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之旅(1)---菲萊神廟、阿布辛貝神廟、科翁坡神廟







神廟中有古 埃及 計算曆法的珍貴浮雕,3000多年前的古 埃及 ,將一年分為三個季節---尼羅河泛濫季、種植季、收穫季,一年12個月,每季4個月,共360天,其餘5天是五大神的節日。一個月有3個禮拜,1個禮拜10天,每年的7月19日是尼羅河的新年。

神廟中有一座小神廟,據信是為供奉建築之神、醫葯之神---祭司印和闐(imhottp)而建造的。小神廟的石壁上,有一組古 埃及 外科手術所需要的各種醫療器械的浮雕。據記載印和闐是古 埃及 第四王朝時,最早將金字塔建築理念付之實現的祭司,並精通醫療和製作木乃伊。
浮雕中的醫療器械,包括各種手術刀、剪刀、鉤子、鋸子、天秤和器皿。

在雙神廟的旁邊還有一座鱷魚木乃伊展館,展出幾十具鱷魚木乃伊。



3月14日傍晚,我們離開 阿斯旺 ,乘游輪沿著尼羅河向北前往 盧克索 。尼羅河全長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 埃及 的母親河,河水很清澈,水流量很大,可惜尼羅河豐沛的水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河上除了偶爾看到的游輪和岸邊打魚的小魚船外,見不到長江江面上繁忙跑運輸的貨輪、拖輪和駁船。尼羅河兩岸土地很肥沃,只見到到大片大片的椰棗樹(很象高大的棕櫚樹)、芒果樹和香蕉樹,很少見到大片、連片的農田。 乘坐的游輪




魚民先在外圍下網,接著在網內的用船漿拍打水面,魚兒受驚後驚慌失措嚮往外游動,剛好撞到網上被網住,成了魚民的盤中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