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亞半島冬日貪歡 - 西葡十日聖誕自由行
↑龍達新橋 ↑龍達新橋 ↑龍達新橋 ↑龍達新橋 藍天下的白色小城借地勢幾乎懸在雲端,這座海明威筆下的私奔之城可謂名副其實。這場旅行因你而刻骨銘心,大學四年也因你才顯得沒有無疾而終。不悔初心,莫失莫忘,說好的等到聖家堂完工我們再故地重游,希望到時候在我身邊的人還是你,一個如今天一樣有著燦爛無邪笑臉的你。 ↑龍達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 - 格拉納達去 格拉納達 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欣賞這個家喻戶曉的 西班牙 文化遺產 - 阿爾罕布拉宮。本以為提前半個月買票十拿九穩,真的是沒想到這座宮殿的門票搶手到這種地步,12月29號前後共一個禮拜全部售罄...強烈建議提前至少一個月訂票,兩個月也不為過。如果意外發生,有以下幾個辦法可以嘗試:
1\. 上網去其他代理手裡看看有沒有剩餘的票,尤其是那些 西班牙 本地代理;
2\. 買高價的帶講解的票,通常講解票因為貴而沒人買但是對於游客來說別無選擇,這也是我們這次搶票 成功 的方式;
3\. 聯繫當地酒店找到當地的線下代理,通常會有一些資源。
第一次聽到阿爾罕布拉宮這個名字還是當年學吉他的時候,世界名曲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這首曲目沉靜而悠揚,本希望可以在阿爾罕布拉宮裡靜靜重溫這支名曲的精妙,卻不想人山人海的喧鬧早就打破了那貫穿始終的恬靜之感,最後只能作罷。作為穆斯林在 伊比利亞半島 的最後據點,被天主教包圍的 格拉納達 在王朝餘暉的最後兩百年裡,象徵的只是阿拉伯帝國在 西班牙 統治的名存實亡。若非 格拉納達 君主的馴服以及王國本身相對弱小的實力和影響, 格拉納達 也未必能憑藉其進貢的黃金而逃脫被 卡斯 蒂利亞王朝夷為平地的厄運。有時候國家實力弱小和地理位置偏僻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不惹人註目的他們不容易成為大國征伐的焦點,從而在亂世中靠著間於齊楚的手段不那麼光彩的存活下來。在昔日阿拉伯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的 科爾多瓦 早已被 卡斯 蒂利亞王國征服的時候,我們今日無人不曉的阿爾罕布拉宮才開始修建...很難想象如果燦爛輝煌的 科爾多瓦 能被征服者完好的保留到今天,阿爾罕布拉宮還能否被 華盛頓 歐文在廢墟中發現併成為蜚聲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事實上通常一個時代最光彩奪目的作品,縱然絕世超倫卻也通常脆弱而不堪一擊,這些王冠上的明珠總容易成為後來者關註的焦點,即使不被簡單粗暴的付之一炬,也極易成為統治者們誇耀文治武功的犧牲品 - 在原有的建築上重新修築帶有新時代獨有印記的新作品。而過去的輝煌呢?早已被健忘的人們置於腦後,幾百年後或許會想起,噢當年好像還有那樣一件稀世珍寶。可是記憶早已模糊,往事也隨風而去。正如阿房宮之於兵馬俑,倘若這當年那一宮之間氣候不齊的天下第一宮能留存至今,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兵馬俑現在可能只是秦文化的陪襯。又或者說是十二生肖獸首之於圓明園眾多珍寶,就藝術性以及珍貴性而言其相較於圓明園其他字畫古玩可以說判若雲泥。今人所謂折服並慨嘆的眾多歷史遺跡追憶到當年或許顯得不值一提。從這點上來看即便所謂博古通今學識淵博的學者們在歷史面前也只是無知的孩童,渺小的我們能做的最多也不過是史海拾貝,尋找那些遺失的滄海一粟。
可這一切並不能掩蓋阿爾罕布拉宮今日的偉大。阿拉伯人的建築以其繁複的雕刻和善於利用幾何形狀的裝飾聞名於世,紀念品商店里甚至有一本書專門講述The Art of Geometry. 而這些特征在阿爾罕布拉宮裡也展露無遺。宮中一些古人們用來避暑乘涼,引水上山的奇技淫巧也不時令人為之一振。確實能切身實地感受到的是這宮殿里確實比周圍涼快一些。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晚上8:15的大巴,直通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 裡斯本 。險些去錯車站...提醒大家Alsa和Renfe車站不是一個,大概相距四公里,千萬千萬不要搞錯!這次大巴是我坐過的最辛苦的通宵大巴沒有之一,沒有網絡,沒有衛生間,連插座都沒有... 歐洲 人的火車座位寬大無比不知道為什麼大巴都窄成這副樣子...總之儘量避免大巴吧,本次旅途少有的差評之一。
離開 西班牙 時做個總結。就整個 西班牙 而言,經歷過 羅馬 人,哥特人以及穆斯林統治的 伊比利亞半島 在 歐洲 大陸上總是顯得略帶異域色彩,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這個國度似乎已經自然到了無跡可尋。陽光和海洋對這個國家似乎偏愛有加,我們基本一行下來基本每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能是因為擺脫獨裁政府的 西班牙 終於解放了的緣故,畢竟只有解放區的天才是明朗的天 物價水平整體不高,尤其是到了南部小城跟 歐洲 其他地方相比更是低的出奇,兩瓶水只要一歐元。全國基礎設施建設良好,也是我反覆說過的。全程下來感覺 加泰羅尼亞 地區,或者說是 巴塞羅那 的經濟水平明顯好於其他地區,設施也新,難怪 加泰羅尼亞 天天鬧獨立,真的是嫌棄繼續為 西班牙 這個窮親戚承擔高昂的稅賦了。另一方面,除了 巴塞羅那 , 西班牙 人整體的英語水平是令人髮指的...不說 龍達 托雷多這樣的小城英語完全無法交流,就連 馬德里 車站和景點找個說英語利索的人都很困難...點餐lamb需要學羊叫,點chicken wing得扇翅膀 ....因此當你想表達一些不那麼容易比划出來的內容時,交流還是挺頭疼的...
大航海時代的起點 - 裡斯本在冬日的暖陽還沒叫醒 裡斯本 的時候,我們如期而至的到達了 裡斯本 地鐵站,等待早上6:30第一班地鐵。
裡斯本 的獨特之處在於她神奇的公交系統 - 地鐵,電車,公交,輪船,三蹦子(所謂Tuk-tuk)...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把市民在七座山丘上運來運去。地鐵線路與 西班牙 不具可比性,只有四五條線,而且間隔很長。另外可能是地層條件原因,地鐵建的很深,連坐了四節扶梯才上到地面。電車是 裡斯本 一大特色,但是對於來自 多倫多 的我們來說也沒有那麼驚艷,畢竟學校門口就有兩趟電車,天天看早就失去新鮮感了,不過還是 裡斯本 的電車更有歷史氣息,也更漂亮。公交車司機水平很高,在 裡斯本 這座起伏不定街道狹窄的城市開著這樣一輛龐然大物真的是太不易了,當然第二天我們見到了更厲害的 辛特拉 公交司機,能在 盤山 公路上如履平地 ...渡輪來往於 裡斯本 的幾個沿海站線之間,能到達的地方不是很多但也不失為一種交通方式。最有趣的當屬Tuk-tuk。受限於地勢和狹小的街區,這個看起來就像三蹦子一樣的小摩的,簡直是 裡斯本 神一樣的存在,不僅靈活快捷,還價格公道,強烈推薦這種被 裡斯本 官方認可的公共交通工具。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餓瘋了的兩人直奔 裡斯本 大媽強烈推薦的Time out Market,裡面吃的喝的還算齊全,而且吃到了蛋撻!當然,為了體驗真正的葡式蛋撻,我們先後嘗遍了三四家不同的蛋撻店,最後總結下來只剩一個字...甜...
↑裡斯本 ↑裡斯本 不似 西班牙 , 裡斯本 相對可玩的景點不是很多,加之18世紀的大地震導致整個城市的重建,使得幾乎整座城市沒什麼超過300年曆史的建築。我們試圖在傍晚時分參觀聖若熱城堡,不巧人家已經下班,第二天去被告知新年之前獎勵員工多放假一天,對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可能命中無緣這座城堡吧...
好學的 裡斯本 人在看到 里約熱內盧 的那座耶穌雕像後決定在大西洋的另一側也建一座類似的雕像,這感覺是少有的殖民者仿造殖民地人們修建的建築。同樣的高聳入雲,氣勢恢宏。 ↑大耶穌像 ↑大耶穌像
裡斯本 主教堂
↑裡斯本主教座堂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 羅卡角裡斯本 最後的景點,也是紀念大航海時代的兩個地標性建築 - 貝倫塔和航海紀念碑。 ↑貝倫塔 ↑航海紀念碑 一個不知道是哪的塗鴉創作... ↑裡斯本 終於,即將開啟對於歐亞大陸盡頭的探索 - 羅卡角。從 裡斯本 乘火車先到 辛特拉 ,再轉巴士曲曲折折抵達羅卡角。考慮到 辛特拉 本身也是一個好玩的小山城,我們索性在這個 歐洲 最西的小城停留半晌。然而時值2017年最後一天,各大景點提前下班...沒辦法,那就看看名氣最大的佩納宮吧。最有趣的是下了火車後,正在思索搭乘什麼交通工具往佩納宮的我們不斷被各種一日游所迷惑...有的包門票,有的包車,最後還是一個 好心的身著灰色羽絨服的女士告訴我們前方路段有traffic problem...大巴不易通行...是時候召喚 裡斯本 21世紀最佳交通工具了 Tuk-tuk,就這樣我們開啟了這段長達十公里,歷時四十分鐘,耗資5歐的顛死人不償命之旅...山路上的Tuk-tuk簡直如五菱宏光附體一般,疾馳在來往的車流之中... ↑辛特拉 這座遠看有如幼兒園一般的佩納宮矗立在鬱郁蔥蔥的山巒之間, 臨海 潮濕空氣的凝結使得這座宮殿經常煙霧繚繞,平添了幾分夢幻氣息。 ↑佩納宮 ↑佩納宮 ↑佩納宮
妹子問我,為什麼這個歐亞大陸最西段的羅卡角常年游客不斷,那歐亞大陸的最東邊呢?別的大陸的盡頭也這麼受歡迎嗎?最東端的白令海峽常年積雪,估計去的人不會太多吧...至於別的盡頭,是了,好望角也跟 葡萄牙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接近 非洲 大陸最南端的岬角由 葡萄牙 航海家迪亞士發現,然而更名為好望角的風暴角並沒有帶給這位 葡萄牙 在大航海時代的奠基人任何好運 - 迪亞士最終竟喪生於此。或許 葡萄牙 人就是喜歡探索這種世界的盡頭吧,即使不能為我所占據,也要由我來第一個發現,第一個命名。 ↑羅卡角 ↑羅卡角
1\. 上網去其他代理手裡看看有沒有剩餘的票,尤其是那些 西班牙 本地代理;
2\. 買高價的帶講解的票,通常講解票因為貴而沒人買但是對於游客來說別無選擇,這也是我們這次搶票 成功 的方式;
3\. 聯繫當地酒店找到當地的線下代理,通常會有一些資源。
第一次聽到阿爾罕布拉宮這個名字還是當年學吉他的時候,世界名曲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 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這首曲目沉靜而悠揚,本希望可以在阿爾罕布拉宮裡靜靜重溫這支名曲的精妙,卻不想人山人海的喧鬧早就打破了那貫穿始終的恬靜之感,最後只能作罷。作為穆斯林在 伊比利亞半島 的最後據點,被天主教包圍的 格拉納達 在王朝餘暉的最後兩百年裡,象徵的只是阿拉伯帝國在 西班牙 統治的名存實亡。若非 格拉納達 君主的馴服以及王國本身相對弱小的實力和影響, 格拉納達 也未必能憑藉其進貢的黃金而逃脫被 卡斯 蒂利亞王朝夷為平地的厄運。有時候國家實力弱小和地理位置偏僻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不惹人註目的他們不容易成為大國征伐的焦點,從而在亂世中靠著間於齊楚的手段不那麼光彩的存活下來。在昔日阿拉伯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的 科爾多瓦 早已被 卡斯 蒂利亞王國征服的時候,我們今日無人不曉的阿爾罕布拉宮才開始修建...很難想象如果燦爛輝煌的 科爾多瓦 能被征服者完好的保留到今天,阿爾罕布拉宮還能否被 華盛頓 歐文在廢墟中發現併成為蜚聲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事實上通常一個時代最光彩奪目的作品,縱然絕世超倫卻也通常脆弱而不堪一擊,這些王冠上的明珠總容易成為後來者關註的焦點,即使不被簡單粗暴的付之一炬,也極易成為統治者們誇耀文治武功的犧牲品 - 在原有的建築上重新修築帶有新時代獨有印記的新作品。而過去的輝煌呢?早已被健忘的人們置於腦後,幾百年後或許會想起,噢當年好像還有那樣一件稀世珍寶。可是記憶早已模糊,往事也隨風而去。正如阿房宮之於兵馬俑,倘若這當年那一宮之間氣候不齊的天下第一宮能留存至今,名列世界八大奇跡的兵馬俑現在可能只是秦文化的陪襯。又或者說是十二生肖獸首之於圓明園眾多珍寶,就藝術性以及珍貴性而言其相較於圓明園其他字畫古玩可以說判若雲泥。今人所謂折服並慨嘆的眾多歷史遺跡追憶到當年或許顯得不值一提。從這點上來看即便所謂博古通今學識淵博的學者們在歷史面前也只是無知的孩童,渺小的我們能做的最多也不過是史海拾貝,尋找那些遺失的滄海一粟。
可這一切並不能掩蓋阿爾罕布拉宮今日的偉大。阿拉伯人的建築以其繁複的雕刻和善於利用幾何形狀的裝飾聞名於世,紀念品商店里甚至有一本書專門講述The Art of Geometry. 而這些特征在阿爾罕布拉宮裡也展露無遺。宮中一些古人們用來避暑乘涼,引水上山的奇技淫巧也不時令人為之一振。確實能切身實地感受到的是這宮殿里確實比周圍涼快一些。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阿爾罕布拉宮 晚上8:15的大巴,直通本次旅行的最後一站 裡斯本 。險些去錯車站...提醒大家Alsa和Renfe車站不是一個,大概相距四公里,千萬千萬不要搞錯!這次大巴是我坐過的最辛苦的通宵大巴沒有之一,沒有網絡,沒有衛生間,連插座都沒有... 歐洲 人的火車座位寬大無比不知道為什麼大巴都窄成這副樣子...總之儘量避免大巴吧,本次旅途少有的差評之一。
離開 西班牙 時做個總結。就整個 西班牙 而言,經歷過 羅馬 人,哥特人以及穆斯林統治的 伊比利亞半島 在 歐洲 大陸上總是顯得略帶異域色彩,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這個國度似乎已經自然到了無跡可尋。陽光和海洋對這個國家似乎偏愛有加,我們基本一行下來基本每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能是因為擺脫獨裁政府的 西班牙 終於解放了的緣故,畢竟只有解放區的天才是明朗的天 物價水平整體不高,尤其是到了南部小城跟 歐洲 其他地方相比更是低的出奇,兩瓶水只要一歐元。全國基礎設施建設良好,也是我反覆說過的。全程下來感覺 加泰羅尼亞 地區,或者說是 巴塞羅那 的經濟水平明顯好於其他地區,設施也新,難怪 加泰羅尼亞 天天鬧獨立,真的是嫌棄繼續為 西班牙 這個窮親戚承擔高昂的稅賦了。另一方面,除了 巴塞羅那 , 西班牙 人整體的英語水平是令人髮指的...不說 龍達 托雷多這樣的小城英語完全無法交流,就連 馬德里 車站和景點找個說英語利索的人都很困難...點餐lamb需要學羊叫,點chicken wing得扇翅膀 ....因此當你想表達一些不那麼容易比划出來的內容時,交流還是挺頭疼的...
大航海時代的起點 - 裡斯本在冬日的暖陽還沒叫醒 裡斯本 的時候,我們如期而至的到達了 裡斯本 地鐵站,等待早上6:30第一班地鐵。
裡斯本 的獨特之處在於她神奇的公交系統 - 地鐵,電車,公交,輪船,三蹦子(所謂Tuk-tuk)...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把市民在七座山丘上運來運去。地鐵線路與 西班牙 不具可比性,只有四五條線,而且間隔很長。另外可能是地層條件原因,地鐵建的很深,連坐了四節扶梯才上到地面。電車是 裡斯本 一大特色,但是對於來自 多倫多 的我們來說也沒有那麼驚艷,畢竟學校門口就有兩趟電車,天天看早就失去新鮮感了,不過還是 裡斯本 的電車更有歷史氣息,也更漂亮。公交車司機水平很高,在 裡斯本 這座起伏不定街道狹窄的城市開著這樣一輛龐然大物真的是太不易了,當然第二天我們見到了更厲害的 辛特拉 公交司機,能在 盤山 公路上如履平地 ...渡輪來往於 裡斯本 的幾個沿海站線之間,能到達的地方不是很多但也不失為一種交通方式。最有趣的當屬Tuk-tuk。受限於地勢和狹小的街區,這個看起來就像三蹦子一樣的小摩的,簡直是 裡斯本 神一樣的存在,不僅靈活快捷,還價格公道,強烈推薦這種被 裡斯本 官方認可的公共交通工具。
↑裡斯本 ↑裡斯本 ↑裡斯本 餓瘋了的兩人直奔 裡斯本 大媽強烈推薦的Time out Market,裡面吃的喝的還算齊全,而且吃到了蛋撻!當然,為了體驗真正的葡式蛋撻,我們先後嘗遍了三四家不同的蛋撻店,最後總結下來只剩一個字...甜...
↑裡斯本 ↑裡斯本 不似 西班牙 , 裡斯本 相對可玩的景點不是很多,加之18世紀的大地震導致整個城市的重建,使得幾乎整座城市沒什麼超過300年曆史的建築。我們試圖在傍晚時分參觀聖若熱城堡,不巧人家已經下班,第二天去被告知新年之前獎勵員工多放假一天,對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可能命中無緣這座城堡吧...
好學的 裡斯本 人在看到 里約熱內盧 的那座耶穌雕像後決定在大西洋的另一側也建一座類似的雕像,這感覺是少有的殖民者仿造殖民地人們修建的建築。同樣的高聳入雲,氣勢恢宏。 ↑大耶穌像 ↑大耶穌像
裡斯本 主教堂
↑裡斯本主教座堂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 羅卡角裡斯本 最後的景點,也是紀念大航海時代的兩個地標性建築 - 貝倫塔和航海紀念碑。 ↑貝倫塔 ↑航海紀念碑 一個不知道是哪的塗鴉創作... ↑裡斯本 終於,即將開啟對於歐亞大陸盡頭的探索 - 羅卡角。從 裡斯本 乘火車先到 辛特拉 ,再轉巴士曲曲折折抵達羅卡角。考慮到 辛特拉 本身也是一個好玩的小山城,我們索性在這個 歐洲 最西的小城停留半晌。然而時值2017年最後一天,各大景點提前下班...沒辦法,那就看看名氣最大的佩納宮吧。最有趣的是下了火車後,正在思索搭乘什麼交通工具往佩納宮的我們不斷被各種一日游所迷惑...有的包門票,有的包車,最後還是一個 好心的身著灰色羽絨服的女士告訴我們前方路段有traffic problem...大巴不易通行...是時候召喚 裡斯本 21世紀最佳交通工具了 Tuk-tuk,就這樣我們開啟了這段長達十公里,歷時四十分鐘,耗資5歐的顛死人不償命之旅...山路上的Tuk-tuk簡直如五菱宏光附體一般,疾馳在來往的車流之中... ↑辛特拉 這座遠看有如幼兒園一般的佩納宮矗立在鬱郁蔥蔥的山巒之間, 臨海 潮濕空氣的凝結使得這座宮殿經常煙霧繚繞,平添了幾分夢幻氣息。 ↑佩納宮 ↑佩納宮 ↑佩納宮
妹子問我,為什麼這個歐亞大陸最西段的羅卡角常年游客不斷,那歐亞大陸的最東邊呢?別的大陸的盡頭也這麼受歡迎嗎?最東端的白令海峽常年積雪,估計去的人不會太多吧...至於別的盡頭,是了,好望角也跟 葡萄牙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接近 非洲 大陸最南端的岬角由 葡萄牙 航海家迪亞士發現,然而更名為好望角的風暴角並沒有帶給這位 葡萄牙 在大航海時代的奠基人任何好運 - 迪亞士最終竟喪生於此。或許 葡萄牙 人就是喜歡探索這種世界的盡頭吧,即使不能為我所占據,也要由我來第一個發現,第一個命名。 ↑羅卡角 ↑羅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