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與月的晝夜——土耳其9日7夜游記
盜圖一張:
從聖索菲亞大教堂出來後,背對教堂右手邊過街就是地下水宮的入口。
這裡原是6世紀拜占庭時期因戰爭原因而建的貯水池。據史料記載,地下水宮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動用七千名奴隸在教堂廢墟上建成的,一方面為的是保證宮廷用水供給,一方面是防止敵人圍困,有備無患。水宮儲水量達10萬噸之多,如果蓄滿了水,據說可供當時全城人喝一個月。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水宮被廢置,直至十六世紀中期, 荷蘭 人無意發現了它,才使其重見天日。 好萊塢 的《007在 伊斯坦布爾 》和成龍的《特務迷城》都曾在這裡取景。2016年12月28日上映電影《但丁密碼》在此處取景。
——上面都是百度來的。
水宮裡面很冷,記得帶上厚外套,進入水宮後的入口處,有把游人裝扮為 蘇丹 一家後拍照的照相攤,就跟國內各大旅游景點穿上當地服裝留影一樣的。
這裡感嘆一句,土國人民個個都是睫毛精,睫毛超長。
慢慢走了20來分鐘後就到了宮底的美杜莎頭像處,美杜莎頭像有兩處,壓在大柱子下的情景用“寶塔鎮河妖”來形容最貼切了。這兩頭像的放置用意迄今不明,看著很詭異,沒照像。
百度上借來一張圖,這張臉是被側壓著的, 另外一個頭像是倒立的。
從地下水宮出來後在回酒店路上被Hafiz Mustafa家的櫥窗吸引了,完全挪不動腿,經過艱難的決策後,選了兩樣甜點,也超美貌的。
但真的太甜太甜太甜了,沒有吃完,恨自己為啥這麼不耐甜。
Day6 伊斯坦布爾今天的第一站是藍色清真寺,找了半天才找到清真寺的大門進去,但很遺憾的是開始大修,除了正常的禮拜允許教徒進入外,暫不對外開放。
以下圖文均為百度:
藍色清真寺,原名 蘇丹 艾哈邁 德清 真寺, 土耳其 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建造,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 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屬拜占庭(東 羅馬 帝國,以 希腊 文化為主體文化)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宣禮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建造藍色清真寺的初衷是為了和阿亞索菲亞教堂相競爭,但是它實際上卻在規模和內部空間的平衡方面已經超過了阿亞索菲亞教堂,其面積達到了64×72平方米。 可能是我們起的早的緣故,廣場前的游人還很稀少。
晨光下的藍色清真寺與聖索菲亞大教堂沉默對望,轉眼已是千年。
略帶失望地在藍色清真寺前轉了一會兒,就出發去下一站——托普卡帕宮(又稱舊皇宮)。這裡提醒下, 伊斯坦布爾 的各大景點都有閉館日,去之前要記得避開閉館日免得吃個閉門羹,舊皇宮是周二閉館。
繼續百度:
托普卡帕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 蘇丹 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征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動工興建托普卡帕宮。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築物組成,昔日有大約四千人居住,覆蓋著一個廣大的海岸地區。
舊皇宮占地大景點多,至少要預留2-3個小時來參觀感悟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
從舊皇宮出來大概11點過,正是入宮的高峰期,暗暗慶幸自己來得早避開了人流。
隨便在路邊吃了點東西就往Eminonu碼頭的方向走去準備海峽游了。路上經過了一個批發市場(不是大巴扎),市場內人流涌動摩肩接踵,揣著一顆緊張的心快步趕到了碼頭,找了半天沒找到推薦的國營輪渡公司,就挑了一家看起來規模也不小的輪渡公司買票上船,開始了2小時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游。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
這道海峽也是當年瓦良格航母回國之路的最大阻礙,在歷經與土國的多輪談判並交納巨額保證金後,瓦良格號才得以衝出黑海,一路直抵 大連 。
結束海峽游從輪渡上下來,穿過加拉塔大橋再往上走,就到了獨立大街。
街道與電車。 街邊賣藝的俄國藝人,和他的柴犬。
獨立大街也是一個不敢逗留過久的地方,挑了家街邊店吃完晚飯後趕緊往下走準備去橋上看夕陽。
夕陽撫照之下的老城區籠罩在一片溫暖的柔黃光芒中,像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帝國宮廷貴婦輕輕戴上了頭紗。待最後一絲餘暉落下後,伴著依次點亮的街燈,她便取下頭紗,在黑夜中睜開了明亮的雙眸。
Day7 伊斯坦布爾~多哈轉眼就到了這次行程的最後一天了,今日的行程安排很寬鬆,主要是參觀多爾巴赫切宮(又稱新皇宮)。到街上坐T1坐到終點站下車,前行5分鐘即是。
多爾瑪巴赫切宮建於19世紀中葉,因與建於15世紀的托普卡珀宮用途一樣,所以被稱為新宮,而後者被稱為舊宮。新宮坐落在海峽的 歐洲 沿岸上,宮殿建築順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綿延600米,高大寬廣,氣勢恢弘。
新宮內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房間,猶如迷宮。整體建築較之傳統古樸的舊宮來富麗堂皇得多,內部裝飾更是窮奢極欲,彰顯著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輝煌與富庶。
新宮內部不讓拍照(讓拍照也懶得拍……),放兩張大門照片 後宮旁的圍牆。 使臣覲見之門,直接從海上下船過門就到達宮內了。 伊斯坦布爾 景點的說明與圖片介紹都比較少,因為整座城市的歷史厚重感還是得身臨其境的來體會才最有感觸。 新皇宮參觀完後看時間還早,就再去大巴扎打個卡,來時的T1往回坐,碼頭站的下一站就是。
這個室內市場超級大,市場內的貨品琳琅滿目。轉著轉著不註意就不知道自己轉到哪兒了,我們沒啥要買的東西,大概看了看就出來了。
大巴扎每個口頭都有安檢門,但檢查得比較粗糙。
從聖索菲亞大教堂出來後,背對教堂右手邊過街就是地下水宮的入口。
這裡原是6世紀拜占庭時期因戰爭原因而建的貯水池。據史料記載,地下水宮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動用七千名奴隸在教堂廢墟上建成的,一方面為的是保證宮廷用水供給,一方面是防止敵人圍困,有備無患。水宮儲水量達10萬噸之多,如果蓄滿了水,據說可供當時全城人喝一個月。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水宮被廢置,直至十六世紀中期, 荷蘭 人無意發現了它,才使其重見天日。 好萊塢 的《007在 伊斯坦布爾 》和成龍的《特務迷城》都曾在這裡取景。2016年12月28日上映電影《但丁密碼》在此處取景。
——上面都是百度來的。
水宮裡面很冷,記得帶上厚外套,進入水宮後的入口處,有把游人裝扮為 蘇丹 一家後拍照的照相攤,就跟國內各大旅游景點穿上當地服裝留影一樣的。
這裡感嘆一句,土國人民個個都是睫毛精,睫毛超長。
慢慢走了20來分鐘後就到了宮底的美杜莎頭像處,美杜莎頭像有兩處,壓在大柱子下的情景用“寶塔鎮河妖”來形容最貼切了。這兩頭像的放置用意迄今不明,看著很詭異,沒照像。
百度上借來一張圖,這張臉是被側壓著的, 另外一個頭像是倒立的。
從地下水宮出來後在回酒店路上被Hafiz Mustafa家的櫥窗吸引了,完全挪不動腿,經過艱難的決策後,選了兩樣甜點,也超美貌的。
但真的太甜太甜太甜了,沒有吃完,恨自己為啥這麼不耐甜。
Day6 伊斯坦布爾今天的第一站是藍色清真寺,找了半天才找到清真寺的大門進去,但很遺憾的是開始大修,除了正常的禮拜允許教徒進入外,暫不對外開放。
以下圖文均為百度:
藍色清真寺,原名 蘇丹 艾哈邁 德清 真寺, 土耳其 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紀初建造,因清真寺內牆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瓷磚裝飾故名,是 伊斯坦布爾 最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藍色清真寺屬拜占庭(東 羅馬 帝國,以 希腊 文化為主體文化)風格的圓頂建築,周圍有六根宣禮塔,象徵伊斯蘭教六大信仰。建造藍色清真寺的初衷是為了和阿亞索菲亞教堂相競爭,但是它實際上卻在規模和內部空間的平衡方面已經超過了阿亞索菲亞教堂,其面積達到了64×72平方米。 可能是我們起的早的緣故,廣場前的游人還很稀少。
晨光下的藍色清真寺與聖索菲亞大教堂沉默對望,轉眼已是千年。
略帶失望地在藍色清真寺前轉了一會兒,就出發去下一站——托普卡帕宮(又稱舊皇宮)。這裡提醒下, 伊斯坦布爾 的各大景點都有閉館日,去之前要記得避開閉館日免得吃個閉門羹,舊皇宮是周二閉館。
繼續百度:
托普卡帕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 蘇丹 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征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動工興建托普卡帕宮。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築物組成,昔日有大約四千人居住,覆蓋著一個廣大的海岸地區。
舊皇宮占地大景點多,至少要預留2-3個小時來參觀感悟昔日奧斯曼帝國的榮光。
從舊皇宮出來大概11點過,正是入宮的高峰期,暗暗慶幸自己來得早避開了人流。
隨便在路邊吃了點東西就往Eminonu碼頭的方向走去準備海峽游了。路上經過了一個批發市場(不是大巴扎),市場內人流涌動摩肩接踵,揣著一顆緊張的心快步趕到了碼頭,找了半天沒找到推薦的國營輪渡公司,就挑了一家看起來規模也不小的輪渡公司買票上船,開始了2小時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游。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
這道海峽也是當年瓦良格航母回國之路的最大阻礙,在歷經與土國的多輪談判並交納巨額保證金後,瓦良格號才得以衝出黑海,一路直抵 大連 。
結束海峽游從輪渡上下來,穿過加拉塔大橋再往上走,就到了獨立大街。
街道與電車。 街邊賣藝的俄國藝人,和他的柴犬。
獨立大街也是一個不敢逗留過久的地方,挑了家街邊店吃完晚飯後趕緊往下走準備去橋上看夕陽。
夕陽撫照之下的老城區籠罩在一片溫暖的柔黃光芒中,像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帝國宮廷貴婦輕輕戴上了頭紗。待最後一絲餘暉落下後,伴著依次點亮的街燈,她便取下頭紗,在黑夜中睜開了明亮的雙眸。
Day7 伊斯坦布爾~多哈轉眼就到了這次行程的最後一天了,今日的行程安排很寬鬆,主要是參觀多爾巴赫切宮(又稱新皇宮)。到街上坐T1坐到終點站下車,前行5分鐘即是。
多爾瑪巴赫切宮建於19世紀中葉,因與建於15世紀的托普卡珀宮用途一樣,所以被稱為新宮,而後者被稱為舊宮。新宮坐落在海峽的 歐洲 沿岸上,宮殿建築順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綿延600米,高大寬廣,氣勢恢弘。
新宮內擁有眾多大大小小的房間,猶如迷宮。整體建築較之傳統古樸的舊宮來富麗堂皇得多,內部裝飾更是窮奢極欲,彰顯著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輝煌與富庶。
新宮內部不讓拍照(讓拍照也懶得拍……),放兩張大門照片 後宮旁的圍牆。 使臣覲見之門,直接從海上下船過門就到達宮內了。 伊斯坦布爾 景點的說明與圖片介紹都比較少,因為整座城市的歷史厚重感還是得身臨其境的來體會才最有感觸。 新皇宮參觀完後看時間還早,就再去大巴扎打個卡,來時的T1往回坐,碼頭站的下一站就是。
這個室內市場超級大,市場內的貨品琳琅滿目。轉著轉著不註意就不知道自己轉到哪兒了,我們沒啥要買的東西,大概看了看就出來了。
大巴扎每個口頭都有安檢門,但檢查得比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