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紅葉季日本關西大阪奈良京都8日游~1.5萬預算攻略(六):御所,二條城,清水寺
第二天就要回國了,把離酒店最近的重頭戲放最後一天,當個壓軸。
不得不再表揚一次位置絕佳的酒店,四條,錦市場,二條城和御所都能步行前往,即便坐地鐵也不過1站地。 順帶說一下, 日本 很少見賣早飯的,這麼幾天就沒見一個早點鋪子,但每個地鐵口都有星巴克,我們所有的早飯都是星巴克吃,吃完直接上地鐵。
第一站是御所,這也是 京都 之行中最期待的景點之一。雖說 日本 天皇和官卿在幕府掌權之後、明治維新之前都潦倒不已(有幾任天皇甚至死了無法下葬、登基不能舉行典禮、飯吃不飽不得不賣字畫為生……總之夠慘),但御所作為皇室這個國家吉祥物的居所,還是代表了日式建築的最高水平。《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中的宮廷清幽典雅,著實讓人心生嚮往。
來御所之前一定要查好開放時間,官內廳網上就有, 比如 11月時間表是這樣: 基本上周一都關門,13號多關了一天(也就是我們到 京都 那天),可能和紫辰殿裝修有關;同時後宮不開放,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御所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對著大門最近的口,另一個從御苑大門進入,要略遠300米。御所內外的地面都是 白沙 上鋪小碎石,及其硌腳,及其粘灰。建議穿厚鞋底的軟鞋子,高跟鞋什麼的別穿了,保證崴腳;另不建議穿和服,白襪子粘灰畫面太美。
進入御所,就看到這樣的門: 整個御所的建築,都以雅緻為主,和後面的二條城形成巨大反差(貴族和土豪對比既視感)。宮殿之間均有木質長廊或迴廊相連,可以不穿鞋沿長廊把整個宮殿群走遍。 日本 官卿的朝服都拉尾拖裾,這麼看這個長廊及其有必要。
放幾張御所的建築吧:首先是紫宸殿,御所中最大的正殿,類似故宮 太和 殿。門口兩棵歷史悠久的老樹——左櫻右橘,其中橘子樹在進行裝修保護,圍了起來,只能拍拍櫻。 門前一景 面對御庭的房子 下麵👇兩張,就是天皇休息的清涼殿, 和紫禁城養心殿一個地位,天皇的卧室就是殿里立個屏風,裡面攔個帷帳,和外面的迴廊用幾層竹簾隔開。
中國 的宮殿基座均有石頭 高臺 ,木質建築修於 石台 之上,進入殿門需上臺階,人在殿外需要仰望,營造恢弘之感;而 日本 的大殿直接從平地起,精巧有餘,氣勢不足,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個民族間的差異。 殿外有御花園,同樣精巧秀麗,但實在是地域局促。實話說,紫禁城的御花園也不大,但考慮到我們還有頤和園圓明園,再往前 奈良 平安同時期的大明宮和汴京皇宮,還是覺得天皇的生活空間太小選擇太有限了…… 清涼殿外有一處門廊,限高1米83,就這麼高……據說古時 日本 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米6,女性不足1米5,我這樣的如果穿越過去,堪屬巨人級別~ 御所後宮沒開放,頗為遺憾,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的宮廷之風難以實地看看了。從御所出來,一站地之外就是二條城,看看天色還早,又去了二條城。
二條城是德川幕府修建於 京都 的住所(德川幕府的真正權力中心在江戶城,也就是今天的 東京 皇宮,明治維新後才轉交天皇)。建城時,德川家已是 日本 的實際統治者,天皇成為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話雖如此,作為國家祥物,很長一段時間皇室起碼有錢活下去了(當然後期倒幕又淪落到沒飯吃)。作為 日本 第一家族,武士出身的德川家二條城呈現出和御所截然不同的風格。
這個是唐門,城門中的最高形制,處處透露著我是土豪我最牛的姿態~
二條城主殿入內需脫鞋,且嚴禁拍照,實在是沒辦法,借用網上兩張照片: 整個二條城內就用迴廊連起一個個這樣金碧輝煌的房間(比御所燦爛多了,簡直亮瞎各種鈦合金眼);沒有傢具,只有各種藝術品一般的隔斷和屏風。迴廊下的特殊結構,有人走過就會發出類似鶴鳴的聲音。當時每日走過迴廊的人一定不多,否則像現在這樣游客不斷經過,耳邊就像進了仙鶴養殖場~
二條城內也有庭院,介紹中是“書苑風格”,和御所比,這裡明顯感覺粗曠簡樸許多;沒了層層疊疊精心佈置修剪的闊葉植物,陽光從姿態各異的松柏中照入池塘,反而呈現出另一種剛健豁達的態度。 二條城中也有天守閣,但因雷擊燒毀,爬上去拍一張,貌似無甚特點 離開前影子打卡,要去最後一站清水寺啦~ 清水寺最大的印象是什麼?人人人人人,還有,和服和服和服和服……聽旁邊一個 中國 旅行團的導游說,清水寺從8點後就是人,到晚6點關門都人山人海。要拍照得6.7點來是最佳時間。
好容易找到幾個人不多的角度,抓拍,可惜逆光,顏色不艷,果然導游誠不欺我,早晨來就是陽光正好灑紅葉上了: 至於和服,則是男女都有穿,外國本國游客混在一起。看久了,也能慢慢區分一點,畢竟和服對於 日本 人來說算是正裝,因此游客穿的大多是浴衣,顏色鮮艷質量一般,女孩頭上綴滿頭飾,拍照效果很好。而本地人則會穿更素雅的色無地,付下,訪問服等。偶爾碰見一個本地婚禮,賓客中有一個大姐著訪問服:月白底色,肩頭下擺有銀藍和暗綠色繡花,同色織錦腰帶,裙內露出白色襦袢,很是素凈精緻;另還看見一位阿姨穿了黑留袖,剪裁、做工和質地都極為高雅。
(涉及個人隱私,沒給當事人拍照片,從網上下了幾張,從上往下分別是浴衣,訪問服和留袖,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浴衣,游客大多穿這種: 訪問服,腰帶處可看出比浴衣正式很多,裡邊需配白色襦袢:
不得不再表揚一次位置絕佳的酒店,四條,錦市場,二條城和御所都能步行前往,即便坐地鐵也不過1站地。 順帶說一下, 日本 很少見賣早飯的,這麼幾天就沒見一個早點鋪子,但每個地鐵口都有星巴克,我們所有的早飯都是星巴克吃,吃完直接上地鐵。
第一站是御所,這也是 京都 之行中最期待的景點之一。雖說 日本 天皇和官卿在幕府掌權之後、明治維新之前都潦倒不已(有幾任天皇甚至死了無法下葬、登基不能舉行典禮、飯吃不飽不得不賣字畫為生……總之夠慘),但御所作為皇室這個國家吉祥物的居所,還是代表了日式建築的最高水平。《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中的宮廷清幽典雅,著實讓人心生嚮往。
來御所之前一定要查好開放時間,官內廳網上就有, 比如 11月時間表是這樣: 基本上周一都關門,13號多關了一天(也就是我們到 京都 那天),可能和紫辰殿裝修有關;同時後宮不開放,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御所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對著大門最近的口,另一個從御苑大門進入,要略遠300米。御所內外的地面都是 白沙 上鋪小碎石,及其硌腳,及其粘灰。建議穿厚鞋底的軟鞋子,高跟鞋什麼的別穿了,保證崴腳;另不建議穿和服,白襪子粘灰畫面太美。
進入御所,就看到這樣的門: 整個御所的建築,都以雅緻為主,和後面的二條城形成巨大反差(貴族和土豪對比既視感)。宮殿之間均有木質長廊或迴廊相連,可以不穿鞋沿長廊把整個宮殿群走遍。 日本 官卿的朝服都拉尾拖裾,這麼看這個長廊及其有必要。
放幾張御所的建築吧:首先是紫宸殿,御所中最大的正殿,類似故宮 太和 殿。門口兩棵歷史悠久的老樹——左櫻右橘,其中橘子樹在進行裝修保護,圍了起來,只能拍拍櫻。 門前一景 面對御庭的房子 下麵👇兩張,就是天皇休息的清涼殿, 和紫禁城養心殿一個地位,天皇的卧室就是殿里立個屏風,裡面攔個帷帳,和外面的迴廊用幾層竹簾隔開。
中國 的宮殿基座均有石頭 高臺 ,木質建築修於 石台 之上,進入殿門需上臺階,人在殿外需要仰望,營造恢弘之感;而 日本 的大殿直接從平地起,精巧有餘,氣勢不足,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個民族間的差異。 殿外有御花園,同樣精巧秀麗,但實在是地域局促。實話說,紫禁城的御花園也不大,但考慮到我們還有頤和園圓明園,再往前 奈良 平安同時期的大明宮和汴京皇宮,還是覺得天皇的生活空間太小選擇太有限了…… 清涼殿外有一處門廊,限高1米83,就這麼高……據說古時 日本 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米6,女性不足1米5,我這樣的如果穿越過去,堪屬巨人級別~ 御所後宮沒開放,頗為遺憾,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的宮廷之風難以實地看看了。從御所出來,一站地之外就是二條城,看看天色還早,又去了二條城。
二條城是德川幕府修建於 京都 的住所(德川幕府的真正權力中心在江戶城,也就是今天的 東京 皇宮,明治維新後才轉交天皇)。建城時,德川家已是 日本 的實際統治者,天皇成為幕府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話雖如此,作為國家祥物,很長一段時間皇室起碼有錢活下去了(當然後期倒幕又淪落到沒飯吃)。作為 日本 第一家族,武士出身的德川家二條城呈現出和御所截然不同的風格。
這個是唐門,城門中的最高形制,處處透露著我是土豪我最牛的姿態~
二條城主殿入內需脫鞋,且嚴禁拍照,實在是沒辦法,借用網上兩張照片: 整個二條城內就用迴廊連起一個個這樣金碧輝煌的房間(比御所燦爛多了,簡直亮瞎各種鈦合金眼);沒有傢具,只有各種藝術品一般的隔斷和屏風。迴廊下的特殊結構,有人走過就會發出類似鶴鳴的聲音。當時每日走過迴廊的人一定不多,否則像現在這樣游客不斷經過,耳邊就像進了仙鶴養殖場~
二條城內也有庭院,介紹中是“書苑風格”,和御所比,這裡明顯感覺粗曠簡樸許多;沒了層層疊疊精心佈置修剪的闊葉植物,陽光從姿態各異的松柏中照入池塘,反而呈現出另一種剛健豁達的態度。 二條城中也有天守閣,但因雷擊燒毀,爬上去拍一張,貌似無甚特點 離開前影子打卡,要去最後一站清水寺啦~ 清水寺最大的印象是什麼?人人人人人,還有,和服和服和服和服……聽旁邊一個 中國 旅行團的導游說,清水寺從8點後就是人,到晚6點關門都人山人海。要拍照得6.7點來是最佳時間。
好容易找到幾個人不多的角度,抓拍,可惜逆光,顏色不艷,果然導游誠不欺我,早晨來就是陽光正好灑紅葉上了: 至於和服,則是男女都有穿,外國本國游客混在一起。看久了,也能慢慢區分一點,畢竟和服對於 日本 人來說算是正裝,因此游客穿的大多是浴衣,顏色鮮艷質量一般,女孩頭上綴滿頭飾,拍照效果很好。而本地人則會穿更素雅的色無地,付下,訪問服等。偶爾碰見一個本地婚禮,賓客中有一個大姐著訪問服:月白底色,肩頭下擺有銀藍和暗綠色繡花,同色織錦腰帶,裙內露出白色襦袢,很是素凈精緻;另還看見一位阿姨穿了黑留袖,剪裁、做工和質地都極為高雅。
(涉及個人隱私,沒給當事人拍照片,從網上下了幾張,從上往下分別是浴衣,訪問服和留袖,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浴衣,游客大多穿這種: 訪問服,腰帶處可看出比浴衣正式很多,裡邊需配白色襦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