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澳大利亞(一)從悉尼到烏魯魯
Day01 出發準備去 澳大利亞 一直計划了很久。直到今天年初在網上看到申請澳簽異常簡單,幾乎就是網上填寫上傳資料,付款,然後等待電子簽的郵件,就不忍試了試。果然,上傳不到一個星期就收到了簽證信,確實方便。網上申請簽證的功略很多,我在這就不一一贅述了,問度娘吧。
拿到簽證,自然出行就擺上日程了。
我們倆都是第二次去澳洲,不過都有些年頭了,而且都是跟不同的團。所以這次出行的行程就希望是增加一些我們倆上次沒去非常嚮往的目的地, 比如 艾爾 斯岩、 大洋路 、還有最近比較火的小眾目的地 塔斯馬尼亞 。因為是 澳大利亞 的秋季,感覺下水會有些涼了,所以捨棄了 大堡礁 。於是 悉尼 進, 墨爾本 出,十九天的澳洲自游行行程就出爐了:
↑悉尼 訂機票剛好碰上東航的促銷,往返含稅2743元/人。澳洲內陸的 悉尼 \- 艾爾 斯岩, 艾爾 斯岩- 墨爾本 , 墨爾本 \- 朗塞斯頓 , 霍巴特 \- 墨爾本 四飛選擇的是維珍和捷星航空,註意, 艾爾 斯岩的航班不多,每天就幾班,而且4月中旬後,那也進入旺季,所以機票最好提前訂好。
艾爾 斯岩、 大洋路 和塔島我們選擇自駕,租車都在租租車上搞定。有個小細節需要註意, 艾爾 斯岩的租車公司是Herz,每天100公里內免費,超過按每公里0.25澳幣另計,因此在 艾爾 斯岩儘量規劃好行程。
酒店例牌都是在BOOOKING,AGODA和 Airbnb 上預訂的,因為不是度假,所以我們的原則儘量選擇相對便宜,地理位置方便的酒店和民宿就好了,甚至我們還選擇了幾天青年旅社。註意,4月後 艾爾 斯岩的酒店進入旺季,我們提前一個月預訂也只訂到了一間Lodge,關鍵是也不便宜。
有些游玩的行程我們也是在國內就預訂好的, 比如 是 悉尼 游船,比諾舍的企鵝歸巢,布魯尼島的環游什麼的。提前預定一定是比現場購買便宜不少,而且還可以人民幣支付,只是要提前計劃好行程,而且還有可能有天氣行程的變化的影響。不過我們的人品不錯,19天的行程基本天氣都很好,也沒有影響我們原定的行程 。我們的預訂大多也是在租租車,攜程上預訂的,提前打印好voucher就OK了。
手機卡也是在國內提前買好的,15G流量28天有效期,不刷視頻根本用不完。
好了,準備好一切,出發。
先分享一段此次旅行的視頻集錦吧。 澳大利亞 Day02 悉尼悉尼 我們倆都來過,因此我們把在這的行程就定了兩天,權當再重溫一下舊時光了。
↑悉尼機場 清晨6點半就抵達 悉尼 ,頂著睡眼朦朧過關,取行李,半個小時,比我們想像的順利很多。
從機場去市區,我們選擇買單程的Opal卡,18.5AUD。其實這兩天的市區晃,大可以買張儲值的Opal卡,乘坐公共交通(機場線除外)從周一到周六每日15AUD封頂,周日2.50AUD封頂,碰上周天還是蠻划算的。否則全靠打的或11路,要不費錢,要不費力。只是Opal卡退錢很麻煩,要澳州地址和銀行帳戶什麼的,所以儲值不要一次儲值太多。
,
到了酒店還沒夠時間Check in,寄存好行李,換下 上海 穿過來的外套和長袖T,開始第一天的 悉尼 步行。
今天計劃就是圍著歌劇院附近轉轉。
酒店離海德公園步行只有幾分鐘。海德公園初建於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大片潔凈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參天 大樹 。公園的中心是一個設計獨特的噴水池,即阿奇 博爾德 噴泉(Archibald Fountain),中間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水池裡還有幾組銅雕,這是1932年為紀念 澳大利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而建。
在海德公園的西側,是著名的聖瑪麗大教堂。 悉尼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始建於1821年,是 澳大利亞 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被稱為“ 澳大利亞 天主教堂之母”,它也是 悉尼 大主教的所在地。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是 歐洲 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每周二至周日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半,教堂免費對游客開放。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
↑聖瑪麗大教堂 離開海德公園,沿著 Macquarie street繼續往北走,你會經過海德公園軍營博物館,造幣博物館,新 威爾士 州議會大廈及州立圖書館。海德公園軍營博物館是 喬治 亞王時代的建築,今天,作為一個富有歷史價值的博物館,它講述了當時流放犯人在 悉尼 的生活情況,目前也是澳洲監獄歷史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
↑海德公園營區博物館
↑海德公園營區博物館
↑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 再往前走,不知不覺就進入了一座公園,仔細一瞧,原來就是我們要來的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 悉尼 皇家植物園面積30公頃,於1816年在當時總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原是澳洲的第一個農場,緊鄰 悉尼 歌劇院和中心商務區。植物園收集展示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7000多種,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國內和太平洋地區考察引進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而來。植物標牌提供植物收集的歷史信息,特色的園區更是植物園歷史的寫照。
天氣很好,氣溫也不高,在公園慢慢的逛兩三個小時完全沒問題。
↑皇家植物園
↑皇家植物園
↑皇家植物園
↑皇家植物園
↑皇家植物園 不知不覺走了Mrs. Macquarie's Chair。麥考里夫人的椅子是一把巨大的石座椅。為了紀念麥考里夫人而由工匠雕刻的。17世紀, 英國 人拉 克倫 ·麥考里被任命為澳洲第四任總督,一路奔波帶著妻子來到 澳大利亞 生活。相傳麥考里總督每5年回 英國 彙報一次當地的情況。由於路途遙遠,當時交通又不發達,往返一次需要28個月。在夫人的陪伴下,總督的事業風生水起,成就輝煌,被後人譽為“現代 悉尼 的締造者”。麥考里先生每天忙於公務,麥考里夫人就每天到這裡來畫 悉尼 海港的景色。孤獨的麥考里夫人思念故鄉,盼望丈夫歸來,靜靜等待船隊的回航。在日復一日的等待中把友善帶給了周圍的民眾,為了表示紀念,工匠們雕刻了這把巨大的石椅。
麥考里夫人的椅子位於 悉尼 海港一個突出的半島上,恰好與歌劇院隔灣相望,這裡確是眺望歌劇院、 悉尼 塔、 悉尼 港灣大橋的絕佳的位置,當然也是所有團隊游客的首選。
在這對著絕佳的海灣美景休整了一會,繼續繞著農場灣Farm Cove向 悉尼 歌劇院進發。
↑麥考利夫人石椅
↑麥考利夫人石椅 中午的 悉尼 歌劇院還是人山人海,而且光線太強,加上近拍這個建築實在找不到什麼好構圖,拍照的興緻索然。只好提前往圓形碼頭Circular Quay出發。我們預定的下午2:30出發的 悉尼 海灣一小時精華游船。離出發還有一段時間,步行了一上午,也有些累了,也不想再走了。正好圓形碼頭的東邊,卡德曼小屋的旁邊有一大塊草地,很多游客或是當地的上班族帶著午餐在這休憩。陽光正好,海風輕拂,就這了。
14:30準時上船。圓形碼頭上有各式各樣的游船巡游項目,有的包餐,有的附送飲料。我們就只是想在甲板上好好欣賞 悉尼 港的美景,所以就選擇了最經典的一小時精華游。藍天白雲下,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頂層甲板上,任憑游船緩緩地移動,而歌劇院、海港大橋,還有 悉尼 灣,海灣的美盡收眼底,值了。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
↑悉尼海港大橋
↑情人港
↑悉尼歌劇院
↑傑克遜港
↑情人港 從游船上下來,見時間還早,我們決定去附近的岩石區轉轉。岩石區(the rocks)的名稱源於1788年殖民地剛形成的時候,最早的建築大多用當地的砂岩建成的,這是 悉尼 最早開發的地區,曾一度是海員、貿易商、盜賊和妓女的出沒地。現在岩石區已是 悉尼 最興旺的商區繁華地之一。而且每周五至周日,這裡還會有最有特色的岩石區市集。雖然是周五,不過我們到的時間已過16:00,大多數的檔口已開始清理收檔,只能在George Street上隨意走走了。
↑岩石區 步行回酒店,辦好Check in,休整一下,繼續步行往 悉尼 唐人街覓食。
唐人街離酒店也不遠,步行15分鐘也就到了。只是這一路的車水馬龍,人潮如涌般,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們對西 方城 市夜晚的印象。還有那熱氣騰騰的小吃夜市,滿耳鄉音,滿街的騎著黃色小車的 悉尼 外賣小哥們讓我突然有種回到國內的錯覺。
找了家自助火鍋店,用一頓麻辣鮮香的 四川 火鍋來慶祝這第一天的 悉尼 之旅。
↑中國城
↑中國城
Day03 悉尼今天的行程是沿著 悉尼 的東西線外圍逛逛,昨天步行有些累了,加上今天的線路有些長,所以今天我們選擇了乘巴士逛 悉尼 。
↑悉尼 不過 悉尼 的巴士不能上車現場購票,所以購買一張Opal卡還是更方便些。
第一站,我們直奔Bondi海灘。
邦迪海灘位於 悉尼 的西部,邦迪海灘(Bondi Beach)的名字來自於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也是 悉尼 最著名的海灘之一。
下水沒計劃,就是在沙灘上走走,看看享受衝浪的人們, 白沙 灘、海天一色,也是一種享受。有進間,還可以去沙灘兩邊的懸崖走走,去看看不一樣的邦迪海灘。
↑邦迪海灘
↑邦迪海灘
拿到簽證,自然出行就擺上日程了。
我們倆都是第二次去澳洲,不過都有些年頭了,而且都是跟不同的團。所以這次出行的行程就希望是增加一些我們倆上次沒去非常嚮往的目的地, 比如 艾爾 斯岩、 大洋路 、還有最近比較火的小眾目的地 塔斯馬尼亞 。因為是 澳大利亞 的秋季,感覺下水會有些涼了,所以捨棄了 大堡礁 。於是 悉尼 進, 墨爾本 出,十九天的澳洲自游行行程就出爐了:

艾爾 斯岩、 大洋路 和塔島我們選擇自駕,租車都在租租車上搞定。有個小細節需要註意, 艾爾 斯岩的租車公司是Herz,每天100公里內免費,超過按每公里0.25澳幣另計,因此在 艾爾 斯岩儘量規劃好行程。
酒店例牌都是在BOOOKING,AGODA和 Airbnb 上預訂的,因為不是度假,所以我們的原則儘量選擇相對便宜,地理位置方便的酒店和民宿就好了,甚至我們還選擇了幾天青年旅社。註意,4月後 艾爾 斯岩的酒店進入旺季,我們提前一個月預訂也只訂到了一間Lodge,關鍵是也不便宜。
有些游玩的行程我們也是在國內就預訂好的, 比如 是 悉尼 游船,比諾舍的企鵝歸巢,布魯尼島的環游什麼的。提前預定一定是比現場購買便宜不少,而且還可以人民幣支付,只是要提前計劃好行程,而且還有可能有天氣行程的變化的影響。不過我們的人品不錯,19天的行程基本天氣都很好,也沒有影響我們原定的行程 。我們的預訂大多也是在租租車,攜程上預訂的,提前打印好voucher就OK了。
手機卡也是在國內提前買好的,15G流量28天有效期,不刷視頻根本用不完。
好了,準備好一切,出發。
先分享一段此次旅行的視頻集錦吧。 澳大利亞 Day02 悉尼悉尼 我們倆都來過,因此我們把在這的行程就定了兩天,權當再重溫一下舊時光了。

從機場去市區,我們選擇買單程的Opal卡,18.5AUD。其實這兩天的市區晃,大可以買張儲值的Opal卡,乘坐公共交通(機場線除外)從周一到周六每日15AUD封頂,周日2.50AUD封頂,碰上周天還是蠻划算的。否則全靠打的或11路,要不費錢,要不費力。只是Opal卡退錢很麻煩,要澳州地址和銀行帳戶什麼的,所以儲值不要一次儲值太多。
,
到了酒店還沒夠時間Check in,寄存好行李,換下 上海 穿過來的外套和長袖T,開始第一天的 悉尼 步行。
今天計劃就是圍著歌劇院附近轉轉。
酒店離海德公園步行只有幾分鐘。海德公園初建於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大片潔凈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參天 大樹 。公園的中心是一個設計獨特的噴水池,即阿奇 博爾德 噴泉(Archibald Fountain),中間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水池裡還有幾組銅雕,這是1932年為紀念 澳大利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而建。
在海德公園的西側,是著名的聖瑪麗大教堂。 悉尼 聖瑪麗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始建於1821年,是 澳大利亞 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築,被稱為“ 澳大利亞 天主教堂之母”,它也是 悉尼 大主教的所在地。大教堂是由當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築風格是 歐洲 中世紀大教堂的建築遺風。每周二至周日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半,教堂免費對游客開放。







天氣很好,氣溫也不高,在公園慢慢的逛兩三個小時完全沒問題。





麥考里夫人的椅子位於 悉尼 海港一個突出的半島上,恰好與歌劇院隔灣相望,這裡確是眺望歌劇院、 悉尼 塔、 悉尼 港灣大橋的絕佳的位置,當然也是所有團隊游客的首選。
在這對著絕佳的海灣美景休整了一會,繼續繞著農場灣Farm Cove向 悉尼 歌劇院進發。


14:30準時上船。圓形碼頭上有各式各樣的游船巡游項目,有的包餐,有的附送飲料。我們就只是想在甲板上好好欣賞 悉尼 港的美景,所以就選擇了最經典的一小時精華游。藍天白雲下,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頂層甲板上,任憑游船緩緩地移動,而歌劇院、海港大橋,還有 悉尼 灣,海灣的美盡收眼底,值了。








唐人街離酒店也不遠,步行15分鐘也就到了。只是這一路的車水馬龍,人潮如涌般,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們對西 方城 市夜晚的印象。還有那熱氣騰騰的小吃夜市,滿耳鄉音,滿街的騎著黃色小車的 悉尼 外賣小哥們讓我突然有種回到國內的錯覺。
找了家自助火鍋店,用一頓麻辣鮮香的 四川 火鍋來慶祝這第一天的 悉尼 之旅。


Day03 悉尼今天的行程是沿著 悉尼 的東西線外圍逛逛,昨天步行有些累了,加上今天的線路有些長,所以今天我們選擇了乘巴士逛 悉尼 。

第一站,我們直奔Bondi海灘。
邦迪海灘位於 悉尼 的西部,邦迪海灘(Bondi Beach)的名字來自於原居民的語言bo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也是 悉尼 最著名的海灘之一。
下水沒計劃,就是在沙灘上走走,看看享受衝浪的人們, 白沙 灘、海天一色,也是一種享受。有進間,還可以去沙灘兩邊的懸崖走走,去看看不一樣的邦迪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