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歐(德、奧、捷、匈)自駕窮游~愛在每時每刻!




這裡要提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 歐洲 玩耍,廁所和水都是花!錢!的!還不便宜, 廁所大概10克朗一次(約2.5人民幣)吧,在城堡里的一杯飲料好像是150克朗吧!一開始我還以為是 捷克 人民比較窮,結果發現到了 德國 也是這樣子的啊!且更貴!所以吃飯的時候一定請把這兩件事解決好了,很關鍵:)
歐洲 城市隨處可見的大臺階。


吃飽喝足之後繼續出發~一路上坡走向 布拉格 城堡。要進 布拉格 城堡需要排隊,很長,但是速度還挺快的,大概20分鐘就排到了。這裡 中國 人漸漸多了起來。
排隊的時候可以調戲,不對,不能調戲,可以觀看佩刀看門大哥。應該是只許看不許摸的。


聖維特大教堂,第一次看上去的時候真是驚獃了:那麼高,那麼美!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從內而外都是最頂級的震撼。裡面有很多大的彩繪玻璃窗,超級美~正如《 布拉格 廣場》rap的那句,彩繪的玻璃窗,裝飾著哥特式教堂~哈哈~
進去之後逛了一圈,也不是非常看懂,看個熱鬧也是蠻好。
先來一張全景,教堂是真的大。





聖喬治教堂就在老皇宮旁邊,是為皇后修建的教堂,是 羅馬 式的教堂,小而精緻,和聖維特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
在此要粗淺地普及一下【各類西方建築風格】:
1、 羅馬 式:圓圓頂,高大,內部陰暗,裝飾朴素
2、哥特式:高聳入雲!直插天空!非常有特點,由於太高,需要在側面建一些飛扶壁作為牆的支撐。
3、巴 洛克 式: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
4、洛可可式:主要是室內裝飾,粉色的,花邊的,曲線的,複雜的
轉載於知乎:作者:季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88661/answer/21994230
羅馬 式和哥特式之間的聯繫: 羅馬 風是哥特式的鋪墊,哥特式是 羅馬 風的升華,兩者一脈相承。主要區別:1. 歷史時期 羅馬 風早於哥特式,哥特式在 羅馬 風之後出現。2. 承重結構 羅馬 風是厚牆+墩柱+筒形拱+扶壁,哥特式是束柱+肋架券+飛扶壁。3. 立面元素 羅馬 風是大面積牆面+小窗+半圓拱券,哥特式是小面積牆面+高窗+尖拱。4. 整體風格 羅馬 風質朴敦實,哥特式精巧華麗。
--------------下麵才是真正的最簡版結論----------------
如何一眼分辨 羅馬 風和哥特式: 羅馬 風-半圓拱;哥特式-尖拱。

自然不能少了一頓狂拍。






臺階上也遇到了有趣的場景。

讓人開心的一點是:下山後的車站旁邊有免費飲水處!喝個飽~
已經五點過,原本想去的 卡夫 卡博物館已經關門,小城區這邊的景點還有列儂牆,於是就去吧。
列儂牆離查理大橋不遠,在路上我們買了個滿大街都是的那種麵包捲奶油冰激凌。店里超級熱!等的出了一身汗😓,不過還是蠻好吃噠,不太甜也不太油膩。
左手邊大姐拿的就是這個,去 布拉格 的話滿大街都是,好吃不貴,可以嘗試。






街上偶遇慵懶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