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 / 橫穿美國30天1.2W公里的畢業旅行



傳說中的限速90路牌瞬間生效,爽啊!!一路開著100飛奔沒人管的感覺就是好哈哈哈哈哈哈!
遠處全是風力發電大風車,好像我國 甘肅 等地,沒辦法,地方太太太太太大了....


而且這地方來的人其實並不多,我們等半 天等 來了一家子給我們拍攝了第13張合影~

真想用時光機鑽回去看看66號公路的昌盛時期..

這裡的服務生小姐姐都美到炸,膚白貌美大長腿帶著牛仔帽,好的不要再說了捂臉
這個72盎司挑戰賽就是,如果你接受的話,請在餐館里一層的舞臺表演在規定時間內一個人吃完這72盎司的牛排,如果吃掉了,免單。
呵呵,72盎司,什麼概念?一般一個人也就吃四分之一個72盎司都算多了
果斷拒絕,好好吃飯,不鬧~ Big Texan Steak Ranch and Motel超可愛的賣唱老爺爺,唱了首不知道名字的歌,但感覺我們已經被他帶入戲了~
欽佩,年齡這麼大還能出來快樂的唱歌~


晚安~

早上好,每天早起的我,如圖所示。





出發一周,我們已經走完了一半的66號公路。話雖如此,可剩下的路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走另一半66。

現如今這些服務場所都被家族傳承,依然開門營業,同時也開闢了特有的66號紀念品區域。


普韋布洛(Pueblo), 美國 西南部普韋布洛印第安人社區(村落)。擁有永久性多層家住房,系仿照其祖先的懸崖住所建成,始建於1300年前後。這種房屋是用曬乾的粘土泥磚築成。

圖為聖達菲當代藝術館,帥獃了!


聖達菲市成立於1610年。同年,第一座教堂建在這個地方。最初的土坯教堂於1630年由一個較大的教堂取代,該教堂被1680年的普韋布洛印第安人起義摧毀。
被驅逐的 西班牙 人於1693年返回,但直到1714年才重建教堂。這座新教堂的名字是為了紀念 聖菲 的聖徒弗朗西斯, 聖菲 的守護神。
這座教堂唯一仍然存在的部分是專門為聖女教堂而設的小土坯教堂。該雕像於1625年從 西班牙 帶來,是 美國 聖母 瑪利亞 最古老的代表。
1850年,聖達菲收到了 法國 第一任主教約翰·巴蒂斯特·拉米神父。判斷1714年舊土坯教堂不適合大主教管區的位置,拉米主教下令建造一座新的 羅馬 式教堂,並帶來 法國 建築師和 意大利 石匠建造他的大教堂。
大教堂的建造始於1869年,一直持續到1887年。新的大教堂建在前土坯教堂周圍,當新的城牆完工時,舊教堂被拆除並通過前門拆除。
下灣的彩色玻璃窗來自 法國 ,描繪了十二個使徒。包括拉米在內的七位大主教被埋葬在聖殿中。
由於缺乏資金,大教堂的尖頂始終於1887年建成。在1967年最近的結構更新期間,大教堂得到了加強,增加了新的聖器,並建造了一座聖禮教堂。 1987年,為了紀念石頭教堂奉獻100周年,我們安裝了一個巨大的祭壇畫面,描繪了北美和南美著名的聖徒。
大教堂於2005年由教皇本篤十六世升格為大教堂。大教堂是指在 羅馬 和國外特別重要的教堂。由於聖父在傳播天主教的歷史中的重要性,教會得到了聖父的尊敬。
\-----以上來源教堂官網cbsfa.org

頂著大太陽開回到Alberquque的Sandia Peak坐纜車看個日落!
之前我們班有個同學老家就是這的,我一直納悶這個詞怎麼念!很有意思的拼寫和發音!哈哈!

上來以後一節車廂滿滿噹噹塞滿人才肯出發,看著這麼多人我就害怕。
網上爬坡的過程中會經過三個節點,每過一個節點車廂會晃一下子,我跟大大就差抱在一起了,中年油膩男都害怕這些活動。

纜車開到這的時候有一阿姨暈過去了。。。
導游大哥趕緊過來查看狀況,看來比我跟大大脆弱的人還是有。
反正,真的挺高的~



一家人晚上其樂融融的在客廳休息,爸爸看地圖,叔叔弄路線,倆兒子玩就可以了,這幾天趕路趕的,能住上 Airbnb 洗個衣服是我們一路上非常開心的事情!
洗澡睡覺!晚安!

早上好,又到了每日加油時間,滴
本來行情是越往西油越貴,結果現在中部還比東邊便宜,可以。
主要2018年開年東部油價猛漲!原因不說了國際形勢顯而易見!
巴爾的摩 油價從2.1漲到2.7!
懷念當年羅村的油價僅售1塊7每加侖

這裡有個小地方叫做大陸分隔點,這個地界是往西,水流向太平洋,往東水流向大西洋。
又是個板塊分隔,跟 冰島 的那個很像,板塊分割點總有新奇的事物, 比如 這裡是個盛產煙火的地方,可以買到各種各樣的煙火和印第安部落紀念品哈哈,賣貨的阿姨們基本都是部落的原住民,看起來跟我們 亞洲 人有點像,進了原住民部落,我們的Han就開始練習原始吼叫了,希望可以和原住民交流

地貌也都是那種分層地貌,非常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