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印加天路 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庫斯科-勞卡-科帕卡巴納大環線






援引百度百科:南美太平洋戰爭(英語:War of the Pacific),又稱硝石戰爭、鳥糞戰爭,是1879年——1883年 智利 同 玻利維亞 , 秘魯 爭奪南太平洋沿岸阿塔卡瑪沙漠硝石、鳥糞產地的戰爭。最終 智利 獲勝, 玻利維亞 和 秘魯 被迫割地。此戰過後, 玻利維亞 失去出 海口 ,成為內陸國。
自戰爭結束後的130多年裡, 玻利維亞 從沒放棄索要出 海口 的要求,其與 智利 的關係也因“出 海口 問題”難以改善,1962年兩國一度斷交。為了重獲出 海口 , 玻利維亞 不斷在國際場合向 智利 施壓,但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2013年4月, 玻利維亞 正式向國際法院起訴 智利 ,要求同後者就解決出 海口 等問題展開談判,但 智利 政府拒絕由 海牙 國家法庭處理這一問題,從而引發兩國之間的持續對抗。
玻利維亞 還擁有一個獨特的節日:海軍節。每逢“海軍節”這一天, 玻利維亞 都要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一些小型軍艦會被裝扮一新,裝上拖車,組成列隊,在鮮花和彩旗中通過首都 拉巴斯 的廣場,接受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的檢閱。在 玻利維亞 主要城市的大街上,處處可見“ 玻利維亞 人要求出 海口 ”的標語。
沒有出 海口 , 玻利維亞 的最近的出口路線只有通過 智利 ,從Arica的海港來進出口。 智利 對維護一條專門給 玻利維亞 大貨車用的公路也沒什麼興趣,過關也設置了各種障礙。所以在這條路只有單車道的路上,不得不通過這條進出口生命線的 玻利維亞 大卡車排成了長龍,從勞卡國家公園一直排到兩國邊境的關卡,連綿幾十公里。





不過辛苦的貨車司機們也許就沒有欣賞這些的閑情雅緻了。他們要攜帶幾天的水和食物,燒火做飯的工具,還有 玻利維亞 廉價的柴油。4600米高原的夜晚,冰冷刺骨,他們只能風餐露宿,連夜趕路,在車裡休息。
車隊里一位正在做午餐的司機。

繼續往前,先去Parinacota小村。那裡有一個美麗的教堂,打算正好吃個午飯。教堂是挺美,可惜小村完全沒有人煙的樣子。難道大家都搬走了?只有一隻狗叫的好凶,所以推測還是有人住在這裡。






雖然Parinacota這個小村有些讓我失望,但來一趟還是很值得的的,因為小村回主路的路上有拍攝勞卡雙子峰的最好的角度,光線也正佳。這條小路上完全沒有車,可以隨便停車盡情拍照。
終於找到了一個角度,可以把羊駝和勞卡雪山雙子峰拍在同一個畫面里!


到了Chungara湖,竟然有個旅游局的小屋,還有個工作人員上來給我們發了一份信息介紹,提醒了我,這是在國家公園裡面。





補充一點,其實勞卡和薩 哈馬 是一個國家公園,只是由於 智利 搶走了 玻利維亞 唯一的沿海省份,才分成了兩個。雪山的這 邊和 那邊。

右邊的那個房子就是 智利 過境的檢查站,排成大長龍的貨車一直到這裡。湖中全是火烈鳥,可惜我沒有長焦。

出 智利 的海關很順利。 玻利維亞 一側,一個說自己到過 中國 的老爺爺一絲不苟的幫我填一張入境表,一張車輛報關表。沒有英文版的,我自己不會填。印表機還壞了,修了半天才修好。這個關口好簡樸,就如同我開頭說的,如果從這裡入關 玻利維亞 ,落地簽是有些麻煩的。老爺爺花了兩個小時才弄完,凍得我渾身上下都沒知覺了,天已經黑了,這裡晚上太冷,海關大廳連空調都沒有。填完給我一份文件,要我出 玻利維亞 的時候在 科帕卡巴納 關口交上,就可以順利出境了。
照例,每個 玻利維亞 的關卡都有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和他們總統莫拉萊斯的像。

勞卡和薩 哈馬 真是太艱苦了,酒店條件差,旅游沒有完全開發的樣子。4600米的高原晚上零下十度以下,熱水不熱,屋裡的電熱片功率不夠,還沒有洗頭膏。雖然3 玻利維亞 諾加了一個電熱片,但還是不管用。半睡半醒的迷迷糊糊又過了一晚上。其實夜晚的銀河好美,從沒見過那麼多星星,但實在太冷了都沒有出去拍照,讓美麗的銀河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吧。 D8:薩哈馬Sajama到科帕卡巴納Capacabana早起除了吃早飯,第一件事就是問這個薩 哈馬 小村裡有沒有加油站,說了Gasolina,老闆娘的女兒不停地搖頭,感覺是沒有。看今天的天氣,就早上還算多雲,中午就陰天下雨。只好抓緊看薩 哈馬 。
其實薩 哈馬 就是雙子峰的另一側。還有一座雪山,叫薩 哈馬 雪山。覺得這裡不如勞卡,但又不想錯過,因為根據事先做的攻略,這裡的亮點是雪山腳下的小村莊。
昨晚住的Hotel Sajama。我的房間。外觀挺漂亮,其實裡面條件不是太好,水不熱,而且門鎖不上,得到的回覆說是沒事,這裡晚上很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