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 Del Mundo 世界盡頭,徜徉南美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接下來, 納斯卡 地畫時間了。
納斯卡 線條(Nazca Lines)是位於 納斯卡 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這些數以百計的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等, 納斯卡 線條於1939年由 美國 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一直無人能破解,因此也被列入了世界十大迷團中。在地面上,它們似乎像在暗紅色的砂礫上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徑。只有從高空往下觀望時,這些線條才能呈現各種獸類的巨大圖形。例如:一隻50米的大蜘蛛;一隻巨大的禿鷹,其翼展竟達120米;一條蜥蜴有180米那麼長;而一隻捲尾猴猴則有100米高。這些迷宮般的圖案占地500平方公里,它們是靠移開堅硬的表層石塊,讓下層黃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創造出來的。
從乾涸的機場就可以看出來, 納斯卡 這裡是一片非常乾燥的土地,常年不下雨,否則那些線條也不可能在風吹雨淋中留存兩千年。 坐12個人的小飛機需要稱體重,估計是擔心裝一飛機胖子超重。轟鳴著飛行了40分鐘,導航員開始提示,“五分鐘後請註意你的左邊。。。快看機翼的下方。。。”。於是滿飛機人就開始躁動起來,瞪圓了眼睛在地面搜尋起來。 然後第一個人開始歡呼起來,看到了,看到了!靠,其他的人就惶恐起來,紛紛大喊,哪兒呢?哪兒呢?!氣氛真是緊張啊。。。
一個訣竅。我剛開始尋找地畫的時候,先入為主,認為一定是非常大的圖案,所以總是放眼望去想尋找特別大的線條,看看是不是組成一個什麼圖形。後來才發現,其實在飛機上看,地畫並不大,並且線條的顏色很淺,所以視線要聚焦。基本上航程上標出的圖案都看到了,但是沒能都拍下來。其實呢,也沒啥好拍的,神奇的確是挺神奇的,但是要說震撼嘛。。。還好吧。
兩個小時的空中觀賞。結束了我也長出一口氣。這麼轟鳴著盤旋起伏也不舒服。每架飛機都會有人暈機。我們飛機上坐最後的一個女的基本上一路都閉著眼睛在座位上強撐著。哦,這個女的我給她起的小號叫“紅苕花”。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Astronaut, “眾神之車” 里把山坡上刻的那個小人說成了什麼宇航員啊,外星人的。這有點兒故弄玄虛了,就是個圓頭圓眼睛的簡易小人兒嘛。
↑皮斯科 Monkey, 看到圖裡的那個捲尾猴了嗎?這就是PERU的捲尾P的設計靈感來源。 ↑皮斯科 Ballena Whale, 這就是被泛美公路穿過的鯨魚圖案。 ↑皮斯科 Arbol tree, 筆直的泛美公路旁邊的樹形圖案。 ↑皮斯科 Condor (神鷹) ↑皮斯科 ↑皮斯科 Hands ↑皮斯科 ↑皮斯科 Hummingbird (蜂鳥) ↑皮斯科 ↑皮斯科 細腰蜘蛛 ↑皮斯科 空中俯瞰泛美公路 ↑皮斯科 ↑皮斯科 看完地畫,來到 皮斯科 海邊,品嘗 秘魯 國菜“塞比切“。據普遍假設“塞比切”來自古莫切語,儘管在阿拉伯烹調中也有一道名字相似的菜。這道菜是出於魚和肉的保鮮需要,把它們浸在鹵汁中,由此而發明的。雖然古代的 秘魯 人還不知道檸檬這種東西,但他們卻知道其他一些酸味水果, 比如 “CHURUBA”,“CAMU-CAMU”和西藩蓮。這些水果的果汁都能提供充分的保鮮功能。後來在收編沿 海地 區的時尚菜譜時這道菜里又加入了紅洋蔥,辣椒,咖喱和萵苣,直到安第斯移民的到來,它才最後定形為加入煮紅薯和玉米棒子的形式。我的預期中,這道菜肯定不好吃,結果一吃,不錯,還真的可以,味汁酸酸的,魚生也很新鮮,值得一吃。
要說大 中國 現在影響力巨大呢。 過來兩個賣唱的當地小伙兒,看到 中國 人,居然用中文賣力地唱起了“童話”。。。我願變成童話里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小伙兒唱的不錯,獎勵了五塊錢。
海邊也有當地居民領著鸕鶿收費拍照。可惜當時不知道怎麼想的,沒上去拍。事後略有遺憾,彩色大嘴的鸕鶿,挺好玩兒的,應該拍一張玩兒玩兒的。
↑皮斯科 ↑皮斯科 傍晚,回到了 利馬 ,慣例,要嘗一下 秘魯 的國酒,Pisco。 皮斯科 酒最大特點是100%用葡萄汁釀造,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成品 皮斯科 酒精度在38%-48%上下。 皮斯科 可以單喝, 秘魯 人還喜歡在 皮斯科 酒 裡加 入配料和其他酒,調製成各種風味的雞尾酒。 皮斯科 酒加上白糖、檸檬汁、冰塊、雞蛋清、可可粉等,便成了“PISCO SOUR”,是 秘魯 外交宴會上的重要飲品。 皮斯科 酒是 秘魯 人的驕傲,也已於2007年被確認為 秘魯 國家文化遺產。口感還不錯,有點兒酸甜,又有些酒香。 ↑利馬 後記,回到 利馬 , 秘魯 之行就算是結束了。 寫一下當地的導游吧,小伙姓陳, 四川 人,黑黑的,矮矮的,很精幹。的確很 四川 人的樣子,很耿直,一路上很明顯唯一關註的是吃喝。每餐吃飯都給安排的特別好,都能聽到他打電話給餐館交代事情。可能 四川 人愛吃喝,所以在他的優先級上也自然把安排游客的吃喝當成了第一要務。 說話也特直,但是卻不討人厭。 比如 說,每次吃飯都會請大家舉手選擇要吃什麼,如果一個人先舉手報名吃烤魚,一會兒報名吃烤牛肉的時候又舉了手,他就會愣頭愣腦的說,你不是舉過烤魚了嘛,還舉?! 雖然很愣,但是真的也不惹人發火,還會惹人發笑,可能人們都覺得他憨直可愛吧。至於沿途景點典故等等,一概不講。估計小伙兒也不會講。他說他是12年前勞務輸出來的,出來以後就黑在了 秘魯 ,再也沒回去過。這個小伙之所以大家喜歡,我覺得是因為他比較真實勤快,不是那種八面玲瓏討巧偷懶的人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大家也不再追問。總之一路下來,回想起來,這個小陳也是個亮點。 Day 10: 布宜諾斯艾利斯其實一路上住的酒店都還是不錯的,但是基本就是深夜到,睡一覺,早晨就走了。難得一次中午的飛機,所以可以稍微睡個懶覺。 利馬 和 布宜諾斯艾利斯 是6個小時的飛行時間。 好吧,其實每天的飛行已經對飛行時間麻木了。 到達 布宜諾斯艾利斯 已經是傍晚時分。
南美 航班似乎有降落後鼓掌的習慣。以前似乎坐某個航班的時候也遇到過。我還特意上網查了一下,網上說凡事坐 俄羅斯 航空的都會鼓掌,因為飛行員大多都是空軍出身,飛機也爛,所以乘客降落會鼓掌慶祝安全降落。 至於 南美 為啥要鼓掌,不清楚,估計是 南美 乘客的習慣吧。
阿根廷 的海關極其的懶散,並且沒個笑模樣。難怪 阿根廷 的經濟越來越差,窮永遠和懶惰是綁在一起的。
行李轉盤的管理一塌糊塗,也不顯示正確的航班號,乘客們於是就象羊群一樣一會兒被指引到這個轉盤,一會兒被指引到那個轉盤。
一個胖胖的小姑娘接機。要說每個國家的地陪都還是挺有特點的,這個小姑娘剃了短短的一個小子頭,戴一頂滑板少年的帽子,都分不出男女來。每次見到這些當地的導游,我都會由不住地想,幹嘛要跑到這裡來,都是什麼樣的人生選擇讓他們選擇背井離鄉,在這麼遠的國度打拼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吧。
納斯卡 線條(Nazca Lines)是位於 納斯卡 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這些數以百計的圖形,出自簡單的線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等, 納斯卡 線條於1939年由 美國 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是存在了2000年的謎局,一直無人能破解,因此也被列入了世界十大迷團中。在地面上,它們似乎像在暗紅色的砂礫上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徑。只有從高空往下觀望時,這些線條才能呈現各種獸類的巨大圖形。例如:一隻50米的大蜘蛛;一隻巨大的禿鷹,其翼展竟達120米;一條蜥蜴有180米那麼長;而一隻捲尾猴猴則有100米高。這些迷宮般的圖案占地500平方公里,它們是靠移開堅硬的表層石塊,讓下層黃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創造出來的。
從乾涸的機場就可以看出來, 納斯卡 這裡是一片非常乾燥的土地,常年不下雨,否則那些線條也不可能在風吹雨淋中留存兩千年。 坐12個人的小飛機需要稱體重,估計是擔心裝一飛機胖子超重。轟鳴著飛行了40分鐘,導航員開始提示,“五分鐘後請註意你的左邊。。。快看機翼的下方。。。”。於是滿飛機人就開始躁動起來,瞪圓了眼睛在地面搜尋起來。 然後第一個人開始歡呼起來,看到了,看到了!靠,其他的人就惶恐起來,紛紛大喊,哪兒呢?哪兒呢?!氣氛真是緊張啊。。。
一個訣竅。我剛開始尋找地畫的時候,先入為主,認為一定是非常大的圖案,所以總是放眼望去想尋找特別大的線條,看看是不是組成一個什麼圖形。後來才發現,其實在飛機上看,地畫並不大,並且線條的顏色很淺,所以視線要聚焦。基本上航程上標出的圖案都看到了,但是沒能都拍下來。其實呢,也沒啥好拍的,神奇的確是挺神奇的,但是要說震撼嘛。。。還好吧。
兩個小時的空中觀賞。結束了我也長出一口氣。這麼轟鳴著盤旋起伏也不舒服。每架飛機都會有人暈機。我們飛機上坐最後的一個女的基本上一路都閉著眼睛在座位上強撐著。哦,這個女的我給她起的小號叫“紅苕花”。
↑皮斯科 ↑皮斯科 ↑皮斯科 Astronaut, “眾神之車” 里把山坡上刻的那個小人說成了什麼宇航員啊,外星人的。這有點兒故弄玄虛了,就是個圓頭圓眼睛的簡易小人兒嘛。
↑皮斯科 Monkey, 看到圖裡的那個捲尾猴了嗎?這就是PERU的捲尾P的設計靈感來源。 ↑皮斯科 Ballena Whale, 這就是被泛美公路穿過的鯨魚圖案。 ↑皮斯科 Arbol tree, 筆直的泛美公路旁邊的樹形圖案。 ↑皮斯科 Condor (神鷹) ↑皮斯科 ↑皮斯科 Hands ↑皮斯科 ↑皮斯科 Hummingbird (蜂鳥) ↑皮斯科 ↑皮斯科 細腰蜘蛛 ↑皮斯科 空中俯瞰泛美公路 ↑皮斯科 ↑皮斯科 看完地畫,來到 皮斯科 海邊,品嘗 秘魯 國菜“塞比切“。據普遍假設“塞比切”來自古莫切語,儘管在阿拉伯烹調中也有一道名字相似的菜。這道菜是出於魚和肉的保鮮需要,把它們浸在鹵汁中,由此而發明的。雖然古代的 秘魯 人還不知道檸檬這種東西,但他們卻知道其他一些酸味水果, 比如 “CHURUBA”,“CAMU-CAMU”和西藩蓮。這些水果的果汁都能提供充分的保鮮功能。後來在收編沿 海地 區的時尚菜譜時這道菜里又加入了紅洋蔥,辣椒,咖喱和萵苣,直到安第斯移民的到來,它才最後定形為加入煮紅薯和玉米棒子的形式。我的預期中,這道菜肯定不好吃,結果一吃,不錯,還真的可以,味汁酸酸的,魚生也很新鮮,值得一吃。
要說大 中國 現在影響力巨大呢。 過來兩個賣唱的當地小伙兒,看到 中國 人,居然用中文賣力地唱起了“童話”。。。我願變成童話里你愛的那個天使,張開雙手變成翅膀守護你。 小伙兒唱的不錯,獎勵了五塊錢。
海邊也有當地居民領著鸕鶿收費拍照。可惜當時不知道怎麼想的,沒上去拍。事後略有遺憾,彩色大嘴的鸕鶿,挺好玩兒的,應該拍一張玩兒玩兒的。
↑皮斯科 ↑皮斯科 傍晚,回到了 利馬 ,慣例,要嘗一下 秘魯 的國酒,Pisco。 皮斯科 酒最大特點是100%用葡萄汁釀造,不添加任何其他東西。成品 皮斯科 酒精度在38%-48%上下。 皮斯科 可以單喝, 秘魯 人還喜歡在 皮斯科 酒 裡加 入配料和其他酒,調製成各種風味的雞尾酒。 皮斯科 酒加上白糖、檸檬汁、冰塊、雞蛋清、可可粉等,便成了“PISCO SOUR”,是 秘魯 外交宴會上的重要飲品。 皮斯科 酒是 秘魯 人的驕傲,也已於2007年被確認為 秘魯 國家文化遺產。口感還不錯,有點兒酸甜,又有些酒香。 ↑利馬 後記,回到 利馬 , 秘魯 之行就算是結束了。 寫一下當地的導游吧,小伙姓陳, 四川 人,黑黑的,矮矮的,很精幹。的確很 四川 人的樣子,很耿直,一路上很明顯唯一關註的是吃喝。每餐吃飯都給安排的特別好,都能聽到他打電話給餐館交代事情。可能 四川 人愛吃喝,所以在他的優先級上也自然把安排游客的吃喝當成了第一要務。 說話也特直,但是卻不討人厭。 比如 說,每次吃飯都會請大家舉手選擇要吃什麼,如果一個人先舉手報名吃烤魚,一會兒報名吃烤牛肉的時候又舉了手,他就會愣頭愣腦的說,你不是舉過烤魚了嘛,還舉?! 雖然很愣,但是真的也不惹人發火,還會惹人發笑,可能人們都覺得他憨直可愛吧。至於沿途景點典故等等,一概不講。估計小伙兒也不會講。他說他是12年前勞務輸出來的,出來以後就黑在了 秘魯 ,再也沒回去過。這個小伙之所以大家喜歡,我覺得是因為他比較真實勤快,不是那種八面玲瓏討巧偷懶的人吧。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大家也不再追問。總之一路下來,回想起來,這個小陳也是個亮點。 Day 10: 布宜諾斯艾利斯其實一路上住的酒店都還是不錯的,但是基本就是深夜到,睡一覺,早晨就走了。難得一次中午的飛機,所以可以稍微睡個懶覺。 利馬 和 布宜諾斯艾利斯 是6個小時的飛行時間。 好吧,其實每天的飛行已經對飛行時間麻木了。 到達 布宜諾斯艾利斯 已經是傍晚時分。
南美 航班似乎有降落後鼓掌的習慣。以前似乎坐某個航班的時候也遇到過。我還特意上網查了一下,網上說凡事坐 俄羅斯 航空的都會鼓掌,因為飛行員大多都是空軍出身,飛機也爛,所以乘客降落會鼓掌慶祝安全降落。 至於 南美 為啥要鼓掌,不清楚,估計是 南美 乘客的習慣吧。
阿根廷 的海關極其的懶散,並且沒個笑模樣。難怪 阿根廷 的經濟越來越差,窮永遠和懶惰是綁在一起的。
行李轉盤的管理一塌糊塗,也不顯示正確的航班號,乘客們於是就象羊群一樣一會兒被指引到這個轉盤,一會兒被指引到那個轉盤。
一個胖胖的小姑娘接機。要說每個國家的地陪都還是挺有特點的,這個小姑娘剃了短短的一個小子頭,戴一頂滑板少年的帽子,都分不出男女來。每次見到這些當地的導游,我都會由不住地想,幹嘛要跑到這裡來,都是什麼樣的人生選擇讓他們選擇背井離鄉,在這麼遠的國度打拼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