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意大利、法國25天深度自由行











對大師畢加索畫筆下的抽象與誇張,缺乏領悟的能力,卻對梵高情有獨鐘。尤愛《嚮日葵》張揚的生命力和《鳶尾花》那種姿意的美。
梵高是色彩的大師。湛藍的天空,金黃的麥田、紅瓦碧牆的農舍,猶如童話一般簡單、純凈的色彩組合卻給人無與倫比的視覺衝擊和心靈的震撼。
《嚮日葵》那鮮活、靈動的生命氣息,那明亮、豐富的黃色里蘊含著梵高對於光明、對於溫暖多麼強烈的渴望。他以此慰藉自己,也安慰了不知多少憂傷的心靈。
這位偉大藝術家最令人震顫的作品,還包含他的人生。梵高的人生是極度悲慘的,他活著的時侯,一無所有。
他有的是一顆藝術家極其敏感因而備受折磨的心,以及時常令他痛苦不堪的精神疾病。梵高是孤獨的,過於單純、熱情以及執著,使他無法為普通人所理解。他渴望愛情,然而強烈的感情卻被捉弄、拒絕,梵高受到極大的傷害。
他對自己的藝術才華始終處於自信和懷疑的矛盾之中,他所崇拜的畫家高更尖刻的嘲諷,令梵高深受打擊。唯一慧眼識珠、給予他鼓勵的是他的精神病醫生加切大夫。
梵高每天不知疲倦地作畫,全靠深愛著他、已有家室的弟弟定期寄來微薄的生活費,這也令梵高深感自責和愧疚。
......
終於,梵高的痛苦達到了極點。在那黑雲擠壓、烏鴉盤旋的麥田裡,絕望的梵高結束了一切。
又一次看著《鳶尾花》,不禁潸然淚下。那優雅而又充滿靈性的花朵在風中搖曳、顫動,而那枝莖於火紅的泥土上倔強掙扎的姿態,分明是梵高心底的吶喊。
百年後的今天,不知梵高的在天之靈,是感到欣慰,抑或更感傷悲?
不過,有一點梵高是幸運的,那就是他找到了能夠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方式。畫布上已永遠留下他燃燒的激情。
梵高的畫里,有他的感情和生命。我看到了,因而感動了。
這是我幾年前寫的一篇散文。因為梵高而喜歡後印象派藝術。
阿爾勒 有著 法國 南部紅色的屋頂,燦爛的陽光,金色的麥田,梵高從 巴黎 來到這裡, 阿爾勒 鮮艷的色彩讓他沉醉。 阿爾勒 的一年多,讓梵高的藝術生命達到了巔峰,在這裡他創作了兩百多幅油畫,這是他一生中創作量最豐富的時期,那些讓人過目難忘的偉大畫作如《嚮日葵》、《夜間咖啡座》、《播種者》、《割耳後的自畫像》都是在這裡創作的。
從 阿維尼翁 市中心火車站搭乘火車前往 阿爾勒 ,車次很多,約20分鐘到達,票價為7.3歐元。




阿爾勒 競技場,是修建於 羅馬 時代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前40年。














