠻震撼的,儘管我並不信天主教,但僅僅是從建築上面的宏偉來看,就足夠的為之驚嘆了。大概也因為這樣的原因,2007年的時候, 里約熱內盧 基督像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其實最佳的觀看救世主石像的視角是從高空俯瞰,而不是這樣近距離的觀摩,就像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的那樣,大全景才能真正的展現他的宏偉以及視覺上的震撼。雖然帶了無人機,但是並沒有辦法拍攝,需要提前審批才行。而拍照來講,因為石像面朝東方,所以早上拍攝不會逆光,而最美的時候其實是在夕陽時刻。


開放時間:8:00-22:00;門票:5 雷亞爾
上山方法:一共有四種 上山的方式:1)從山腳乘坐電氣小火車上山,早 8:30 至晚 6:30, 每 20 分鐘一班,票價是45雷亞爾,包來回。不過上山的時候需要按照時間上車。2)上下有很多巴士、包車之類的,可以選擇這種方式,價格是30雷亞爾,部分還含門票。3)徒步上山,這種方式大概花費時間1.5小時,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的可以選擇。4)自己開車上山,像我就是選擇的這種方式,不過需要繳納20元的停車費。
到了景區之後,建議購買直達基督救世主像的接駁車,價格是41雷亞爾,能夠直達石像下麵,比較的方便。
另外,建議早一點去,最好是八點一開始的時候就到最好,我雖然已經去得比較早了,八點多一些,但是這個時候人已經非常多了。行前一天註意天氣預報,如果是陰雨天,在山上看不清里約的景色,石像也可能籠罩在煙霧中。 最佳觀景時間是晴天的傍晚。


甜麵包山海拔並不高,山頂的高度也就395米,但站在位於瓜納 巴拉 灣南口的它的山頂,卻能夠將里約的美景盡收眼底。它的名字由來也非常簡單明瞭,由於從遠處看去很像麵包而得名麵包山。但其實它有兩個山頭,一個像立起的麵包,一個像平放的麵包...儘管我覺得並沒有那麼像...
但其實,它的一切秘密 和美 麗,並不是從山腳向下看,而是在纜車途中觀看到的風景,以及到了山頂之後,看到的里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