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秘境與陽光聖城——意大利梵蒂岡六城9日行

我還特意在明信片底部寫了一小行中文,怕郵遞員叔叔送錯了地方!

出口的雙螺旋樓梯,站在上面向下看像一個不斷下沉的旋渦。



【簡介】
聖彼得 大教堂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 梵蒂岡 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是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聖彼得 大教堂是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也不是 羅馬 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卻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教堂外的 聖彼得 廣場是建築大師貝爾尼尼一生中最偉大的建築藝術品,廣場被兩個半圓形的長廊環繞,每個長廊由284根高大的圓 石柱 支撐著長廊的頂,頂上有142個教會史上有名的聖男聖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異、栩栩如生。
從教堂穹頂俯視廣場會看到一個巨大的鑰匙形狀,如果能趕上夕 陽西 下那就再美麗不過了。





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致。這也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署名的作品,署名在聖母胸前的衣帶上。
雕像中的聖母 瑪利亞 被米開朗基羅一反常態地塑造地年輕、平靜和神聖,用來替代以往傷心、哀愁的老婦人形象。
米開朗基羅對此的解釋是:一,因為 瑪利亞 像少女一樣純潔;二,上帝時刻都在保佑著她,讓她青春永駐;三,他受但丁神曲的影響,讓雕像中的 瑪利亞 更加富有情感。
由於曾經受到過攻擊,塑像外豎起了防彈玻璃。



【簡介】
最早的城堡是 羅馬 皇帝為自己家族所建立的墓地。據說公元509年 羅馬 傳染病大肆流行,當時的教皇主持完彌撒後經過此地,突然出現一個拿寶劍的天使,自此以後傳染病銷聲匿跡,所以改稱此堡為聖天使堡。








這十尊天使中有兩尊出自貝爾尼尼之手,其餘是他學生所作。而貝爾尼尼的真品也已經移至教堂保存,現在看到的被風吹雨淋的都是複製品。






【路線】
羅馬 鬥獸場-君士坦丁凱旋門-古 羅馬 遺址


【簡介】
羅馬 鬥獸場(Colosseum)是古 羅馬 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是古 羅馬 當時為取悅凱旋而歸的將領士兵和贊美偉大的古 羅馬 帝國而建造的。
羅馬 鬥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雖只剩下大半個骨架,但其雄偉之氣魄、磅礴之氣勢猶存。鬥獸場的建築設計並不落後於現代的美學觀點,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每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體育場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 羅馬 鬥獸場的設計風格。
作為 羅馬 的標誌,這座曾經能容納將近九萬人的建築,每年仍吸引著全球四百萬左右的游客。
【註意】
鬥獸場門票包含鬥獸場、古 羅馬 遺址和帕拉迪諾山,要是單獨買票一定要保存好票據不要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