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走馬觀花10日游 - 羅馬比薩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

第四天
萬神殿 - Chiesa di Sant' Ignazio di Loyola - 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 - 共和 廣場
上午去了萬神殿,時間原因沒來得及去鮮花廣場。萬神殿內有拉斐爾的墓,英年早逝讓人惋惜。
萬神殿採光全靠頂部的圓形大洞,地面對應位置有下水孔收集雨水,因為無風,所以水滴會垂直落下。
穹頂是使用 羅馬 人發明的摻入火山灰的輕質混凝土製成,由下到上厚度遞減,穹頂底部厚6米,頂部厚1.5米。
“穹頂頂部的矢高和直徑一樣,是43.3米,這樣,萬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個整圓,而它的內部牆面兩層分割也接近於黃金分割,因此它常被作為通過幾何形式達到構圖和諧的古代實例。”
正是萬神殿的穹頂啟發了布魯涅內斯基建造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穹頂是畫出來的,但是確實很有立體感

教堂內東側地面有一條 羅馬 子午線,圓中間有一條45米長的銅線,夏至正午的陽光照在子午線的一端,冬至正午的陽光照在子午線的另一端,這套天文系統設計於18世紀,象徵著教皇的皇權,後於1884年被 英國 的 格林尼治 本初子午線取代。



以上,匆匆 羅馬 之行。
剛到 羅馬 時,一方面為其恢弘深厚歷史所震撼,一方面又為其髒亂無序而遺憾。但是再回想起這一路走過的幾座城市,印象最深的還是 羅馬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唯見台伯靜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