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不癢小夫妻的瑞士之行




吃了藥老婆就去睡了,今天的行程也只能取消了(不過今天下了雨,就算去了 蒙特勒 也看不到最好的景色)。趁她睡著的時候我一個人去城裡瞎逛逛。
DAY 2 仍然是日內瓦



中午老婆感覺好了點,於是一起去酒店附近找地方吃飯。


隨便聊聊瑞士的物價和……廁所提到 瑞士 ,所有人都說貴,就算是 歐洲 人也這麼覺得。其實 瑞士 也有很多東西比想象得便宜, 比如 這瓶750ml(這裡的單位喜歡用cl)的 依雲 礦泉水,0.95瑞郎,比國內便宜得多。

瑞士 總體上是丘陵地形,它的氣候遠比你想象得乾燥很多。所以就算不覺得口渴,也要經常喝水,這是在 瑞士 保持健康的珍貴經驗。 瑞士 的自來水是可以喝的(但別喝熱水,因為據說有的地方冷熱水管道的來源不同。想喝熱水用燒水壺燒開),就算在餐館你也可以點最便宜的tap water,品牌飲用水也不貴。
但狂喝水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澎湃的尿意。在 瑞士 上廁所可是要錢的:

許多火車站的廁所都是像這樣要收費的。想要免費的話,那就要去酒店、飯店和商場。這兒的商場也許不會把廁所標記做得非常明顯,有時候會隱蔽在逃生 通道 的門後,而且並不是每個樓層都 會同 時擁有男女廁所。雖然困難重重,但只要擁有適當的知識和生存經驗,你就有可能在 瑞士 上到免費的廁所。

經過一天的休養吃藥,老婆感覺好多了,於是第三天我們就按計劃前往策爾馬特(Zermatt)。我們的Swiss Travel Pass也終於開始派用場了。 DAY3 策爾馬特


2\. 輸入出發地,註意這裡最好能夠輸入當地語言,例如Geneva的法語其實是Geneve,Aeroport而不是Airport。軟件很智能,輸入英語基本也可以聯想到。但如果你的目的地比較小眾,如法語區的某個小鎮,則儘量精確輸入;
3\. 輸入目的地;
4\. 選擇時間;
5\. 這裡就會顯示出車次和時間。任意點擊一個車次,會進入下個界面:

7\. 列車的出發和到達時間;
8\. 出發時的站台號碼;
9\. 到達時的站台號碼;
10\. 如需換乘(大部分都需),請去此站台換乘;
11\. 車況介紹,基於歷史數據的一些統計, 比如 車廂擁擠程度啦,有沒有家庭座位啦,有沒有Quiet Zone,一句話,講究。有時候道路會發生一些突髮狀況,也會在這裡顯示出來,此時就要密切關註,考慮是否選擇其它路線;
12\. 票價。有了Pass你根本不在意這個,或者說你只希望它更高一些。
從 日內瓦 前往策爾馬特會途經 洛桑 、沃韋和 蒙特勒 ,在不急不慢的列車上欣賞 瑞士 的自然風光,這本身都可以算作一個旅游項目(而且確實也是收了費的)。到達Visp換乘後,火車在群山中穿行,景色更為壯美。一路上手機基本沒停過,我把沿途拍的視頻稍微剪了一下,放在游記的最後。先放幾張圖片吧(不會專業設備,出門就靠手機):





除了滑雪愛好者之外,游客們主要是衝著馬特洪峰(Matterhorn)而來。這是 阿爾卑斯山 脈中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因其醒目的三角錐造型聞名於世,海拔4478米。游客可以坐纜車到達山頂的冰川天堂(Glacier Paradise),或者乘坐火車到達Gornergrat觀景台,從那裡也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馬特洪峰,以及其它數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山峰。
我們一邊拖著行李找酒店,一邊欣賞小鎮的景色。

Cheese fondue不過話說肚子也有點餓了,於是我們開始討論吃什麼。沒想到,這個話題突然熱烈了起來……


可事實證明一切都是註定的,弗羅多還是選擇了莫里亞礦洞。
以前好像在書上看過,叫什麼墨菲定律……
啊,想起來了。
最後弗羅多沒死,甘道夫死了。
難怪弗羅多敢去啊……
不,我還沒有敗!





“誰吃得了那麼多麵包啊!”
哼哼,年輕的代價。
瑞士 緯度較高,冬季天黑得特別早,山風很冷,晚上路燈也不多,所以就早早睡了。幸運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將吃到此行最棒的一頓早餐。
DAY 4 策爾馬特 - 蘇黎世

瑞士 縱有千萬個好,也難掩她在飲食文化方面的缺失。走在 瑞士 的大街上,如果你去掉所有帶有Pizzeria的店( 意大利 餐),那麼估計飯店總數將減少一半。再去掉kebab(一種肉餅,來自清真菜系),Thai,Chinese,Sushi, KFC,McDonald,那可能就剩下芝士火鍋店和pub了……我們常說 英國 菜黑暗, 瑞士 菜談不上黑暗,因為它除了奶酪幾乎就沒什麼可談的。憑良心說,飲食是絕對會影響旅行體驗的。只不過 瑞士 其它方面太好,讓人忽略了飲食的缺點。
與之對比鮮明的,是 瑞士 高昂的餐飲價格。在一般飯店里,一份主食的價格在20-40瑞郎左右,量是比較足的,吃飽沒問題。飲料推薦喝水,這裡飯店鮮榨的不多,大部分是軟飲料。如果不特別向服務員說明的話,一般會上品牌飲用水,如果想省錢可以說明想要tap water。有的飯店,特別是午餐時,會提供 沙拉 /湯 + 主食 + 甜品的套餐,那是比較划算的。結帳的時候需要付小費。算下來一頓飯大約人均在25-50瑞郎區間。
相對比較正統的西餐(主要是意法德的菜式,這裡倒是很難找到 西班牙 或者 葡萄牙 餐廳),外來菜式的餐廳要便宜一些,這些餐館一般都是移民開的,店面比較小。比較常見的是清真菜, 泰國 菜和 中國 菜。人均大約在15-30瑞郎。不過 中國 菜有時是個例外,外國餐館里菜都是搭配主食的( 比如 你點了份牛排,自然就會配著薯條上來), 中國 餐館里菜就是菜(廢話,但又不完全是),所以同樣的價格,中餐里就少了碗飯,得額外花2-3瑞郎買。況且咱們又比較習慣來個兩菜一湯或者三菜一湯,幾項加起來,中餐的價格很可能高於西餐。中餐里最便宜的是蓋澆飯,這是最實惠的了,大家都懂得。
這裡不得不誇一下 日本 菜,它已經(部分)摘掉了外來菜的帽子。簡單來說,中餐廚師必然是 中國 人, 泰國 菜廚師必然是 東南亞 人,而日料廚師完全可以是一個地道的 歐洲 人。
不過說了這麼多, 歐洲 大陸的早餐還是很棒的,既豐盛又營養全面。這天起早衝到酒店餐廳,進門就看到了這個:

早餐還準備了DIY荷包蛋,白煮蛋和鬆餅的工具,終於滿足了老婆的下廚欲望。可惜忘記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